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两淮势力

州以西,宽阔的、满是黑色雪泥的官道上,遮着油布有麦杆和干草的大车、辎重车,载有云梯、攻城车零件的巨大平板车,摇摇摆摆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动,天空中雪片飘飞,正是隆冬季节,垦过的田畦和路边的旱沟都积满了未融化的雪,远方的密林显出模糊的轮廓。

二十万唐军踏着泥泞、冒着细雪,伴着吆喝和诅咒,杂着皮鞭的劈啪声和车轴的吱嘎向东挺进,声势浩大,有如海潮,延绵数十里,不时可以看到官道两旁躺着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尸体,还偶尔有一辆轮子朝天的大车。有时一队骑兵冲入这股人流,于是士兵们就不断地叫喊、诅咒,马也立起身子不停地嘶叫,一辆满载粮草的大车,就会滚下斜坡,车上的人也跟着滚下去。

一队骑兵簇拥着一名军官风驰电掣般从队伍旁飞掠而过,直向中军驰去,马蹄飞扬、雪污四溅,两旁军士躲避不迭,更多人是破口大骂,虽同是唐军,但他们右臂没有扎着蓝色丝带,也就是说,他们是地方上的杂牌军。

粗野的叫骂声跟了一路,马上军官脸色也愈加阴沉,他虽身着军服、却是文官出身,此人是襄州刺史来瑱,原是东宫善赞大夫,天宝十一年投靠了庆王李琮后被升山从荆襄南下,他也响应李隆基的号召募兵二万余人,和南阳刺史鲁、淮西田神功、淮南贺兰进明一起联成犄角之状。

在崔乾佑进攻长安失败、长安朝局发生巨变后,来瑱心中便忐忑起来,他是庆王的亲信,目前对庆王清洗还没有涉及到地方州县,但来瑱已经未雨绸缪,当权者是李清。是庆王李琮的头号死敌,他迟早不会放过自己。

另一方面,朝廷已经传出消息,平定叛乱后,各路诸侯手中军队都必须解散,让农民归田、商人归市,在这一点上来瑱等人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南阳刺史鲁主张服从朝廷的安排。散兵归田,但来瑱和田神功却坚决不肯放弃属于自己的军队,而贺兰进明却态度暧昧。一直不肯表态。

接到李清会战相州地命令,众人虽不敢抗令,但也不愿竭力相助,除了鲁将手中的一万多人全部带来外。其余几人皆留了一手。大都只带部分军队赶来助战,而来瑱便是受众人所托。来探听李清的口气。

在灵宝收了十万河东军后,李清在洛阳将他们重新整编。将其中近五万老弱遣返回乡。其他全部打散编入安西军,完成整编后。他随即又派三万人进驻河东,连同辛云原来的两万人,一共约五万军,以防止安庆绪趁机取河东,李清本人则亲率二十万大军,向郑州浩浩荡荡开去。

在队伍的中段,约五千铁甲骑兵独立成一个方阵,清一色的阿拉伯马,黑色的明光铠、肩背短弓、腰挎横刀、手执长槊,个个体格彪壮、目光冷肃,这是李清的直属亲卫,所有骑兵皆从二十万大军中精心挑选,主要来自安西军。

李清此时身处队伍地后端,数十杆大旗在他身后招展,他也是一身黑亮的铁甲,头上戴着金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耀眼。

这时,他远远看见一队骑兵驰来,在离他千步外停了下来,随即一名亲兵上前禀报:“大将军,襄州刺史来瑱求见!”

“请他上来叙话!”

李清拨马出了队列,片刻,来瑱来到他面前,他跳下马,向李清深施一礼,腰几乎要躬到地上“相国大军前来,来瑱迎接来迟,万望恕罪!”

李清急忙翻身下马,托着来瑱的手臂将他扶正,拍了拍他地肩膀笑道:“来大人镇守襄州,使安禄山大军无法南下,有大功于社稷,我已着令吏部、兵部拟出草案,待平乱后将封七个国公,襄州来瑱位列第五,南阳鲁位居第六,可喜可贺啊!”

