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第二步棋

夜已经黑了,长安街头的花灯扎束渐渐收尾,天公作美,夜色清朗,蓝黑得格外纯净,象一幅毫无杂色的幕布,天幕下,一轮圆月饱满,如玉盘挂在空中,淡淡散发着金黄色清辉,长安城内,两条明亮的长龙已经点燃,一条在朱雀大街,一条在春明大街,这是今年的特别之处,为博贵妃一悦,春明大街也点了花灯,不过今天是正月十三,花灯点燃,也只是最后的调试彩排。

春明大街的花灯延绵五里,在平康坊一带,青楼酒肆林立,人流如织、光影交错,显得份外热闹,不少醉鬼酒汉踉跄而行,瞥见酒铺前的胡姬、青楼旁的流莺,又忍不住上前调戏几把,仰天大笑而去,所谓人醉心不醉是也。

这时,从东市方向又走来三名醉汉,酒步蹒跚,吊着眼,斜睨两旁行人不满,路人见他们皆膀大腰圆,身着王府皂衣,不敢招惹,纷纷向两旁避让,行至一座巨大的美人灯旁,只见前方百步外一名官员在数十名事役的陪同下视察灯盏,正是新任京兆少尹鲜于叔明(鲜于仲通之弟),三人停住脚步,互施一个眼色,向四周寻找,这时,不远处的暗影里闪出一人,悄悄向灯下指了指,三人顺他手指方向望去,只见美人灯下有数十人围观,其中一名官家公子正携美观灯,旁边有十几个家人左右护卫,三人立刻会意,微微点了点头,一把推开前面的路人,恶狠狠喊道:“滚开!别挡大爷的路。”几十名观灯的百姓见三人跟凶神一般,吓得慌不迭跑开,那官家公子闻到三人身上酒气冲天,眉头微微一皱,拉着身旁女子让到一旁。

三名大汉嘻嘻哈哈来到美人灯下,一人趴在地上,探头向灯里望去,突然大骂起来,“这裙子里怎么没有腿,好生没劲!”

另两人嘿嘿浪笑,眼一扫那官家公子身旁的美人,伸脚踢了一下地上的大汉,向她身上的长裙指了指,邪笑道:“那边裙子下可有腿。”

官家公子勃然大怒,一指三名大汉,对旁边的家人道:“上去,给我狠狠打!”

十几名家人得令,立刻冲了上来,将三人逼在灯旁,挽袖撸胳膊便要动手,三人大惊,嘶声狂吼道:“瞎了你们的狗眼,老子是永王府上之人,你们知道永王吗?明天是太子,后日就是皇上。”

三人嗓门皆大,声音传出数十丈远,那官家公子听到此言,脸色不禁大变,伸手止住了下人,沉声道:“你们是永王府之人?”

这时,京兆少尹鲜于叔明也闻声赶了过来,三名大汉象是忽然意识到什么,立刻将手乱摆,惊惶道:“不!我们不是,我们什么也没说。”

说罢,慌慌张张转身便跑,眼不择路,还险些撞翻了花灯,几下便逃得不见踪影。

那官家公子没能抓住三人,心中正懊恼,忽闻身后有杂乱的脚步声,一回头,心中不由大喜,京兆少尹来了。

鲜于叔明听见有人口出逆言,便急急赶来,他一眼便认出了那官家公子,心中不禁暗吃一惊,他认识,庆王李琮之子,新平郡王李俅,想走已经来不及,李俅笑吟吟地盯着他道:“鲜于少尹,刚才这三个永王府之人口出逆言,你可听清了?”

鲜于叔明连忙向他施一礼,笑道:“下官晚来一步,倒没听清。”

“没听清?”李俅冷笑一声,指着旁边围观的百姓道:“你问问他们,刚才那三人说了什么?”

旁边几个观灯百姓皆畏缩要走,李俅手摆了摆,手下人立刻拦住了去路,李俅手指一名年长者道:“你说,你听到了什么?”

