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柳暗花明

天蒙蒙亮,窗纸上已经泛白,婴儿的啼哭声忽然将帘儿惊醒,她急忙披了一件外裳赶到外间,只见乳娘正抱着孩子轻轻拍哄,帘儿急忙将孩子接过,拉起衣襟将乳头 塞进孩子嘴里,她奶水虽然不足,但母亲的气息很快使孩子平静下来,帘儿见乳娘精神不济,知道她夜里辛苦,便歉意道:“孩子我来带,你先休息吧!”

乳娘谢了主母,刚要走,帘儿又叫住她,从房内取出一支象牙签递给她,笑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你去帐房那里领五贯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乳娘接过,千恩万谢去了。

帘儿抱着孩子走进房内,丈夫依然沉睡未醒,她在房内来回踱步,轻声地哼着童谣,手有节奏地拍打着襁褓,渐渐地孩子又睡着,她小心地将襁褓与李清并头而 放,又轻轻地将李清发络从脸上拿开,斜倚在床头凝视着这一大一小两张神似的脸庞,帘儿嘴角含着笑意,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彩,正如李惊雁所说,孩儿与丈夫确 实是越来越神似了,除了一双弯弯的小眼睛象自己外,其余几乎就是李清的翻版,只是比他秀气得多。

“小家伙,你可是小娘,别长得象你爹爹那般粗头粗脑。”

忽然,她若有所感,李清似乎有了变化,再仔细一看,只见他的嘴越来越长,正慢慢向孩子的脸上亲去,她不禁又好气又好笑,手伸了过去,李清的嘴正好亲在她的手背上,‘哈!’地一声,李清一跃而起,将帘儿压倒在身下。

“小心!你压着孩子了。”

吓得李清急向左平移一尺,帘儿又伸手将孩子向外推了推,此刻她已明显感觉到他身体的变化,不由伸出胳膊搂住他的脖子,媚笑道:“你昨晚还不够吗?”

李清嘿嘿一笑,并不回答,只熟练地摸索她的身子,解开裙带,不一会儿,帘儿便脸色发红,吁吁娇喘起来

正月的天色总是亮得很迟,当几缕阳光射进窗纸,帘儿闭目伏在李清身上,脸上的满足之意尚未消退。

李清温柔地摩挲她光滑的脊背,凝视着自己的娇妻,准确的说,帘儿今年还不到十九岁,可是她已经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从小的磨练使她比所谓的年纪更加成熟,李清忽然想到崔翘之托,原本担心她会受不了这个刺激,但她有了孩子后,对童年的不幸几乎淡忘,知不知道真相,已经无甚大碍。

“帘儿,你还在想自己的亲生父母吗?”

帘儿‘恩!’了一声,慢慢睁开迷醉的眼睛,先看了看孩儿,见她还在熟睡之中,这才回头望了望丈夫,懒洋洋道:“李郎,你说什么?”

“我在问,你想知道自己亲生父母的消息吗?”

帘儿摇了摇头,低声道:“我原本是很想知道,想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想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可自从有了你和孩子后,我对他们已经看淡了,知道又能怎样,难道还能补回我的过去吗?若他们过得不好,你自然会出手相助,我又何必多问?”

她轻轻一笑,竟不再追问李清说此话的原由,起身穿好了衣服,又俯身一手抱起孩子,一手拍了拍李清的脸哄道:“你后日便要上任了,趁这几日好好休息一下吧!我不打扰你了,找小雨和惊雁说话去。”

李清知道妻子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怎会听不懂自己的言外之意,却一笑走之,看来帘儿是并不想认崔翘了,李清暗暗叹息,可怜的崔翘,既然帘儿没有此心,他又怎能强拉这门亲!

身体虽然疲惫,但李清横竖也睡不着,便胡乱套上一件衣服,斜靠在床头思量昨夜发生之事,很明显,这是李林甫针对韦坚甚至太子的一个新举动,而且极可能是得到了李隆基的指示,从李隆基的布局便可看出,他现在在走最后一步,找到废太子的理由,李清其实已经猜到昨晚韦坚去会的人,十有八、九就是太子,李亨这个蠢货,怎么就看不出他父亲的布局,就算要废太子也需找个借口,为堵天下人之口,李隆基这块遮羞布还是要的,如果他这段时间小心翼翼,不让李隆基抓到把柄,这个太子一时就废不了,再利用各种手段削弱李隆基的决心,未必不能保住他的太子之位,可此人偏偏就是沉不住气,要自掘坟墓,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李清再也躺不下去,又披件厚袍慢慢走到院子里,春寒料峭,院墙上的瓦片上还可以看见白霜,清冷的阳光仿佛四十岁男人的爱情,表面光鲜,其实却无半点热度。

