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

灯会主要分布在一线一点两大片区域,线是朱雀大街东市,从今年起灯会正式定为三天,今夜是正月十五,正是灯会最盛之时,天刚擦黑,家家户户便早早吃过晚饭,将大门一锁,携妻扛子上街观灯去了,长安本已繁华之至,今夜恰值上元节,便应了那“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俗语,只见亭台楼榭银装素裹,朱雀长街铺银散玉。远近树木挂琳琅,犹如撑片玉伞,等到冰轮升起桂华满时,临街人烟凑集之处,遍搭起千姿百态的灯架,银烛星球灿烂,照耀如同自昼,真个玲珑大器,无奇不有,这三夜便是大唐的狂欢节,千家万户不夜,无论男女老少、贵族庶民,全都上街逛灯市。

自古上元灯盛,故而后人有词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崔府的亲仁坊沿路行人稀少,李清一路纵马,终于甩掉了跟踪之人,前面便已临近朱雀大街,路上行人渐堵,李清只得勒住缰绳放马缓行。

“你急什么,难道想甩掉我吗?”崔柳柳气喘吁吁赶上。

“崔小姐。我昨天刚在嗣宁王府上做客,今天又去实在不礼貌,不如改日我再陪小姐。”李清虽碰巧得她地助力甩掉了跟踪之人,但要真陪她去李琳府鉴美,却同样也是件荒唐之事。

崔柳柳就是为他而来,哪里肯放他走,她冷笑一声道:“你休要搪塞我,我并没有说要去嗣宁王府。哼!若你今晚不陪我,我就告诉娘是你哄我出来的,还想趁机轻薄于我。”

李清自然不会把一个黄毛丫头的威胁放在心上,更懒得跟她计较,他听不用去嗣宁王府,又想着今晚自己反正也没有什么事。便笑了笑道:“如果小姐有兴致,不如我们去逛逛灯市。”

崔柳柳却以为李清是怕了她,心中着实得意,她这一招屡试不爽,便以为李清和别的男人一样,真害怕她娘去皇上面前告状,所以权衡了利弊后才肯陪她去玩。

她越想越得意,催马前行,回头娇笑一声,“不准你再找借口。乖乖跟我来。”

朱雀大街上人潮涌动,已经无法再骑马。李清牵着两匹马跟在她后面东张西望,欣赏着盛唐的繁华。此时灯潮正盛,满街玩灯男女,花红柳绿,庶民仕女,熙熙攘攘,摊贩商贾,叫卖声喧。

在一个小摊前,琳琅满目挂满了各种头制头饰。用各色丝线缠绕,或镶几颗劣质珍珠。引来大群小娘围看挑选,崔柳柳身高力大,推开几个小娘挤了进去,不多时便拣了一大把头饰,站在铜镜前一个一个试带,均不满意,眼一瞟却见一小娘手上的凤头白玉簪子颇有特色,伸手一把便夺了过来,戴在自己头上左右对镜端详,其他人见她衣着华贵,也不敢惹她,纷纷丢下手中头饰到别处去了。

“喂!你说这件头饰我戴上怎样?”喊了半天却不见李清应她,眼一斜却见他在看着一人背影发呆,她不禁大为娇嗔:“喂!你没听见我说话吗?”

李清确实没有听见她的话,他发现一人极为眼熟,只见他带着两个随从,正在向人打听道路。

当那人转过脸时,李清忽然大叫起来,“玉壶先生!王县丞!是你吗?”他认出此人似乎是义宾县的县丞王昌龄,李清没有认错,此人正是王昌龄,他刚到京城,正在朱雀大街上问路,忽然听见有人叫他,这玉壶先生是李清地专利,他立刻便反应过来,一回头,果然见李清在十步外向他招手,他乡遇故知,这种难以形容的喜悦充满了两人的胸膛,两人竟哈哈大笑着拥抱在一起。

“公子,还有我呢!”

旁边一名随从白面长须,却不是高展刀是谁。

“大人,还有我!”另一人两只大招风耳,正是县吏张奕溟。

李清心中欢喜之极,他一手一个搂住二人的肩,连声道:“你们也来了,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

“走!咱们找个地方说话去。”头,却见崔柳柳拦住去路,眼睛凶狠狠地瞪着他,“你要到哪里去!”

