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

如高力士所言,李林甫罢相、杨国忠升右相一事,俨大地震,瞬间便撼动了全国,杨党无不欢呼雀跃,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除夕之夜发生,还是让绝大多数人瞠目结舌,新年应是新气象,但政坛上刮起的风却不是清新的,不少了解杨国忠的老臣都暗暗担忧,以他的能力和才智能带领大唐走出窘境吗?

轻蔑也好、嫉妒也罢,杨国忠主政已是不争的事实,天刚麻麻亮,杨国忠的府前已经排起长队,和昨日送礼不同,这一次皆是本人亲自赶来,有消息灵通人士更是彻夜排队,这情形倒有点象后世的安居房公开出售一般,不过,杨国忠府前的大路中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所有的马车皆靠一边排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与众多杨党的激动和期盼相反,杨国忠本人却极度沮丧,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一遍又一遍看那封李林甫的证据信,昨日这封信还价值万金,可仅过了一夜便一钱不值,杨国忠就象美酒喝得太急,发现一只苍蝇时已经进了肚子,不过,这只苍蝇可不在他的肚子里,而在安禄山的手上。

信飘然落地,杨国忠长叹一声,将头埋进手掌里,他现在唯一抱的希望就是安禄山惧他相国之威,巴巴儿将他的保证书双手奉还,他回头看了看沙漏,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三子杨晓应该有消息了。

刚想到这儿,门外便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并伴有急促的低语,‘轻点!别伤着公子了!’杨国忠一惊,两步赶上前拉开房门,只见几个家人正将一副担架小心翼翼下放,担架俯身躺着的正是自己的三子杨晓,他紧闭双目。脸色苍白。趴在担架上一言一发,杨国忠掀开他身上毯子一角,入眼便是大片殷红的血迹。

“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当相国第一天便出这种事情,这岂不是迎面一记耳光吗?杨国忠忽然大声吼叫起来,“是谁干的?”

几个家人面面相视,谁也不敢说话,这时,杨晓慢慢睁开眼睛,低低声音道:“爹爹。孩儿无能,未能拿回书件。”

杨国忠急忙蹲下来,心痛地抚摩儿子的脸,“儿啊!这可是安禄山那狗贼干地?”

“安禄山本人很客气,他说没有什么保证书,可是我刚离开,街巷里便冲出许多蒙面人。用木棍狠打我们!”说到此,杨晓地目光变得刻毒起来,他咬牙切齿道:“为首的那个人声音很响亮,我听得出。他就是安禄山之子,安庆宗。”

“安庆宗?”杨国忠慢慢站起身,他仍不相信地再一次问家人,“你们可听清他的声音?”

“老爷,确实是安庆宗。”一名额头被打破的家人躬身道:“不仅是声音,老奴还看见他摘下面巾。老奴觉得他就象、就象.

“就象什么?说!”杨国忠的脸色已经阴沉到了极点。

“他就象故意让我们知道他是谁。”

杨国忠忽然明白了,这是安禄山在警告他,如果不照约定的事情去办,他就将下手无情,昨天是李清打伤了他和长子、次子,今天又是安禄山打伤他的三子,下手更加狠毒,杨国忠只觉义愤填膺。自己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上之上宰相吗?谁都可以收拾他,这帮混蛋不就依仗着手上有几个兵吗?

“李清、安禄山。咱们慢慢来,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想到此,杨国忠的腰忽然挺了起来,回头对管家道:“可以开始了,就在大堂里,每次放三个人来见我!”.

排在杨国忠府前地队伍终于慢慢地动了,几十名家丁出来维护秩序,每次被放进三人,这时,对面李清的府门忽然开了,数十骑甲士簇拥着一辆马车从大门冲出,靠路中的一些马车下意识地向边上靠去,众人目光复杂地盯着马车从自己眼前驶过,这就是当年的户部侍郎,被贬黜出京,曾落为京中笑柄,但只事隔几年他又成了一方诸侯,位更高权更重,一回京便对当朝最红的权臣大打出手,让众人对他生出一种莫名的畏惧感,甚至包括队伍中几个李清的老下属。

