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请君入瓮

个时辰后,斥候的第二份情报也到了,大食军已经过折城方向缓慢开来,一队队斥候再次被派出去,监控敌军的行军动向,安西军早已经整军完毕,众军跃跃欲试,只等一声令下,便可迎头痛击来犯之敌.

可是过了良久,出兵的命令依然没有下达,李嗣业按奈不住心中的焦急,战机稍纵即逝,当断则断,岂能犹豫再三.

他飞身下马,快步向帅帐奔去,挑进大帐,却见李清在盯着沙盘沉思,旁边站着一样焦急的段秀实.

“大将军,从昨夜到今时间已经过去五、六个时辰,就算他們夜里扎营或是路途艰难,离我們这里已不是很远,再不做准备,恐怕诱敌效果就会丧失殆尽.”李嗣业的话说得很不客气,就等于在直接指责李清贻误战机.

李清缓缓抬起头,目光中显示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屯兵拓折城的目的,就是要诱布杜北上,两人已相交几个回合,他不相信布杜会来偷袭拓折城,在石桥右岸吃了被伏击的大亏,他不可能让唐军斥候从容观察、再从容离去,他敢肯定,渡桥东进必然只是一个烟雾弹,他的目标应该还是罗斯城.

他霍然起身,果断地对李嗣业道:“嗣业,你率五千骑兵火速北援罗斯,日夜兼程,不得停留,也不得与布杜硬拼,将他放进罗斯城我就记你大功.”

李嗣业惊愕不已,但主帅命令已下,就不容他再反驳,他立刻转身,带着疑虑向帐外跑去.

待李嗣业走远,李清回头对欲言又止的段秀实笑道:“看你一直有话想说,不妨说说看,你又何建议?”

段秀实犹豫一下。道:“既然布杜已经北上。大将军为何不直接进攻康国,捣他的老巢?”

李清拾起木杆,指着大马士革道:“他的老巢在这里,而不是康国,你应该看得出,我策略是困住布杜,将阿拔斯的精锐引出来.”

“大将军的策略是想围城打援,这个我看出了,可进攻康国。阿拔斯也一样会救援,效果不是一样吗?”

李清轻轻地摇了摇头,他抬起头傲然道:“我知道,进攻康国从战术的角度上说是一样的,甚至还可以使布杜首尾难顾,既拿不到罗斯城,又全军覆没。但是我們必须从全局上来通盘考虑,既然要打,就要将阿拔斯打狠、打痛,使他再不敢东顾。这样一百年,甚至一千年后,整个西域依然是我汉人地江山.”

说到此,李清见段秀实眼中迷惑,知道他还不甚明白,便拍了拍他肩膀微微笑道:“这几个月我早已摸清布杜地底细。他是阿拔斯的亲叔,是黑衣大食的第三号人物,在大食帝国内地位举足轻重,阿拔斯绝不会坐视他的求援不管,你想一想,假若阿拔斯和昭武诸国的大军都被引到罗斯,我們再断其后路,这时昭武各国忽然爆发起义。使他們进退两难,这难道不比仅仅只歼灭布杜二万人效果要好得多吗?”

段秀实恍然大悟。他敬佩地望着这个年轻的主帅,或许他在领兵行军方面不如高仙芝,可他在整个大局的把握上却远远胜出高仙芝不止一筹.

李清见他已经明白,便立刻令道:“我留五千弓兵给你守拓折城,不管是否有敌来诱你,你都给我据守不出,听到了吗?”

“属下尊令!”段秀实愉快地答应,接过令箭大步离去,李清又唤来一名亲兵,嘱咐他道:“你拿我的令箭到拔汗那,请裴罗国王立刻出兵到罗斯,所需粮草军资就拜托他了.”

