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后手

生七十古来稀,天宝十二年,高力士也近七十岁,正不开他,他同样也离不开李隆基,如果说侍侯皇上是一项事业,高力士无疑是这项事业的成功者,李隆基的帝王史也就是高力士的人生史,在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他深居宫中,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也默默无闻地影响着大唐的行进轨迹。

李隆基从十一月赴华清宫后高力士便侍侯在旁,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也委实累了,当李隆基回京后,他也可以喘一口气,这天傍晚,他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府了。

此刻,高力士身着一袭宽袖禅衣,用一方平巾束发,斜靠在一张罗汉床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炉夜谈,说说长安的新年,说说街坊里哪家生了小子、哪家娶了新妇,虽然都是琐碎小事,但高力士却觉得异常温馨,老妻的唠叨和爱孙的痴缠都足以烫平他的日渐衰老的内心。

“老爷!”管家一脚踏进房门,见到房内的情景,吓得立刻退了回去,高力士看了看他,不悦地道:“既然有事为何不说?”

管家只得苦着脸再次进门应道:“老爷,嗣宁王来,说有要事求见。”

高力士眉头皱了皱,“嗣宁王?”在他印象中,似乎嗣宁王李琳从来没有来过他的府第。

“他来做什么?”高力士心中百思不得其解,虽然舍不得与家人团聚的这种氛围,但嗣宁王是让皇帝嫡子,他不能怠慢,也来不及换衣,高力士戴了一顶帽子便向客堂走去。

李琳是受李清的托付而来,既然明白了李隆基的真实用意。李清当夜便赶回陇州,庆王李琮之事虽未解决,但那已经不碍大局,使李豫顺利立储,不能节外生枝才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但临行前,他还是将那封密旨留给了李琳,让他交给高力士。

“呵呵!让王爷久等了。”高力士在进门的一瞬间,忽然明白了李琳所来地缘故,他是为李清而来。

李琳慌忙转身向他施了一礼。“李琳来得唐突,打扰高翁休息了。”

高力士轻轻摆了摆手笑道:“不妨!不妨!躺也是闲、坐也是闲。倒是王爷第一次来我府上,稀客啊!”

他请李琳坐了。丫鬟上了两杯茶,慢慢地退了下去。高力士端起茶杯吹了吹,轻轻吮了一口笑道:“给王爷透露一点消息,皇上已初步定你为国子监祭酒。”

李琳大喜,这是意外的收获。他原以为自己将成为闲官,碌碌晚年,没想到皇上还是封了他实缺,国子监祭酒,也就意味着他将桃李满天下。

他已经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起身长躬一礼。“高翁。今晚李琳要睡不着觉了!”

高力士仰天一笑。“想不到王爷还是个趣人,国子监虽是实职。但哪能和你那盐铁监相比。”

李琳摇了摇头,“在盐铁监呆久了,连我身上都充满了铜臭,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书本的墨香。”

说到此,他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从怀里掏出那封密旨,慢慢向高力士推去,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端茶杯细细地品茶,李清告诉他什么也不用说,高力士自然会明白他的深意。

果然,高力士没有拾起它,只是注视着它的封皮,默然无语,编册第三十三号,这就是自己一直在查的那封手谕,原来它真的存在啊!

半晌,他轻轻拿起它,却抽了个空,信封里面什么也没有,高力士一怔,不解地向李琳望去,

李琳眼中露出一丝遗憾,感伤地道:“李清受广平王之托,将里面地密旨交给其父李亨,想请他向皇上辨认真假,没想到李亨竟由此遭遇不幸。”

高力士已经听出一些端倪,李亨之死果然和其子有关系,他沉声问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听李清说,内容是责令广平王西使大秦,谋求与大秦共击大食。”

“不可能!”高力士果断地摇了摇头,皇上已经有意立李豫为储,不可能再命其再出使大秦,应是召他回来才是,这必然是鱼朝恩做地好事,忽然间,他猛然明白了李清的意思,李清竟是在帮助自己对付鱼朝恩,这只信皮一出,鱼朝恩就将卷入李亨地案件。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李清是几时来的长安,为何不来见我?”