但寒冷空气却让李清的头脑变得异常清晰、冷静,事实上李亨也并没有走到绝路,还有那么一线生机,李林甫既然可以把白说成黑,那他李亨只要把黑说成白便可,关键就看他能否把握得住,不能方寸大乱,更不能失去理智,只要能拖到后天,自己所下的棋就能激活。

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丫鬟匆匆跑进院子,一眼看见李清,急忙施一礼,双手递上一份名帖禀报道:“老爷,外间有个姓杨的官要见老爷,现在客堂里等,这是他的名刺。”

“姓杨的?难道是杨国忠不成?”李清接过名刺,打开里面的内容,只见左下方写有七个字:吏部侍郎杨慎矜。

“杨慎矜?”李清拿着名刺愣住了,并不是他不该来,而是他不应该在此时来找自己。

“快将他带到我外书房去!”

杨慎矜在此时来决不是为了闲聊风月,一定有大事,“告诉他我马上就来!”

李清一转身便回到房内,他的头发还披散着,衣服也松松垮垮,这样去见客人,尤其是杨慎矜那样高雅之士,更是失礼。

帘儿和小雨都不在,伺候的丫鬟也被自己轰走了,李清无奈,只得自己将头发挽了个髻,再寻一顶硬幞头戴上,差差遮住了丑,又换了件衣服,取湿帕子在脸上干搓两把,这才奔前院而去。

今日的杨慎矜和往日却又不同,他往日出门必收拾得整整齐齐,细节处一丝不苟,但今日他也颇为萎靡,戴一顶双翅帽,帽下发稍凌乱,想必也是随意一挽便匆匆出门,绸衫的背面皱巴巴的,显不出他挺拔的身躯,倒有点象科场失意的老举人,尤其是一双眼睛,眼圈乌黑,眼袋已若隐若现,这是一夜未眠的结果。

此刻,他正端着茶杯慢慢喝茶,目光却不是扫向窗外,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昨夜当场抓住正在密谈的太子和韦坚,相国党人欢欣鼓舞,惟有杨慎矜有一种莫明的危机感,李林甫手上倒了两任太子,新太子又岂容他,还有那幕后的皇帝,‘狡兔死,走狗烹。’扳倒李亨,下一个就该是他李林甫了,而李隆基最擅长的手段是先除边再刨根,这个边既然就是他杨慎矜、王珙之流。

让杨慎矜心中不安的,还有另一件事,他是吏部侍郎,掌握着百官升迁的钥匙,昨天下午,他收到一份奇怪的述职报告,是益州刺史郭虚己写来,在述职报告中他不仅写了刺史任内的回顾,还写了对剑南节度使任职的憧憬,但剑南节度使是章仇兼琼,怎么会轮到郭虚己来规划,杨慎矜立刻意识到,这是郭虚己无意中泄露了即将发生的任命,章仇兼琼一定是要进京了。

他今天来找李清就是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再寻一条出路,按他的推断,李清任户部侍郎就是李隆基为筹建章仇党而垫下的最重要一块基石,危机已迫在眉睫,自己若不去努力争取,只会落一个悲惨的命运。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李清大步走进来,拱手呵呵笑道:“杨侍郎要上门,怎不打声招呼,让李清好有所准备,实在是怠慢了,但千万莫怪,要怪就怪你自己。”

“我长你几岁,你称我一声杨兄便可,咱们都是侍郎,杨侍郎、李侍郎,叫起来怪别扭。”

杨慎矜纠正了李清的叫法,也向他回施一礼笑道:“早就想登门拜访,今天正好休息,便来看看贤弟。”

“来!杨兄请坐下说话。”

虽然二人关系的进展似乎有点干柴遇烈火之速,但彼此都心里明白,以后官场上户、吏两部少不了会磕磕碰碰,私交好一点,对双方都有好处,至于杨慎矜是相国党的骨干,李清压根就不在乎此事,官场上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无永恒的敌人。

杨慎矜坐下,品了口茶,忽然神秘一笑,道:“我没猜错的话,杨国忠那件弹劾官商的烂尾案是贤弟做的吗?”

