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宫中秘议

安,时值金秋十月,朱雀大街两旁巨大的梧桐树已经热浪已去,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这几个月,长安市民们早已习惯了抰风带雨似的政局变化,朱雀大街上的杀人也不再人山人海的围观,不过人们的热情已经从大街转到了茶楼、酒肆,业余政治观察家们也迅速增多,大家讨论时局,分析下一次将要刮起的风暴,说着说着,便吵了起来,意见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相国党、一派是宗室党,拍桌摔凳、唾沫横飞,谁也不肯相让。

这才是常态,战争的威胁远了,粮价也降了,人们口袋里的铜钱省了下来,饱暖后开始思淫欲,长安的妓院酒馆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在朱雀大街的一棵粗大的梧桐树下,几个在等生意的马夫正席地而谈,卖小食的老人仿佛树杈上的蜘蛛,只要有拉丝的可能,就会有他出现,不知不觉,几大碗糖粥出去,换回了一把黄灿灿的铜钱,或许是马夫们的话题有趣,他也伏在骆驼担上,笑咪咪地听他们的聊天。

“我小女儿刚刚嫁给了太常寺少卿郑大人。”

一名干瘦的中年马夫腰板挺了起来,得意的目光瞥了其他几个同行一眼,他清了清喉咙,暧昧地笑道:“昨天我女婿来看我,谈起现在的局势,他认为李相国前景不好,得罪了皇上,早晚要被抄家灭族,他死不死我不关心,可他的老婆嘛!.

“灭你个狗屁!”一名彪壮的年轻马夫跳了起来,一个耳刮子抽去,“老子一家险些被饿死,谁敢说李相国的坏话,老子跟他急!”

那名中年马夫本意是想显耀他的新女婿。不料所选题材不当,触犯了众怒,另一个老马夫骂得更是刻毒,“你的女婿?你的女婿在妓院挑大粪呢!原来不过是个丫鬟。被主人看上了二指宽地红白肉而已,他会来看你这个赶马车的丈人?”

中年马夫平白挨了一巴掌。可又打不过人家,只得含恨低下了头,这时那个卖小食老人也忍不住发话了,“我说大兄弟。不是我说你,这长安哪家没有一个当官的亲戚,你想炫耀炫耀也就罢了,可你就不该诅咒李相国,我有个侄儿从军去了。得了三十亩地。虽然和官府签了契约,可契约上盖的可是李相国地名字,若他倒了。皇上还能认这笔帐吗?那些可是皇亲国戚的土地啊!”

中年马夫虽不敢惹同行,可对这个卖小食地老人却不买帐,他拾起糖粥,往里面吐了口唾沫。走上前恶声恶气道:“你这里面有毒,老子不要了。快退老子钱!”

彪壮的年轻马夫眼一瞪,“就不要退给他。看他敢罗嗦半句!”

一群马夫吵吵嚷嚷,这时几匹军马沿着朱雀大街疾驰而来,势如奔雷,马上的军士高声叫喊:“紧急军情,快散开!”街上的行人顿时大乱。纷纷向两边避让,几个马夫见人群涌来,也急忙向旁边躲闪,军马象一阵风似地刮过朱雀大街,向大明宫方向驰去.

李豫这些日子开始忙碌起来,自从官兵拿下陕州,长安与河东、山南、江淮等地的通信终于恢复了,积压了大半年的奏折文书顿时象雪片般飞来。由于李清在潼关,左相裴宽便做了好人,将一些本该相国批的奏折一股脑全送进了宫里.

李豫轻轻放下笔,虽然身体十分疲惫,但这种掌握天下的滋味却让他从心底感到舒泰,遗憾地是所批奏折中没有军队地调配,可怜的几本有关军方的奏折也是兵部送来,无非是新兵需添置甲杖、须再修营盘,其他如军队部署、有功将士赏赐提拔之类,一本都没有。全在李清地手上。

新招募的三十万大军,更是被他牢牢控制在手中。自己甚至连名册都看不到,李豫的脸色阴沉得异常难看,他越想越气,竟忍不住将举起拳头重重砸下,‘砰!’地一声,案上的文书全部都惊得跳了起来。

‘啪!’一只小巧玲珑地白玉屏风扑倒在桌面上,这是李泌特地送他的文案装饰品,只有巴掌大小,上面刻了两个字‘戒急’,李豫把它立起,怔怔地看了半天,忽然轻轻地叹了口气,李泌到关中各地去巡查秋收去了,他不在身边,自己确实有点忍耐不住了。

忽然,在一本书下面露出红色地一角,象是一本奏折,原来是被书压着,想必是刚才重重一拳,将书震得移了位,将它露出来,李豫心中略略有些诧异,用红皮做奏折封面,他倒是第一次听说。

抽出来,果然是一本奏折,他只向边上略略瞧了瞧,只见上

‘前监军边令诚向吾皇叩首’。

“边令诚?”李豫地脑海里立刻出现一个黄黄瘦瘦的宦官形象,他听父亲说过,此人知兵知将,也颇为能干,记得他被任命为朔方军的监军,难道.

