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崔府请客

至第二天清晨,浓墨一般的乌云终于消散了,取而代色的天空;三滴一碗的大雨消失了,变成了针尖似细雨,细细密密,带着一丝寒意,长安城内被洗宫殿还是简陋的草屋,它都一样的对待,粗黑瓦片和明晃的琉璃都笼罩在一片青色的烟雾之中。

午后,一辆马车穿过靖安坊,转上了朱雀大街,李清闭目坐在马车里,身子随着马车而轻轻晃动,昨夜李琳的话仿佛还萦绕在耳边:

“想不到帘儿竟然是崔翘的女儿.是心中苦闷才说。”

“你去看看他吧!我那妹子实在太凶悍,我也劝不了.

“柳柳在去年十月已经和李银成婚。”

李林甫还是和崔家联姻了,李清一阵叹息,他想到了崔光远,杖毙新科进士,最后却平职调动,或许这就是他有惊无险度过这一劫的交易,这也难怪,太子将倒,崔家又岂能不讨好李林甫?别人可以不问,可崔翘他却不能不管,若任他生死,自己将来又怎么向妻子交代。

可是,想到他家那头母老虎,李清的头又大了起来,他苦笑了一下,有了女婿后,她的热度也该降一降了。

马车的速度开始放慢,眼看前方便是崔府,这时,一辆马车从他身旁飞驰而过,铁铃般的笑声穿透雨雾传来,笑声中含着几分狂放和浪荡,笑声颇似崔夫人,却年轻得多,不用问,李清已经听出此人是谁了,眉头微微一皱,才半年不见,她的声音怎么变得如此刺耳?

“老爷,崔府到了!”车夫已经满头大汗,背心都湿透了,他是个新手,足足走了一个时辰才找崔府。

“辛苦你了!”李清笑着安慰他一句,下了马车,却见那辆马车正好在他前方停下,先下来两名侍女,搀扶着身材高大的崔柳柳从马车里走出,已作人妇,她明显许是裙摆太长,挂住了马车,崔柳柳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其中一个侍女急忙扶住她,只见她反手一记耳光向侍女脸上句,一抬头却正好看见了李清。

崔柳柳先是一愣,随即目光黯然,也不打招呼,低头匆匆地进了府门,在身后,又从马车里慢慢出来一人,却正是李银,只见他面目惨白,身子削瘦得厉害,仿佛身上的肉都给了崔柳柳,现实生活中,这倒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胖妻往往配瘦夫。

他从后面盯着妻子日趋肥硕的身子,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即厌烦地向两个侍女挥了挥手,命她们退下。

“李银兄可是陪妻子回娘家探视?”李清笑着走上前向他拱了拱手。

李银看见李清,眼睛里立刻生出一分警惕,这个人是父亲再三叮嘱不可小视之人,虽然他已经被罢免,可父亲却说他的罢免比不罢免更为可怕。

他小心翼翼地向李清回礼道:“正是陪妻子回娘家,李兄可是来拜访家岳?”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李都督、不!李.好久不见。”

打招呼之人一时想不一个合适的称呼,李清回头,却见是李林甫的得力干将、吏部侍郎杨慎矜,旁边还跟着一貌美如花的少妇,盛装粉饰,想必是他的妻子,几个侍女撑着伞替二人遮挡细雨,杨慎矜回头嘱咐两句,那少妇点点头,在几个侍女的簇拥下,先进去了。

“失意之事李贤弟不必太放在心上,人生哪有一帆风顺之事,去年吏部对你的考评是上上,只要有机会,皇上一定会再提升你。”

杨慎矜不由感慨道:“有些人只懂宿花眠柳,却屡获提升,而李贤弟为国立了大功却遭贬黜,实在让人费解。”

他指的自然是杨国忠,杨慎矜之所以成为相国党骨干,也是因其名望才学皆佳,但他人也傲气,最瞧不起靠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的杨国忠,若不是因为党派关系,他本人倒是挺敬佩李清。

李清听他语气诚恳,急回礼感谢道:“多谢杨侍郎关心,正如你所言,人生总有起伏,我这几个月也着实累了,有这个时间歇息,倒也不错。”

李清环视一下周围,这才发现府门前停了二十几辆马车,皆富贵豪华,不由诧异道:“难道今天崔府在请客吗?”

