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

日,鸿胪寺照会吐蕃特使达扎路恭,向他通报了大唐沙州都督的决定。

李清被免职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般,瞬间传遍朝野,又被消息灵通人士广为宣扬,其震撼性更胜他升职之时。

有人扼腕叹息,担更多的却是欢欣鼓舞,大呼苍天有眼,一个无背景、无功名之人竟然能在短短一年内窜至从三品,实在让太多人眼红。

杨国忠更是欢欣鼓舞,他从心底深恨李清的发达,自己是堂堂国舅,却反不如一个外人升得快,尤其当他知道李清抢了户部侍郎一职,这份嫉恨也就更加强烈。

而现在,李清终于被罢免了,杨国忠恨不得冲到兴庆宫前大喊几声,“皇上圣明啊!”

‘冬风得意马蹄疾,’杨国忠浑身轻快地在皇城中驰马,他嘴里哼着小曲,脑海却在回味昨晚群芳苑头牌段十娘的妙处。

钱囊鼓了,他轻浮浪荡的本质便暴露无疑,夜夜笙歌、骄奢无度,只恨不得见过去失去了遗憾都统统补回来。

当然政绩还是要的,但当他的第一份极具份量的弹劾奏章抛出后,却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弹,似乎一夜间,所有人都与他为敌,也亏得新投靠的赵岳及时出谋,让他公开发表声明,这弹劾他的声音才渐渐平息,又有李林甫关照吏部,才让他有惊无险地度过此难。

行至尚书省附近。只见前方一辆马车从署衙拐出,正不急不缓地与他同向行驶,杨果国忠认出那是左相陈希烈地马车,此刻他心情大好,急着要找人一同分享这份喜悦,而素恨李清的陈希烈无疑是一个知音。

杨国忠催马上前与马车并驾齐驱,他侧头向车窗笑道:“左相在新年还来朝中,不愧是百官的楷模啊!”

车帘拉起。露出一张阴沉的脸,但眼角的笑意尚未褪尽,可以想象他刚才在马车里是怎样喜笑颜开,。

“杨中丞可是去丈量土地回来?”

陈希烈冷冷讥讽道:“老夫的宅田多占了邻人两分地,杨中丞不妨将也将我放在奏折首位。”

杨国忠不明白,明明自己只弹劾官商。为何竟带出土地问题,他虽不太懂政事,但也知土地问题敏感,碰不得。

当下他呐呐干笑道:“左相说笑了,今日是下官当值,顾而来看看。”

话题一转,杨国忠又精神振奋,笑道:“左相可知李清之事?”

原以为陈希烈定会与自己相视大笑,不料陈希烈虽恨李清,也不屑与杨国忠分享他内心的得意。在他看来,杨国忠是小人之心。幸灾乐祸罢了,怎能和自己高雅情趣相提并论。自己么,只是和李清有些政见不同,高深着呢!

“杨中丞,岂不闻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同是一朝之臣,何必去落井下石。”

他鄙夷地摇了摇头,“罢了。这是君子之言,与你说无用.

车帘刷地拉下,仿佛破产商人情妇的脸色,他不再理会杨国忠,催马车加速,绝尘而去.

杨国忠碰了个大钉子,不由狠狠地盯着远去地马车,‘呸!’了一声,骂道:“狗屁君子,伪君子!”

他郁闷地掉转马头,向自己的御史台而去,不料刚到署衙前,便见一群护卫簇拥着一辆马车正要离去。

杨国忠顿时慌了手脚,连声大喊,“李相国,李相国留步!”

他几乎是连滚带爬从马上冲下来,一只脚还挂在镫里,险些让他摔了个大马趴,李林甫听见杨国忠的叫喊,便命马车停下。

虽是新年休假,但每个部寺都有人值日,李林甫是中书令右相,执政事笔,维系朝廷的正常运作是他的职责,他每日巡视各部,今天到御史台,却发现里面只有几个小官在聊天,御史中丞竟一个也没有。

李林甫见杨国忠上前,他脸色微沉,略略责备道:“杨中丞,你专司纠偏礼仪,按制应和本相一同巡视,可你非但不随我纠察诸司,反而自己来晚,我闻你夜夜宿青楼,你需检点才是,否则你有何脸面弹劾别人?”

杨国忠满头大汗,连忙躬身解释道:“属下本来已经早到,但被左相叫住,故而来晚了,请相国恕罪!”

“陈希烈么?他找你做什么?“

杨国忠随口应付,不料李林甫却要追根问底,无奈,他只得答道:“是为李清被免职一事,听说龙颜震怒,属下和左相国都颇替他担心。”

李林甫微微一阵冷笑,“你们是幸灾乐祸吧!”

