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不速之客

天色昏黑,一轮半月挂在西天,清冷而凄迷,寒夜,冷得仿佛要将人的血液冻起来,一辆马车由远而近,飞快驶入兴化坊,一直到杜有邻的府前停下,早等候在府门前的杜有邻立刻迎了上去。

车门开了,广平王李俶大步从车上下来,向手上呵了两口白气,又跺了跺脚,将僵硬的腿松散开,“他来了吗?”李俶笑着问道。

“来了!李都督已经来了好一会儿,正等着小王爷呢!”

说着,杜有邻便领着他进了府门。

在一间温暖的静室内,火盆烧得正旺,李清悠闲的靠在椅子上,细细品茗手中之茶,荔非兄弟则一左一右站立在他身后,一动不动,面上毫无表情,仿佛两座岩石雕像一般。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李清一抬眼,只见一神采飞扬的年轻人大步走进,他头戴紫金冠,一束金带箍在额头,金带中间镶嵌着一颗蓝宝石,在灯光映射下闪闪发光,眼似弯月,唇线刚强,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自信,浑身散发着勃勃的青春气息。

“抱歉!让李都督久等了。”

他先施了个礼,又上下打量一下李清,不禁感叹道:“人说戍边苦,果然不错,李都督比我初见之时瘦了许多啊!”

“这两天还稍好一点。”李清摸了摸下巴笑道,他又向荔非兄弟使了个眼色,二人立刻转身出去。

李俶见两人皆身材高大魁梧,手脚修长,轻巧的头盔下神色严峻、目光锐利,眼中不禁流露出赞赏之色,一直盯到二人的背影消失,这才脱口赞道:“好生雄壮的勇士。”

李清微微笑道:“此二人都身经百战,一个力大无比,可勇战百人;一个箭术无双,机敏多智,他们都是我私人护卫,再配上我豆卢军最精锐的三百骑兵,让他们来辅佐殿下对阵,不知殿下可看得上眼?”

李俶大喜,急忙向李清深施一礼谢道:“多谢李都督相助,此番有大败吐蕃人的豆卢军相助,我便更有把握。”

“不过有几句话我要说在前面。”李清看了一眼杜有邻,后者会意,立刻悄悄带上门出去。

这时,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二人,李清深深看了一眼这个未来的大唐皇帝,他沉思片刻,方徐徐道:“我助殿下的目的,是希望殿下能够得到皇上的嘉许,从而保你父王度过此难。”

李俶迟疑一下道:“李都督是否将我看得太高,一个小小的比试怎可能改变东宫格局?”

“比赛不能,赈粥难道就能吗?”

李清摇了摇头,他昨日得到消息,驻扎在咸阳的皇甫惟明军队一夜消失,全部都退出关中,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隆基并不想用举兵造反一事向皇甫惟明和太子发难,这样会牵涉太大,从而使太子之废牵动国体,这正是李隆基这种不愿步调过大的考虑,可有能使太子再逃过今天这一劫,这中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一件极小之事或许就能改变历史前进的轨道。

他小心地将茶杯放置在桌子边缘,恰恰不会掉下为止,

他委婉对李俶解释道:“你父王目前的形势就似这茶杯,悬于一线,向外一点,杯子就会落地粉碎,但稍稍向里推一推,茶杯便稳了,我的比喻,殿下可懂了?”

“所以李都督希望我能在这次比赛中出彩。”

李俶轻轻将杯子向里面推一推,精神大振道:“我明白了,增加一点筹码,我父王就可能有惊无险度过此难?”

李清缓缓地点了点头,他目光冷静,徐徐道:“是这样,但这只是其中一步棋,但要想这整盘棋活起来,这一步棋还远远不够。”

李俶长长吁一口气,心中一根紧绷的弦蓦地松了,他望着李清半天,忽然站起身来,脸色肃然地向李清深深一躬,异常诚恳道:“我虽然不能代表父王,但我本人相信李都督,今日之恩,本王将深铭于心。”

离开杜有邻府,天已经大黑,路上行人稀少,空气寒冷而清新,李清仰望着天上璀璨的星斗,仿佛在接受来自遥远星系的能量,他的双眸如星星一般明亮,此刻,信心已经恢复,心中充满了斗志,他要为自己的命运去搏斗,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正因为年轻,他还有机会爬起,他还有机会站得更高,这一刻,李清的胸怀变得如星空一般坦荡,他不再计较眼前胜败和荣辱、赏赐和冷遇,他的眼光渐渐变得远大,既然命运之神让他来到唐朝兴衰转折之时,他就应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一番大事,决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如果说过去他是在被动的接受历史,而现在,他要让历史跟着他的思路而转变,或许路还很漫长、也有艰辛,但他已经看准了方向,将坚定、毫不畏惧地走下去。

“你应该办得到!”

李清仰头向星空大声叫喊,声音在寂寥的朱雀大街上回荡,从人纷纷回望自己的都督,虽然不知道他在喊什么,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身上洋溢的自信和喜悦。

“大家把马速放开!”李清大喊一声,率先纵马飞出,十几匹战马的蹄声如暴雨般在大唐的轴心线上敲响,宛若一阵狂风,瞬间便消失在黑沉沉的夜幕之中。

“老爷,府中有客人在等。”

门房见李清一行远远飞驰而来,急上前禀报。

“是什么人,可有名刺?”李清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随从,边走边问道。

“回老爷话,来人已经上了年纪,他自称是老爷的熟人,他没有名刺,但小的也不敢阻拦。”

“为什么?”

