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

诗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天宝初年,天下大熟,斗米不过十钱。话说剑南道阆中郡下,有一县名仪陇县,县南有一山,名金城山,传说葛洪便在此羽化成仙,至今还留有抱朴洞,山间林木幽深、流水潺潺,仿佛那葛洪的五谷道场尚存,这山吸得精华,竟颇有几分灵秀之气。

这一日山路上走来两人,乃一老一少两个游方道士,走在前面的是个道童,说是道童却身材高大,面相业已成年,他身着皂布短褐袍,头戴紫竹冠,背着个粗布大行囊,虽是道童打扮,但举手投足间倒流露出几分随意洒脱,不同于寻常唐人的气质。

他纵身跃上一块怪石,仔细端详它片刻,回头笑道:“我说老道,这里山奇石秀,你为何不在此建个道观,也好养老升天。”

他身后的老道更是不堪,浑身上下全然没有半点仙风道骨,他身量矮小,面皮焦黄,背上布囊重似千斤,直压得他嘴歪眼斜、发端凌乱,天正值三九,但豆大的汗珠却顺着山羊胡汇集,大滴大滴地落到地上,蓝色的道袍也内外湿透,远远望去,头顶上蒸出腾腾白雾,却和那道家仙气毫无半点瓜葛。

“你以为我不想吗?到处受人白眼,这两年腿都跑细了。”他靠在大石上,把背上的袋子吃力地往上托托,方才恨恨道:“不就是没钱吗?好容易攒下几个铜板,偏偏又撞上你这个大肚汉!”

说到钱,那道童瞥了一眼老道背上的布包,大笑道:“我倒从没见过象你这样拿钱的,你就不能去兑成银子吗?这十贯钱少说也有五、六十斤重,看把你压的,还是我替你拿吧!”

老道见道童的狼爪高高向自己背上抓来,吓得他倒退两步,失去了平衡,‘扑通!’一屁股坐在地上,急道:“你且背好自己的行李,那里面可有我们吃饭的家伙,这钱,我自己背得动!”

他费劲地爬起,拍拍身上的尘土,寻思道:“是有些太重了,下山后先寻一个柜坊存下。”又抬头看看天色,见西天飘来几块暗云,他急嚷道:“天已经不早,你快看看附近有无下山之路,莫要再露宿野外了。”

道童醒悟,肚子咕噜一阵响,却是饿了,忙打手帘四处张望,突然他哑然失笑道:“我脚下可不就是下山的路么?”

老道大喜,先抢路而去,道童跳下石来,行囊里又掉出把古铜剑,也顾不得放回原处,一把抓在手上,紧赶几步向老道追去,两人大呼小叫,渐渐地声息远去。

这道童叫李清,本是江南一小镇财政所的会计,国庆和同事来四川青城山旅游,贪恋绝顶风光,失足掉下山来,醒来时竟已来到了唐朝,被这孔方道人所救,接好了脱臼之骨。既受了人家的恩惠,自然得图报,又想到自己无处吃饭,便答应做他一年徒弟,替他打打下手,这几个月过去,李清也渐渐适应了时差,自然而然将自己当作了李隆基治下一芥草民。

说是道士,其实不过是装神弄鬼,哄些愚民蠢妇,骗几个钱米度日,这种把戏,李清的时代遍地都是,和老道配合几次,倒也得心应手,竟被他悟出些新意来,前两日在新政县骗了一大户,哄得老太太十贯棺材本,怕人家识破报官,只寻些荒野山路逃命,二人竟跑到这金城山来。

山下便是仪陇县,全县人口不到五千户,以张、王两姓为大,其中张姓中又以县南的张百龄府最为有名,原因倒不是他家最富,而是其妻为新政县望族鲜于世家之女,族长鲜于士简有两子,皆在外为官,有了这个靠山,这张府自然便成了仪陇县的官绅集散之地。

张百龄惧内,也造成他家人丁不旺,膝下只有一子,名唤张仇,少时斗鸡走马,长大后又迷恋上青楼,平日里眠花宿柳,在这仪陇县也颇有几分风liu名气。

可这两天,张府却乱成一团,少爷张仇突然变得痴呆流涎,一脸疯相,搂着母亲叫娘子,扯着父亲唤小厮,张员外急请来名医诊治,把了半天脉搏,结论竟然是:中邪了。

既是中邪,那便和医无关,张百龄到处去寻些有法术的和尚道士,前两日来了个和尚,身似菩萨,笑如弥勒,捏着拈花手,口颂金刚经,自称南海菩提士,来中土普度众生,弄得张夫人真当他是菩萨降临,好饭好菜伺候,末了,却被张仇在他光头上扣了一坛子屎尿,落荒而逃。

张仇的病虽重,但除去那溺子的张氏夫妇,合府上下却人人明白他的病根,起因是张仇在外做官的大舅有些门路,见新政县县尉已快到退仕的年龄,便想给他的外甥谋个差事,也好顺便照顾自己的家小,但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有功名,至少是举人。信捎到张府,张百龄大喜过望,县尉虽不入流,但好歹也是个官,可转念又凉了心,儿子连童生的资格都没有,何谈举人,好在离县尉退仕还有一、二年,现在学还来得及,在委婉和儿子说明今后须得用功读书后,张仇一惊,便突然中了邪。

张百龄虽然也觉得这邪中得有些蹊跷,但身子老迈,禁不住夫人的擀面杖伺候,只得派人四处寻仙问道。

......

