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借兵平匪

探自古便有,却不宜外扬,在唐一代,虽然有完善的,但那是考察官员功绩,作为上位者,更关心皇位的安全,大唐从开国起,宫廷政变、手足争位、妇人干政之事便层出不穷,几乎涉及到每一代君主,所以大唐的统治者尤其注重探密,有记录的便是唐肃宗设立的察事子厅,由大太监李辅国掌管,事实上从武则天设四开始,告密之风便在大唐兴起,到了到了李隆基,他也是喋血宫廷夺得的江山,更注重监视皇族和掌军将领的异动,他建十王宅、百孙院,很多史料上说这是李隆基重亲情的表现,其实不然,不过是集中居住便于监视罢了,相应,中唐时的亲王个个生活烂、醉生梦死,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对边关将领,由于从天宝二十五年起,戍边士兵由府兵改为募兵,而且为保持稳定,边关大将的任期也一般较长,李隆基更加强对他们的防范,密探是必不可少,尤其对西域的战事,那里小国众多,光密探不行,还要派宦官监军,以防止大将拥兵独立。

当然,李隆基本人是不会过问这些琐碎的谍报之事,他的特务机构由高力士掌管,也并非监视所有官员,一般分布在京城和重要的州县,沙州为都督州,所以也有安插,隶属州分支管辖。

且说李清飞跑去追赶鸽群,他刚刚想到一事,自己的信这么厚重,不可能用鸽子送走,所以是不是刘参军来和自己接洽,他还不能确定,但养鸽传信是唐朝很普遍的事,沙州独处一隅,用飞鸽传信最是适合,而沙州蓄鸽又独此一家,李清疑心刘参军又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鸽群出现在空中时,刘参军便跑了回家,他要给他心爱的鸽子喂食、梳理羽毛、打理鸽笼。

李清满头大汗赶来,正好看见一只只鸽子收起长长而美丽的翅膀,飞落入院中,既找到地方。李清反倒不急了,他先打量一下刘参军的房子,房子又矮又旧,但占地不小,院子十分宽阔,用篱笆和黄泥拌和,劈成一圈矮矮的院墙,两块破烂的木板充当院门,却形同虚设,虽然刘参军的家看起来十分破烂,和周围民居无甚区别,但李清的眼睛却有透视功能一般,仿佛看到他家的地窖里堆满了钱粮。

李清的心跳平静下来,向大门走去,只听见院子里传来鸽子‘咕!咕’的鸣叫声,还有刘参军慈爱的唤食声:“云骑尉,你已经吃过了,下面该上柱国吃了,还有光禄大夫,你慢点.

院子里,刘参军抱着一只爱鸽,正满眼痴恋地抚摩它的羽毛,仿佛这就是他情人光滑的皮肤,这情形若被他老妻见了,估计这只鸽子非下锅洗澡不可。

“想不到刘参军还有蓄养飞奴的爱好。”

不知何时,李清悠悠然负手出现在他的身后,探头看了看,笑道:“挺肥的!”

不知是因李清的出现还是他说的那三个字,竟使刘参军手一抖,拔掉两根鸽毛,鸽子吃痛,‘扑啦啦’飞远了。

“属下知错,这就回军营。”刘参军仿佛鼠见猫一般,连连躬身施礼,转身要逃。

“呵呵!这群鸽子不错,筋骨强健,正好给我内子补补身子。”

李清在他快逃出院门之际,随口补了一句,这句话比圣旨还管用,刘参军仿佛电影倒放一般,连退几步,回到李清面前,腰躬成了三百五十九度,哀求道:“都督大人,并非属下不想孝敬您,这些鸽子实在是属下的命根,你就饶了它们吧!”

“命根谈不上,我看是你的饭碗还差不多,能往返千里,甚至到长安送信,刘参军当然舍不得。”

说到此,李清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刘参军却脸色大变,后退一步,警惕道:“都督大人说的话,属下听不懂,我这鸽子能飞千里不假,但送信一说,又从何谈起?”

