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科举案(二)

赵岳被李林甫的管家领进府内,穿过几道回廊,被引到一座小厅堂中,“老爷有事,赵员外请稍等片刻,”管家丢下一句话便扬长而去。

四月的下午阳光充裕,空气中有些燥热,周围很安静,院中几株桃树郁郁葱葱,累累果实已压弯枝头,此刻已快到晚饭时分,赵岳依然在无聊的等待中,没有人来招呼他,自然也没有香茶招待,漫长的等待使他不耐烦起来。

赵岳走到院中,随手摘下两只毛桃把玩,忽然似乎有脚步声传来,他扔掉毛桃,疾步向院门走去,却见李林甫的管家领着一人从院门前一闪而过,走得太快,赵岳没有看清,但从侧面看,此人很是面熟,他急忙走到院门口探头看去,在这一瞬间,赵岳愣住了,此人的背影赫然就是他的顶头上司苗晋卿。

苗晋卿不是死硬太子党吗?几时又拜在李林甫门下,赵岳百思不得其解,他摇了摇头,正要将此事甩开,可没走两步,他又猛地记起一事,这苗晋卿正是这次科举的副主考,他此时来李林甫是什么意思?难道是

冷汗顿时湿了赵岳的大片脊背,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正成为李林甫的一把刀,而这把刀对准的是当朝新贵,杨国忠。

“员外郎,我家老爷命你去见他。”管家送走苗晋卿,又拉长了冷脸出现在小院门口。

李林甫的书房里还有一丝苗晋卿留下的淡淡酸味,这位大唐权相已经过了他权力的最高峰,从前年柳升坐赃案李适之被贬后,他便一天天开始走下坡路,太子党垮了,他的相国党也元气大伤,李隆基通过各种手段来削弱他,无声无息、不着痕迹,陈希烈丢了左相,升为无职无权的尚书仆射;刚刚从南诏归来的御史中丞王珙,论功行赏被升为门下侍郎、御史大夫,这意味着他李林甫在御史台失去了发言权;还有倒戈的杨慎矜、欲自立门户的杨国忠。

种种迹象表明,李隆基在一步一步铲除他的根基,‘欲断主干、先去其枝,’这是李隆基的一贯手法,同时还在不断迷惑他,如提拔有前科的李道复、赐他风水宝地为宅,看似恩宠,实为黑暗来临前的黄昏。

李林甫感觉自己必须有所动作了,他必须保护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这次科举的机会他等待已久,为此他与章仇兼琼达成协议,用支持盐政和官坊换取他们在此事的沉默,因为他要动的人是掌管着吏部实权的杨慎矜和后台极硬、却还没有来得及站稳脚跟的杨国忠。

“老爷,赵岳带来了。”管家敲了敲门在门口低声道。

“恩!让他进来。”

赵岳是李林甫安插在杨国忠身边的一根暗桩,最初的目的是让他帮杨国忠对付李清,但他的状元身份却使他成为杨国忠长子之师,在李林甫的这次计划中便成为关键的一枚棋子。

房间的窗帘紧闭,光线显得十分昏暗,赵岳一进屋,便感觉到两道鹰一样的目光向自己扫来,仿佛两支利箭,射穿了他的内心,赵岳心中一阵发虚,腿一软,竟跪了下来。

“属下参、参见恩相。”

李林甫半天没有说话,忽然冷哼一声,“刚做了员外郎便忘了本,难道赵大人这一生就只想做个吏部员外郎吗?”

一个‘赵大人‘的称呼使赵岳仿佛一脚踩空,跌入万丈深渊,他惊得心脏几乎都要停止了跳动,趴在地上、浑身直打颤,头也不敢抬,结结巴巴道:“属下之官是恩相所赐,属下、属下不敢忘本。”

“不敢忘?哼!”李林甫又重重哼了一声,硕大的鼻子使这一冷哼显得异常有爆破力,“我是怎么吩咐你的,难道要老夫天天登你府门去洗耳恭听吗?”

赵岳身子又一抖,他这才想起,当初恩相曾吩咐自己每三天要汇报一次,后来他疏于懈怠,慢慢地便将此定例抛在脑后。

“属下不是不想汇报,实在是没什么事”

他忽然解释不下去了,李林甫眼中的冷意使整个书房都要凝固起来,赵岳嘴唇直哆嗦,最后脸上充满了悔恨的神色,他低声哀求道:“属下知错了,恩相饶我一次!”

李林甫见打压已够,脸色慢慢缓和下来,口气变得温和,“罢了,这次就饶你一遭,若有下次”

“属下发誓,再没有下次。”赵岳抢过李林甫的话,用‘砰!砰!’的磕头声表达他悔过的决心。

“你起来坐下吧!”李林甫的脸上开始有了笑意,他挥了挥手,“坐下说话,今天你有何事要向老夫汇报?”