这时大帐里安静下来,李清再一次来到沙盘前,顺着石桥,目光渐渐西移,停在了大马士革上,他眼中露出一丝笑意,不觉自言自语道:“罗网已经布下,阿拔斯,你可愿意来吃这个饵?”. шωш ●ttk an ●¢○

数日的飘雪渐渐停止,阴霭消散,太阳终于出来了,白茫茫地大地上映照出朝霞的喜悦,但寒冷仿佛在此时才到来,原野上银妆素裹,一片片的森林里挂满了玉树琼枝,显得份外的晶莹剔透,河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药杀水仿佛睡着了一般.

在罗斯城以西近百里外,一支约二万人的军队正聚集在药杀水西岸,这里是河水流速最缓之处,所结的冰也应该最厚.

几名亲兵查看了冰层,回头高声喊道:“殿下,河水结冰已足够厚,可以过人.”

布杜得意一笑,白水城地便桥他没有走,而是继续北上,他知道今天必然结冰,既如此,有没有桥都是一样.

“李清,你做梦也想不到,老夫会这样过河吧!”布杜得意的笑容忽然一收,向军队厉声喝道:“过河,向罗斯进发!”

二万三千军立刻沸腾起来,黑压压的军队踏

,脚步声‘咚!咚!’作响,只片刻时间,大军便跑杀水,冲上东岸,象一把笔直地长矛直向罗斯城扑去.

但是,仅仅半天后,就在布杜过河的地方,另一支一万人的安西步兵衔尾追到,步兵副将贺娄余润一马当先,他仔细查看了一下被踩得泥泞不堪的雪地,又探头望了望了冰面上留下的无数白印,那应该是敌军的脚印,而北面积雪均匀厚实,没有任何脚印破坏,他当即回头大喊:“大将军,敌军是从此地过地河.”

“过河!”

李清立刻下达了命令,他策马行到河边,凝望着罗斯方向忽然淡淡笑道:“布杜老儿,你恐怕也想不到我就在你后面吧!”.

罗斯城,这是石国的北部要塞,城内居民不多,仅数百户二千多人,另外还有近百名汉人奴隶,这座城堡一直是石国军事重地,约有驻军千人,城墙修得坚固厚实。粮草储存极多.

围城的唐军都是从白水城赶来。其中豆卢军两千人,由南霁云率领,而新建制的大宛军有六千人,兵马使是李清的心腹荔非元礼,按照李清的部署,罗斯城只围不打,八千余唐军早已将这座小城围得跟铁桶一般,他們并不进攻,只是在城池周围挖了一道又一道的壕沟。防止敌人突围逃走.

王子车多咄进驻此城已近半月,降书、求援信都早在十天前就已发给大食,报信之人也带回了布杜的口信,命他坚守罗斯城,援兵随后就到,车多咄信心大振,他每日亲自到城上督防。准备大量坚石、圆木,准备痛击唐军.

不料唐军压根就没有攻城地迹象,只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也似乎在等待什么?车多咄隐隐有些猜到了唐军地意图。他心中开始忐忑不安,既希望大食军来援,可又害怕援军太少,反被唐军一口吞掉,他日日站在城头眺望,随着时间流逝。随着大雪纷飞,他地期盼也在一天天变冷.

这天一早,车多咄和往常一样,来到城头远眺,可是他还没有上城,城上的士兵便叫嚷起来,他几步跑上城头,发现城下的唐军竟然开始撤退。是的!原本密密麻麻如蘑菇阵一般的帐篷都已消失不见,一队队唐军队列整齐正在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向南撤退.

城上所有人都面面相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唐军在撤退,事情在向好的一面发展.

唐军的撤退速度再次加快,这时,车多咄已经看见了,在正西面,有一支军队正快速向这边推移,‘援军!援军来了!’他率先大喊出来,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整个罗斯城都欢呼起来,欢呼声响彻云霄,队伍越来越近,他已经可以看见在风中招展的黑色大旗.

但意外却在快乐到颠峰时发生了,欢呼声忽然变小,并逐渐消失,几乎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脚下地微微震动,车多咄惊慌失措地四处张望,寻找这震动之源,他猛地扑到城墙上,死死地盯着西南面,眼睛瞪得溜圆.

