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谋河西(下)

清之所以产生谋求河西的想法,是来源于安禄山产生的一个副产品,那就是安思顺的仕途,安思顺是安禄山族弟,李隆基怎么可能对他不起防备之心,安禄山在河北根基已稳,安思顺则不然,他任宝九年高仙芝攻下朅师国后,李隆基便考虑用高仙芝取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但安思顺却挑唆胡将抗顺,河西胡人将反,李隆基也就罢了这个念头,可现在情况却发生变化,若安禄山起兵造反,安思顺再随之呼应,使长安腹背受矣!

安思顺的述职是放在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之后,已刚刚结束,时已近午,李隆基用过午膳,正在偏殿休息,虽然他有午睡的习惯,但今天躺了近半个时辰,却无法入睡,这几天,安禄山之事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些年他过得太安逸,对政事早已经不过问,突来的挑战使他的心态在一夜间变应便是杀了安禄山,可他不敢,一直忠心耿耿的安禄山竟然有不臣之心,那哥舒翰呢?安思顺呢?他们是不是也常清、张齐丘,所有手握重兵的边将他都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敢轻举妄动,惟恐移一子而动全局,惟恐杀了安禄山一人而将其他人激变,唯有装着什么也不知道。让事态继续发展,他再从背后使力,将所现的危机一一化解。

从杨国忠那里李隆基已经知道,安禄山对河东还没有完全掌控,一时半会儿他造不起反来,他有时间可以从容布置。现在,他需要挑出一个人来作为试探,看看其他节度使的反应。

“哥舒翰可在候旨?”李隆基眼睛忽然睁开一条缝,若有所思地问道。

一旁高力士恭恭敬敬答道:“回陛下的话,哥舒翰早上便已到了。”

“宣他来见朕!”

片刻,哥舒翰被带到偏殿,他昨晚因足疾几乎一夜未睡,脸色疲惫而焦黄。但他不想在李隆基面前表现出身体不适,便强打精神随太监进了李隆基地内室,此时李隆基还躺在榻上,中间只隔了道薄薄的纱帘,哥舒翰巨大的躯体轰然跪下,俯身道:“臣哥舒翰叩见皇帝陛下!”

“赐坐!”李隆基坐直了身体,关切地问道:“朕听说你足疾加重。这两天受了不少苦吧!”

口气虽然亲切温和,但哥舒翰听来却似当头泼下一盆冰水,皇上不仅知道他患了足疾,而且连这两天他足疾加重,皇上竟然也知晓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一直了解他的状况,哥舒翰心乱如麻,他不敢再深想,便起身答道:“多谢陛下关怀,臣的足疾只是小恙,发作时只是不能骑马,其他并无影响。”

李隆基淡淡一笑。并不再多问,略微沉思了片刻,他话题一转道:“这两日朕很忙,也没有时间和你深谈,召你来,只是想和你确认一件事?”

“陛下请问,臣知无不答。”

李隆基背着手走了几步,才徐徐说道:“前次朕接见安西节度使李清时,他曾给朕提起河西走廊马匪猖獗,甚至暗示他们都是安思顺派人装扮。你可曾听说过此事?”

李隆基要动的人就是安思顺,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安禄山地族弟,更重要是他的势力在各大节度使中正好排在中间;其次,安思顺就职时间不长,根基不深;再者,河西的地理位置也注定它对长安的影响不大,它不象陇右距离长安太近,也不象安西可以无限向西发展,它的北临大漠、南靠祁连山、东接陇右、西连安西,被压缩在一个长条型的地域里。

考虑了两天,李隆基最终决定向安思顺下手,来试探各节度使的反应,

但动之需出师有名,总不能因他是安禄山的族弟便株连于他,那岂不是就明示了安禄山要造反么?所以李隆基便将哥舒翰召来,借其手来除掉安思顺。

“陛下,李清所言句句是实,河西马匪确实是安思顺派人装扮,在西域,这已是公开地秘密,人人皆知,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去河西查访。”

哥舒翰一边说,一边透过纱帘偷偷窥视李隆基的表情,只见他面朝里,背对着自己,一对拳头攥得死死的,肩膀在微微发抖,由此可见他胸中已愤怒到极点,哥舒翰心中暗暗得意,他又添油加醋道:“陛下,打劫商旅这还是轻的,他还擅自提高税赋,巧设名目收刮钱财,据臣所知,在田赋上他设立了青苗钱,对放牧养马他又设立了马钱,其他盐税、茶税、商税、人头税,只要想得到的名目,他皆收税,河西百姓民不聊生,有逃去安西,有逃到我陇右.