李清停住了脚步,忽然他看见街对面停着一辆马车,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环护左右,心中更加疑惑,‘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还有军队护卫,难道是皇甫惟明不成?’

一边想着,不由加快了脚步,走进大院,只见客厅里灯火通明,有一人正坐在里面慢慢喝茶,距离甚远,看不清楚模样,不过那副架势,便有一种不为人下的威严。

那人也看见了院子里有人走来,便放下茶杯,背着手笑呵呵走出,李清刚跨进门槛,却愣住了,屋里不是别人,正是大唐极有权势的一个特殊之人,高力士。

“大将军深夜来访,李清事先不知,让大将军久等了,万望恕罪!”李清身体僵硬地向他躬身施礼,心中闪过无数念头,高力士不是随李隆基在华清池吗?怎么会突然来找自己,难道有什么大事不成?

“是我来得唐突,不怪李都督。”

高力士摆摆手,示意李清不必多礼,他望着四面透风的客堂,微微笑道:“不知李都督府上可有方便说话的地方?”

“那请大将军跟我到书房去,那里可但说无妨。”

高力士是今天下午才从骊山赶回,从私心说,他不愿意别人代替他的位置太久,他知道宫中的大太监们一个个都虎视眈眈盯着他,就盼他累死掉,好接替他的位置,也能替皇上批阅奏折,被人呼一声阿翁,接受丞相、太子之类重臣的献媚,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保养,丝毫不敢半点掉以轻心。

而从公的角度上说,皇甫惟明的军队已经被边令城调出京兆,解除了对华清宫的威胁,他也没有必要一个人守在那里,所以他一早便赶回长安兴庆宫,回来没多久,李隆基便交给他一个任务,去见章仇兼琼和李清,此刻,他刚刚和章仇兼琼密谈结束,转到李清的府上来,等了他约一刻钟。

书房内已经换了碳火,房间里很快便转暖,高力士等上茶的丫鬟出去,这才不急不缓对李清道:“有件事要先说,皇上对你斩杀吐蕃赞普之事其实并不是很在意,甚至非常高兴,事实上你若将他解押进京反倒是个难题,但为从唐吐两国的大局着想,只能将这个责任推给你了,希望你能理解皇上的苦心。”

这是在李清意料之中,他在杀赤德祖赞之时,便已经想到会有这个后果,但李隆基派高力士来给他解释此事,也算是给足他面子。

想到此,李清微微笑道:“由大将军来给李清说此事,而不是吏部,我已荣幸之至,只要能对大唐有利,我个人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高力士见李清坦然接受,他心中暗暗赞赏,这才是聪明人,毫无怨言替皇上背过,虽然看似退一步,却为以后的进一大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从袖中摸出一卷黄麻,朗声道:“有圣旨,李清接旨!”

李清慌忙跪倒:“臣李清接旨!”

高力士展开圣旨,念道:“沙州都督李清,未经兵部批准,越权出兵,并擅自杀死吐蕃赞普,罪不可恕,即刻起免去沙州都督及沙州刺史一职,但念其夺回石堡城大功,特准保留其爵位,留京候用,钦此!”

高力士念完,他看了看李清,见他泰然自若,丝毫没有沮丧之色,更不象别的官员听到被免职便瘫软成泥,他不禁微微点头,大丈夫正该如此!不计较一时得失。

将圣旨递给了他,高力士又笑道:“虽然你个人免职,但你们豆卢军的封赏皇上不会剥夺,过了上元节便会重重奖赏,另外沙州刺史一职由李嗣业暂时代理。”

听说是由李嗣业代理刺史,李清便放下心来,看来李隆基并不是想借故剥夺自己的势力,他会意一笑,又问道:“既然是留京侯用,那不知准备让我任何职,大将军能否透露一二?”

高力士犹豫一下,虽有心告诉他,但这涉及到皇上的朝廷布局,事关重大,倒真不能说,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咪咪道:“现在不好说,过了上元节后你便会知道,但你放心,最后肯定会让你笑得合不拢嘴!”

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48章 冷刀子(五)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7章 摸奖第34章 美人计第374章 满月酒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182章 远谋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54章 品牌效应第57章 反击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53章 暗流(五)第138章 返京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13章 掌权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182章 远谋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44章 冷刀子(一)第17章 摸奖第19章 官司(三)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95章 初见太子第52章 暗流(四)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138章 返京第269章 意外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263章 夜泊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三百零八章第54章 品牌效应第34章 美人计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114章 成亲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99章 二进宫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01章 相亲(下)第46章 冷刀子(三)
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48章 冷刀子(五)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7章 摸奖第34章 美人计第374章 满月酒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182章 远谋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54章 品牌效应第57章 反击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53章 暗流(五)第138章 返京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13章 掌权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182章 远谋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44章 冷刀子(一)第17章 摸奖第19章 官司(三)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95章 初见太子第52章 暗流(四)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138章 返京第269章 意外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263章 夜泊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三百零八章第54章 品牌效应第34章 美人计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114章 成亲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99章 二进宫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01章 相亲(下)第46章 冷刀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