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

月十五,花灯璀璨、流光异彩的上元节,这是李清在的第五个上元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第一年上元夜在仪陇县他认识一个叫帘儿的算命小娘,一晃五年过去,这小娘成了他的妻子,还为他生了一个小小娘。

天刚擦黑,李惊雁的马车边缓缓停在李清的宅前,三天前从沙州返回,她便直接回了自己的家中,她的父亲感恙,一直到今天才有好转,她再也按耐不住相思之情,一早便吩咐一个小丫头先来送信,她也要和他们一起度过这温馨的上元之夜。

她今天穿一袭鲜红的榴花染舞裙,外披黄色窄袖短衫、肩围红帛、腰垂金边五色丝带,虽春寒料峭,但前胸依然露出一抹明艳,脸上画了淡妆,梳着双环望仙髻,斜斜插一支玉簪,垂下两颗闪亮的珍珠。

“老爷,李三娘来了。”

一帮旧家人还在沙州未回,府中的仆佣都是新人,没人知道李惊雁的真实身份,都将她当作老爷的第三房夫人,故称作李三娘。

李清恰好在院子指挥家人挂灯笼,一抬眼只见李惊雁从院门走入,她站在门口脉脉含情望着他,眼眸中柔情似水,两人目光相碰,她的头却低下了,带着那么一丝羞涩,她柔软而富有曲线地嘴唇。如宝石般闪烁爱恋之光的双眸,雪白而带有冰莹光泽的肌肤,李清心中仿佛一股暖流也黯然失色的美貌深深打动了。

他扔掉手中的飞鱼灯笼,大步向她迎去,心中的幸福和喜悦让笑容在他脸上绽放,走到它身边柔声道:“快点跟我来吧!大家都在等你了。”

走了两步,李惊雁悄悄拉了拉他。摆一摆身上的裙子,低低声道:“好看吗?人家可是专门为你打扮的。”

“好看!我简直有点陶然欲醉。”

李清由衷赞叹,伸手握住她柔软而略略冰凉地手,将自己的体温传给了她。

李惊雁的眼睛因他的赞美变得更加明亮,颊边染上一抹霞红,纤手却将他的食指捏得更紧。低着头跟他快步穿过院子,向内宅走去。

走到一个无人处,李清忽然一把搂过她苗条的腰,略带一点粗暴地向她嘴上吻去,李惊雁心中狂跳着,对他地思念之情再也无法抑制,如水闸开启、爱恋立刻汹涌而出,她死命地抱住他的脖子、踮起脚尖热烈地迎合着。

半晌,两人双唇才依依不舍地分开,李惊雁环抱着他的腰。将脸贴在他的胸前,闭上眼睛梦吟般地低语。享受这一刻最甜美的时光。

她忽然想到一事,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带一丝埋怨,“李郎,你既然去了我家,怎么不向我父王提亲?”

李清抬起她下颌,轻轻在她樱唇上亲了亲,附在她耳边调笑道:“我怎么不想,我今晚就想和你洞房花烛。”

“啊!”李惊雁大羞,举拳在胸前猛捶了两下。娇嗔道:“你这个下流的家伙!”

李清心神荡漾,忽然抱紧了她。痛快地亲吻她,手在她周身游走,李惊雁立刻瘫软如泥,脸色绯红,紧紧闭上眼睛,任他狼爪轻薄,只摸索一阵,李清便停住了手,将她身子扶正,亲了亲她的鼻子道:“我喜欢你,惊雁!”

“李郎!”李惊雁睁开迷离的眼睛,她幽幽地叹了口气,伏在他胸前怨道:“那你怎么不说,害得我父王担忧不已,整天跑来转弯抹角地套我话,以为我又要嫁不出去,给他添烦恼。”

“我本来是想提的,但这些日子朝廷里事情太多,我又被封为户部侍郎,所以我想等稍微顺一点便正式向父王提亲,只是我不能给你什么名份,委屈你了。”

“我已经给你说了很多次,我不要什么名份,我只要和你在一起。”

李惊雁将身子紧紧靠着李清,她动情地道:“我也知道你们男人事业为重,可是你也不要让我等得太久,李郎,我真的有点害怕会出什么事,若不能和你在一起,我、我宁愿去死!”

