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密会太子

门关闭前,李清打马进了长安城,李惊雁已经先一步马车就停在王府门前。回到自己房中,李清一声不吭,倒头便睡,帘儿见他只穿着短衣,浑身都是潮湿,而且脸色异常难看,也不敢多问,赶紧找了一套干净衣服给他换了,服侍他睡着,这才去找小雨问情况,可两人想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这时李惊雁却忽然出现在院子里,她秋水含羞,神情腼腆。

小雨眼尖,一眼便看见了她,笑着跑了出去,“怎么,又想来给我家公子盖被子吗?”经过近半年的相处,再加上李惊雁从不摆郡主的架子,她俩倒成为最要好的朋友。

“胡说!我.

李惊雁见帘儿走来,她忽然没有勇气说下去,脸胀得通红,好在是黑夜,小雨没有发现。

李惊雁偷偷向房里扫了一眼,见没有动静,知道他已经睡了,心微微放下来,吞吞吐吐对帘儿道:“帘儿姐,我找你有点事。”

“来!到屋里说。”帘儿的心异常敏感,她似乎感觉到什么,便笑着拉住李惊雁的手向屋里去,但李惊雁却摇了摇头,附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去你那里睡?”帘儿有些愕然,想了想,又忽然笑道:“也好,咱们好久没说说话了。”

“帘儿姐,我也去!”

小雨看出些名堂来。她们要去说体己话,却把自己甩在一旁,这怎么可以。

帘儿回头看了她一眼,摇摇头道:“公子夜里若醒来,谁来伺侯,你要留在家里。”

也不知小雨想到哪里去了,她地脸儿忽然绯红,紧咬着嘴唇。再不说一句话,帘儿向她暧昧地笑了笑,跟着李惊雁出院门去了。

圆月似乎变小变远了,不知何时,夜空已是满天星斗,树枝随风轻拂。虫儿在墙角鸣叫,夜静极了。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色暖,

虫声新透绿纱窗。

次日天刚亮,帘儿便从李惊雁处赶回来,她似乎一夜未睡,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睛却温柔地看着尚在熟睡中的李清,轻轻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又钻进被子里。从后面搂住他的腰,脸贴在他的后背喃喃低语。“你呀!真是头蠢驴子,人家郡主送上门来都不要。”

忽然。门外传来铜盆打翻的声音,声音刺耳,立刻将李清从梦中惊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沙哑着嗓子问道:“帘儿,是什么声音?”

“是叫你起床的声音!”

外间传来小雨的赌气声,随即又听见她一边在擦地上地水,一边在嘟嘟囔囓:“明天就要赴任了。假如帘儿姐不能跟我们去怎么办?也不去问个清楚,万一不行。还来得及找找关系。”

“说得倒是!”

李清忽然想到昨天李静忠给自己的纸卷,太子要密会自己,他一下子坐了起来,却觉头一阵疼痛,想必是昨晚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迎风奔马,有些受凉了。

“李郎,要不要我给你熬碗姜汤?”

帘儿见李清脸色不好,赶紧将他扶坐起来,又找个软垫放在他的身后。

“不碍事,我上午还有事,得真的起床了。”

李清脚着地,只觉脚下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力气,可太子还在太白楼等着,被人发现他私会外臣,可是大罪,李清心中不由有些埋怨,让自己去东宫便是了,又何必在外面,若让李林甫地党羽见了,这又是一件东宫案。

埋怨归埋怨,李清还是强打精神梳洗吃饭,小雨说得对,明天就要走了,可吏部、兵部、户部,一样都没办理交割,怎么走!

巳时就是后世的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古人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所以又有“晨钟暮鼓”之说,长安各坊都置有钟鼓,以备市民了解时辰。

李清今天没有骑马,而是坐老余的马车,李琳府邸在安仁坊,紧靠朱雀大街,而太白楼在靠东市的平康坊,过去需要一刻钟,也就是后世的半小时,李清在车内闭不见,昨夜之事仿佛是一场做不完的梦,天亮了,梦却醒不了,想起心便痛,此刻他强迫自己不去想李惊雁,而是回到现实中来,虽然他已经高升,但宦海中暗流汹涌,他了挫折,但他树大根深,又及时调整,岂是那么容易对付,斗争还将继续,而且会更加惨烈,自己已经和他翻脸,也只能硬

“老爷,小人想和你商量件事。”

说话的是老余,他是从中便跟随李清的老家人,是个鳏夫,老光棍一条,家里的事一直便是帘儿在处理,李清也从来不过问,倒也少和他们交流。

“什么事?你说吧!”