一条黑线出现在远方,在皑皑白雪的草原上异常清晰,黑线迅速拉开,铺天盖地的唐军骑兵杀来了,凛冽的漫天杀气让每一个人都透不过气来,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半点停留,象狂野的沙尘暴一般向大食军吞噬而去.

这正是李嗣业率领的五千骑兵,他們早在昨天夜里便抵达了罗斯城,但目标没有出现,五千骑兵就象一头隐伏在暗处的猛虎,一但目标出现,他們就会毫不犹豫扑上去。

“康国军,给我迎战!”布杜大声命令,五千唐军铁骑地突然出现虽然使他措不及防,但他身经百战,迅速平衡了战场的力量,自己手上的三千大食精锐是绝对不会率先投放出去,这是保护自己退回大食的唯一依靠,就让康国人做一面肉盾吧!

“杀上去!”他挥舞着战刀,嘶声大喊:“杀上去!勇敢地康国军队,荣誉属于你們。”

但康国元帅脸都吓绿了,这不是石国军队,而是大唐安西军,曾经开拓万里山河,让无数国家为之胆寒的军队,而康国的精锐早已经被大食人杀光,这些新募兵怎么可能是安西军的对手,他再不顾被征服者应有的卑躬,冲到布杜面前大吼道:“殿下,我們先撤吧!”

“你说什么?”布杜狰狞一笑,他从亲兵手上夺过一根长矛,猛地刺去,一下子将康国元帅捅个透心凉,将他挑翻下马,冷冷道:“你竟敢动摇我的军心!”

他随手一指另一名浑身颤抖康国将领,喝道:“我任命你为新元帅,给我杀上去!”

慑于布杜手中冰冷地长矛,新元帅万不得已,只得拔出刀大声叫喊:“我們人数多,杀上去!”

轰隆隆的战

,二万康国军队列成四支方队,呐喊着、硬着头皮迎杜得意地笑了,他一把夺过鼓槌,亲自击鼓催战,只要康国军削弱唐军一半的实力,自己的精锐再上,未必没有胜机。

三百步、二百步、五十步,康国的军队绝大部分是这几个月刚募的新兵,草草训练便投入战场,唐军的杀气漫天扑来。凌厉得让他們眼睛都不敢睁开。弓弩手吓得拉弓的力气都没有了,见唐军速度迅疾无比,纷纷扔掉弓箭,本能地拔出长刀保命。

‘轰!’地一声,唐军杀进了方阵,黑雾和血肉飞溅满天,劈杀、横扫,战马仰天长嘶,沉重地马蹄毫无顾及地将敌人踢翻。踏进雪里、践为肉泥,唐军骑兵经验丰富,他們分为三队,横割竖切,摧枯拉朽般地冲击敌军地阵角。

就在这时,撤离不远地豆卢军和大宛军又重新返回,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斗之中。他們的战力虽不如骑兵那样凌厉,但他們的投入却彻底摧毁了康国军的斗志,不到半个时辰,战争的天平便已经倒向唐军。康国军已经出现崩溃之势。

布杜的脸色异常阴沉,很明显,唐军早已经有了准备,这么多人,半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攻不下小小罗斯城,他不甘心地望了一眼城池。得不到也就罢了,不能将老本蚀在这里,布杜果断地一挥手,唇缝里迸出一个字:“撤!”

