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东宫案(八)

城墙的上空已经翻起了鱼肚白,天色微明,五更正,隆隆的鼓声同时在长安城各坊里敲响,几乎所有官员的家中都乱作一团,今天将是大朝的日子,五品以上的职事官和三品以上的散官都必须到含元殿列朝,其他五品以下的小官吏也必须到各自衙门里侯着,以备随时传唤。

李清的家里四更时灯便亮了,帘儿身子不便,不能起身替丈夫收拾,事情便落在了小雨的头上,她虽然贪睡,但名义她已经是李清的妾,她便有义务替李清收拾一切,为此,她早早便睡了觉,四更时便起床开始做早饭,准备李清上朝的官服。

刚刚摆上筷子,隆隆的鼓声便开始响起,她仿佛被火烧了一般,惊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心急火燎地直闯进李清的房内,一边使劲地摇着李清的肩膀,一边叫嚷,“起来了!起来了!别睡了,鼓已经响了。”

“恩!我知道了。”

李清迷迷糊糊坐起身,接过小雨递来的湿帕子,擦了把脸,头脑立刻变得清醒,“对了!今天是上大朝的日子,可不能误了。”

李清披上夹裳,随手拉开窗帘,将窗子推开一条缝,只见一轮圆月依然挂在天际,但清辉已减,周围的星星在疲惫地眨着眼睛,今天又将是个晴好的天气。

李清不是职事官,本无上朝资格,但昨日他接到通知,命他今日上朝,不用说,今日定是表彰他南诏的功绩。

一阵晨风吹来,新鲜且带一丝凉意,李清急忙将窗子关上,回头看了看帘儿,见她已经醒来,正在向小雨低声交代什么。

“你们慢慢说,我先去吃饭了!”

说罢,李清一挑门帘,到厢房去了,刚进厢房,小雨便从后面匆匆赶来,嘴里却在念叨,“公子,你就不能给皇上说说吗?晚一点上朝,每天都这么赶命似的,怎么受得了。”

嘴上虽然不满,可手脚却不能停下,给了盛了饭、舀了汤,又要去给他准备洗漱,李清望着她忙碌的背影,忽然想到了当年在鲜于府时,她也是这样伺候自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柔情,“小雨!”他低声喊道。

“公子,什么事?”刚刚走到门口的小雨忽然听见李清的呼唤,不由停住了脚步。

“你今天可以和我一桌吃饭了吧!”

自从小雨跟了他以后,他们三人天天在一起吃饭,早已经习惯,可今天李清却突然说出这句话,小雨先是一呆,随即便明白过来,脸儿变得绯红,心中一阵甜蜜,只觉得每天这样侍侯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我去给你端洗脸水!”她向李清飞了个秋波,便抿着嘴儿娇笑着而去。

李清望着她丰满而不失苗条的身材,心中忽然燃起一阵渴望,本打算等她解除奴仆身份后再娶她,可现在他已经一天也等不了。

大街上已经是车马、官轿穿梭,每一辆马车或一顶轿子前总挑着一盏灯笼,上面印着各府的名称和官衔,在橘红色的灯光映照下,分外显眼,李清是搭李琳的马车前往皇宫,自他从南诏回来后,便一直忙碌,李琳几次邀他吃饭,他总是没空,今天两人乘一辆马车,倒有了个闲聊的机会。

“听说昨日来我府上滋事的鲜于复礼被崔光远失手打死了,贤侄可知道此事?”

李琳昨日不在家,他后来听说此事后,立刻派人去县衙探听情况,却听说鲜于复礼死了,便立刻担心起来,他曾做过益州别驾,与鲜于仲通关系交好,知道鲜于仲通对两个儿子都寄予厚望,长子鲜于克己科举不中,现已从商,接过了鲜于家族的庞大产业,而二子鲜于复礼便成了鲜于仲通的全部希望和寄托,现在却突然死了,以鲜于仲通的为人,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尤其此事牵涉到李清,恐怕二人的关系,日后就难处了。

鲜于复礼被打死,李清昨天也已知道,他立刻意识到在此事上犯了一个错误,他已经想到李林甫恐怕不会轻易放过鲜于复礼,但此人竟敢打小雨的主意,李清心中竟也生出借李林甫之手除掉此人的念头,故不去管它,或许这就是他心中藏着的阴暗面。

直到鲜于复礼死讯传来,他才有些懊悔,毕竟鲜于仲通对他有恩,毕竟帘儿是他义女,但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李清也知道,此事动不了李林甫,崔家也会力保崔光远,最后的结果会是不了了之,只有自己难以面对鲜于仲通。

可以轻轻巧巧推给李林甫,可他的良心却无法推掉,人情之烦忧让李清的头顿时大了十倍。

“此事以后再说吧!”李清轻轻叹了口气,对李琳笑了笑,目光向马车外看去。

马车已经穿过了光宅坊,汇入了浩浩荡荡的上朝队伍之中,五品以下的小官

雀门进皇城各自去了署衙,而五品以上的官员则不进接到皇城东面的丹凤门进大明宫,近千辆马车和官轿已聚集到此,星星点点的灯笼汇成一片橘红色的星海,蔚为壮观。

今天大朝,两旁的建福门与望仙门都同时开放,放百官步行入宫,李清是今天的主角,但含元殿上无他的位置,便先在延英殿暂候。

一声钟鸣,百官沿两条高高的龙尾道鱼贯进入大殿,依品阶而列,大殿里庄严肃穆,朝会即将开始。

‘皇上驾到!’随着执事太监的一声高呼,头戴冲天冠,身着大裘冕的李隆基在数十名宫娥太监的簇拥下从侧殿步入,坐入龙座之中,大殿声一片寂静无声,偶尔传来一些老迈朝官的咳嗽声。

