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

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

东宫,太子李亨坐在台阶上呆呆地望着绵绵细雨,一阵风吹来,细雨斜飞,打湿了他的发端和襟袍,但他却似乎毫无知觉,人仿佛一座雕像般一动也不动,昨天的内阁会议几乎已经决定了他的命运,皇甫惟明被罢免,夫蒙察灵被调走,但最关键是永王李璘遥领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刺透了他的内心,滴下血来,他几乎不用怀疑,李璘就是将要替代他的新太子,李亨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脑海里似乎还浮现着十年前他被册封为太子的情形,仪容浩大、威严肃穆,那时,他傲视大唐万里山河,踌躇满志,勾画他的宏伟事业;可就短短十年后,他却形单影孤地坐在台阶上,前面是凄风苦雨,强烈的失落与强烈的不满,象两条失控的魔龙,完全吞噬了李亨的心,让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和仇恨。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李静忠撑着一把油纸伞来到他身边,他垂眼望着李亨,眼睛里含着一丝怜悯,他眼前的这个人完了,现在长安城连守门的士兵都知道太子要垮了,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废太子的那一天越来越近。

李静忠暗暗叹息一声,心中也有一点失落,毕竟服侍他十几年,感情是有一点的,但更重要却是眼看着利益要从手上滑走,若李亨登位,他将是既得利益者,但失落归失落,他也身不由已,挣不脱背后那只覆盖大唐江山地黑手。

“殿下。外面风雨寒,还是回屋去吧!”

李亨思路被打断,也感觉风寒刺骨,便扶着李静忠的手站了起来,慢慢走回屋内,他披了一件厚袍,沉思一下对李静忠缓缓道:“你去一趟韦坚府内,传个口信。约他今晚老地方见。”李亨还有最后一个希望,那就是王忠嗣,他也是自己的支持者,朔方、河东拥兵十余万,如果他能站出来替自己说几句公道话,或者摆个姿态。或许就能动摇父皇的决心。

但王忠嗣不是皇甫惟明,这一点李亨也清楚,两次约他都借故不来,他又肯为自己做多大牺牲呢?李亨的手几乎要将茶杯捏碎,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也绝不放弃,王忠嗣既然不肯来见自己,就让韦坚去劝他好了。

“告诉韦坚,今晚亥时一刻,在寒月厅等我。”

李亨说完。却见李静忠站着不动,欲言又止。他重重‘哼!’了一声,阴骛的眼睛盯着他。冷冷道:“怎么?难道连你也要欺我吗?”

李静忠吓得连忙跪下,“奴才不敢,殿下,奴才是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李亨的声音依然冰冷,他几时需要人来提建议,但自己能用的人也只有他了,李亨强忍住气问道。

“奴才以为,现在皇上已经回京。殿下现在夜间出去必然会被有心人发现,不如殿下写封信。属下带给韦尚书。”

李静忠说地很委婉,他意思是指有人会暗中盯梢,但实际上他不想再背这个巨大的包袱。

李亨静静地看李静忠,目光闪烁不定,今天李静忠的反常让他心生了警惕,‘他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写信?’李亨想到自己许多事情都被父皇所知,而这个人却一直没抓到,他忽然开始怀疑起李静忠来,‘难道会是他吗?’

“罢了!你说得也有道理,这次就不见了。”

李亨拉长了声音冷冷道:“我有些累了,你去吧!”

一直盯着李静忠离去,李亨才慢慢走到内室,到门口,他浑身打了个寒战,头开始沉重起来。

太子妃正斜坐在榻上看书,忽见太子进来,便放下书迎了上来,她嫁给李亨已近二十年,容貌依旧美丽,气质雍容端庄,明亮的双眸安详而宁静,嘴角上挂着露而不显的微笑,从她的一举一动中都透出一种温柔典雅地气息。

走到近前,她见丈夫两腮潮红,脚步有些飘忽,便轻轻握住他的手,只觉冰凉彻骨,急忙扶他坐下,脸庞碰到他的发稍,不由惊诧道:“殿下头发怎么湿了,可是淋雨了么?”

她又摸了摸李亨的额头,感觉异常滚烫,顿时吓了一跳,“殿下生病了!”

李亨轻轻点了点头,他也感觉到自己有一点不适,

韦妃更加着急,赶紧先将他扶躺到床上,替他除去鞋袜,道:“快上床躺下,臣妾这就去叫御医。”

她转身便要走,李亨却一把抓住她纤细而白皙的手,“你等一下,我有话对你说。”

韦妃停住了脚步,她见丈夫满脸严肃,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她虽身处深宫,但从侍女的口中也听到了一点消息,但她从不过问丈夫朝中之事,也并不将此事太放在心上,若丈夫被废,她不做太子妃就是了。

李亨尽量让自己口气缓和一点,微微笑道:“这次新年,你还没有回过娘家,这眼看就过了,不如你今天就回去看看,顺便替我给你大哥送一封信,你看可好?”