赵岳怯生生的站起,本不敢坐,可是腿软得跟面条一般,实在站不住,只得屁股擦着胡凳坐了,便将这两天杨国忠如何得到考题之事,一五一十都坦白说了,他恨不得将心都掏给李林甫,只恐有半点遗漏,最后道:“属下已按杨国忠的吩咐,做了一些功课给他,但他儿子实在是不堪扶持,属下认为他难中高榜。”

末了,赵岳又补充一句,“属下来之时,杨国忠也同时起身去庆王府了,恐怕他也没有把握。”

шшш ⊙Tтkan ⊙C〇

“考题,庆王?”李林甫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这件事牵扯出了庆王,倒不好办?得想个法子让庆王和杨国忠闹崩了才行。

他见赵岳还在眼巴巴地望着自己,仿佛一条乞怜的狗,李林甫便先将此事放在一边,脸上又挂起来他招牌似的笑容,用一种跟儿子说话才有的口气,不容分辩道:“杨国忠之子一定要高中进士,而且名次要靠上,此事便交给你了,听见没有!”

赵岳体会到了李林甫父亲般的严厉,他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慢慢从椅子上滑跪在地,两眼通红、哽咽着嗓子道:“属下定不辜负恩相的重托,一定办好此事!”

当赵岳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要殚精竭虑助杨家大公子之时,杨国忠也在为儿子之事奔波,当然,他找庆王还有更重要之事。

庆王李琮这一个月来几乎都处于惊恐不安之中,先是被儿子刺杀的李清忽然又出现在长安街头,紧接着二十万石被窃官盐抵达渭河,直至李成式被杖毙,李琮才长长舒了口气,这一关算是过了,但他在扬州的利益也因此丢失殆尽,他认为这都是李清造的孽,李琮非但不感谢李清替他掩盖盗窃官盐的罪行,相反更加恨之入骨,他仿佛是隐藏在暗处的恶狼,等待着噬人的机会。

密室内,两个有着共同敌人的野心家,头自然而然便碰到了一起。

“王爷,我这个计划是周密考虑过,应该没有问题。”杨国忠的计划是说服李琮拿出十万贯的巨资存到官柜中,然后提现挤兑,从而使官柜信誉扫地,最终失去它柜坊的功能。

但李琮却有点犹豫,一是他不想拿出这么大一笔巨资露富;二是他看不清杨国忠的着棋点在何处,尽管他拍胸脯保证这一定会使李清在皇上面前抬不起头来。

杨国忠看出了李琮的犹豫,他嘿嘿一笑,凑上身子在用大青石砌成的密室里压低了嗓音解释道:“我是太府寺卿,朝廷的家底没有人比我更清楚,现在左藏,不!现在应该叫金库,存钱已不足二十万贯。”

“等等!”李琮打断了杨国忠的话,他诧异道:“不是刚刚有百万贯的盐税入库吗?这还不到一个月,怎么现在只有不到二十万贯?”

“哼!哼!”杨国忠一阵冷笑,“钱自然是花掉了,三十万贯拨给宫内,七十万贯补了各地欠的军费,这还远远不够,他李清在成都、苏州两郡成立了官柜,又拨了一部分本钱去,本来朝中存钱就少,这样一来,你说金库里还能有多少余钱?殿下,听我一言,先存下十万贯,定下三个月存期,他必然会先挪作它用,官柜的规矩中不是说可以随时提钱吗?过几日你再把钱提出来,我们再在京城中放出风去,挤兑风一起,那时他拿不出钱来,我倒要看看那时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杨国忠开始兴奋起来,他认为这是条天衣无缝之计,若李清拿出自己的钱来补库,他又背上公私不分,甚至是盗用官钱的罪名,他见李琮已经颇为心动,又最后给他吃了一粒定心丸,“此事只要你不出面,谁会知道这钱是你庆王的,再者存钱取钱、天道公平,何罪之有?”

“好!此事就听你的。”?李琮拳掌相击,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咬牙切齿道:“只要让那李清有好看,我就是将全部家当拿出来又何妨?”