“崔小姐,我遇到几个老朋友,不如我先送你回去,改日我一定陪你出来逛街。”

崔柳柳兴致正浓,哪里肯让他走,她双手叉腰,寒着脸道:“不行!我不管你什么朋友,你既然答应过陪我逛街,就得说话算数。”

如果说对杨花花的无视是李清对历史的畏惧,如果说对冷郡主地漠然那是他男人自尊在作樂,那他此刻却真正的厌恶一个女人,一个刁蛮而极端自私的小女人,他忍住气,再一次劝道:“崔小姐,请你不要胡闹了,我送你回家,我这里有要紧的事。”

崔柳柳却脸一扭,两只眼翻向天空,丝毫不为所动。

李清轻哼一声,耸了耸肩,随手将缰绳扔给她淡淡道:“对不起!崔小姐,这是你的马,我还给你。”

他一拉三人,头也不回道:“我们走!”

不等李清走出十步,就听见崔柳柳一声歇嘶底里的大叫,“李清,你若敢走,我一定要让皇上砍了你的头!”惹得路人纷向她望去,几个进京赶考的书生却眼珠乱转,仿佛听到了什么商机,竟止步不走。

李清脸色淡然,似乎什么也没听见,只管领着三人继续往前走,但王昌龄却拉住了他,“阳明,她是公主吗?”

李清叹了一口气,“她不是公主,她娘是大唐郡主,她爹是大理寺卿。”

高展刀唬了一跳,“公子,你怎会惹上这种刁蛮贵女?”

“我几时想招惹她?”李清恨恨地道:“要不是李林甫的人跟踪我,我怎会和她在一起。”他便将在巷口被人跟踪,崔柳柳正好赶来一事简单说了一遍。

王昌龄笑了笑,拍拍他肩膀道:“算了,老弟!别和小娘一般计较,再说若不是她,我们又怎么会遇到,可见一切都是老天安排好的。”

李清无奈地摇了摇头,生气归生气,倒真不能把这小娘一个人丢下,万一出了什么事,他吃罪不起不说,将来对帘儿也无法交代,便回头招了招手,“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你也应该走乏了,一起来

崔柳柳却弯腰大声喊道:“你当我是什么,叫我走我就走吗?告诉你,我今天就偏不走!”她一转身,大步走到一盏芙蓉灯下,眼睛直勾勾盯着灯杆,一动也不动。

“如果你不觉得难为情,如果你不害怕,那就站着吧!我可要走了。”说完,李清拉着三人,继续向前走。

“公子,这样不好吧!”高展刀有些担忧,他回头望了一眼崔柳柳,见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围观她,仿佛她就是一盏美人灯。

李清笑了笑,“没事的,我心中自然有数。”

崔柳柳等了半天,却不见李清上来求她,一回头,见他果真是越走越远,丝毫不把自己放在心上,这种情况她还是头一次碰到,又见大家围着交头接耳,指指点点,还有几个书生笑得诡异,她心中又慌张又害怕,向前跑了几步想追上去,可脸上又挂不住,牙齿紧紧咬一下嘴唇,指着围观的人凶巴巴嚷道:“你们看什么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不料她一言说完,众人却哄堂大笑,有几个泼皮还**一声:“我当然知道,你就是我娘!”事,崔柳柳几时遇见过这种事情,她慌慌张张牵马要走,不料马却被人栓在树上,还打了死结,根本就牵不走,她只得丢下马便跑。迎面便撞在一人地身上,一抬头,不是李清是谁。

李清笑了笑道:“走吧!我请你去喝酒。”

她气呼呼地瞪了他一眼,“我不稀罕你来管我。”但两条腿却不由自主地跟着他向前走去。

张奕溟过来将马牵了,一面走一面偷偷地打量她,毕竟是在小县长大,他还从未见过有着皇家血统的贵族女子,崔柳柳发现他在偷看自己。嘴撇了撇,翻了个白眼,紧走几步只跟在李清的后面,对王昌龄和高展刀也是毫不理睬。

几人寻了一个小酒肆坐下,崔柳柳不肯和他们坐在一起,自己找个位子。李清又替她叫了一壶酒和几个小菜,让她自斟自饮去,自己却和王昌龄他们相叙别来之情。

“阳明,你刚才说你被李林甫的人跟踪,这是怎么回事?”刚刚坐下,王昌龄便急不可耐地问道。

李清嘿嘿一笑,“你们想不到吧!我现在已经是东宫的侍卫长,正六品昭武校尉,今天中午刚刚升了官。”

“什么!”三人都异口同声叫了起来,面面相视。几天前刚进了京,这一转眼便成了东宫侍卫长。这种事不说他们,任何一个人听了都不会相信。

“说来话长!”李清便压低声音。将他进京后的遭遇掐枝去叶地描述一遍,毕竟有些事是不能说的,尤其涉及杨玉环,还有就是帘儿的身世。

三人听完长长地吁了口气,想不到这短短地几天竟发生了这么多事。

李清替三人各斟了一杯酒,话题一转,又笑问道:“说说你们,怎么会来京城。”

几人互相望了一眼。王昌龄才叹口气道:“我们都是弃官而走的。”

“这是怎么回事?”李清吓了一跳,“难道和新任县令有关吗?”

