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

普被杀的消息没有能传出十里之外,外围的唐军哨兵吐蕃士兵逐一斩杀,李清并没有停留,简单处理完死伤部属后便立即挥兵北上,直扑石堡城。

此时,在石堡城两侧,一南一北两支吐蕃大军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在倒计时,进攻唐军的弓弦越拉越满,一触即发。

可是,在他们身后五十里外,却埋伏着另外一支军队,象一头发现了猎物的狼,正用恒古不变的耐心等待着机会来临。

石堡城,唐军的进攻已经进行了快一个月,损兵过万,但城堡却巍然不动,城堡之下两里外,三万唐军无依无助,茫然地矗立在广袤的高原之上,寒风刺骨,旌旗已经结冰,被冻成了半凝固状,天空阴沉,乌云低垂,一场暴风雪眼看将至。

轰隆隆地战鼓声响起,从阵营里冲出二千唐军,他们扛着云梯,赶着数百头牛马向狭窄的山径进发,牛马的尾巴都涂上了厚厚的火油。

这是褚直廉所用过的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大大减少唐军的伤亡,而且冲上悬崖的次数在不断增加,甚至五天前还发生了和吐蕃军的城头肉搏战,险些攻进石堡城,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大量的牲畜尸体也阻碍了山路,流出鲜血凝结成了刺眼的红冰,使唐军的进攻速度开始减缓,再也没有前几天令人激奋的效果。甚至使唐军地进攻变得更加艰难。

赶到山口,唐军点燃了牲畜们的尾巴,牛马受惊,没命地向山上冲去,唐军跟在后面狂奔呐喊,脚步机械而没有激情,仿佛只是走走过场,一个月来无数次的失败。早已经磨掉了唐军的信心,但吐蕃军却气势高涨,石如雨,圆木似冰雹迎头落下,直砸在一群奔牛的头上、身上,奔牛们一声声闷哼。接二连三滚翻下山去,跟在后面的唐军躲避不及,被撞翻一大片,唐军开始动摇、溃退、返身逃窜,但山脚有监军威逼着,只得回头再次进攻,溃退了又进攻,来来去去,每次如海浪,喊杀声震天。可到了顶峰便停止不前,竟无人敢冲上悬崖。只躲在狭道边上向城上放箭。

褚直廉大怒,拔剑狠狠吼叫道:“给我不停擂鼓。从现在起,都尉以下军官全部轮番去攻城,不上悬崖者皆斩!”

一个月攻城不利已经将褚直廉累得筋疲力尽,他想收兵回州,但皇甫节度使的进攻令一个接着一个,有时一天连来七、八道军令,他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三天,再不下城。斩!

褚直廉仿佛一个输红了眼地赌徒,他孤注一掷。将所有的赌本统统压了上去,旁边所有的军官都大惊失色,却无人敢说一句话,身边的前锋大将王难得打手帘仔细凝视城头,企图从吐蕃的防守中寻找出破绽,他已经找了一个月,什么都没有发现,但今天却不同,或许是在压力之下,他终于发现了问题。

“褚将军,末将发现了一个疑点。”

褚直廉回视着他,怒道:“什么疑点?你他娘直接说就是!”

“是!”

褚直廉的暴躁让王难得额头上地汗流了下来,他急道:“一个月前我便发现城上的吐蕃守军约有二千人,这一个月中,我们杀死了也至少有一千人,可现在你看城上的吐蕃守军依然是二千人左右,难道阵亡之人又死而复活了吗?”

“这是什么疑点,难道他城里没兵补充吗?”

忽然,褚直廉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滚圆,‘自己进攻了一个多月却不见吐蕃人的援军,这不可能!难道吐蕃人还留了一手吗?’

他忽然明白过来,目光急向日月山的两端看去,突然,大地上似平空起了一声惊雷,日月山两边杀出不计其数的吐蕃骑兵,两股吐蕃军迅速汇成了无边无际的海洋,仿佛惊涛骇浪、仿佛狂潮汹涌,挥舞着战剑,厚重的锁子甲将浑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狰狞的眼睛和一只血盆大口,冰冷的眼睛里射出吃人地目光,石堡城中号角声声,城墙上忽然涌出了密密麻麻的军队。

“结阵!结阵!准备迎战!”

褚直廉急得嘶声吼叫:“弓箭手!弓箭手在哪里?”

但唐军信心已失、士气低落,已经有战马开始战栗,嘶溜着向后‘嗒塔!’退却,不少人地眼中流露出惧意。

吐蕃军骑兵越来越近,马蹄声势如奔雷,扯起漫天的杀气,迎着唐军地颤抖的箭雨,毫不怜悯、毫不停留,挥舞着战剑向唐军杀去。

唐军溃败,褚直廉战死在军中,七万吐蕃军一泻千里,张开大嘴向陇右大地扑去。

一片、两片,无数片,天空忽然下起了漫天的大雪,今冬的第一场大雪终于来临了。

.