李隆基翻了翻御案上的奏折,这是韦坚和李清所写的关于南诏与东的详细报告,他已事先看过,今天便要依此来行赏。

他又抬头看了看百官,皆精神抖擞,无人显出倦意,满意地点点头,沉声道:“今日大朝,各卿都有本奏,但依殿中监昨日所拟,今天只说南诏一事,众卿可依次奏来。”

“皇上口喻,今日只说南诏一事,请各官依次上奏!”执事太监的声音在大殿上久久回荡。

“陛下,臣有本先奏!”

一名老臣率先而出,李隆基见其人是尚书右仆射兼兵部尚书裴宽,便点头道:“裴爱卿请说!”

“现南诏分裂为二,按照皇上的意思,在东建昆州都督府,驻兵二万,但我朝已先后在巂州、姚州建都督府、后来又在戎州建都督府,兵力都从西川调拨,现在又欲建昆州都督府,西川兵力恐有不足,兵部为此考虑了两个方案,供皇上定夺,一是定两万人的建制,从汉中、广州调部分兵力补充;二是昆州设五千人编制,封寒族首领寒日进为东王,由寒族士兵协助防御,这两个方案臣偏向后一个,可减轻我朝廷负担,但最后还须皇上定夺。”

裴宽说完,将奏折搁在执事太监的金盘上,自己退回了朝班。

李隆基翻开看了看,又问道:“其他爱卿可有不同意见!”

“臣不赞成由寒族士兵协防!”另一名大臣站了出来,却是御史韩洽,他是去年平定寒族叛乱的主将,只听他高声道:“现在寒日进虽然偏向我的大唐,但却不能保证他的继承者都偏向我大唐,异族毕竟是异族,应当尽可能的削弱它们,而不是给他们机会壮大,臣曾平息过寒族之乱,深知其民风彪悍,不易驾御,一旦让其坐大,臣担心日后必将生乱!”

裴宽一步站出来,怒视他道:“韩御史说得轻松,你知不知道我朝现在兵源的实际情况,每个军府能够征到十之三、四的府兵就已经不错,而这些长期驻守边疆的士兵都是朝廷供养,若再增加兵力,朝廷的财政压力你可考虑过?再者,寒日进质子在长安,以后寒族首领皆效仿于此,又何必担心他会造反!”

府兵制的严重危机李隆基也知道,但这会牵涉出土地问题,会涉及到大多数李唐贵族的利益,这却不是他此时想讨论的,他摆了摆手不悦道:“此事两位爱卿先不要争执,李相国!”

“老臣在!”李林甫应声而出。

“相国兼管户部,就辛苦一下,做一份预算草案给朕看看,如果朝廷财力能够承受,朕便选第一个方案。”这却是李清在谈到南诏局势时劝过他,西南的少数民族应尽量削弱,不能再让任何一族壮大,有了南诏的教训,李隆基深以为然。

想到李清,李隆基便想到了今天的主题,他看了看太子,微微笑道:“关于南诏事务,皇儿可有话说?”

李亨会意,立刻起身道:“这次东问题顺利解决,南诏也能按照我大唐的思路完成王位的新老交替,首先是我大唐使团功不可没,其次羽林军果毅都尉李清作为皇上特使在中间居功甚伟,儿臣想提请父皇大力表彰其在东以及南诏功绩,还有他手下的三百儿郎。”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朕先封安西都护府昭武校尉李嗣业为上骑都尉、羽林军郎将(正五品上阶);封剑南节度府参军事南霁云为中府果毅都尉、昭武校尉(正六品上阶);其余羽林军儿郎皆官升两级,赏钱一千万、绢一千匹,望诸军效之。”

说到此,李隆基却看了看李林甫笑道:“至于这次立下大功的李清,朕初步考虑放他到地方上去历练几年,不知相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73章 除恶(一)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01章 相亲(下)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03章 悲情牌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314章 导火索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6章 上元夜(二)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13章 掌权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96章 行猎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73章 除恶(一)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61章 连环计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182章 远谋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86章 外放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296章 行猎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7章 县令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74章 满月酒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266章 线索第261章 策划第61章 连环计第20章 官司(四)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5章 贵人(一)第45章 冷刀子(二)第66章 归程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23章 安杨会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42章 风骤起(一)第55章 绑架
第73章 除恶(一)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01章 相亲(下)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03章 悲情牌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314章 导火索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6章 上元夜(二)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13章 掌权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96章 行猎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73章 除恶(一)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61章 连环计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182章 远谋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86章 外放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296章 行猎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7章 县令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74章 满月酒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266章 线索第261章 策划第61章 连环计第20章 官司(四)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5章 贵人(一)第45章 冷刀子(二)第66章 归程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23章 安杨会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42章 风骤起(一)第55章 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