李豫心中起了个念头,他立刻翻开奏折,从上到下细细读了一遍,渐渐地眼睛里冒出异彩来,他再也克制不住心中激动,大步走到窗前,向遥远地北方投去了期盼的目光。

“好啊!朔方军竟然有二十万了,而且忠于自己!”此时,李豫只觉自己胸中的郁闷之气,竟被一扫而空,他立刻回身令道:“速召门下侍郎张倚来见朕!”

“是!”

靠墙而站的马英俊应了一声,快步走了出去,他低垂的眼中却闪过一道阴毒之意,却是为了那本边令诚的奏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尤其是资格比自己老地宦官,边令诚的奏折他不敢扔掉,但也不想给李豫看,他便特地用一本书压着,不料还是被李豫发现了,此刻,他见李豫心情激动,心中更是发恨,一边走,脑海里一边迅速地思量着对策。

忽然。门口传来急速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在门外高声禀报道:“陛下,潼关紧急军情!”

“潼关!”李豫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二次大败,‘潼关’竟成了大唐统治者不敢面对恶梦,这时马英俊快步走入,将快信递给了李豫。

李豫一把接过,两下便抖开的信,一篇行云似水的蝇头小楷立刻出现在他眼前。这是李清的亲笔信,信中只有一件事:安禄山被其子所轼,叛军内部大乱。正是进攻洛阳的良机,他将在攻下洛阳后返回长安。

‘安禄山死了!’李豫拿信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起来,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见太上皇,将这个天大地好消息告诉他,可是他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不告诉李隆基。

李豫从即位到现在,他一次也没有去见过李隆基,在他心目里李隆基临走前将他留在长安,就已经表示恩断义绝,他的潜意识竟希望李清在马嵬坡将李隆基杀了最好,不料李清却将他带了回来。一个有着四十年余威地天子,一个被迫退位的老皇帝,就俨如在自己的皇位上放了一根针,不知何时就会被猛戳一下。

“陛下!张侍郎来了。”

马英俊的低声禀报打断了李豫的思路,他走回座位,点了点头道:“宣他进来吧!”

片刻,张倚匆匆走入,他立刻跪了下来。梆梆地磕了两个头道:“臣张倚参见皇帝陛下。”

“爱卿又多礼了,快快请起,赐坐!”李豫的笑容异常温和,虽然他在登基之初便下旨内阁成员可见他不跪,以示他的平易亲善,但张倚却每见必跪,着实让他心中欢喜,当然,他看重张倚地一个更重要原因却是他敢于顶撞李清,是一个诤臣。而且他说的话也让他听着舒服:‘君为臣纲乃是天道,李清逆天而行。必遭天下人唾弃,皇上应当早谋.

渐渐地,张倚便成了他的心腹,和师傅不同的另一种心腹,是他更加信赖的一种心腹。

“你来看看!这是边令诚写来的折子。”说着,李豫便将那本红皮奏折,随即,目光紧紧地盯着张倚,等待着他地见解。

“谢陛下恩典!”

张倚很小心地接过折子,他先看了看封面,没有被编过号,也就意味着这是一本递给皇上私人的密折,没有经过中书省,心中有了数,他便仔细地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他的脸上泛起了喜悦,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皇上!”他的声音哽咽了,张倚仰起头,努力使眼泪不掉下来,最后他长叹一声道:“苍天有眼啊!庇佑吾皇,庇佑我大唐社稷。”

李豫默默地注视着他,体会着他的激动、感受着他对自己地忠诚,良久,他才问道:“爱卿以为朕现在该如何是好?”

张倚收了眼泪,他想了想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将边令诚召回来,他是宦官,可随意出入禁中,陛下可重用他,命他联系郭子仪和李光弼,陛下要牢牢将这两支军队抓在手上,只要手中有兵,就可以和李清抗衡,臣相信,有陛下的宽厚仁德,天下归心的时间已经不会太久。”

“朕明白了!这就派人去召回边令诚。”

,他慢慢走到张倚地面前,抹下手上地一枚玉戒递给是朕第一次赏赐大臣,没想到居然会是爱卿!”

张倚‘扑通’一声跪倒,将玉戒高高举在头顶,泣不成声道:“臣忠心于陛下,愿为陛下万死不辞!”