和安禄山骨子里瞧不起杨国忠相反,李清心中对于自己这个老伙计地飞黄腾达却充满了警惕,这不是因为他是个多厉害的角色,恰恰相反,不管从权谋手段还是心机狠毒,他都远不能和李林甫相比,李清担心是他行事的偏激和卑鄙,当年他为谋自己的店竟不惜牺牲老婆地色相,以小见大,这种人一旦掌握大权,他极可能会罔顾大局,为一己之私而损害大唐的根本利益,事实也如此,历史上安禄山造反,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因为杨国忠的一再逼迫。

说起安禄山,李清又想起昨晚高力士对自己的劝告,“你们这些领兵打仗的可要当心一些,在京城要尽量低调,莫让御史参了你们,象那个安禄山,拉拢朝臣、贿赂王公,行事恣意妄为,陛下已经对他不满。”

虽然高力士说得含糊,但李清却敏感地意识到,李隆基已经对安禄山起疑心了。

既然如此,自己为何不抓住这次机会,彻底剥夺安禄山的军权。

李清地马车驶出宣义坊大门,向北行了约一刻钟,最后停在李林甫府前,和杨国忠门庭若市形成鲜明对比,李林甫的门前冷冷清清,看不见一个来拜年的官员,大门紧闭,挂了几盏死气沉沉的大灯笼,不过,这倒并非是因李林甫罢相而形成这种凄凉的气氛,天尚未大亮时,李林甫的子侄们便在长子李岫的率领下前去位于城外的祠堂祭祖,整个府宅里只剩下女人和孩子,而李林甫则因身体原因留在府中,李清来得也是正巧。

片刻,管家将李清引进府内,穿过了一条回廊,便见李林甫拄着拐杖,在两个侍女地扶持下已等候他多时。李清急上前躬身施礼道:“李清特来给相国拜年!”

“李清。我们好久没见了。”李林甫推开侍女,上前挽住李清的手,又捏捏他

,微微笑道:“还是年轻好啊!强壮有力,不仅让女我这等老人也感觉到了安全,我正要去后花园,你陪我走走吧!”

李清点了点头,扶持着李林甫向后花园走去。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新年,寒冬已过,后花园池塘里地冰已经开始解冻,几株腊梅含苞欲放,一些性急地已绽放出嫩黄色的花蕊,空气中洋溢着清新的芳香。

“坐一坐吧!”

李林甫吃力在一条长凳上坐下,花园里很安静。只有他们两个人,李林甫双手拄在拐杖上,目光注视着枝头的一簇腊梅,半天他才慢慢笑道:“我踏上仕途四十余年。今天才发现我其实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事物,小小的一朵腊梅便蕴涵了天地万物的至理,吸引人的永远是它绽开的瞬间,当它枯萎和凋谢后,它便将一种生命留给后代。”

说到此,李林甫转过头凝视李清。徐徐笑道:“假如有一天我地儿女也似章仇家人那般困苦,你能否赏他们一碗饭吃?”

李清摇了摇头,淡淡一笑道:“相国说笑了,相国家大业大,可泽被百代子孙,若真有那一天,恐怕李清早已化为尘土。”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那个闲心做甚。”

话虽这样说。李林甫依旧有些不甘心,他话题一转又笑道:“说起来也是好笑。当年我们俩斗得你死我活,时移事易,谁又能想到我李林甫下野,唯一来看望我的,竟然是我的劲敌李侍郎。”

他轻轻拍了拍李清的肩膀,诚恳地笑道:“阳明不妨说说看,今天你专程而来,可仅仅是看我那么简单?”

李清抚掌而笑,“不愧是老相国,眼光毒辣,一眼便将李清的肠子看穿了。”

说到此,他脸色微肃,沉吟片刻道:“不错,我今天来,确实是有大事和相国商量。”

“大事?”李林甫冷笑一声,他吃力地拄拐杖站起来,慢慢走到腊梅前赏玩半天,这才徐徐道:“从昨夜起,我李林甫再不问什么大事。”

李清不为所动,继续道:“如果这大事关系到李相的家族存亡呢?”

“什么!”李林甫浑身一震,他慢慢回过身,盯了李清半天,忽然长叹一声道:“若我李林甫是栽在你的手上,我无话可说,但偏偏被杨国忠那草包取代,让我如何心甘!”