那老者心惊胆颤,诺诺道:“他们好象是永王府上之人,什么今天做太子,后日做、做

“做皇上,是吧!”见老者点头,李俅看着鲜于叔明冷冷道:“刚才那三人嗓门可传百步,鲜于少尹却没听清,那此时就在眼前,可听清了吗?”

鲜于叔明暗暗叹了口气,他是听清了的,确实是此话,本不想卷入皇室是非,但现在看来似乎已经逃不掉了,他眼珠一转,陪笑道:“此事下官还需求证,需这些百姓的口供。”当下他转过身去,脸一沉,挥了挥手喝道:“将这些人统统给我带到署衙去。”

与其让他作证,不如让这些百姓的口供作证,做官之道第一要务,要学会推卸责任。

庆王李琮也就是原来的郯王,已改封为庆王,开元二十四年拜司徒,天宝元年又兼太原牧,地位崇高,却无半点实权,他天生无子,其子李原是故太子李瑛第四子,李瑛被杀后,便过继给他,去年刚刚封为新平郡王。

李琮是李隆基长子,在他的兄弟中,他与十八子李瑁最为富有,李是继承武惠妃的遗产,而他则是贩卖盐铁的巨商,成都海家走私到吐蕃的铁器,其货源便是李琮提供。

在这次争夺入主东宫中,他的呼声最高,也最有机会,他外貌颇丑,一直不敢奢望皇位,但李隆基在去年曾说过,‘天下社稷,岂能因相貌而择之’,他便认定这话是对他而言,于是调动一切资源进行皇位冲刺,而去年年末李隆基说一句,‘为富须仁’,他又

行赈粥,眼看他离此位越来越近,但就在这结骨眼上然命一向沉默无闻的永王李璘遥领安西都护府大都护,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李琮这才明白李隆基所说相貌之丑并不是指他,而是长了一双斗鸡眼,背略驼的永王李璘。

李琮的心态立刻失去平衡,自古以来都是皇长子即位,为何到今天却不是?

整整一天,李琮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门关得严严实实,窗帘拉得纹丝不透,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据说昨夜有个方士进府,却不知去向,王府内人人战战兢兢,也不敢多问,远离李琮所呆的那间屋子。

夜已经很深了,门依然紧闭、窗帘紧锁,屋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几个李琮的心腹在屋外徘徊,李琮将自己关在屋内已经有八个时辰了,没有一点消息,他们实在不放心主人,怕他出什么意外,但没有一人有勇气去敲门。

这时,不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小王爷回来了,几个心腹立刻上前将李俅围住,七嘴八舌,向他述说内心的不安。

“我知道了,大家在周围替我放风,不准任何人靠近!”

说罢,李俅上前轻轻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动静,他又敲了敲,指关节加了几分力道。

“是谁?”里面传来低低地怒骂声,“滚开!我什么都不要。”

“父王,是我!”

李俅又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一条缝,黑洞洞的,迎面扑来一股呛人的烟味,“快点进来!”

李俅闪身进去,只见里面光线幽暗,阴森森的,充满了诡异的气氛,仿佛一间闹鬼的屋子,正中有一把宽椅,一脸严肃且神秘的庆王李琮就坐在这里,不知疲倦,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

在他前方,是一口鼎,里面点了几百支香火,青烟袅袅,散发着浓烈的檀香味,从屋顶的明瓦缝中被抽吸出去,不过,刚才李俅在门口闻到的不是这个味道,但此刻李俅却无心管此事,他看见了,在大鼎的前面有一名方士在来回趟步,年纪约五十岁,酱紫色脸庞,椭圆形,活象一只剥了皮的松花蛋,他身着明黄色长袍,袍上绣了一副狰狞的钟馗捉鬼图,他右手举一柄桃木剑,在空中虚画符咒,而左手托着一只白色琉璃盘,盘子里盛有一堆黑色粉末状的东西,不知何物,只见他念了几句符录,随即用桃木剑挑一点盘子里的黑色粉末甩进鼎中,鼎上方立刻闪过一片明晃晃的赤焰,大股白烟腾空而起,正是进门时闻到的那股刺鼻味道。