已经到了一更时分,天地间扯着漫天的风雪,斜刺里泼撒向大地,迷雾滚滚,三步之内什么也看不见,除了呼啸的风声,在近处却听见沉重的呼吸声,还有战马的响鼻声,一支军队在风雪中艰难行军,向石堡城方向而去,这自然便是李清地奇军,他们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临,吐蕃军大队已经追杀溃败地唐军去了,石堡城防守空虚,正是难得的良机,但暴风雪的突然来临却打乱了他的部署,原本一个时辰的路程,他们足足行了三个时辰。

四千余唐兵终于赶到了石堡城山崖之下,山崖下是一片茂密的松林,唐军在松林里休息了一会儿,这时风雪渐渐停了,北面又吹来一阵凄厉的风,将厚密的彤云推走,星星钻了出来,悬崖上空的月亮向西移动,在暴风雪后的残云中发出黄光,地上已经铺了厚厚一层轻软的被褥,散发着金黄的淡光。

天空清朗,但气温却急剧下降,士兵们冻得连连跳脚,他们七手八脚砍去并扯下悬崖上枯萎的藤蔓,露出光溜溜的石壁,李清仰望笔直的悬崖,抚摩着冻得硬帮帮的石壁,低声向后招了招手,“开始吧!”

士兵们很快赶来了一大群白色活动物体,从它们‘咩!咩!’的叫声中,知道它们是羊群,李嗣业随手拎起一只羊,迟疑地望了望李清,道:“阳明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个办法我就从没有听说过。”

李清微微一笑,“我也是自书上看来,却也没有亲眼见过。”

他拍了拍石壁,信心十足道:“现在虽然不到大小寒,但这里地势高,比中原却要冷得多。”

李嗣业点了点头,“那就试试看吧!实在不行,咱们还是从正面上去。

说着,他抽出横刀,手起刀落,一道血箭标出,剁下了一条羊腿,他立刻乘着血热,按在壁上,顷刻间鲜血成冰,竟将一条羊腿牢牢的冻在石壁,李嗣业随手用刀面一拍,刀嗡嗡颤响,羊腿却丝毫不动,“好!真成了。”

李嗣业大喜,又斩下一条羊腿按在石壁上,顷刻便好,又等了一会儿,他小心翼翼地踏上去,羊梯十分结实,他近二百斤的身躯踩上都稳丝不动。

“大家动手吧!”

数十名专门挑出的会武艺的士兵,立刻开始了他们搭建羊梯工作,一旦羊梯建成,李嗣业就要亲率五百唐军从后山爬上石堡城。

而李清却率领三千人转到石堡城正面,这是他的双保险,如果后山失败,他便从正面直接撞门强攻,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渐渐地已经到了四更时分,月光明亮,可以遥遥看见城头上几个小黑点在来回移动。

这时,段秀实从后山跑来禀报,羊梯已经搭好,李嗣业率五百人已经上了悬崖,但城墙上面有士兵巡哨,无法攀上去。

关键时候到了,李清微一沉吟,他一挥手,三千名士兵从埋伏处冲出,向石堡城下狭窄的小径冲去,可刚刚靠近,立刻被城上的吐蕃士兵发现,城上的叫喊声顿时响成一片,城上的守军只有数百人,突来的大队唐军让所有吐蕃军都惊慌失措。纷纷都赶来守城,石块、木头如雨点般落下,封锁了狭窄地山径。

且说李嗣业,他率领五百士兵已经无声无息上了悬崖,从城墙到悬崖边只有一丈余宽,但城墙却十分长,足有三百丈延伸,上面十几名吐蕃军在来回巡逻。五百名唐军屏住呼吸,将身体紧紧贴住城墙,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忽然,城上一阵大乱,叫声、骂声连一片,守城兵力不足。十几个巡哨的士兵跑到下面去帮忙搬巨石封堵城门,防止唐军用巨木撞开。

机会来了,南霁云细心地听了一会儿,上面已经没有人,他和荔非守瑜对望一眼,同时点了点头,两人背上大袋箭壶和钩索包,将绑着飞钩的箭对准了城垛‘嗖!’地射去,两只飞钩拖着长长地绳索,划了个漂亮的弧线。准确地钩住了城墙内侧。

两人拉了拉,十分紧。便同时用力一纵身,向城上攀去。墙壁被冻得十分光滑,根本无着力之处,好在两人的靴上都绑了麻绳,勉强有点摩擦力。

此时他俩已经悬在半空中,下面是百丈高的悬崖,若一个吐蕃兵发现钩绳,他俩都将摔得粉身碎骨,五百唐军也将无一幸免。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南霁云离城垛已不到三尺,头顶上却忽然传来了脚步声。一名吐蕃士兵竟出现在他面前,两人面对面地看着,都呆住了。