“今天是家岳寿辰,邀了些朝中同僚,小示庆贺。”

旁边的李银向杨慎矜打了个招呼,笑着给他解释道:“本来应是明日,但今天正逢休朝一日,所以便提前了,二位慢慢聊,我先去了。”

他登上台阶,笑着向里面点了点头,李清这才看见,在府门内侧摆着一长溜的桌子,十几个下人管家列两旁伺候,还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在笑迎宾客,想必他就是崔翘那早产的儿子,他模样儿和崔夫人颇像,也长一双细鱼眼,让人不得不感慨她眼部遗传基因的顽强。

崔翘的儿子叫崔哲,功名不中,被荫了个从八品的小官,在山南道(今湖北一带)做一个小小的县丞,回家过年也兼为父亲办寿。

这时,只见崔翘一阵风似地跑出来,正踮着脚尖四处寻望,想必他是看见了杨慎矜的夫人,便亲自出来迎接他。崔翘这次办寿的目的,也是想给儿子寻找条路子,将他调进京来。

杨慎矜也看见了崔翘,便向李清告了声罪:“李贤弟,主人已经出来,我得去了。”

他拍了拍李清的肩膀,转身而去,他和崔翘寒暄几句,无非是春雨、胖瘦之类,两人一起仰天大笑,崔翘亲密地揽着他,将他请进府去,可就在他也要进府的一刹那,忽然若有所感,扭头向台阶下望去,终于发现石狮子背后孤零零站着一人,可不就是李清么?

崔翘一怔,连忙冲了出来,脚步却忽然慢了,他这才想起,自己并没有给李清请柬,并不是他忘了,而是自己的夫人随手将李清的名字从宾客名册中划掉,“一个被免职的闲官,你理他作甚!”

“贤侄找我有事么?”崔翘口中又苦又涩,羞惭万分。

“也没有什么事,听说崔世叔做寿,恭喜了!”

李清微微笑道:“崔世叔有客,尽管忙去,我过几日再来。”

说罢,他躬身长施一礼,转身便走。

就算崔翘再窝囊,这最起码的做人道理他是懂的,况且,李清是帘儿的丈夫,此刻,他怎么拉得下这个脸让李清离去。

崔翘一步上前。扯住李清道:“贤侄休走,既然来了,就给我一个面子,进去坐一坐。”

李清淡淡一笑,“只怕我会让崔世叔为难。”

“你若走了,我会更难受。”

李清想起李琳给他说的话,心中暗暗叹息一声,看在帘儿的面上且不和他计较,他默默地点了点头,“如此,就打扰崔世叔了。”

上了台阶,只见崔府正门挑着角灯,高挂两旁,各处皆挂有路灯,上下人等打扮得花团锦簇,进了大门,只听人声杂沓,笑语喧阗,院子里爆绣起火、声声不绝。府内都换了门神、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过了中门,可见大堂内人头簇动,门口杨慎矜被十几个人围得风雨不透,七嘴八舌向他献殷勤,他是吏部侍郎,关系到无数人的前程。

崔翘领着李清走旁边的小径穿过,从侧门进了他的书房,二人坐了,崔翘亲自给他倒了杯茶,先歉意道:“今天名义上是我过寿,实际上是想为犬子调进京活动,所以没有通知贤侄,敬请谅解。”

李清摆了摆手,笑道:“崔世叔的难处我知道,我不会放在心上,今日来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一是想给世叔拜个年,二来想告诉世叔一声,帘儿生了个小娘,母女平安。”

说到帘儿,崔翘眼中闪过异常复杂的情绪,过了半晌他方道:“我想认回帘儿,不知贤侄是否答应?”