他脸色变化之快,语气收肃之急,让李清更进一步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继续试探道:“既是刘参军心爱之物,君子不夺人所好,我不要便是,省得刘参军无法向上面交代。”

刘参军见李清越说越露骨,心中愈发震惊,他确实是李隆基特务机构安插在沙州的卧底,却并非替李清送信之人,他压根就不知道三天替李清送一封信之事,李清找到他,就好比官兵埋伏在梁山道上想抓造反派头头吴用,等抓到后才知道搞错了,抓到的是宋江。

刘参军隐藏极深,但李清只来了半天就怀疑自己,实在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如今之计只有装糊涂到底了,他不敢再多说,话题一岔,道:“看都督大人象是有事找属下,可是中午之事有了结论?”

对于李清,再等三天倒也无妨,但这个卧底决不仅仅是替自己传信那么简单,从他一直呆在沙州便可推断他的职责便是监视沙州都督,如果能将他抓在手中,就等于蒙住了李隆基的眼睛,他现在已经认定了刘参军就是卧底。

李清负手走了两步,冷冷笑道:“不错!我是有事来问你。”

他眼一挑,目光直刺他道:“中午刘参军所言,我豆卢军两千八百名儿郎是在年初被抽走,那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有近半年,朝廷还是按四千人的标准发放粮米,那我就想问问刘参军

年来多出的粮米到哪里去了?我想刘参军应该不会答到皇甫大人那里去了吧!”

汗水已经从刘参军的额头上滚落下来,这件事情七曹人人有份,他拿的份额最多,本来是想趁今晚吃饭时好好笼络一下感情,但现在他便提了出来,这可怎么办?

李清知道此人害怕恐吓,见他已经僵住,不由冷冷一笑,又向他身上泼一盆冰水,“我曾任义宾县代理县令,手下也有一帮弟兄,正发愁没有职位安置,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半年的粮米七曹人人都有份,哈哈!岂不是天遂我意?”

他仰天大笑,负手转身离去,刘参军的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心似一阵阵踩空,自己的身份特殊,若犯了罪,上面不但不会相助,恐怕还会先死在牢中,他虽知李清现在只是威胁自己,但倒卖军粮是死罪,谁也救不了,若自己死了,老婆孩子怎么办?老父老母怎么办?他越想越害怕,又转念一想,自己若配合他,也是双方都有益,想必他也断断不会出卖自己,实在没有必要为每年五十贯的特殊补贴去死,想到此,他心下一横,对李清急声道:“都督请留步!”

李清转身微微一笑道:“刘参军可是想和我谈谈这群飞奴之事?”

‘无意插柳柳成荫’,当李清得知刘参军确实是卧底,却并非是替自己传信之人,心中竟生出一种意外发横财的感觉,仿佛背上隐藏的一根芒刺被拔掉了,他浑身轻松,拍了拍刘参军的肩膀笑咪咪道:“你不是要先写一份报告给上面吗?就说我知道豆卢军之事后,愤怒异常,破口大骂皇甫惟明祸国,深为大唐的安危担忧。”

刘参军苦着脸答应了,李清想了想却又笑道:“不为难你了,你这样写上面也不会相信,你就说.自语说了一句,吐蕃来攻打沙州怎么办?”

刘参军忙点头答应,正要走,李清又想起一事,叫住他道:“告诉六曹,今天晚上我要请军中弟兄吃饭,明天晚上再和你们吃饭,届时我会和各位好好谈一谈这半年的粮米之事。”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两天过去了,那个来取自己信的人迟迟未能露面,李清并不着急,他相信那个人一定会自动出现。

在沙州,李清的身份是都督兼刺史,军政兼管,沙州虽然贫困,但他并不焦心,毕竟一个地方的富裕并不能一撅而就,它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就好比苏州的发达从宋朝便开始积累一般,当然不需要这么长,但三、五年总是要的。

李清要做的,便是给沙州的将来定位,然后由它自身按这个规律发展,沙洲地理位置极好,非常适合做唐胡贸易的中转站,商人们越过漫漫的大沙漠,驼铃声在风中回响,一座横亘在戈壁滩上的大城,闪烁着黄金的光彩,希望和梦想之地,这就是敦煌。

这便是李清给沙州的定位,发展中转贸易,但现在威胁他这个计划的,便是那群嚣张的马匪,必须要除掉他们。

天已经到了六月,在后世,这便是七月盛夏,敦煌的烈日犹胜长安,天热得发了狂,这天下午,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感觉窒息。

一行人好容易熬到州衙门口,只见那里拴着数十匹战马,几十名高大魁梧的唐军在树荫下席地而坐,一言不发,每个人都膀大腰圆,目光肃然。

李清正在疑惑,却听见衙门里传来一阵豪爽的笑声,“多谢王大人给我的弟兄们安排食宿,在下感激不尽。”

“是李嗣业!”