二人又相商一些细节,眼看天色已晚,杨国忠这才告辞回府,临走时,李琮又拍胸脯向他保证,“明日开始的科举考试,一定会让杨暄高中。”

夜幕刚刚降临没多久,平康坊一带便迅速安静下来,明日便是科举,大多数士子都早早回客栈歇息,养精蓄锐,以准备明日的人生大考。

年年的科考前夜都是如此,平康坊一带的商家们早已摸到了规律,大多数酒馆、青楼都早早关门,养足精神,待考试结束后,迎接更汹涌的士子潮。

但平康坊最大的青楼怡心楼却没有关门,一群大主顾尚没有离去,这是一群正在喝花酒的士子,皆二十出头,大多是权贵豪富子弟,其中长得瘦瘦高高,狮鼻蟹眼,脸色黝黑的,正是杨国忠的长子杨暄,而旁边与他称兄道弟、把酒言欢的另一个白脸公子哥却是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奭。

杨暄在怡心楼已经住了三天,乐不思蜀,对于明日的考试他并不太放在心上,那是他父亲之事,只要自己出现在考场,其余的问题都由他父亲或是师傅赵岳去解决,在他看来,考得上当然好,进士身份追女人更方便,若考不上他就去宫中做侍卫,他有榜样在前,父亲杨国忠狗屁不懂,不一样也坐到了高位吗?

“杨兄,还是你有脑子,这不露声色便大赚一笔,若明天试题能押中,后天你的策论题一定会卖得疯掉。”?张奭将坐在他怀中的粉头向外推了推,附在杨暄的耳边低声笑道:“这次我爹爹托了苗晋卿,又有杨兄的试题做后盾,不说状元,拿个探花郎问题也应该不大。”

杨暄已经喝得面红耳赤,他随手在怀中的美姬身上摸了一把,嘿嘿笑道:“奭兄这话说的极是,这年头靠的是人情,你就算学问通天,若没有后台,照样名落孙山,我父亲走的庆王的路子,达奚旬已保证让我上榜,所以我并不急,探花郎留给奭兄,我就勉为其难,做个状元郎好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仰天大笑。

“杨公子,门口有人找,好象是你家人。”青楼的老鸨笑咪咪走来,伸出两支白花花的手在杨暄肩颈部位推拿一阵,这才将整个身子压在杨暄的背上嗲声笑道:“杨公子,以后要常来哦!”三天来,杨暄在这里花了近五百两银子,她当然希望这样阔绰的客人常来。

“孙大娘,你的两只玉球太重,我可消受不起!”?杨暄调笑一句,站起身来,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是该回去了,考完试再来吧!

“各位,我先走一步!”他拱了拱手,醉熏熏地朝大门外走去,出了怡心楼的大门,却见门口站一人,袖着手,冷冰冰地看着他。似乎是师傅赵岳。

杨暄使劲摇了摇头,再一看,果然是赵岳,他不禁哑然失笑道:“师傅,你不是在这楼里也有相好的吗?怎么等在外面喝西北风。”

赵岳脸一沉,恨声道:“你少胡言乱语,快给我上车,我若再不来叫你,你明日非交白卷不可!”

此刻,就在离怡心楼大门约二十步外的一处民宅转弯处,一个黑影伏在墙边,正紧紧地盯着大门口的杨暄和赵岳,在身后,另外几个人押着一个愁眉苦脸的中年男子,那男子一见杨暄,立刻激动得低声道:“就是他!就是他把试题先卖给我,我再转卖给别人。”

那墙边的黑衣人似乎认识杨暄和赵岳,他眼睛里不由流露出不可思议之色,心中暗暗道:“怎么会是他?”

他回头看那男子,再一次确认道:“你可能肯定是他吗?”

“绝对是他,他的眼睛很有特色,鼓得象螃蟹一般,所以我记的住。”

‘看来他说的话是真的!’那黑衣人见对方已经上马车走远,便一挥手令道:“走,跟我回去向都督汇报!”

第63章 杨家(一)第83章 孔方老道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65章 利用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260章 解谜(下)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216章 意外第13章 以字鉴人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26章 阆中(一)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7章 阆中(二)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82章 远谋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66章 归程第100章 相亲(上)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271章 下手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8章 童生第212章 求婚第57章 反击第283章 破绽第63章 杨家(二)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66章 线索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14章 祸起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61章 连环计第51章 暗流(三)第175章 比箭第38章 去成都第212章 求婚第三百零八章第28章 阆中(三)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97章 谋画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8章 童生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253章 荐官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63章 杨家(二)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216章 意外第100章 相亲(上)第197章 谋画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74章 绊脚石(二)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66章 归程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63章 杨家(一)第29章 阆中(四)
第63章 杨家(一)第83章 孔方老道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65章 利用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260章 解谜(下)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216章 意外第13章 以字鉴人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26章 阆中(一)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7章 阆中(二)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82章 远谋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66章 归程第100章 相亲(上)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271章 下手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8章 童生第212章 求婚第57章 反击第283章 破绽第63章 杨家(二)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66章 线索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14章 祸起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61章 连环计第51章 暗流(三)第175章 比箭第38章 去成都第212章 求婚第三百零八章第28章 阆中(三)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97章 谋画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8章 童生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253章 荐官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63章 杨家(二)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216章 意外第100章 相亲(上)第197章 谋画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74章 绊脚石(二)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66章 归程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63章 杨家(一)第29章 阆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