李清沉默了,昨天李琳也劝他让帘儿归宗,但他却没有答应,人情冷暖,他岂能不知,沉默了一会儿,他缓缓道:“我可以让一步,将真相告诉帘儿,但她不能归宗,这样对世叔、对帘儿都有好处,希望世叔能够理解。”

崔翘叹了一口气,按理,双方保持这种默契是最好,彼此不伤害,但婚姻的不幸和年纪渐老,使他越来越歉疚自己的另一个女儿,这次崔柳柳嫁给李银是他夫人一手促成,他强烈反对也无济于事,他也趁机将此事作为交换条件,最后夫人勉强答应他可以认回那个女孩,不过他尚未告诉夫人,那个女孩便是李清的妻子。

“我明白了,这件事你就看着办吧!”

犹豫一下,他又解释道:“柳柳嫁给李林甫之子,我阻止不住,贤侄莫怪!”

李清苦笑一下,木已成舟,他又能怎样,他是晚辈,难道还能教训一个长辈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吗?他委婉劝道:“其实也无大碍,只要崔世叔在一些大事上把握好便可,将来就算李林甫有事,也就不会太牵连到世叔。”

崔翘点了点头,道:“这个我会当心。”

这时,儿子在门外唤他,估计是又有重要的客人来了,崔翘起身对李清笑道:“我客人太多,就不陪贤侄了,贤侄不妨到大堂里吃顿便饭再走,你是我特殊客人,不用请柬也可。”

大堂里席位分列两排,每席旁均设有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的百合宫香。几上还摆有八寸来长、三寸来高、点缀着山石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又有各色官窑小瓶数个,均插满了散发着芳香的腊梅,两边大梁上挂着联三聚五琉璃彩穗灯,每席前竖有倒垂荷叶一柄。

现在时辰尚早,还不到吃饭时间,外面春寒料峭,可大厅里却很暖和,约有五、六十人,男女各占一半,三三两两围成几个小,谈着各自感兴趣之事,当然不会是柴米油盐之类的俗事,这可是上流社会的聚会,谈的都是有情趣的话题。

李清走进大堂,立刻引来最靠门边的几个人的议论,

“这人是谁,你们认识吗?”一个三十余岁的贵妇悄悄指了指李清,低声问旁边的人。

众人皆摇头,那贵妇人冷笑道:“此人就是那个自不量力

罢免之人。”

旁边之人一齐‘哦!’一声,都明白她所指,无数道轻蔑的目光一齐向他射去,几个边上之人赶紧往里走了几步,生怕李清经过时沾了他晦气。

李清心中冷笑着从无数轻蔑和嘲弄的目光中穿过,耳中充斥着各种各样关于他的议论,语气大多不友善,言语间充满了讥讽和奚落。

“恭喜李都督高升啊!哈哈!”

“登高必跌重,我去年预言他必遭罢免,现在果然是这样,呵呵!”

“你们知道他为何被贬?太嫩了!真欺我大唐无人乎?”

李清懒得理他们,他径直走到一个角落坐下,随手抓过一壶酒自斟自饮起来,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一个低低的声音,“你、你在怪我不等你吗?”

李清深为诧异,端着酒杯回头望去,却是崔柳柳,也不知她是几时到自己身后,只见她已换了一身红色的榴花染舞裙,低着头,眼光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李清摇了摇头,笑了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分,我怪你做什么?”

“就是因为你不喜欢我,我才嫁给他,若你对我好一点,我、我也会象惊雁一样,到西域去找你。”崔柳柳声音颤抖着道,眼眶也红了。

“过去的事情了,就不要再说了。”李清忽然觉得心中很郁闷,他不想用‘自作多情’四个字来伤害崔柳柳,但也更不想负担一桩莫名其妙的感情孽债。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阵压迫感,随即是一阵冰冷的声音,比那三九腊月的风还要刺骨几分。

“柳柳,你不去和你丈夫呆在一起,跑到这里来和他说什么?”

不用回头看,李清便知道是那头母老虎来了,崔柳柳最惧她母亲,顿时吓得倒退一步,转身慌慌张张跑了。

身边的冰冷之气依然未消,刺骨的目光仍然在盯着他,“我并未请你,你来做什么?”