“他奶奶的,去哪里找捉鬼的瘟猪道士?”

张才揉着额头上红肿的大包,恼恨地骂道,这已经是他两天来的第三个暴栗了,明明少爷是假装,偏就老爷和夫人看不出,把所有家人赶出来寻找什么和尚道士,这寒冬腊月的,和尚道士可不窝在被子里想尼姑道姑吗?

“无量佛!施主可是在寻道士?”

张才猛地一惊,急回过头来,象见了鬼一般,吓得连退几步,自己刚想道士,道士就出现在身后,只见他眼前出现一老一少两个道士,皆笑咪咪地望着自己,那老道士身穿一件满是刺毛的蓝色麻布道袍,上面斑斑点点,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左手甩一柄马尾拂尘,右手却死死拖着一只粗布口袋,看那架势,象是怕人抢去,指节都捏得发白了,而旁边的少年道士,身上粘满枯枝草屑,两只拳头握得紧紧的,虽也在笑,但那笑容里分明有些不怀好意。

张才一阵心慌,结巴道:“是倒是,可是....”他很是犹豫,眼前两人与其说是道士,倒不如说是两个叫花子,能领回府吗?

“可是什么?我们可是青城山正宗的道士,有官府的度牒。”那少年道士在身上摸了半天,却没找到,又笑道:“可能在包裹里!”便准备打开那硕大的行李包,细细搜寻一番。

“好了!别找了。”张才的脑门上一阵疼痛,心中长叹一声,便止住了少年道士。

“我家府上确实在寻道士驱邪,两位可跟我来。”

两个道士对视一眼,都掩饰不住眼中的狂喜:“若让他们解什么道家经典,恐怕难以唬弄,而捉鬼驱邪,可不正是他们拿手的么?”

捉鬼之初,先得看人,这家人衣料是半新的上好细麻,鞋为绸面布底,却洗得发白,只瞄一眼张才的穿戴,孔方道人便对张府的家境便有了初步的推断:大户人家,只怕有些吝啬。

“小哥,出来多少时辰了?这寒冬腊月的,可吃过晚饭?”

张才瞥了他们一眼,淡淡道:“放心!既让你们来驱邪,总归让你们吃饱”他突然想起一事,急低声道:“叫你们来是给少爷驱邪,你们可记住一点,少爷的邪可是中在心里,可有可无,明白吗?”

二人大喜,这家人的言外之意,便是说他家少爷根本没有中邪,孔方道人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悄悄塞给张才道:“亏得小哥提醒,这点钱,小哥可去喝碗酒,暖暖身子。”

张才本来是怕二人惹出事端连累他,便事先提醒,不料却有了意外收获,他掂掂铜钱,钱虽不多,但这份奉承却让他很是受用,随手揣进兜里,铜钱叮当作响,直美到心里去。考虑片刻,还是将少爷中邪的前因后果细细讲给二人听,算是还了这十几枚铜钱的情,最后再三叮嘱道:“我家老爷好说话,倒是夫人有些严格,两位可要认准人了。”

“省得!省得!”孔方道人忙不迭应道,吃这碗饭的,还看不出来吗?

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99章 二进宫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5章 贵人(一)第216章 意外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51章 暗流(三)第45章 冷刀子(二)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44章 冷刀子(一)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5章 上元夜(一)第36章 贵人(二)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61章 连环计第44章 冷刀子(一)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34章 图穷第266章 线索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100章 相亲(上)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0章 官司(四)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265章 利用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138章 返京第44章 冷刀子(一)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三百零八章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20章 官司(四)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7章 摸奖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14章 导火索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244章 科举案(六)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67章 官从天降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60章 兄弟阋墙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99章 二进宫第174章 纳妾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267章 蓄势第323章 安杨会第17章 摸奖
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99章 二进宫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35章 贵人(一)第216章 意外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51章 暗流(三)第45章 冷刀子(二)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44章 冷刀子(一)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5章 上元夜(一)第36章 贵人(二)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61章 连环计第44章 冷刀子(一)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34章 图穷第266章 线索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100章 相亲(上)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0章 官司(四)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265章 利用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138章 返京第44章 冷刀子(一)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三百零八章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20章 官司(四)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7章 摸奖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14章 导火索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244章 科举案(六)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67章 官从天降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60章 兄弟阋墙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99章 二进宫第174章 纳妾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267章 蓄势第323章 安杨会第17章 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