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

“什么!要我在药里下毒?”

巫钰麟霍地站起来,他死死地抓住桌边,紧盯着李清,仿佛在看一个从地狱里爬出的恶鬼,一字一句道:“你知道你在哪里说话吗?这是南诏,你却要我毒死他们的国王。”

他猛地拉开门,指着黑漆漆的夜空,“就当我什么都没听见,你走!”

李清却并不着恼,也不激动,巫钰麟的激烈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上前将门关了。

“来!坐下说话。”

李清将巫钰麟僵直的身体按坐在椅子上,温和地笑道:“说起来,咱们也有缘分,能在南诏相遇,前些日子我收到内子的信,她听说我去过义宾县,还特地问我有没有见到那位‘钱是过眼云’的巫名医,想想在义宾县的那些日子,实在令人怀念啊!”

说起家乡,巫钰麟的脸色慢慢和缓,他见李清不再提刚才之事,心中紧绷的弦蓦地松了,他亦感慨道:“是啊!我也十分怀念家乡的日子,尤其想念我的儿子,才出来一个多月,就仿佛过了多少年似的。”

李清走到他身后,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发现他的肌肉已经放松,便淡淡笑道:“你的儿子是叫巫华吧!长得真高,才十岁,便仿佛十五岁的少年。”

李清说得平淡,可在巫钰麟听来,却似耳边滚过一道惊雷。一股寒气从他心中冒起,他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膛目结舌道:“我儿子在你地手中?”

李清脸一仰,斜睨着他,冷冷道:“不仅是你的儿子,你的妻子、小妾都在我手上,你只要照我刚才的话去做,我保证他们平安无恙。否则,判国的罪名可就由他们来承担。”

巫钰麟本来就不是一个刚直的人,他怒火已经消退,又被李请抓住要害,身子立刻委顿下来,半天才喃喃道:“我只是个医者。于诚节带我来南诏也是为治病救人,和叛国有什么关系?”

李清‘嗤!’地笑了一声,不屑地道:“你还真以为于诚节荐你进王宫是为治病救人吗?别蠢了,只有和我合作,你才不会被灭口。”

巫钰麟一呆,缓缓地摇了摇头,“我不信,他们是父子,怎么会做出这种灭人伦之事。”他抬头望着李清,道:“这只是你的猜想。没有真凭实据,你让我如何相信。”

李清怜悯地看了看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金牌扔在他面前,“看看这个。这便是于诚节给我的,你认识吗?”

巫钰麟颤抖着摸向金牌,可只到一半,手又收了回来,不用看了,他认识这块金牌,这是进入王宫地通行金牌,也只有这种金牌。守卫才不会过问,畅通无阻。整个南诏只有四块,被皮逻阁的四个儿子执有,眼前这面标了个‘贰’字,正是于诚节的金牌。

“这面金牌你带在身上,万一事败,它可以保你一命。”

巫钰麟这下相信了,他狠狠地揪扯自己的头发,好一会儿,才嘶哑着嗓子道:“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我真的不敢。”

李清将金牌往他面前推了推,眼中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没关系,想想你地妻儿,你就有勇气了,”

巫钰麟牙咬得咯咯直响,恨道:“你卑鄙!”

“不错!我是卑鄙。”“我实话告诉你,吐蕃使团就是我杀的,用的同样也是卑鄙的手段,可我的卑鄙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大唐的利益,为了千千万万百姓不受战乱之苦,死了一个皮逻阁算什么,卑鄙一点又有何妨?况且你自己贪图富贵跟来南诏,这又怪得谁去!”

威胁利诱、晓以厉害,巫钰麟仿佛一艘沉船上旅客,要么随船沉沦、要么跳船求生,没有别的选择,他仿佛看见儿子已经滑入水中,正向他呼喊求救,最终,他屈服了。

“好吧!我答应你,但你要保证让我活着离开南诏。”

李清郑重点了点头,“只要你照我说的办法去做,我不但保证你能离开南诏,而且事成之后,朝廷会赏你一大笔钱,替你改换户籍,让你平平安安过下半生。”

说着,他低声将自己地办法给他讲述了一遍,听得巫钰麟连连点头,眼睛渐渐冒出光来。

次日,天色微明,带有一点寒意,风沿着山路袭来,刺打着路人的脸庞,街上行人寥寥,显得有点冷清,但太和城地北门外却人声鼎沸,空气中充溢着依依惜别之情,下月中旬是大唐皇帝李隆基六十岁寿辰,为了赶上庆贺,大唐使团决定提前离开南诏,阁罗凤和于诚节代表南诏国王皮逻阁前来送行。