李清一席话大出来瑱的意外,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封为国公,这是开国功臣才有的爵位啊!他说话开始结巴起来,“相国,来瑱无功无劳,怎敢位居高位,来瑱实不敢接受,请相国斟酌!”

李清却摇摇头道:“有没有功劳我心里清楚,不一定要攻城杀敌才叫立功,如果没有你们成为安禄山南下地屏障,一旦被安禄山取了淮西、江南,我大唐休矣!所以来大人为国公,当之无愧。”

来瑱心中既欢喜又惭愧,他又想起军队之事,心中一阵紧张,便试探地问道:“听说朝廷要求平叛后将士兵解甲归田,我愿将手中军队交予相国,任由相国安排!”

“都把军队给我,我哪里养得起!”李清仰天一阵大笑,笑声渐小,他随即摆了摆手道:“兵部正式文书没下来前,不要妄自猜测,那样容易断章取义,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

说到此,李清沉思一下便道:“既然你问起此事,我也不妨先透露给你一二,平乱后是要将部分士兵解甲归农,以事农务,但并非是全部,否则何以维持内靖,朝廷地方案是计划在全国各地设立三十个团练使,以上州刺史兼任团练使,就拿你的襄州来说,就准备设立襄州团练,定兵员一万人,钱粮由地方负担,负责维系襄州、隋州、荆州、归州、峡州等地地地方治安,来大人是襄州刺史,也将是第一任襄州团练使,同样,南阳鲁鲁大人也将任邓州团练史,但兵力却是八千,各团练史所辖大小不同,布置的军力也将不一致。”

李清地话让来瑱彻底放心下来,团练使地兵力和权势虽然不能和节度使比,但也算是地方诸侯,看来这就是李清对府兵的改革了,将团练使和刺史捆绑,以解决钱粮来源,同时又让文官任团练使,防止第二个安禄山出现。这样一来地方军地战力必将大大削弱,正好使他的安西军一家独大,可谓一石数鸟,盘算得确实精明,不过自己的

保留,这倒也是不幸中的万幸,虽然不知道任期,但不会有变动了。

“下官想斗胆再多问一句。淮西田神功和淮南贺兰进明,不知相国准备怎样安排?”

李清淡淡一笑道:“每个人地功过是非本相心里都清楚,来大人知道自己便是了。其他人不要多问。”

“是!相国教训,卑职将铭记在心!”

在郑州靠近东门的一处大宅里,来瑱、田神功、贺兰进明、季广琛,以及刚刚赶来的许州刺史李奂齐聚一堂。商议来瑱从李清那里探来的消息。团练使这个新鲜事物让他们都疑惑不定。

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保住在安禄山叛乱中所得到的利益,否则他们和那些叛乱中的缩头刺史又有何区别。爵位是一方面,但更重要是战乱中所得到的地盘控制权能否持续下去。

除了来瑱。其他人都忧心忡忡。不知道自己地结局是什么?房间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想自己的心事。

“会不会这其中有诈?”

语惊四座的是李奂。他也是大唐宗室,只是血缘略略偏远,但对李清地仇恨和一般宗室并无区别,有了偏见,李清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带血的,他认定李清召他们会攻相州的真正企图是要吃掉他们,因此他迟迟不肯出发,可他又担心自己会漏掉什么好处,所以在观察了很久后,发现李清确实没有将其他人怎样,这才姗姗来迟,许州离郑州最近,他反倒是最后一个到。

李奂见众人地目光皆向他看来,便清了一清喉咙道:“李清行事心狠手黑,为达到目得不择手段,先皇退位便是他逼宫所为,而后又独揽大权,此人以军权起家,又岂能容我等在他卧榻酣睡,现在又推出什么团练使,难道他真地能容忍地方诸侯存在吗?所以我以为他其中恐怕有诈,事情恐怕不会是那么简单!”

李奂说罢,见大家都低声议论起来,心里不免有些得意,眼一转,却见来瑱一脸轻蔑地望着他,李奂不由怒道:“来使君,你认为我是杞人忧天吗?”