“够了!”李隆基一声怒斥,打断了哥舒翰的述说,他猛地转过身来,紧紧盯着他道:“将你所知道的,都给朕写下来,一个字也不准漏掉。”

他又一指高力士,令道:“给他纸笔,让他现在就写。”

“臣遵旨!”急低下头,跟着一个小太监快步走到殿外去了。

此时,李隆基再也没有困意,宫女服侍他简单洗漱一下,便起驾向紫宸殿而去,内阁宰辅们也正在各自的房间里休息,听说陛下提前到来,大家纷纷赶去大殿。

“下午鲜于仲通的述职改到明日上午,朕现在有事和诸位爱卿商量。”

李隆基使了个眼色,高力士立刻将放有哥舒翰奏折的朱漆盘端到杨国忠面前。

“你们先传阅一遍,朕再说话!”

大厅里气氛肃然,十分安静。不停传来刺耳的咳嗽声,众人一个接一个地传阅哥舒翰地奏折,墨迹很新鲜,有地字甚至还没有干透,显然是刚刚写成,哥舒翰列了安思顺十大罪状。一桩比一桩重,竭尽所能地攻击安思顺,有些罪状甚至有些离谱了,比如他在第三项指责安思顺私养十万胡兵,这明显是在胡编,河西本来就有七万余军队,再加上十万胡兵,以河西一地的人口鲜薄。哪里养得了近二十万大军。

虽然漏洞百出,但没人敢指出来,李隆基

显而易见,他是要罢免安思顺,众人各怀心事,皆沉

“琮儿也看一看!”沉默不言。你也可以说说你的意见。”

“是!父皇。”数行,他心中暗暗震惊,目光迅速一挑。和杨国忠对视了一眼,怎么会这样巧,昨日李清找到自己,今天父皇便要讨论安思顺之事,难道他事先知道不成?

“陛下,臣想说几句话。”

户部尚书张筠长身站起,向李隆基欠了欠身道:“据臣所知,安思顺在河西素得胡人之心。如果真象这折子上所言,那岂不早已民怨沸腾,朝廷又怎么会一无所知?或许安思顺有不当之处,也不至于如此残暴,臣建议先不要下结论,派御史赴河西调查了情况再作决定。”

张筠是天宝末年少有的几个敢说真话之人,他家世雄厚、地位尊崇,连李林甫也奈何不了他,他自然知道李隆基地意思,但他反对用安禄山之事来株连安思顺。虽然两人是族兄弟,但他知道安思顺不会跟随安禄山,故而张筠率先出言反对。

“张尚书此言误国,书生之见也!”

说话地是陈希烈,他虽然是左相,但实为杨国忠的傀儡,手中没有半分权力,甚至还不如李林甫主政之时,平时在李隆基面前也没有他表现的机会,难得今天张筠当众驳皇上的颜面,正好成全了他。

他先李隆基躬身请示道:“陛下,可否准臣说几句?”

李隆基不满地瞥了张筠一眼,随即摆了摆手道,“左相请说!”

陈希烈捋着山羊胡,向张筠微微冷笑道:“张尚书说先派御史赴河西调查,如果真有其事呢?张尚书可保证安思顺乖乖来长安受审?私募十万大军,这可是杀头之罪,若依张尚书的话去做,他安思顺不反才怪,所以臣建议立即将安思顺投下大理寺,严加拷问。”

“那你的看法呢?杨相国!”

杨国忠忙起身道:“臣素知哥舒翰乃忠直之人,必不会妄出谬论,所以臣赞同左相之言。”

“那兵部是什么意见?”李隆基的目光又投向了韦见素,韦见素吓了一跳,他紧张地站起来连连摆手道:“臣没有意见!”

“兵部没意见,礼部倒想说几句!”声如洪钟,正是礼部尚书裴宽,只见他站起身对李隆基躬身施一礼道:“请陛下恕臣冒昧。”

“裴爱卿但说无妨!”