他见李清脸色平淡,眼皮连跳都不跳,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他沉得住气,又补充申明道:“我为官近十五年,平生唯一一次被人施以老拳,便是杨国忠那厮所为,别看我与他都身处相国党,但他实在是我最恨之人,这一点,我无须讳言。”

李清淡淡一笑,他不紧不慢道:“那不知杨兄又凭什么判断杨国忠那件烂尾案是我所为?”

杨慎矜身子微微向前倾,他比手画足对李清道:“我只从两点便可推断出是贤弟所为,一是杨国忠那份弹劾奏折的本意,他所谓弹劾官商其实就是针对你为发,既然你是他的真正目标,你怎么可能不反击,这是一;

二是反击的手段,从你解决南诏问题、从上次杜有邻案、从你夺取石堡城,诸般种种,你这一系列手段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喜欢借刀杀人,而这次杨国忠的手段又是同出一辙,仅此两条,我怎么会想不到是你所为。”

李清仰天哈哈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他话题一转,又笑道:“那杨兄今天来找我是何事,不会只是为一个杨国忠的烂尾案那样简单吧!”

“自然不是此事。”

杨慎矜笑容一敛,忽地肃然道:“贤弟可知,李相国昨晚已经抓住太子的把柄,太子被废也就是今明两天的事,难道贤弟没有想法吗?”

“我会有什么想法?”李清哑然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自然是支持皇上的决定,倒是杨大哥将此大事草率泄露给我,若被相国知道,恐怕会对杨大哥不利。”

杨慎矜摇了摇头,“眼看祸在眉睫,我还在乎什么,古人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以为李相国还能荣耀到几时,还有我,更是会先被牵连,所以我来找贤弟,也是想博个前途。”

李清不语,半天才缓缓道:“杨大哥是太高看我了吧!再者,吏部侍郎向户部侍郎求前程,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我并非是想向贤弟求前程。”

杨慎矜紧紧地盯着李清,一字一句道:“我想拜访章仇大人,特来求贤弟替我引见。”

李林甫的奏折尚未进宫,太子在崇仁坊私会外戚的消息便已传遍了朝野,气氛骤紧,使天宝五年的上元节蒙上一层肃杀之气,正月十六,百官尚在假期,但官员间 的私下互访异常密集,在正月十六这一天进入高氵朝,串联、结盟、试探、勾心,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忧心和疑虑,担心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唐政局的走向,但更多是在猜测太子被废后的权力再分配。

整个大唐的位高权重者,家家都门庭若市,前来拜见的中、下品小官都排了长队。

但也有几户是安静的,甚至门可落雀,高力士的府第便是其中之一,这主要是他常年在宫,实难见他一面,所以等也是白等。

可这天下午,高力士的府前缓缓走来一人,正是新任户部侍郎李清。

他上了台阶,从怀中取出名刺对门房笑道:“我知道大将军一定在府上,请你转告他,就说李清来访,”

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14章 祸起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20章 官司(四)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44章 冷刀子(一)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1章 开店(二)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75章 比箭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47章 冷刀子(四)第309章 夺权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63章 杨家(二)第256章 夜访第64章 杨家(三)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91章 曲江邂逅第46章 冷刀子(三)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4章 美人计第29章 阆中(四)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28章 阆中(三)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210章 寻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50章 勒索第46章 冷刀子(三)第5章 上元夜(一)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8章 童生第309章 夺权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三百零八章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98章 合作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81章 意外失足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216章 意外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238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第323章 安杨会第131章 破局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138章 返京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8章 阆中(三)第184章 布局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265章 利用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63章 杨家(二)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99章 二进宫
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14章 祸起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20章 官司(四)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44章 冷刀子(一)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1章 开店(二)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75章 比箭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47章 冷刀子(四)第309章 夺权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63章 杨家(二)第256章 夜访第64章 杨家(三)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91章 曲江邂逅第46章 冷刀子(三)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4章 美人计第29章 阆中(四)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28章 阆中(三)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210章 寻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50章 勒索第46章 冷刀子(三)第5章 上元夜(一)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8章 童生第309章 夺权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三百零八章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98章 合作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81章 意外失足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216章 意外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238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第323章 安杨会第131章 破局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138章 返京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8章 阆中(三)第184章 布局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265章 利用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63章 杨家(二)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99章 二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