第一批离开的包括正使韦坚、病中地陈希烈以及一大批随团的文官,为防止吐蕃悲剧再度发生,南诏军队亲自护送他们到大唐地界,交给前来接应的唐军,而第二批离开的则是一些善后官员,主要办理大唐赏赐给南诏的物资清点、交接,由果毅都尉李清率三百唐军护卫。

就在大唐使团离开太和城之时,王宫前驶来一辆马车,车内巫钰麟的脑海里一团混沌,他有点心不在焉,连帽子都戴反了,下了马车,巫钰麟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进南诏王宫,他几乎一夜没有睡着,眼睛熬得通红,反复告戒自己要镇静,生怕一个疏忽他便丧身南诏。

隔着夹衫,巫钰麟的手紧紧攥着一个小纸包,手心湿漉漉的,他不停地在夹衫上将手上地冷汗干,生怕纸包沾湿破裂,纸包里有一些药粉,这是他针对皮逻阁的病情配出地药,它不是毒药,却能引发和加剧体内原有的毒性,这是最保险的办法,否则根本就无法通过验药的一关。

“毒杀皮逻阁!”他长长地吸了口气,一想到这个任务,他的心似要跳出胸腔,偏偏腿又软得跟稀泥一般。

“巫医长,请出示你的令牌。”

宫殿外两名执戟甲士拦住了他的去路,虽然彼此都认识,但出入宫门的令牌必须要出示,防止被人牌分离,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闪着冷光的长戟出现在眼前,比那清晨的寒风要管用许多,巫钰麟一惊,思路立刻清明起来,他慌不迭从腰间取下令牌,含笑递了过去。

甲士接过令牌,仔细确认上面的编号,又在入宫清册上登记一笔,这才将令牌还给他,讨好似地笑道:“刚才王后还派人来询问巫医长来了没有,恐怕今天巫医长又有封赏。”

巫钰麟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得了你的口惠,若真有封赏,一定不会忘了你的好处。”

说着,他接回了令牌,却觉得令牌下似乎多了一个纸卷,巫钰麟的心狂跳起来,他口唇发干,吃力地咽了口唾沫,甲士笑得依然很恭谦,可在他看来,这笑容已经完全变了味。

和南诏这个国家一样,南诏的宫殿也修得十分矮小,最大的特点是房间众多,结构复杂,这里一个弯、那里一道廊,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巫钰麟心慌意乱地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个僻静处,打开纸卷,里面只有五个字,‘小心罗太医!’

罗太医是王宫前任医长,约五十岁,一张脸长得团团圆圆,从医三十年,一直是南诏王室的首席太医,南诏王室养尊处优,身体健康,他在宫中做的也只是护士的工作,平时应付不过是头疼脑热、伤风感冒之类,一剂土方便可了事,所以他现在的医术水平和三十年前并无多大区别,可论心术,却已是如火纯青,多少有才干的太由,或打击或排挤,扔下乡去做了赤脚医生,和乡间老农谈谈马尾巴的功能。

但纸总归包不住火,皮逻阁的病势越来越严重,罗太医已经无法用人体自然衰老来应付了,皮逻阁才五十,而他自己却五十有六,养得膘肥体壮,这如何说得过去,就在罗太医拼命寻找替罪羊之际,汉医巫钰麟来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罗太医脑海中形成。他放手让巫钰麟医治,好了,自己有识人之功,若坏了,那便是二王子推荐之过,他便可以说,自己本有把握治好国王地病,却被此人坏了大事。

不料巫钰麟竟成功控制了皮逻阁的病势。而他罗太医非但没有识人之功劳,反被抹去医长之职,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这让他如何心甘。

此刻,罗太医正在向南诏王后哭诉他内心的痛苦,饼子脸显得异常悲戚。一双眯缝老眼中早已泪光湛然,流露出无尽的委屈。

“王后,殿下的身子骨老臣是最熟悉不过,殿下是几十年南征北战积下的老症,老臣其实已经摸出国王的病脉,只是病去如抽丝,得慢慢调养,巫太医不过是用了猛药,见效虽快,但那是在耗费殿下以后的日子。老臣当然也会,只是念着殿下地恩情。不忍乱用,不料王后却以为是老臣的医术不如巫太医。臣实在痛心疾首,三十年的忠心却换来如此下场,老臣现在已经万念皆灰,想辞官回老家养老,请王后恩准。”

皮逻阁先后有三妻,都是南诏各大诏主的妹妹或者女儿,现在的王后是施浪诏主施欠望的女儿,叫做遗南。遗南王后耳朵极软,虽然她很清楚事实并非如此。但罗太医地眼泪和辞职却让她犯了难,半天才无奈道:“让巫太医做医长其实是国王的意思,我不过是代为传达,现在事已至此,你要我怎么帮你?”