张倚走后,李豫地心变得轻快起来,此时天已近午,他看了看手边厚厚一叠奏折,头也不抬地对马英俊道:“你去给皇后说一声,本来说中午要回去用膳,但朕地事情太多,只好取消了。”

“是!奴才这就去说。”

马英俊慢慢退出御书房,在转过身地一刹那。李豫却没有注意到,马英俊地眼中竟闪过一道杀机,紫辰殿是离后宫最近地一个殿,穿过殿后地一条便道。便是后宫地高墙,但马英俊并没有去找皇后,而是迅速写了一密信。用一个蜡丸封了。找来自己的一个心腹宦官道:“你立刻去一趟潼关,将这个蜡丸交给相国,你要亲手交给相国。”

那宦官答应,他将蜡丸收好,转身便出宫去了。望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马英俊面沉似水,胖嘟嘟的脸上一阵颤抖。他自言自语道:“皇上。你别怪奴才,要怪就怪你自己要重用什么边令诚,奴才也是没法子。这大明宫太小。实在容不下两个人!”.

潼关,李清在这里坐镇指挥已经快一个月了,除留二万军镇守京城外。他带来了二十万大军,这就是他地全部资本。除两万余安西军外,其他全部是新募士兵,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他索性将安西军全部打散。以一个带十个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但仅仅靠训练是远远不够。要想能打仗。关键还是要实战。九月。他亲率大军突袭陕州。一举击溃了安守仁地五万新募叛军。重新夺回陕州,打通了长安和河东及山南各地的通道,他随即留李嗣业率五万军守陕州,等待郭子仪大军地南下。

就在这时,安庆绪轼父夺位的消息传来,最佳的战机到来了。

帅帐中。李清正趴在一张地图上审视着眼前地局势,河东全部和河北大部都已经落入唐军地手中,现在李光弼正率十万大军驻扎在博陵,他的北面幽州有史思明和李怀仙率五万军固守,而在南面相州则有田承嗣与张忠志的五万军,双方兵力旗鼓相当,呈相持状态,关键是洛阳。一但洛阳被攻破,唐军便可从南面夹攻相州,从而就打破了河北战场上的僵局。

“大帅,如果不出意外,末将以为冬天前便可以平定叛乱!”大将席元庆指了指地图上地洛阳,信心百倍地道:“关键是要拿下它,一旦拿下,整个中原与关中地区便连成一片,大势已定,河北地那些叛军只不过是秋后之虫。蹦达不了几天了,我看大帅还是早点回长安吧!”

李清摇头笑了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现在已到最关键地时候,半点也不能大意。”

他站起身来,背着手走到帐门前,凝视着晚霞下地河北方向,半天才略有些忧虑地道:“我其实已经并不担心叛军何时平定,我是担心安禄山手下这些大将会不会带兵投降朝廷,李怀仙、田承嗣和张忠志等人,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担心会留下大患!”

他转过身来,又摇摇头叹了口气道:“若不把这件事解决好,我在长安怎么睡得着觉!”

大帐里的几名将官都沉默了,就在这时一名亲兵跑了过来,禀报道:“报告大帅,门口有一名宦官求见,他说他从宫里来,有大事禀报。”

“宫里?”李清有些诧异,会有谁在这时候来找他?

“小人叩见相国!”那名宦官进来给李清跪下磕了个头,将一枚蜡丸呈给李清道:“小人是奉马公公之命来见相国,不能久呆,得立刻回去。”

李清随即捏开蜡丸,里面是一卷便条,取出便条摊开,只见密密麻麻写满了一张纸,而且是正反两面,李清便仔细看了起来,便条里的内容不多,主要是将张倚向李豫效忠一事,还有就是边令诚即将回京述职,将和皇上商量如何对付李清地势力。

李清轻轻冷笑了一声,随手将便条撕得粉碎,随即对宦官道:“回去转告你家马公公,就说我已经知道,多谢他了!”

第8章 童生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52章 暗流(四)第65章 杨家(四)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88章 刀刀见血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76章 拉拢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295章 对手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176章 异乡第296章 行猎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286章 外放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13章 掌权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79章 黑帮老大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09章 夺权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76章 拉拢第131章 破局第323章 安杨会第87章 抓住把柄第64章 杨家(三)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1章 开店(二)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267章 蓄势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95章 初见太子第212章 求婚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63章 杨家(一)第296章 行猎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66章 归程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46章 冷刀子(三)第134章 图穷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18章 天地为媒
第8章 童生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52章 暗流(四)第65章 杨家(四)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88章 刀刀见血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76章 拉拢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295章 对手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176章 异乡第296章 行猎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286章 外放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13章 掌权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79章 黑帮老大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09章 夺权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76章 拉拢第131章 破局第323章 安杨会第87章 抓住把柄第64章 杨家(三)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1章 开店(二)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267章 蓄势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95章 初见太子第212章 求婚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63章 杨家(一)第296章 行猎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66章 归程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46章 冷刀子(三)第134章 图穷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18章 天地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