“可是你生病了,我怎么放心得下?”

韦妃摇了摇头,柔声道:“娘家随时可去,也不急这一时,等你身子好了我再回去。”

李亨见她不明白,索性直说道:“我其实是想让你替我送信,事关重大,别人我放心不下。”

韦妃这才听懂丈夫的意思,想了想,便答应下来,李亨大喜,赶紧写了一封信,郑重交给她,又再三嘱咐道:“这封信只能交给你大哥,若见不到他,便把信烧了!”

韦妃将信小心收了,又将杜良找来嘱咐她好好照顾太子,随即命人准备车驾,她要回娘家探亲。

韦氏一族遍布长安,而韦坚则是韦氏嫡传,他的府第位于光德坊,旁边便是药王孙思邈的宅子,今天是正月十二,离正月十四祭祖的日子还有二天,韦坚两个在外做官地弟弟韦兰、韦芝也回了老宅。

天已经擦黑了,春雨似乎也下得累了,渐疏渐消,但天空还是灰蒙蒙的,到了夜间却变成火烧似地暗红色。

韦府上下依然忙碌不停,祭祖是件大事,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半点也马虎不得,合府之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而韦坚却将自己关在书房中,他已经整整一天没踏出门了,手按着额头,胳膊肘支在桌子上,显得十分疲惫不堪,确实,他已经两夜没合眼了,心中充满了焦虑,只要一闭上眼,太子被赶出东宫地情形便会浮现在眼前。

在他前方的白墙上有一横随意而泼的墨迹,墨迹尚未干透,旁边被砸出一个深坑,露出

碎的灰浆,就在墨迹下面,在墙角有一个摔成三瓣的然韦坚曾经大发雷霆。

发火的原因只有一个,韦坚刚刚知道了皇甫惟明一直就藏在他自己府中,他不仅隐瞒了事情真相,而且浪费了整整十天时间,原本皇上还一时找不到费太子的罪名,却在皇甫惟明的府上搜出了他与太子的私信,使还有希望挽回之事,因为他的自私而变得回天乏力。

‘废太子已成铁板钉钉!’

韦坚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坚毅的额头布满了老气横秋,浑身的精明干练也消失了,眼睛里是茫然和迟钝。

韦坚在考虑太子的后事,皇甫惟明的罪名是私募新军而不是带兵逼宫,说明皇上并不想大动干戈,那李亨也应该不会重蹈前太子李瑛的惨剧,最多是被贬为闲王,那自己呢?目前看来,皇上还找不到借口,极可能是明升实贬、升为尚书右仆射。

这时,门轻轻地敲了敲,二弟韦兰在门外急促道:“大哥,太子妃来了!”

太子妃也就是韦坚的妹妹,他霍然一惊,起身开门出来,嘶哑着嗓子问道:“你是说韦妃,她在哪里?”

“大哥,我在这。”

韦妃在一群侍女的簇拥下款款走来,她轻轻向后摆了摆手,命侍女停步,自己上前对韦坚低声道:“大哥。我有要紧事找你。”

韦妃地最后一句话阻拦了韦坚参拜太子妃的礼节,他立刻从茫然中惊醒,脸上迅速恢复了他惯有的精明,不用说,她的要紧事一定和太子有关,“来!到房里说。”他推开书房门,让韦妃进去。

“大哥,那我先忙去。”

说罢。韦兰转身要走,可没有几步却被韦妃叫住,“兰弟,你也来听听,替你大哥拿一下主意。”她虽不知信中内容,但知夫莫若妻。凭直觉她便知道信里一定是太子有所求,而自己大哥愚忠太子,凡事不分原则,最好有人在旁边提醒他。

韦兰迟疑一下,向大哥看去,韦坚略一思索,便点了点头,“也好,你也来吧!”万一自己出事,这个家也需要有人顶着。

房间里很安静。韦妃已经离去,韦坚则看着信沉默不语。信的内容很简单,命他去说服王忠嗣停止述职。立刻返回朔方,调动大军向李隆基示威施压。

这等于就是皇甫惟明的同一手法,且不说王忠嗣肯不肯这样做,就算他答应,那他手下的将领呢?士兵呢?希望是有一线,但极为渺茫,而且搞不好还会触怒李隆基,使他大开杀戒。

对李亨是缩头一刀。伸头也一刀,可对他韦坚、对王忠嗣却不一样了。韦坚心中长叹一声,太子的令既然已下,就算办不到,他也必须去执行。

“大哥,此时是最敏感地时候,你不能再管太子之事,否则会毁了你。”虽不知信上写的是什么,但从韦坚的表情便可看出此事必然极为棘手。

韦兰大急道:“你为太子已经尽了力,趁现在还没有涉足太深,赶快收回来吧!何苦去趟那淌浑水。”