来瑱站起来,嘴一撇道:“如果你是李光弼,这样说我相信,可惜你不是,你实在太高看自己了,你那几万人恐怕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二十大军一过境,你地许州和陈留都会被扫为齑粉,他还有必要费心耗神来谋算你吗?”

“话不能怎么说!”

徐州刺史季广琛站起来摇摇头道:“李刺史居安思危是对的,虽然我们每个人看似兵力少,可加起来也有十几万人之众,李清不会忽视我们,我一直在想,安庆绪在相州地兵力也只要六万人,再加上魏州薛嵩地两万人,一共也不过八万,他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将关中大军倾囊而出,我觉得这其中必然有更深的原因,只不过我也不敢妄猜。”

来瑱见季广琛反对自己,心中着实不高兴,他拉长了声调问道:“按季刺史地意思,团练使是假的么?”

“非也!”季广琛轻轻摇摇头道:“团练使或许是真的,我以为这是李清以右相掌军的一块遮羞布,刺史都能带兵,为何相国不能?问题是团练使该由来担任,是我们在座的诸位吗?还是他自己的心腹,这才是最要紧之事。”

“季使君说得极是,正是我所想的!”

李奂一步站出来,斜眼瞥了一眼来瑱道:“如果我们都团结起来,成为一股势力,那他李清就绝不敢轻易动我们,反之,如果大家都象某人一样,得小利而忘大义,那我们早晚都必死无疑!”

“你说谁得小利而忘大义!”

来瑱大怒,一下子拔剑在手,指着李奂的鼻子喝道:“你把话说清楚,有种就直接点名!”

“好了!不要闹了!”一直沉默不语的田神功站了起来,他是这些人中势力最大的一股,有兵五万余人,控制着淮西的申、光、唐、颖、寿五州,刚才李奂之言,就是他心中一直所想,如何将众人的势力都抓到自己手上。

既然李奂提出这个话头,他便接着往下说了,“其实现在所谓的朝廷也就是他李清的朝廷,挟天子而令诸侯,能与他抗衡的势力已经寥寥无几,河东长孙全绪为首的河东军,还有李光弼,再有就是我们这些两淮一带的势力,要想不被他逐一击破,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推举出我们共同的首领,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利益,大家看看,我说得对不对?”

第一个表态的自然是李奂,他站在房子中央高声道:“我赞成田将军所言,我们大家是应该联合起来对付李清!”

“对付谈不上,只能说是抗衡!”季广琛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这时,坐在屋角的贺兰进明举手道:“我也赞成!”

最后只剩下来瑱一人了,他见众人的目光都向他看来,他冷冷一笑道:“这个首领,该不会是田将军毛遂自荐吧!”

“不!田谋才疏学浅,怎么能担此重任!”

田神功站起来笑咪咪道:“我推荐一人,既得高望重,又是宗室嫡系,由他来带领大家,名正言顺,此人便是嗣王李巨。”

嗣王李巨,现住在颖州,一直便看着田神功的脸色过日子。

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76章 异乡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74章 绊脚石(二)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7章 阆中(二)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50章 勒索第6章 上元夜(二)第三百零八章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09章 夺权第174章 纳妾第20章 官司(四)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184章 布局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182章 远谋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263章 夜泊第286章 外放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61章 连环计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95章 对手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374章 满月酒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51章 暗流(三)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323章 安杨会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9章 阆中(四)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16章 意外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175章 比箭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295章 对手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4章 祸起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
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76章 异乡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74章 绊脚石(二)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7章 阆中(二)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50章 勒索第6章 上元夜(二)第三百零八章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09章 夺权第174章 纳妾第20章 官司(四)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184章 布局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182章 远谋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263章 夜泊第286章 外放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61章 连环计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95章 对手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374章 满月酒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51章 暗流(三)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323章 安杨会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9章 阆中(四)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16章 意外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175章 比箭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295章 对手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4章 祸起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