原来留守石堡城的守将正是率军偷袭沙州地主将铁刃悉诺罗,他因沙州吃败仗,被贬来防守石堡城,相对野战,他更精于守城,在他的防守之下,唐军攻了整整一个月都没能拿下这座城池,但刚才李清突然攻城让他措不及防,他立刻将所有士兵调来搬运巨石堵门,但当他发现南北两边及西面城墙都没有人巡视时,当即各打发一人回去,到西面城墙的吐蕃士兵却正好看见了南霁云。

南霁云抢先反应过来,他随手抽出腰间的横刀,狠狠向吐蕃士兵飞插而去,横刀锋利无比,一下子戳穿了他的头颅,吐蕃士兵惨叫一声,倒地而亡,但南霁云因为用力过猛,单臂难支身体,一下子又滑下去了一丈多,绳索将他的手掌磨出了血。

吐蕃士兵地惨叫声,却引起了另外两名吐蕃兵的注意,借着月光,他们远远地看见那名吐蕃士兵倒在地上,一柄长刀插进了他的面孔,两人顿时吓得大喊大叫起来。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荔非守瑜一把爬上了城垛,却看见二十几名吐蕃士兵向这边冲来,他来不及细想,摘下弓搭箭便射,他眼疾手快,箭无虚发,每一箭去便有一人翻身倒地,忽然,两支箭同时从侧面射出,却同时射穿两名吐蕃军的咽喉,荔非守瑜回头看去,只南霁云已经傲然战立在城垛之上,他手挽射雕弓,脸微微仰着,斜睨着吐蕃军,又一声弦响,还是两箭齐出,同时射穿两名吐蕃军的喉咙。

“好箭法!”

荔非守瑜赞了一声,见二十几名吐蕃军几近射杀殆尽,他立刻掏出十几把钩索,钩住城墙,长索向下扔去。

这时,铁刃悉诺罗已经得知有唐军从西面翻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他又气又急,也顾不上堵门,当即率领二百多人向西面城墙冲杀而来,刚上城头,但迎面却见一支箭矢飞来,快若闪电一般,他本能地一低头,箭矢射穿了他的头盔,带出去十几丈远,铁刃悉诺罗吓得魂飞魄散,再不敢抬头,只喝令士兵冲上前去砍杀,但已经晚了,李嗣业率领第一批唐军已经爬上城墙,他哈哈大笑一声,拔刀冲进了吐蕃士兵的人群之中。

随着爬上的唐军越来越多,胜利的天平已经向唐军倾斜,一个时辰后,对大唐和吐蕃都至关重要地战略要地石堡城终于易手,被唐军占领,四百名吐蕃士兵悉数被歼灭,铁刃悉诺罗则被李嗣业生擒,此刻城门大开,大唐的龙旗在石堡城上高高飘扬,山下地唐军欢呼着蜂拥而上,李清摘下头盔,向石堡城奋力挥手,他的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地笑容。

天宝四年十一月,刚刚斩杀吐蕃赞普的沙州都督李清,再次偷袭石堡城得手,陇右战局逆转,正势如破竹的论莽布支和吐谷浑王仓皇撤军,唐军乘势反攻,吐蕃军大败,被杀死和降者不计其数,最后领不到三万人逃回了九曲。

十二月下旬,大唐皇帝李隆基命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进京献俘,又命李清兼陇右、河西节度副使,在皇甫惟明不在之时代管军务。几乎同时,李清妻帘儿在沙州产下一女,母女平安。

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88章 刀刀见血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350章 勒索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23章 安杨会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7章 发薪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53章 暗流(五)第362章 马嵬坡(五)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7章 县令第7章 县令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101章 相亲(下)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48章 冷刀子(五)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63章 杨家(二)第212章 求婚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83章 破绽第35章 贵人(一)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0章 官司(四)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42章 风骤起(一)第256章 夜访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49章 清洗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67章 官从天降第54章 品牌效应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83章 破绽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29章 阆中(四)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57章 反击第63章 杨家(一)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97章 谋画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60章 兄弟阋墙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32章 开店(三)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34章 图穷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114章 成亲第20章 官司(四)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68章 帘儿
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88章 刀刀见血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350章 勒索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23章 安杨会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7章 发薪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53章 暗流(五)第362章 马嵬坡(五)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7章 县令第7章 县令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101章 相亲(下)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48章 冷刀子(五)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63章 杨家(二)第212章 求婚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83章 破绽第35章 贵人(一)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0章 官司(四)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42章 风骤起(一)第256章 夜访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49章 清洗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67章 官从天降第54章 品牌效应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83章 破绽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29章 阆中(四)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57章 反击第63章 杨家(一)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97章 谋画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60章 兄弟阋墙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32章 开店(三)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34章 图穷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114章 成亲第20章 官司(四)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68章 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