韦坚拍了拍兄弟的肩膀,微微笑道:“我一直是太子党之首,此时若我后退,那还有谁肯站出来,岂不是寒了众人的心,人须得有始有终,既然我选择了他,我就必须承负起这份责任,若我沉默,又和皇甫惟明之流有何区别。”

他慢慢走到窗前,凝望着暗红的天际,过了半晌才自言自语道:“太子并未失德,今上却为一己之私而草率废立,置国家动荡于不顾,此绝非仁君所为,当年张九龄为社稷稳定宁可罢相,我韦坚不才,也想效仿一二。”

正月十三日,天渐渐地开了,大片大片地云朵在迅速向东移动,从重重的云层中偶然露出一抹蔚蓝色,到了中午时分,一缕阳光终于照在城楼上,激起士兵们一片欢呼.

眼看明日便是上元灯会第一天,从京兆各县赶来长安观灯的百姓络绎不绝,有亲戚则投亲戚,没有亲戚则找一间干净的客栈住下。

明德门外吵吵嚷嚷,上千名等着进城的百姓将城门挤得水泄不通,越是焦急涌堵,士兵放行的速度也就越慢。

这时,远方出现几辆马车,被一队骑兵护卫着向城门而来,为首一辆马车宽敞坚固,拉车的马儿满身黄泥、气喘吁吁,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马车里坐着三个年轻女人,皆容颜秀丽,其中一女怀抱襁褓,正指着长安城向另二人说着什么,她嘴角含笑,一双秀目却弯成月牙,这自然就是李清的妻子帘儿,另二人不用说,一个是小雨,一个就是李惊雁,她们是正月初二从沙州出发,经过十天的跋涉,终于抵达长安,目的就是为了和丈夫团聚,一家人能一起过上元节。

孩子刚刚闹过一阵,现在睡得正香甜,“大姐,让我来抱一会儿吧!”李惊雁见帘儿抱得辛苦,便伸手将小家伙接了过来。

她在孩子粉嫩地小脸上亲了一下,又端详她片刻,忽然笑道:“大姐,你发现没有,小家伙的鼻子倒越来越象他爹爹了。”

“小家伙地鼻子扁扁塌塌的,现在哪里看得出来像谁。”

一旁地小雨懒洋洋笑道:“我看你是想那个人了,才编出个理由来。”

李惊雁顿时颊飞红晕,啐了她一口,却找不到话反驳,便扭过头去不理她,帘儿轻轻捶着胳膊,在一旁笑而不语,眼看要见到丈夫了,她心中何尝不是一样激动呢?这时,马车慢了下来,她扭头向车窗外看去,只见要进城的队伍排成一条长龙,前进极为缓慢,只得耐着性子慢慢等。她忽然若有所感,似乎有人在注视她,略一凝神,发现对面二丈外也停着一辆马车,也是有士兵护卫,却见车窗处有一女子正盯着自己上下打量,只见她约二十出头,生得眉毛修长、杏眼神飞,皮肤细腻,犹如白瓷一般。帘儿也觉得她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可一下子却想不起来。

“你可就是李清之妻?”对面女子忽然开口问道,口气冷淡,显得有些不友善。

“正是!”

帘儿应了,迟疑一下,她也反问道:“我看你颇为眼熟,可一下子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那女子冷冷一笑,“你有诰命在身,自然便记不得我,我们在成都见过,我姓杨,叫杨花花。”

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16章 义助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307章 秘密武器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60章 解谜(下)第67章 官从天降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266章 线索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89章 困兽犹斗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98章 合作第267章 蓄势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265章 利用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67章 官从天降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8章 阆中(三)第34章 美人计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54章 品牌效应第131章 破局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260章 解谜(下)第35章 贵人(一)第37章 发薪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56章 暗访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59章 初见诗圣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61章 连环计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6章 贵人(二)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01章 相亲(下)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58章 门生第197章 谋画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20章 官司(四)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52章 暗流(四)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50章 暗流(二)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75章 绊脚石(三)第114章 成亲第35章 贵人(一)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91章 曲江邂逅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1章 开店(二)第296章 行猎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
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16章 义助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307章 秘密武器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60章 解谜(下)第67章 官从天降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266章 线索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89章 困兽犹斗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98章 合作第267章 蓄势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265章 利用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67章 官从天降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8章 阆中(三)第34章 美人计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54章 品牌效应第131章 破局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260章 解谜(下)第35章 贵人(一)第37章 发薪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56章 暗访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59章 初见诗圣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61章 连环计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6章 贵人(二)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01章 相亲(下)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58章 门生第197章 谋画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20章 官司(四)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52章 暗流(四)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50章 暗流(二)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75章 绊脚石(三)第114章 成亲第35章 贵人(一)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91章 曲江邂逅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1章 开店(二)第296章 行猎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