他恨恨地摇了摇头,又重新坐下,抬起头望着李清道:“说吧!什么大事。”

“当年张九龄曾多次预言,日后安禄山必反,但相国却一力担保。”

李清慢慢蹲下,仰视着李林甫道:“假如有一天安禄山真地反了,相国以为皇上会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吗?”

李林甫怔怔望着李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年安禄山败于契丹,张九龄力主杀之,并断言安禄山日后必反,不如早除祸患,当时李隆基也很犹豫,但自己一力担保安禄山不反,事隔多年,他竟将此事忘了。

今天李清重提此事,他忽然想起了一件让他担心的事,事实上他心中很清楚,从去年起,庞大的宫廷开支使朝廷再无力向各边关拨付一文军费,而是以减免地方租庸、让利盐税等方式让各节度使自己解决,虽然可以减轻朝廷负担,可这样一来,边关的军队就等于成了各节度使地私军,其中以安禄山三镇二十余万军队最为庞大,他知道,这样一把悬在朝廷头顶上的剑,若不早日解除,自己必受其害,正当他准备以安禄山按兵不援,使李献忠大败为由夺了他的军权,不料自己反深陷其中。

李清说得对,假如安禄山真反了,李隆基必然将这笔烂帐算在自己头上,灭满门以谢天下,自己与他共事几十年,他的那点心思怎会不知。

“李清,你的意思是想除掉安禄山吗?”不等李清回答,李林甫自己就摇了摇头,且不说安禄山带了近千亲卫,一步不离,想暗杀他是几乎不可能,更何况李隆基对他恩宠有加,去年赐他铁券,还封他为东平郡王,这可是大唐的第一个异姓王,如此眷爱,还让李隆基去除掉他,更无疑于痴人说梦。

这时李清也摇摇头,道:“我也知道,除掉他并不现实,我只希望有什么办法,能将安禄山调进京为官、明升暗降以剥夺其军权。”

这件事李清考虑了整整一夜,历史上地安史之乱爆发是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羽翼丰满、粮草筹备充足后起兵,现在是天宝十一年初,相差还有近四年,如果削除安禄山兵权成功了固然好,但如果失败了,那还不如早一点将其逼反,将其造反的烈度降到最低。

“明升暗降以剥夺军权的办法?”李林甫紧闭上双眼、仰头冥思苦想,关键是在李隆基,只要让他明白安禄山造反的可能性,他才肯动安禄山。

李林甫瞥了一眼李清,这时,他才忽然明白了他今天来的目的,安禄山是他李林甫一手保举上去了,也只有他才能说服李隆基,好狡猾的家伙,李林甫心中暗暗冷笑一声,却并不说破。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对李清笑道:“你做事一贯是先做后说,你自己若没有腹案,岂会来问我?你先说出来,让我替你参考、参考”

李清微微一笑,李林甫已经看出了自己利用他的企图,但李清并不在意,他知道李林甫必然会去找李隆基,以撇清他自己与安禄山地关系,他不是想为子孙后代留福泽吗?

想到此,李清便附在在李林甫耳边低低声道:“此事还需李相国的协助,我想请相国进宫一趟.

第296章 行猎第83章 孔方老道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262章 固执第100章 相亲(上)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313章 掌权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174章 纳妾第26章 阆中(一)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374章 满月酒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45章 冷刀子(二)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91章 曲江邂逅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49章 东宫案(三)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96章 行猎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286章 外放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313章 掌权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51章 暗流(三)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76章 拉拢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283章 破绽第95章 初见太子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271章 下手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269章 意外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98章 合作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6章 上元夜(二)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52章 暗流(四)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91章 曲江邂逅第271章 下手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56章 暗访第57章 反击第269章 意外第197章 谋画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91章 曲江邂逅第266章 线索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
第296章 行猎第83章 孔方老道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262章 固执第100章 相亲(上)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313章 掌权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174章 纳妾第26章 阆中(一)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374章 满月酒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45章 冷刀子(二)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91章 曲江邂逅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49章 东宫案(三)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96章 行猎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286章 外放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313章 掌权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51章 暗流(三)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76章 拉拢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283章 破绽第95章 初见太子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271章 下手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269章 意外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98章 合作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6章 上元夜(二)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52章 暗流(四)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91章 曲江邂逅第271章 下手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56章 暗访第57章 反击第269章 意外第197章 谋画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91章 曲江邂逅第266章 线索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