李清一阵惊喜,高仙芝竟然肯放他,顾不得一动浑身便是汗,他三步并成两步冲进衙门,没有阳光直晒,州衙里相对阴凉很多,在王昌龄的官署里坐着两名身着军服之人,一个身量极高大,手长脚长,满脸乱蓬蓬的络腮胡子,目光肃然,眼睛里射出锐利的光芒,这便是刚被封上骑都尉、羽林军郎将的陌刀将李嗣业,从南诏回来后,他便返回了安西,十天前他接到兵部的调令,任命他为豆卢军副将,今天便是来赴任。

另一人面白长须,腰挺得笔直,但目光里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他便是李隆基曾安插在章仇兼琼身边的卧底高展刀,他也刚从安西过来,却是因为接到了一项让他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做的任务。

‘咚!咚!’的脚步声让李嗣业和高展刀同时站了起来,前者是激动,而后者是紧张,敢在州衙如此放肆奔跑的,除了这座衙门的最高领导者,还能有谁?

“你们终于来了!”

李清心情有些激动,同在南诏的日子如流水般淌过他的脑海,历历在目,虽与他们分别时间不长,可觉得似乎已经过了很多年。

他又对李嗣业道:“我以为高仙芝会不肯放你,担心了很久。”

李嗣业苦笑一下,摇了摇头,指了指高展刀道:“他开始是不肯放,兵部的调令也没用,最后多亏展刀说了情,他才放了。”

李清惊异地望着高展刀,心中若有所悟,轻轻给了他一拳笑道:“你这小子,什么都瞒

不会这次又是来做卧底的吧!”

一句话说中高展刀的心病,他眼中流露出无奈和伤感,默然无语,李清缓缓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忽然他又展颜一笑,拍了拍高展刀的肩膀道:“你知道吗?当时他给我说此事时,我便在想,要是展刀该多好,如今真的是你,这却是最好的结果了。”

“阳明,究竟是什么事,这次你一定要告诉我!”一旁的王昌龄急道。

李清不在意地耸了耸肩道:“没什么!当今皇帝让我每三天写一份报告给他!”

他见王昌龄一脸目瞪口呆的样子,不由哈哈一笑道:“小事一桩,不说它了,走!到我的官署里去,我请你们喝冰凉透心的深井水。”

他一手拉住一个便往外走,高展刀却指了指王昌龄笑道:“我找王县丞还有点事,你们先去吧!”

李清知道他是想给王昌龄解释卧底之事,也不勉强他,便拉着李嗣业到了自己的房内,两位机要秘书一个到县衙去了,一个今天刚到,有点中暑了,正躺在宿舍里静养,房内静悄悄的,只有司笔坐在那里打瞌睡,见老爷进来,他连忙揉揉眼睛站了起来。

“你去打两杯井水来,用我那两个最大的竹节杯。”

司笔应了,连忙跑去打水,李清拉了一把椅子让李嗣业坐下,这才笑问道:“门口那几十名大汉是你带来的吗?”