“他前日晚上来,今天一早就走了,广平王在陇州感恙,他颇不放心。”

高力士此时已经坐不住了,李豫已经到了陇州,李隆基居然不知道,此事再不能耽误,他立刻起身对李琳歉然道:“王爷,我要进宫一趟,就不能久陪了。”

“高翁请便!”

一辆马车从高力士府里驶出,飞快地向兴庆宫驰去,车窗外的光线一道道射入,将高力士的脸衬得阴晴不定,他在考虑此时将李清说出来是否妥当,今天晚上李隆基将亲自召见哥舒翰,最后完成他地削藩计划,当然,下一个还有李清,不过安西离长安太遥远,对长安构成不了实质性的威胁,李隆基现在还不会动他,还要利用他向西扩张,至少在解决安禄山造反威胁之前,他应该是安全的。

不过他和李豫卷在一起,恐怕事情又多了变数,人是很复杂的,虽然李隆基对李清的安排是辅佐将来的新帝,但他又设了许多框框,不能领军,只能在朝中为官,更重要地是他必须在新帝即位以后,才能施展才华,而决不应是现在。

高力士心里掠过一道阴影,他已经隐隐觉察到了李清和李隆基之间潜伏着一种冲突地趋势,他心里深深感到了忧虑,恐怕这个新储君地东宫之路也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想着,马车渐渐停了下来,兴庆宫到了,高力士下了马车。早有小宦官跑来禀

上正在召见哥舒翰。

高力士快步走进李隆基的外书房,这里坐有几个待召地宦官,最上首一人赫然便是鱼朝恩,见高力士进来,大家纷纷起身行礼,只有鱼朝恩坐着不动,闭着眼,似乎在打盹儿。

高力士冷笑一声,也不理他。回头问道:“皇上身边谁在伺候?”

“回禀阿翁,皇上在单独接见哥舒翰。没有人在身旁。”

高力士点点头,指挥几个宦官道:“你们也别闲着。再去升几个火盆备用,皇上召见完哥舒翰,立刻就要换了。”见几个宦官要跑,高力士又叫住他们。“记住,放八根碳,燃过六分便要换根新的。”

说罢,他斜睨一眼鱼朝恩,轻轻哼了一下,意思是说。‘凭你就能取代我吗?差得远呢!’

鱼朝恩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他依然闭目不语。

片刻。门开了,“微臣告退!”哥舒翰躬着腰慢慢退了出来。眼里闪烁着得意之色,左相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得到了最大地彩头,这可比他礼部尚书的底线高了不止一筹。

鱼朝恩一下子睁开眼,他刚要起身,高力士却一步抢先进去,紧接着,几个宦官抬着火盆跟进去,将鱼朝恩阻挡在外。

房间里,李隆基仿佛大病初愈一般,头仰靠在椅背上,眼皮轻轻耷拉着,显得疲惫不堪,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终于解决了哥舒翰的问题,这也使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新的陇右节度使他也不准备再派大将,就采用河西和朔方的模式,由亲王遥领节度使,节度府长史掌权,由几个节度副使各自领兵、互相节制,这样就去除了藩镇独大的局面。

接下来,就该向安禄山摊牌了,李隆基嘴角漾起一丝冷酷的笑意。

“陛下,老奴替你松松筋骨!”

是高力士!李隆基微微睁开眼,嘉许地笑了笑,老人就是老人,知道今天晚上不同寻常,还从家里特地赶回来。

高力士轻轻地给他揉着太阳穴,不轻不重,力道恰到好处,他明显地感觉到,李隆基的肌肉在慢慢松弛。

“陛下年纪也大了,不能再象刚即位的那会儿熬更守夜地处理朝政,需要多休息!”

高力士语气轻柔地向李隆基讲述四十几年前地往事,“我还记得陛下做临郡王那会儿,雄姿英发,连则天皇帝都连连赞叹,此乃吾孙第一人,先帝更是逢见年轻人便嘲笑,差我家三郎太远,陛下还记得吗?”