三千大食军迅速撤离战场,但布杜的心却同样快速地坠入深渊,就在他們身后一里外,一支唐军静静地屹立在皑皑的雪地之中,他們不知何时到来。无声无息,仿佛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千年。布杜地眼睛猛地收缩成一条缝,自己后路已被截断。

这时,战场上忽然爆发出一阵哭喊,大食人的撤军企图使康国军陷入了恐慌,最终导致他們全面溃败,兵败如山倒,数以万计的士兵扔掉武器,没命地掉头奔跑,互相推攘、践踏,哀号声遍野,跑不掉的,纷纷跪地投降。

数千康国军向大食军阵地迅速败退下来,布杜大惊,一旦被他們冲乱阵形,自己的军队也完了,他立刻喝令:“出一队兵,将他們阻于阵外。”

‘刷!’地一声,数百名大食步兵一步跨出,右手执长矛,左手握大马士革弯刀,列成一道人墙,冷冰冰迎着退败之军一阵猛刺猛砍,可怜这些康国军,仿佛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他們见再无退路,发一声喊,四散逃去。

西面,一万唐军列为五排,寒风刮过,吹起一片雪粒,拂打他們的盔甲,但他們依旧一动不动,这是大唐最精锐地军队,一万安西陌刀军,汉人、胡人皆有,他們个个高大魁梧,力大体壮,一万把锋利的陌刀紧握在手中,他們目光冷漠,俨如一道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

在一万陌刀军的正中,安西节度使、冠军大将军李清高骑在马上,他头戴金盔、身着铁甲,乌亮地甲面泛出幽幽蓝光,他目光严峻,注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布杜手中还有三千军,这些都是大食精锐,不能全部放入城内,这一刻他改变了计划,命令已被传达给了李嗣业。

这时,大食军已经将康国军队悉数赶走,正在寻找突破的机会,是时候了,李清将战刀一挥,厉声喝道:“出击!”

‘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冲天而起,仿佛来自东方的龙吟在大地上回荡,这是唐军合围的命令,二千唐军铁骑象一把出鞘地利剑,迅速穿插到东北方向,将原本留给大食军撤回城的通道堵死,二万余唐军象一只不断收缩的口袋,渐渐将大食军包围起来。

“杀出去!”布杜恶狠狠地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三千大食阿拔斯精锐一齐低吼,象一头疯狂的困兽,向西面猛冲上去,在那里,迎接着他們的是一万陌刀军.

天宝九年十一月,支援罗斯的二万康国军和三千大食军在罗斯城遭遇唐军的主力,二万康国军大败,唐军斩敌九千,俘虏一万余人,只有不足百人逃回了康国,而三千大食军也寡不敌众,损失大半,最后主帅布杜只带领不到千人的残兵逃进了罗斯城。

一个月后,布杜.拉被困罗斯地消息终于被康国的残兵传到了大马士革,此时黑衣大食地主力大都在埃及扫灭伍麦叶王朝余孽,路途遥远,救援不及,阿拔斯当即命呼罗珊总督齐亚德率二万精锐,又命远征吐火罗的一万大食军调头北上,连同昭武诸国的近八万人,共计十一万大军,以齐亚德为主将,迅速奔赴罗斯救援,一次两大帝国的激烈碰撞由此拉开了序幕。

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63章 杨家(一)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52章 暗流(四)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6章 上元夜(二)第295章 对手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49章 暗流(一)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42章 风骤起(一)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32章 开店(三)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267章 蓄势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99章 二进宫第60章 兄弟阋墙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29章 阆中(四)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47章 冷刀子(四)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74章 绊脚石(二)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82章 远谋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4章 美人计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0章 开店(一)第65章 杨家(四)第60章 兄弟阋墙第27章 阆中(二)第35章 贵人(一)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213章 前夜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50章 暗流(二)第152章 东宫案(六)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
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63章 杨家(一)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52章 暗流(四)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6章 上元夜(二)第295章 对手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49章 暗流(一)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42章 风骤起(一)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32章 开店(三)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267章 蓄势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99章 二进宫第60章 兄弟阋墙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29章 阆中(四)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47章 冷刀子(四)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74章 绊脚石(二)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82章 远谋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4章 美人计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0章 开店(一)第65章 杨家(四)第60章 兄弟阋墙第27章 阆中(二)第35章 贵人(一)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213章 前夜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50章 暗流(二)第152章 东宫案(六)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