“是火药!”李俅点了点头,他是听说过这玩意的,方士的辟邪之宝,忽然,李俅被方士前方的桌子吸引住了。

桌子上光溜溜的,只有一个一尺来长的木刻青面小人,在它心房部位有一根钉子,上面还有钉一张小白纸,纸上写有字,看不甚清楚,好象是谁的生辰八字和姓名之类。

李俅长长地出一口气,他终于明白父王在做什么了,那个小人心口上写的名字十有**就是永王,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父王了,可这样有效果吗?

李俅暗暗摇了摇头,与其用厌胜之术,还不如自己带来的情报,“父王!”李俅刚开口便被父王摆手止住,“马上就要完了,有什么话等会儿再说。”

这时,那方士的动作幅度忽然大起来,围着鼎滴溜溜走一圈,左脚划了个漂亮的弧线,一招金鸡独立,剑直指青面大喝一声,“收!”

桌上的小人没动静,但他自己倒收脚收工了,又掏出块红布将青面小人包紧了,递给李琮并嘱咐道:“把它放到暗柜里,七七四十九日再解开红布,记住,四十九日,早一天都不行。”

李琮大喜,小心翼翼接过红布包,这才开门命心腹人带方士去领钱,再放他从后门出去,可千万别被人看见了。

李琮又跑回自己的内室,将红布包的青面小人放进柜里锁好,这才得意洋洋出来问儿子,“什么事,看你那般急急慌慌,快些说来。”

李俅见周围人多,急将父王请进静室,关好了门,方道:“父王,你可知那永王是什么人,平时装模做样,沉默不语的样子,但这些都是假的,这结果还没下来,他的尾巴便翘上天,他府中下人竟然在春明大街上口出逆言,正好被孩儿听见。”

“什么逆言?”

李琮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立刻听出了其中的味儿,虽然他用厌胜之术,但若有直接打击永王的手段,他也绝不放过。

于是,李俅便将三个下人说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一遍,最后笑道:“此事鲜于少尹可以佐证,还有不少旁观者都听见,还写下了证词,孩儿以为这是个机会,要让皇上好好了解这永王是什么人!”

“那还用说吗?”

李琮阴阴一笑,道“我明日一早就去给皇上说此事,哼!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

第203章 悲情牌第253章 荐官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97章 谋画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350章 勒索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65章 利用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4章 美人计第283章 破绽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65章 杨家(四)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216章 意外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20章 官司(四)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8章 阆中(三)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59章 挖墙角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0章 开店(一)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59章 挖墙角第89章 困兽犹斗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99章 二进宫第28章 阆中(三)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37章 发薪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58章 门生第212章 求婚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280章 把柄第36章 贵人(二)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63章 杨家(一)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95章 初见太子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175章 比箭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114章 成亲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80章 把柄第53章 暗流(五)第68章 帘儿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286章 外放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53章 暗流(五)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5章 辞职第8章 童生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
第203章 悲情牌第253章 荐官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97章 谋画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350章 勒索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65章 利用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4章 美人计第283章 破绽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65章 杨家(四)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216章 意外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20章 官司(四)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8章 阆中(三)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59章 挖墙角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0章 开店(一)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59章 挖墙角第89章 困兽犹斗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99章 二进宫第28章 阆中(三)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37章 发薪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58章 门生第212章 求婚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280章 把柄第36章 贵人(二)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63章 杨家(一)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95章 初见太子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175章 比箭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114章 成亲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80章 把柄第53章 暗流(五)第68章 帘儿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286章 外放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53章 暗流(五)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5章 辞职第8章 童生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