“我决不会辜负于你,这是一个承诺。”

李清想了一想,便果断道:“你若害怕,明天就搬到我府里来,和我们住在一起,在这里就没有人敢打你地主意!”

李惊雁默默点了点头,她忽然想起今天来的目地,不由急道:“我来了这么久都不露面,帘儿姐一定着急了,我们快点去吧!”

李惊雁和李清刚进院门,便听见暖阁里传来帘儿的声音,“小雨,去看看惊雁来了没有,再不来我们可要先走了。”

李惊雁赶紧甩掉李清地手,做贼心虚似的将李清推出院门,自己则紧跑几步,进了屋子,屋子里立刻传来三人打招呼的笑嚷声。

“三个女人在一起,将来有得热闹。”李清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到前面安排马车去了。

。。。

天黑了,长安的灯也亮了起来,将朱雀大街和春明大街照得如白昼一般,仿佛灯的海洋,有挂在空中的嫦娥奔月灯,有游在水里的二龙戏珠灯,有两层楼高的屋灯,还有金龟灯、彩莲灯、虎灯、麒麟灯、凤凰灯等等,一盏盏造型各异地灯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已憋了一年的长安市民们,早早地吃罢晚饭,门一锁,便携妻扛子出门观灯,到了亥时(晚上九点),街上地人便多了起来,今年不同往年,皇上册封贵妃不久,命举国欢庆,灯盏规模空前,人也从各地汹涌而来。

李清骑在马上,正带着三位美娇娘沿着春明大街兴致勃勃地游览灯

人坐在马车上,人多路堵,马车行驶十分缓慢。

虽然是灯会,但摆摊卖货之人着实不少,大多是价廉物美小玩意,给孩子玩的木制小刀、小枪,女孩子用的头饰,李清从货摊买了三把黄杨木梳,他催马来到马车前,在车窗前露出帘儿花一般的笑容,她望着李清背在身后的手笑道:“李郎给我们买了什么好东西?”

“你来猜一猜?”

李清笑道:“就是你第一次见到我时,手中高举的那个东西。”

“我知道,是梳子!”旁边的小雨挤过脸来大声抢道。

“就你的反应最快!”

帘儿轻轻在小雨头上敲了一记,笑了笑道:“叫你去管管家里的帐,你又说记性不好,做事丢三纳四,梳子这件事我好象还只在两年前说过一次,这小妮子却又记得住了,哎!我该怎么说你呢?”

帘儿叹气地摇了摇头,接过梳子分给二女一人一把,又温柔地笑了笑,对李清道:“李郎,你还记得当年我在仪陇给你算命之事吗?”

“自然记得,你还卖了一个灯笼给我,是莲叶托花,可惜我忘在张府了。”

李清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眼中流露出无限的爱怜,“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整整四年了,可我觉得还在昨日一般。”

帘儿忽然莞尔一笑。道:“我在想,早知道你会是我丈夫,我当时就该把你地钱袋子都拿过来。”

李清哈哈大笑,“早知道你是我娘子,我买灯笼就不会给钱了。”

帘儿亦抿嘴而笑,这时,她在人群中忽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郎,你看那是不是杨大哥?”

“杨国忠?”

李清顺她手指方向看去。只见一人鬼鬼樂樂,盯着前方一辆马车,时躲时藏,可不正是杨国忠。

“真的是杨大哥。”

小雨也认出了杨钊,她招手正要喊,却被帘儿一把拉坐下。指了指李清,小雨见李清满脸不豫,吓得吐了吐舌头,赶紧缩回马车里。

“李郎,你和杨钊之间好象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之事?”