裴宽向众人团团抱拳一圈,这才呵呵笑道:“老臣也是带过兵之人,哥舒翰地话可信,但也不能全信,比如私募十万胡兵,在河东、在剑南这等人口稠密之地或许行,但在河西那样人烟稀少之地不可能,想必这一点哥舒也是道听途说,又比如说抢劫商旅,老臣也听说河西有此事,姑且信之,总而言之,臣也认为安思顺确实不宜再留在河西,但也不至于象陈相国所说投入大理寺拷问。”

说到此,裴宽忽然加大了声音,向李隆基郑重地说道:“老臣愿保举安思顺为工部尚书,入朝为官。”

从表面上看裴宽极为油滑,既不象张筠那般软弱,也不似陈希烈那样偏激,走中间路线,两边都不得罪,可事实上他是真正看透李隆基心思的人,要平稳顺利,不得惊动安禄山,否则又何必让哥舒翰写什么弹劾奏折。

果然,李隆基向裴宽投去赞许的一笑,徐徐点了点头道:“裴爱卿所言深合朕意,那你再说说看,如果朕将安思顺调入朝为官,谁来来接任更合适?”

裴宽早与永王商量过此事,哥舒翰是永王地坚定支持者,河西节度使一职非他莫属,只见他低头想了想道:“陇右、河西本是一体,战则合其兵,休则换其民,所以臣推荐哥舒翰兼任河西节度使。”

李隆基笑了笑,他没有表态,眼一斜,他见杨国忠跃跃欲言,便笑问他道:“杨相国可是有好的人选?”

“是!”杨国忠站起身来瞥了李琮一眼,道:“臣看好的人选是安西节度使李清,他曾为沙州都督,与河西诸将颇熟,而且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由他来兼任安西节度使正当其时。”

杨国忠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久闻他们二人矛盾重重,甚至到了你死我活地程度,他今天怎么会变了性子,竟然推荐起李清来,众人面面相视,百思不得其解,

连李隆基也感到了一丝诧异,不过他并不表露出来,回到座位上对众人摆了摆手道:“朕有些乏了,今天便到此吧!”

遣散了众臣,李隆基也向兴庆宫进发,他走的是外城墙夹道,数千羽林军在左右严密护卫,

龙辇之上,李隆基正闭目休息,高力士则在一旁小心翼翼侍侯,快到兴庆宫时,李隆基微微睁开了眼睛,他一路都在考虑河西节度的人选,裴宽推荐哥舒翰,而杨国忠却推荐李清,说实话,这两人李隆基都不想用,本来就手握重兵,怎么可能让他们再兼一镇,这样岂不成了安禄山第二?

“陛下,要出城墙了,让老奴为陛下拉好车帘。”高力士上前小心翼翼将车帘给他拉上。

李隆基瞥了他一眼,忽然问道:“大将军,你对河西节度使谁来担任,可有好的想法?”

高力士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沉思了半天,才从嘴里挤出三个字,“封常清!”

天宝十一年初,由于哥舒翰地弹劾,李隆基免去了河西节度使安思顺的职务,将他调回朝廷任工部尚书,同时,调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为河西节度使,而空出的北庭节度一职则由安西节使李清兼任,自此,李清一心一意想谋取的河西节度使最终没有能到手,但无心插柳柳却成荫,他却意外地得了北庭。

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174章 纳妾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67章 蓄势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14章 导火索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263章 夜泊第312章 军权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69章 意外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6章 上元夜(二)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276章 拉拢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80章 把柄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99章 二进宫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43章 风骤起(二)第61章 连环计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37章 发薪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50章 暗流(二)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10章 寻第14章 祸起第134章 图穷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38章 返京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374章 满月酒第262章 固执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42章 风骤起(一)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47章 冷刀子(四)第63章 杨家(一)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49章 暗流(一)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
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174章 纳妾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267章 蓄势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14章 导火索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263章 夜泊第312章 军权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69章 意外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6章 上元夜(二)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276章 拉拢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80章 把柄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99章 二进宫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43章 风骤起(二)第61章 连环计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37章 发薪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50章 暗流(二)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10章 寻第14章 祸起第134章 图穷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38章 返京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374章 满月酒第262章 固执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42章 风骤起(一)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47章 冷刀子(四)第63章 杨家(一)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49章 暗流(一)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