他暗暗叹息,李隆基罢免李清不过是为了敷衍吐蕃,给他们一个说法罢了,什么私自出兵,没有他李隆基默许,李清敢出兵吗?什么擅杀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一死,恐怕李隆基最是开心。现在朝野上传得沸沸扬扬,皆说他政治生命已经完结,竟无一人看出李清‘留京候用’这四个字的含义。

‘看来这户部始终是到不了自己手上’,李林甫不禁深深忧虑,虽然李清此时能量尚小,对他构不成威胁,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任他坐大,自己早晚会死在他手上。

但此时李林甫暂无暇顾及李清,韦坚和皇甫惟明才是他当务之急,这可是李隆基亲自交代之事,眼看皇甫惟明已经述职结束,再过些日子他便回去了,得抓紧啊!

李林甫望着杨国忠,知道他急于摆脱官商一案弹劾失败地不利,正焦急四处寻找功劳,此时不好好利用他,更待何时?。

想到此,李林甫微微笑道:“今晚我有个家宴,杨中丞新年后尚未到我府上,不如一起来小饮几杯,你看如何?”

一句话提醒了杨国忠,他竟忘了给相国拜年,他不由狠狠一拍自己脑门,急忙躬身应道:“属下今晚一定来!一定来!”

可惜李林甫尚不知道董延光之事,若知道,他就会判断出,皇甫惟明此时已是案板上的鱼,他便也不急了。

皇甫惟明此时真象一条置在案板上待宰的鱼,惶惶不可终日,本来是半白的头发一夜之间变成雪白,自从王难得背叛,将他的私募军带走,他便知道大势已去,这一切早在李隆基的掌控之中,从命李清为陇右副使时便开始了

走,李隆基便插进了董延光,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他每天都坐在府上,只等待着军队上门来抄家抓人,但事情已经过了十日,李隆基依然没有动静,皇甫惟明本已绝望的心竟生出一丝侥幸来,有可能是李隆基抓不到他要谋逆的证据,想想也是这样,王难得领兵却不知令,而自己所下之令是拆成三份,缺一不可,其中最关键的一份手令已经回到自己手上,仅得到另外两份手令是根本猜不出自己的真实用意。

“难道真是这样吗?”

案板上的鱼死命挣扎了两下,急切想跳回到水池中,不过他却不知道,李隆基迟迟不宰他,不过是想用他为饵,钓出更大的鱼罢了,他府宅周围早已经布满了暗哨。

这天一大早,门房便赶来报告:“老爷,门外那位李公公又来了,我告诉他老爷不在家,可他就是不肯走,现在还候在那里,已经快半个时辰。”

“李静忠又来了!”皇甫惟明一下子跳了起来,这已经是李亨第三次派李静忠来他府上了。

“不要去管他,他爱站多久就站多久。”

皇甫惟明三步并作两步,抢先躲到书房去了,他不想让李亨知道事情已经失败,更不想再被他牵连,他猜得不错,李静忠确实是受太子之托来打探消息,这几天,皇甫惟明仿佛失踪了一般。音信皆无,太子李亨心急火燎,派人去咸阳和凤翔也打探不出消息,华清宫那边更是平静如昔,二万军队竟不知去向。

李亨这下才害怕起来,他只希望是皇甫惟明是自己发现事态不对,主动撤走,这样他便可以洗掉逼宫地罪名。但希望并不代表现实,到底是怎么回事,必须要找到皇甫惟明本人,可他既无口信,也无任何消息,和两万军队一起平空消失了。太子李亨陷入到深深的恐惧和担忧之中、方寸大乱,他也由此渐渐失去了理智和分寸。

午后,天空变得无声无息,令人恐怖的寂静,大片浓密的黑云早先便横在遥远的天边,象铅色的幕布一样,现在它开始扩大,而且出现在树梢上,很快,整个长安城迅速地阴暗下来。天空仿佛泼了墨汁一样,这是夏日里常见的大暴雨来临前征兆。可它在冬日里出现,实在太不寻常了。

只短短地一刻钟。天空便完全被黑暗吞噬了,李清站在窗前,凝望着这个不寻常的冬日,他仿佛已经听到了远方有隆隆地雷声,声音越来越近,忽然,一道闪电将天边的黑暗撕破,紧接着。头顶上一声天崩地裂般的炸响,他的耳朵都似乎被震聋。

“这是今年的第一声春雷。”

李琳走进房内。他也略略诧异道:“只是惊蛰还有几天,春雷反倒先至了。”