“真难为你了,这些琐碎小事还记得!”晃已经过了五十年了,我们都老了。”

“不!陛下不老,奴才才老了。”

李隆基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背,表示理解他地善意,过了一会儿,他忽然问道:“内侍,你说朕让哥舒翰作左相、户部尚书是不是太高了?”

高力士微微一惊,左相是陈希烈,户部尚书是张筠,现在都在位,难道皇上要动他们了吗?他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李隆基要动的人其实是庆王李琮,李豫即将进京,李琮已经没有存在地必要,不仅如此,凡这一年来和他交往甚密的人,李隆基都要一一收拾,在他那份名单中,陈希烈和张氏兄弟都是排在前面的人。

但李隆基现在在等他的回答,不容他细想,高力士微微一笑便道:“陇右地哥舒翰虽小,但他是一只随时会袭人的野狼,而现在哥舒相国虽大,却是笼中病虎,掌握在陛下手中,就算让他做右相又有何妨?”

听了高力士的回答,李隆基满意地点点头,“内侍深知朕的心,朕就是这样想的,不过安禄山虎视眈眈在旁,朝廷布局的步伐不能迈得太大,所以右相朕暂时不想动,等平息了安禄山再说,还有李清,希望他能好自为之。”

“陛下,李清昨日来长安了。”引导李隆基地思路。

“哦!”李隆基一下子坐了起来,眼中疑狐不定,“他来长安做什么?”

“老奴是听嗣宁王所言,他护送广平王进京,但疑惑陛下地圣旨,便来找李亨,请他和陛下确认圣旨地内容是否真实。”

“他现在人呢?豫儿现在在哪里?”李隆基的松弛状态已经完全消失,此事和李亨之死必然有关系,他地腰挺得笔直,目光炯炯地盯着高力士道:“广平王接到的密旨是什么内容?”

“陛下,听嗣宁王说,广平王接到的旨意是皇上命他出使大秦,相约共击大食,他与李清都认为这不可能,便进京求证,现在他们都在陇州,听说广平王病了。”

说到这里,高力士从怀中取出那道密旨的信皮,又继续道:“李清来找李亨探听消息,那道密旨已经给了他,现在只剩一个信皮。”

“出使大秦?”李隆基的眼眸猛地收缩成一线,他几时出过这样的密旨,现在他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安庆宗会突然死去,还有李亨的暴亡,这分明是一场大阴谋中的两个环节。

刷地一下,李隆基凌厉地目光向门口的鱼朝恩射去,这道密旨可是他去传的,他究竟传到哪里去了?

他刚要下旨拿人,门口忽然传来一个宦官的高调,“贵妃娘娘求见陛下!”

话音刚落,一身素服、不施粉黛的杨玉环便闯了进来,她不敢靠近,远远地便向李隆基跪下,颤抖着声音道:“罪妾家门不幸,特来请陛下发落!”

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6章 上元夜(二)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73章 除恶(一)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68章 帘儿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87章 抓住把柄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298章 合作第263章 夜泊第38章 去成都第323章 安杨会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175章 比箭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260章 解谜(下)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65章 利用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60章 兄弟阋墙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261章 策划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31章 开店(二)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81章 意外失足第52章 暗流(四)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17章 摸奖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276章 拉拢第74章 绊脚石(二)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312章 军权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267章 蓄势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09章 夺权第三百零八章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59章 解谜(上)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9章 阆中(四)第266章 线索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7章 阆中(二)第47章 冷刀子(四)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276章 拉拢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333章 谋河西(上)
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6章 上元夜(二)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73章 除恶(一)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68章 帘儿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87章 抓住把柄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298章 合作第263章 夜泊第38章 去成都第323章 安杨会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175章 比箭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260章 解谜(下)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65章 利用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60章 兄弟阋墙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261章 策划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31章 开店(二)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81章 意外失足第52章 暗流(四)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17章 摸奖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276章 拉拢第74章 绊脚石(二)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312章 军权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267章 蓄势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09章 夺权第三百零八章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59章 解谜(上)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9章 阆中(四)第266章 线索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7章 阆中(二)第47章 冷刀子(四)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276章 拉拢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333章 谋河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