马车转了个弯,离开朱雀大街,人明显地少了,老余稳住车速,这才徐徐道:“老爷,我想娶宋妹为妻。”

宋妹也是从中便跟李清的老仆嫂,生了三个孩子地苦命寡妇,跟了李清后,生活不愁,人也变得白净丰满起来,一起过了几年,两人也彼此有了感情。

“呵呵!这是好事啊!不过这事夫人决定便是,不用问我。”

“可昨天夫人说,这事要老爷同意才行。”

李清不由有些诧异,前两日张旺娶妻,也是府里的丫鬟,自己压根就不知道,都是帘儿作地主,那时怎么不来问自己,现在反倒问了。

他心念一转,立刻明白过来,帘儿嘴上虽然不说,但她心中还是有一种很深的自卑感,不敢将自己当作正妻,这次又没有她地诰命,而她的丈夫又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帘儿自然更是小心了,将委屈憋在心中,却从不敢对自己明言,既想通这一点,李清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惭愧,立刻下定决心,帘儿的诰命,今天无论如何要向太子要来。

“这件事,夫人决定就是了。”

顿一顿,李清又补充道:“将来府里的事都是夫人说了算,你是老人,更要带头,知道吗?”

老余应了,将长鞭一甩,马车加快速度,向太白楼方向驰去。

寒月厅在太白酒楼四楼,就是上次杨花花醉酒的那个房间,最靠边上,虽然太子李亨是微服,但

是异常严密,整个四楼都被包了下来,连伙计也不能到门口便被人从后门引入,所见之人皆不是东宫侍卫,而是些陌生面孔,个个目露精光、孔武有力,显然都是武功高强之辈,看来太子还有不少隐藏的实力,这次东宫案,李亨表现软弱,让人有些轻视,如今看来,他也绝不是那么简单之人,否则日后也不会登上皇位,李清不禁暗暗生了警惕,告戒自己无时无刻都不能小瞧任何一个官场中人。

经过一道道严密的检查,李清终于进入了房间,房间内收拾得异常整洁,虽是酒楼,却没有杯盏酒菜,一杯尚未喝过的茶还在腾腾冒着热气,太子李亨象一纸剪影般贴在窗前,负手凝望远方。

他穿着很普通,青色圆领袍衫,头戴高筒黑纱帽,倒象一来京参加科举的士人,听见脚步声,他头也没回,只淡淡道:“先坐下喝口茶再说话。”

他慢慢转过身来,脸色亦如平常一般苍白,脸上毫无表情地看着李清,半天才徐徐道:“让你来这里说话,是因为我刚刚发现我的内宫里有典签

“不知殿下找我有什么事?”

两人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现在虽然已经和解,但并非真情感动,而是利益驱动二人又重新走在一起。故气氛还有些尴尬,为了缓和气氛,李清笑了笑道:“属下昨天下午本想来东宫叩谢太子,但临时被崔翘大人地夫人抓去相亲,不过倒听说李相国也颇有意娶崔家女儿为媳。”

前一半话让李亨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而后一半话却让李亨忘了表态支持崔夫人的决定,李林甫想拉崔氏家族,李亨心里暗暗震惊。这些年来,崔家虽没表态支持这一边,若李林甫真得了手,恐怕崔家会变脸。不成,此事得让韦坚出面,他儿子娶的也是崔家之女。

想到此,李亨的脸色转缓,他已经从高力士那里得到消息,原来杜有邻案李清早就插手了,但一直瞒着自己,不过看在他最后挽救了此案,李亨决定不追究此事,但以后一定要防范。否则将来就控制不住他。

他温和地笑了笑:“我找你来其实也没有大事,你资历尚浅。人脉不足,手下想必也没有什么好的人才。我给你推荐一个吧!替你做做杂事,处理文案之类。”

李清的心‘咯噔’一下,做做杂事、处理文案,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哼!刚刚还说在皇上监视他,却又转手对付手下,已所不欲却施于人,李清不禁暗暗鄙视此人。他心中冷笑一声,却不露声色。急起身欣然谢道:“殿下为臣考虑周全,臣感激不尽,但臣还有一个私事想请殿下成全。”

见李清慷慨应允,又听说他有私事相求,李亨地笑容更明媚,呵呵笑道:“说吧!我也很少关心下属,也该改改了。”

“臣的妻子尚是白身,依大唐例制,她应有诰命在身,但臣时间紧迫,来不及办此事,想请殿下成全。”

李亨暗赞高力士高明,将这个人情留给自己,就算李清不说此事,他也会开口,李亨微微一笑道:“你妻子诰命之事,我已经在替你办了,但却不能急,你知道为何?”