李嗣业点了点头道:“那是我从安西军中挑选出来的五十名陌刀精锐,本来我挑了三百名,可是大帅不让。”

“五十名就很不错了,他们可以做教头,至少我的战锋队都要训练成陌刀手,费用不是问题,这笔钱我拿得出来。”

“阳明”

李嗣业沉默了一下,忽然问道:“我听说豆卢军有点问题,你能不能给我说说。”

知而不详,这必是王昌龄告诉他的,但李清却没打算瞒他,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告诉了他,最后沉声道:“我已经准备如实报告皇上,豆卢军的兵员必须要补齐,不管是朝廷调来也好,我自己招募也好,此事绝不能隐瞒,否则和吐蕃打起仗来,我们只有全军覆没的份。”

李嗣业虽然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但李清所说事情的严重性,还是让他的脸色变了数变,高大帅虽然自负,但绝不敢做这种事,说得严重一点,这就有造反的嫌疑,他沉思了片刻,道:“上次阳明推断今年吐蕃可能会寇边,所以我估计皇上暂时不会动皇甫惟明,也不会从中原调兵,而新募兵还要训练,已经来不及了,最有可能是从安西调兵来补充,但大帅惜兵如命,他多半不肯,或者给些老弱残兵,不如我再回去一趟,把厉害给他讲讲,或许他能答应,事不宜迟,我明天便走。”

李清却摇摇头道:“此事不急,等皇上的答复来了以后再说,我急等你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做,在河西走廊上有一股马匪,听说有三千人之多,我最担心假如唐蕃战事若起,我豆卢军被调到前线去,被他们趁机袭了沙州,我们的家属该怎么办?沙州的百姓该怎么办?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先灭了他们!”

李嗣业笑了,“如果是这样,我更要回去,正如你所言,我们豆卢军只有一千二百人,对付三千马匪还是有些吃力,所以我想回去借兵,况且这伙马匪阻碍贸易,大帅也是恨之已久,只是不好越界征讨,如果阳明有意讨之,我想大帅一定会乐于配合,应该会借兵。”

李清不语,他眉头紧锁,背着手在屋里走两圈,忽然道:“我有个想法,可能会得罪你们高大帅,但我想先问你,看看我的想法是否可行?”

“你直说便是!”

“我再想,如果你去借兵时只说豆卢军兵力赢弱,可能无法全歼这股马匪,问高大帅借三千精锐来,到时朝廷调兵令到了,这支军队我能不能直接就.

“绝对不可以!”

不等李清说完,李嗣业霍地站起来直言道:“我们大帅最恨人欺骗他,如果阳明这样做了,他一定不会原谅你。”

李清负手望着窗外,半天才缓缓道:“如果是皇上命他这样做呢?他也不肯吗?”

“这.

李清微微一笑,摆摆手让他坐下,“我知道嗣业是为我好,这样,你先按我的想法去借兵,千万不能说豆卢军被皇甫惟明抽走之事,此事事关重大,你要切记。就说豆卢军兵力赢弱,等皇上圣旨下了后,我亲自去一趟龟兹,问高大帅要这支军队,如果他不肯给,也就罢了,你看这样可好?”

李嗣业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送走了李嗣业,李清又把他给李隆基的那封信重新取出来,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写在了下面,重新封好,郑重地交给了高展刀,李隆基只说三、五十言便可,可他的第一份报告却写了整整五页纸。

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59章 解谜(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97章 谋画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65章 杨家(四)第374章 满月酒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53章 暗流(五)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63章 杨家(一)第286章 外放第50章 暗流(二)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57章 反击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323章 安杨会第67章 官从天降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64章 杨家(三)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260章 解谜(下)第152章 东宫案(六)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31章 开店(二)第63章 杨家(一)第81章 意外失足第6章 上元夜(二)第35章 贵人(一)第5章 上元夜(一)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323章 安杨会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36章 贵人(二)第14章 祸起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73章 除恶(一)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83章 破绽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13章 前夜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182章 远谋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34章 美人计第296章 行猎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69章 意外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14章 导火索
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59章 解谜(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97章 谋画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65章 杨家(四)第374章 满月酒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53章 暗流(五)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63章 杨家(一)第286章 外放第50章 暗流(二)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57章 反击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323章 安杨会第67章 官从天降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64章 杨家(三)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260章 解谜(下)第152章 东宫案(六)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31章 开店(二)第63章 杨家(一)第81章 意外失足第6章 上元夜(二)第35章 贵人(一)第5章 上元夜(一)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323章 安杨会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36章 贵人(二)第14章 祸起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73章 除恶(一)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83章 破绽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13章 前夜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182章 远谋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34章 美人计第296章 行猎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69章 意外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14章 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