“老臣并非在意那个医长之位,老臣只想证明我也能将国王的病治好,请王后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

遗南王后迟疑一下道:“可今天是巫太医治疗国王最关键的时候,不如明天再说。”

罗太医等的就是今天,若今天他能抢到这个机会,皮逻阁的病就算是他治好的,他连连磕头泣道:“老臣为王室看了三十年的病,王后却不相信我,反而去相信只来了一个月的汉人,王后,我受点委屈不要紧,可这让宫里的老人寒心啊!”

遗南王后被他地眼泪磨得无法,只得道:“好吧!就依你这一次,若还是没有效果,那你就休要怪我了。”

皮逻阁沉疴多年,便在寝宫外特地修了所药房,里面各类药物齐全,煎药也在药房内,古人对煎药极为讲究,素有五分药五分煎的说法,浸泡、火候、用水都有学问,所以每个医生都有自己地煎药室,防止别人偷学了去。

一个时辰后,巫太医和罗太医的药都已煎好放在药房内,待药童端进寝宫,再由内侍检验,最后才给皮逻阁服下。

二人并列站在药房门口,看药童将药送进殿去,先送进去地是罗太医的药,当药童端着盛药碗的盘子路过他俩身边时,药童的眼睛有意无意地眨了眨,罗太医见了,眼内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得意。

无毒,内侍验药通过,侍女便用小勺一口一口喂皮逻阁喝下,皮逻阁似乎嫌这药苦,不肯喝,遗南王后好说歹说,才终于劝他服下。

又过了一刻,该是巫太医的药,巫钰麟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来,药粉已经混入,无色无毒,却有股子大蒜的味儿,皮逻阁喝下后要过三个时辰才会出现李清所期待地效果,但他做贼心虚,总觉得那侍从的银针会变黑,药童端着盘子再次从他俩身边经过,巫钰麟地眼睛紧紧盯着那药碗,一颗一颗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流下来,罗太医见了忽然冷冷一笑,“巫太医,你如此紧张,莫非这药里有问题?”

说完,他大步向药碗走去,巫钰麟惊得手脚冰凉,眼看罗太医要端起药碗,一股热血轰地涌上脑门,他再也顾不得后果,两步冲上前,一掌将药碗打翻,药撒了一地,他忽然一呆,这碗药里并没有大蒜的味道,猛地回头,见罗太医满脸狞笑,巫钰麟立刻明白过来,药已经被换了。

“巫太医,你这是什么意思!竟然将药碗打翻,难道你在药里放了什么东西不成?”

眼看药水都渗进了石缝里,罗太医急得直吼,“来人!快去牵条狗来。”

突来的变故使王宫前面乱成一团,不多时,有人牵了一条狗来,当狗添完地上剩余的药水,很快便倒地抽挛,口吐白沫,眼鼻中流出血来。

“王后,我说得没错吧!这巫太医心怀不轨,竟要谋害国王。”

罗太医义愤填膺,他一面叫,一面四处张望,“咦!人呢?”却发现巫钰麟已经踪影全无。

巫钰麟慌慌张张逃出宫殿,心中害怕到了极点,他一路使用于诚节的金牌,连闯了四关,眼看前面便是宫殿大门,这时后面已经传来叫喊声,‘抓住他!不要让他跑了。’

几名守宫门的侍卫横戟拦住了他的去路,前有侍卫拦路,后有追兵赶来,巫钰麟万念皆灰,只呆呆站立等死,却在这时,大殿上的横梁上掠下一条极高壮的灰影,一把揽住巫钰麟的腰,一纵一荡,借一棵大树之力跃出了王宫高墙。

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6章 上元夜(二)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96章 行猎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09章 夺权第348章 后手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100章 相亲(上)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三百零八章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14章 成亲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283章 破绽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35章 贵人(一)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28章 阆中(三)第280章 把柄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64章 杨家(三)第16章 义助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91章 曲江邂逅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350章 勒索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42章 风骤起(一)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49章 清洗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98章 合作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296章 行猎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01章 相亲(下)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80章 把柄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265章 利用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8章 童生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216章 意外第155章 东宫案(九)
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6章 上元夜(二)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96章 行猎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09章 夺权第348章 后手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100章 相亲(上)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三百零八章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14章 成亲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283章 破绽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35章 贵人(一)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28章 阆中(三)第280章 把柄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64章 杨家(三)第16章 义助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91章 曲江邂逅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350章 勒索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42章 风骤起(一)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49章 清洗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98章 合作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296章 行猎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01章 相亲(下)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80章 把柄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265章 利用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8章 童生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216章 意外第155章 东宫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