王昌龄点了点头。“正是!”他举起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有些伤感道:“不光是我,义宾县的百姓们都很想念李主簿啊!”

“义宾县到底发生什么事,你快说!”杯,急切之情流于眼表。

“公子,还是我来说吧!王大人是有苦衷。”

高展刀接过话题,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那新县令来的第二天便要求大家为他接风,这接风是应该的,不料那狗官又给每人塞个条子,要每人出二到五贯钱地贺仪,大伙儿自然不干,结果他的接风酒宴冷冷清清,只有二、三个人去,那狗官丢了面子,便认为是王县丞在其中搞鬼,过了没几天,他搜集了一些王县丞平时言论,跑到郡里去告王大人妄议朝政,听说刺史大人也准备将此事上书朝廷。”

这时王昌龄叹了口气,怅然道:“和阳明一起过惯了舒心日子,就再也受不了这种窝囊气,我一气之下便写了一封辞官信拍屁股走人,不过现在却有些后悔了,我一走,新县令便可以为所欲为,只苦了义宾县百姓。”

他又从行囊里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这就是去年阳明被免去代理县令时百姓们写的万人书,现在已经从三万人增加到八万人了,百姓们都希望你回去啊!”

李清不语,扬脖将一杯酒一饮而尽,却觉得这酒异常苦涩,他的眼窝有些发酸,将万人书接过,小心翼翼放进自己的行囊里。

“不知先生将来有何打算?”

王昌龄摇摇头苦笑道:“我还能有什么打算,来京城找几个老朋友,大家一起喝喝酒写写诗,要不就去各地游历。”

“那你们呢?”李清又问高展刀和张奕溟。

高展刀把玩着手上的酒杯,淡淡一笑,“记得有个人在去义宾县的船上和我打赌,若他两年内调到京城来,我便再当他十年保镖,可只用一年他便进京了,老高我认赌服输,自然再来当他十年保镖。”

“你这家伙!”忘了。”

“还有我!”张奕溟举手道:“我和骷髅他们商量好了,若大人还能养活我们,我便回去把他们都叫来,如果大人不能养活我们,那我只好委身为贼,当骷髅帮的副帮主,和他们一起做暗事了。”

说到暗事,李清心中却生了个念头,自古成事之人,哪个背后不做见不得人的勾当,自己若正大光明跟人斗,恐怕连怎么死地都不知道,难得这些人都是久跟自己,不好好用他们才是可惜了。”

想到此,李清便对张奕溟道:“你先休息几日,然后再回义宾县替我将弟兄们都叫来,来京里替我做事,我自然养得活他们。”大喜,连声应了,再无心喝酒,只想现在便回义宾。

这时门口传来一阵叫嚷声,“虎枪大哥,你说头答应咱们的红包会不会赖掉。”

“恩!我也有这个担心,等会喝完酒大伙儿就去找他去,他若不肯给,咱们就把他地那些珠宝抢了,不过有言在先,到时你们不要说是我出的主意。”

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348章 后手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35章 贵人(一)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00章 相亲(上)第99章 二进宫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174章 纳妾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46章 冷刀子(三)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67章 官从天降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65章 杨家(四)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52章 暗流(四)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7章 摸奖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262章 固执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38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第55章 绑架第114章 成亲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36章 贵人(二)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0章 开店(一)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138章 返京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56章 暗访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14章 导火索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35章 贵人(一)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45章 冷刀子(二)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51章 暗流(三)第101章 相亲(下)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29章 阆中(四)第31章 开店(二)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87章 抓住把柄第312章 军权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
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348章 后手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35章 贵人(一)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00章 相亲(上)第99章 二进宫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174章 纳妾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46章 冷刀子(三)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67章 官从天降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65章 杨家(四)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52章 暗流(四)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7章 摸奖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262章 固执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38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第55章 绑架第114章 成亲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36章 贵人(二)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0章 开店(一)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138章 返京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56章 暗访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14章 导火索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35章 贵人(一)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45章 冷刀子(二)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51章 暗流(三)第101章 相亲(下)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29章 阆中(四)第31章 开店(二)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87章 抓住把柄第312章 军权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