帘儿见李清本来欢喜的脸庞,可见了杨钊后便立刻阴沉下来,便猜到他们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他现在叫杨国忠,不叫杨钊了。”

李清重重地哼了一声,“以后不要再提此人,象他那般卑鄙无耻的小人。我当年真是看错他了。”

这时,在马车另一个车窗的李惊雁忽然凑过来道:“我刚才好象看见韦尚书的马车。还有吏部杨侍郎,竟然都是单身来逛灯。真是奇怪。”

杨国忠、杨慎矜、韦坚,竟然同时出现,这里面有什么名堂?不对,一定有什么事要发生,们先去逛灯,我去看看,等会儿回头来找你们。”

说罢。他又仔细叮嘱护卫的家人一番,这才一拨马向杨国忠消失地方向追去。

看灯的人越来越多。行了不到百步,马已经无法再走,李清只得下马将缰绳给身后的家人,拨开人群徒步向前追去。

这一带已经是崇仁坊,靠近皇城,所摆设的花灯最为壮观,人流汹涌,到处是笑声和叫喊声,一群群结伴出行的平民少女,坐在马车或大轿里的官家千金小姐,灯影流光中人头簇动,很难找到所要寻找之人。

李清正在沮丧,忽然他看见一个体形修长俊美之人站在崇仁坊大门处东张西望,可不正是杨慎矜吗?李清大喜,他刚要上前,忽然听到身后有一个低沉地声音在叫他,“李侍郎不去陪家人,怎么一个人来观灯?”

李清回头,却赫然一惊,只见身后站一人,长着一条肥大而硕长的鼻子,颊边法令纹深刻,他笑容和蔼可亲,眯缝着细长的双眼,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精光,不是李林甫是谁?

他平时都是上百侍卫围护,可今夜却是孤身步行,青衣小帽,仿佛微服私访一般,李清再往后看去,只见他身后跟着两个精悍的带刀随从,气势威武、步履沉稳,显然是武艺高强之人。

李清心下虽惊,但脸上却丝毫不露,急忙笑着向李林甫拱拱手,道:“属下见过相国,我本是和家人一起,转身买个东西便走散了,我正在寻找她们。”

“原来如此,今夜观灯人太多,是很容易走散。”

李林甫微微一笑,又关切地问道:“要不要老夫派人替你寻找?”

“多谢相国了,我与家人就在附近走散,应该很容易找到,相国且忙,我再到后面去看看。”

既然李林甫也在,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看崇仁坊大门附近,到处是单身一人的男子,象似看灯,可眼睛却盯着坊内,李清心中顿时生了警惕,看来李林甫是早有布置,当务之急并不是要寻到韦坚,而是要赶紧离去,否则自己就会被牵连进去。

李清拱拱手,便告辞而去,望着他的背影,李林甫沉吟一下,想不出他来此处的理由,看来是偶然碰到,心思又转回来,眼睛紧紧地盯着大门处,韦坚已经进去好久,应该有消息了。

忽然,只见有人出来,对杨慎矜低语几句,杨慎矜面露喜色,急忙向李林甫处跑来,他低声笑道:“禀相国,消息已经传来,太子在景龙道观私会韦坚,被杨国忠和吉温抓个正着。”

李林甫捋须呵呵大笑,眼中得意之色尽现:“李亨,这次看你如何逃过此遭!”

第175章 比箭第256章 夜访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56章 夜访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48章 冷刀子(五)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265章 利用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45章 冷刀子(二)第64章 杨家(三)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32章 开店(三)第203章 悲情牌第65章 杨家(四)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5章 辞职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51章 暗流(三)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53章 荐官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16章 义助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34章 图穷第260章 解谜(下)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2章 开店(三)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90章 奉命入京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74章 满月酒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74章 绊脚石(二)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4章 祸起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91章 第一步棋
第175章 比箭第256章 夜访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56章 夜访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48章 冷刀子(五)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265章 利用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45章 冷刀子(二)第64章 杨家(三)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32章 开店(三)第203章 悲情牌第65章 杨家(四)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5章 辞职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51章 暗流(三)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53章 荐官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16章 义助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34章 图穷第260章 解谜(下)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2章 开店(三)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90章 奉命入京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74章 满月酒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74章 绊脚石(二)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4章 祸起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91章 第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