李清将窗户关上,雷声立刻便减弱了,他歉意地笑了笑道:“到今天才给世叔拜年,实在是太晚了些。”

“来了便好,先坐下说话。”李琳拉了两把椅子,请李清坐下。

他沉思一下道:“这次贤侄被免职,我也觉得其中颇为蹊跷,贤侄不妨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重新返京了。”

李清面容带一丝苦笑,早知道沙州都督当不了半年,他又何苦让帘儿去受那个颠簸之罪呢?难怪李隆基准他带家属走,他端起茶杯细细品了一口,又笑道:“世叔可了解皇上的布局。”

⊙ ttКan⊙ ℃ O

“最近废太子之事扑朔迷离,有人说要废,有人说只做做样子,帝王心术,谁又能看得透?”

停一停,李琳眼光忽然变得异常惊讶,“难道贤侄知道?”

李清点了点头,“知道谈不上,只是略略猜到一二。”

“那.

李琳很想知道,在朝廷地一次次权力变局中,只有料到先机,说白了,只有先猜到皇上的心思,仕途才可能平坦,但这种话又极为敏感,李清肯告诉他吗?他目光迟疑而又满含希望,紧紧地盯着李清。

李清却淡淡一笑,他今天到李琳府上来一个目的,就是想让他支持章仇兼琼,昨日章仇兼琼又来找他,很坦白地告诉李清,皇上已经决定让他进京,任门下侍中,也就是左相,现在陈希烈的位子,陈希烈则迁尚书左仆射,让出门下省,而李清则任户部右侍郎并判度支使(若不加实衔,侍郎也是有名无权)。

李隆基的布局已经很明显了,就是用章仇兼琼来牵制李林甫一党独大,他之所以用章仇兼琼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资历和能力,更重要是章仇兼琼与太子李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够很容易地接收太子党旧人,再铲掉皇甫惟明、韦坚等铁杆,就算太子暂时不倒,他也完全被架空,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李隆基心机之深、手段之巧妙,实在让李清叹为观止,但他也隐隐猜出李隆基的另一层意思,让章仇兼琼来缓解越来越尖锐的土地和财政矛盾,李清知道,这也是造成安史之乱地根源,若想避免安史之乱,就必须迎难而上,尽最大的力量去缓解这两个人人避之地问题,‘户部右侍郎’这五个字的深刻含义,他又岂能不明白。

“皇上要任命章仇兼琼为左相,我为户部右侍郎兼度支使,以平衡相国党。”尽管他语气轻描淡写,但李琳还是被震惊了,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地权力格局变化,章仇兼琼为左相也就意味着一新党派的兴起,随即会产生一系列的人事变动,那自己呢?自己又该站在哪一面?

不等他说话,李清就仿佛看穿他的心思似的,随即郑重说道:“我来找世叔就是想请世叔也站到我们一边。”

李琳沉默不语,过了半晌,他才叹了一口气,苦笑道:“我女儿都跟你走了,我还有选择吗?”

天空又一声雷响,雨开始哗哗地下了,带着初春的寒意,洗尽冬日的最后一场残雪,远方雾茫茫一片,随着第一声春雷到来,天宝五年的春天开始走近,或许还有春寒料峭,但春意已经沛不可挡,它惊醒了万物、催绿了大地,昂首阔步地走来。

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374章 满月酒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276章 拉拢第68章 帘儿第138章 返京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6章 上元夜(二)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73章 除恶(一)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350章 勒索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276章 拉拢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259章 解谜(上)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75章 绊脚石(三)第38章 去成都第14章 祸起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182章 远谋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286章 外放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79章 黑帮老大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61章 连环计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01章 相亲(下)第216章 意外第263章 夜泊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100章 相亲(上)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45章 冷刀子(二)第17章 摸奖第50章 暗流(二)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7章 县令第34章 美人计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01章 相亲(下)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97章 谋画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9章 阆中(四)第203章 悲情牌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6章 上元夜(二)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92章 北番有人来
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374章 满月酒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276章 拉拢第68章 帘儿第138章 返京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6章 上元夜(二)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73章 除恶(一)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350章 勒索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276章 拉拢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259章 解谜(上)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75章 绊脚石(三)第38章 去成都第14章 祸起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182章 远谋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286章 外放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79章 黑帮老大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61章 连环计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01章 相亲(下)第216章 意外第263章 夜泊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100章 相亲(上)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45章 冷刀子(二)第17章 摸奖第50章 暗流(二)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7章 县令第34章 美人计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01章 相亲(下)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97章 谋画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9章 阆中(四)第203章 悲情牌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6章 上元夜(二)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92章 北番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