如果将崔夫人去年最觉幸运之事排个顺序,那没有招李清为婿则高居榜首,从三品官,哼!当了仅仅半年就被罢免了,现在回想自己当初对他的热情,实在是让她无地自容,怎么会瞎了眼看中他,幸亏没成,否则她现在非要上吊不可。

“今天是大理寺卿的寿辰,请的都是有名有望之人,我劝李东主还是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让我命人赶你出去,那大家就不好相处了。”

崔夫人斗大的粉拳开始捏紧,若李清再不出去,她可就要动粗了。

李清心中一阵冷笑,他正要说就是堂堂的大理寺卿将我请来,这时,外面传来一连串的笑语声。

“李相国到!”司仪高声唱名,只见李林甫笑咪咪地跨进门槛,他左面陪着主人崔翘,右面是杨慎矜,身后跟着一长串官员和他们的夫人,躬着身子,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

相国居然来了,大厅顿时一阵大乱,所有人都丢下谈兴,潮水似地向大门涌去,招手咳嗽、大声问候,渴盼着能在相国的心中留下一分良好印象,崔夫人更是慌了神,顾不得再理会李清,拖着肥大的身驱迎了上去,用主人的心理优势将宾客一一拨开,喉咙里挤出少女般的娇笑,向当朝权相热烈致意。

李林甫早已见怪不怪,他含笑一一向众人挥手,不时回应几句,

‘张郎中也来了,令尊病可好些?”

“呵呵,王少卿,你越发福相了啊!”

忽然,他眼一闪,却见李清独自一人站在角落里,向他举了举杯,微笑不语,李林甫眼中笑意更浓,他呵呵大笑,不再理会其他人,径直走到李清面前,拉着他的手笑道:“恭喜李侍郎重获新职,皇上的批复已经下来,明日便由吏部宣布,我这里先敬你一杯。”

他随手拿过一杯酒,敬向李清,并埋怨道:“老夫昨日邀你,你说没时间,今天为何又有空了,我不管,等会儿你一定要随我回去。”

李清回敬李林甫一杯,微微笑道:“既然被相国抓住了,李清怎敢不从。”

大厅里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目光复杂,不可置信地盯着这个被自己奚落、嘲讽的年轻人,相国居然叫他侍郎,众人面面相视,‘他、他不是被免职了吗?怎么变成了侍郎,是哪个部的侍郎?’

杨慎矜上前一步,笑问道:“相国,我倒不知此事?”

李林甫笑答道:“你现在回署就知道了,我已经批转给你,李侍郎现在可是我大唐的钱袋子,得罪不起啊!”

“户部!”众人都恍然大悟,看李清的目光顿时变得炽热起来,崔夫人反应极快,她推了一把丈夫,崔翘急忙大声宣布,“时辰不早了,大家请入席吧!”

众人纷纷你谦我让、陆续按位入席,李清却找不到自己的位子,那边崔夫人早在自己身边加了一椅子,向李清招了招手娇笑道:“李侍郎请过来,你坐这里!”

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65章 利用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34章 图穷第182章 远谋第348章 后手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63章 夜泊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03章 悲情牌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54章 品牌效应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374章 满月酒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50章 暗流(二)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58章 门生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84章 布局第63章 杨家(二)第280章 把柄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5章 上元夜(一)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314章 导火索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64章 杨家(三)第295章 对手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51章 暗流(三)第265章 利用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76章 拉拢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46章 冷刀子(三)第52章 暗流(四)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8章 阆中(三)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6章 上元夜(二)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95章 对手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20章 官司(四)第32章 开店(三)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64章 杨家(三)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
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65章 利用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34章 图穷第182章 远谋第348章 后手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63章 夜泊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03章 悲情牌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54章 品牌效应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374章 满月酒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50章 暗流(二)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58章 门生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84章 布局第63章 杨家(二)第280章 把柄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5章 上元夜(一)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314章 导火索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64章 杨家(三)第295章 对手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51章 暗流(三)第265章 利用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76章 拉拢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46章 冷刀子(三)第52章 暗流(四)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8章 阆中(三)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6章 上元夜(二)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95章 对手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20章 官司(四)第32章 开店(三)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64章 杨家(三)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