“属下不知。”

李亨背着手走了几步,忽然回头笑道:“如果现在封你妻子诰命,她就得留京了,相反,现在不封诰命,在官府档案中她就不算你正妻,可以随你走,你可明白吗?”

其实封帘儿诰命的奏请,礼部早就呈上去了,却被高力士暗中扣下,他知道李亨在李清成婚时做得不厚道,所以便将此人情留给李亨,以拉拢李清的心。

李清恍然大悟,这确实是自己没有想到之事,太子这一拉一打倒是有点手段,先给了人情,再装个枷,但他心中隐隐觉得还有些不妥,却又想不出不妥在何处。

停了一会儿,李亨又淡淡道:“你可知,鲜于仲通昨日已经进京了。”

李清默默无语,帘儿是他的义女他却不来探望,他对自己的成见可想而知,想到自己在鲜于复礼之死上负有地责任,李清心中不禁深为内疚,毕竟鲜于仲通对他有恩。

李亨象是知道他的心思,瞅了他一眼道:“那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他不想见你,我已经命他回蜀了。”

说到此,李亨亦叹道:“为换取崔光远度过此难,崔、李联姻之势看来已经不可挡了。”

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压抑,两人都默而无言,李亨看了看天色,淡然道:“我不宜久留,得走了,就祝你一路顺风。”

“殿下也要保重!”

李亨点了点头,走到门口又想起一事,回头对李清笑道:“你尽管回家收拾东西,各部门的交接手续,我已经差人替你办了,到时你只需要签一下字便可。”

李清与太子的密唔不过在弹指几瞬间,三两句话便结束,但李清却明白,这次密唔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他正式披上了太子党的战袍,虽然太子还不信任他,但彼此都是利用,他又何必在意。

正想着,马车便回到了李琳府,明日就要起程了,他还有很多事没办,生意那边还得安排好,还要再去谢恩,虽然李隆基不一定见他,但姿态是一定要摆的。

还不到府门,李清透过车窗见府口站着十几名侍卫,簇拥着一名身着黄衣的宦官,门房正向他们解释什么,忽然看见李清的马车,赶紧向这边指了指,宦官回头,便大步向这边走来。

‘难道是来封帘儿诰命不成?不象,那宦官手上没有敕令。’

心念至此,刚才与李亨谈话时心中产生的疑而不解之惑,此时忽然明白过来,太子说暂不封诰命自己就可以带帘儿走,可是李隆基呢?难道他想不到吗?以李隆基地精明,绝不会想不到,只有两个可能,或许根本不需要人质留京,或许是另有隐情。

想着,见那宦官已经走了过来,李清急忙下了马车,那宦官上下打量李清一下,头一扬,眼睛朝天问道:“你可是沙州刺史李清?”

第52章 暗流(四)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314章 导火索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95章 对手第8章 童生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0章 官司(四)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350章 勒索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51章 暗流(三)第53章 暗流(五)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47章 冷刀子(四)第74章 绊脚石(二)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8章 阆中(三)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09章 夺权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5章 上元夜(一)第276章 拉拢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283章 破绽第271章 下手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66章 归程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38章 去成都第5章 上元夜(一)第75章 绊脚石(三)第259章 解谜(上)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348章 后手第29章 阆中(四)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2章 开店(三)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14章 祸起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59章 初见诗圣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131章 破局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34章 图穷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
第52章 暗流(四)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314章 导火索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95章 对手第8章 童生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0章 官司(四)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350章 勒索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51章 暗流(三)第53章 暗流(五)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47章 冷刀子(四)第74章 绊脚石(二)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8章 阆中(三)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09章 夺权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5章 上元夜(一)第276章 拉拢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283章 破绽第271章 下手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66章 归程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38章 去成都第5章 上元夜(一)第75章 绊脚石(三)第259章 解谜(上)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348章 后手第29章 阆中(四)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2章 开店(三)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14章 祸起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59章 初见诗圣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131章 破局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34章 图穷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