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

东宫,太子李亨面无表情地靠在软榻上,目光冷然地注视着窗外,一只黑糊糊的蜘蛛正在两根树叉上结网,一根又一根无形的细丝拉过,渐渐地变成一张夺命的天网,严密而无一丝疏漏,蜘蛛则悄悄地退到一旁等待着猎物的上门。

李亨觉得自己就是一只撞进天网的小虫,无力挣扎,而他的父亲就是那只躲在一旁的蜘蛛,随时可以要他的命,他嘴角撇出一丝冷笑,他們究竟是父子还是天敌。

李亨的手伸向茶杯,才发现茶已经变得冰凉,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低微的脚步声,他面前出现一双白皙而纤细的手,将一杯热腾腾的参茶轻轻放在李亨的面前,“太子,该喝茶了!”

这双手的主人便是太子妃韦氏,她是一个雍容端庄的女人,容貌依旧美丽,明亮的双眸安详地凝视着他,嘴角上挂着露而不显的微笑,从她脸容中透出一种温柔的气息。

“趁热喝吧!冷了脾胃会疼的。”

李亨的脸上显出一丝难得的笑容,接过参茶细细地品饮,片刻便将参茶喝尽,太子妃接过空杯,犹豫一下,却没有走。

“还有事吗?”

太子妃笑了笑道:“今早收到一份喜帖,就是你常说起的李清,他三天后便要成婚,我在想咱們应该出一份厚礼。”

“哦!”李亨地眼皮抖了一下。“这事你看着办就是了,不用问我。”

“太子还是写几句话吧!”

太子妃委婉劝道:“他們都没有长辈,太子就算不能出席,写几句祝贺话也是对下属的一种关心。”

“这事你看着办就是了。”还是重复同一句话,仿佛李清是一个和他毫不相干之人。

太子妃暗暗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过了半天,李静忠悄悄进来。垂手站立在台阶下,“殿下找我吗?”

李亨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去告诉李清,他以后就不用来当值了,专心做他的舍人吧!”

一颗不信任的种子在李亨心中发芽,无论李清是否投靠了李林甫。都已经不重要了。

“是!”李静忠悄悄退下,刚要离去,却又被李亨叫住,“你再去告诉他,那套宅子我还有它用,给他三天时间,让他另外找个住处!”.

阳光和熙,青草到处生长,墙头、石板缝里,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是一片翠绿,生机盎然。寒鸦、麻雀和鸽子感到春天已经来临,都在欢快的筑巢。就连苍蝇都被阳光照暖,在厚厚的墙角下嘤嘤嗡嗡地骚动。

这里是长安的西市,和东市专供皇室贵族不同,西市则是全国的工商业中心,既有珠宝、丝织品、瓷器、香料等奢侈品,又有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胡商众多,胡姬酒肆比比皆是,故李白诗云:‘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在布帛市场的一角,聚集着十几家锦绣彩帛行,可别小瞧了它們,它們控制了全国七成以上绸缎货源,每一家的仓库里各种锦绫、罗彀、绸绢堆积如山,每月的资金往来高达万贯,和成都一样,每一家商行都有自己地后台和背景,相处几十年,虽然不明说,可对方的老底彼此都清清楚楚。

这一溜绸缎行的东面,有两家为最大,一家叫扬苏行,一家叫巴蜀行,此刻在巴蜀行的门口,新东主李清坐在一把高椅上,翘着腿笑咪咪地望着忙碌的伙计,他现在已经没有上班的必要,从前他挂一个太子舍人的虚衔,做的却是太子的侍卫长,而现在他连侍卫长也不是,甚至连进出内宫的腰牌都被取走,也就是说,他还是东宫地官,但已经不是东宫的人了,李清也没有什么遗憾,反有一种解脱地轻松。

巴蜀行原是李琳的最大地一处产业,已经慷慨地赠给了李清,主要经营蜀锦,控制长安近八成的蜀锦货源,里面的伙计除了原有掌柜雇员外,另外新增了十几名彪壮的护院,这些都是李清在义宾县的手下。

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今日是中和节,休朝一日,西市里随处可见穿着便服的官员在偷偷巡视自己投资的店铺。

这时,扬苏行的东主杜有邻笑吟吟地走来,说也巧,他也是东官属官,官拜赞善大夫,女儿却是李亨地偏妃,封良,虽低于太子正妃韦氏,但最为受宠,杜有邻约六十岁,其貌不扬,和所有的官员一样,虽靠商铺地收入发财,却又十分鄙视它,总觉得有失身份,难得在西市露一次面,平时都交子侄经营,他虽是太子的岳丈,但并没有变得妄自尊大,恰好相反,他把所有人都放在眼里,他生性宽厚,热心快肠,最大的特点便是有一句口头禅,“太子常跟我说.

离李清还有十步远,他洪钟一般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哈哈!李舍人,咱們同衙为官,又同店为邻,太子常跟我说,李舍人为人谦和,可以深交,这远亲不如近邻,咱們当好好交往才是。”

李清亦笑呵呵回礼道:“哪里!哪里!杜大夫是皇亲国戚,就怕李清高攀不上。”

杜有邻却脸一板,“这是什么话,太子常跟我说,不党父兄,不偏富贵,正是我女儿当了皇妃,我才更要注意影响,不要坏了太子礼贤下士的名声,其实我是最讨厌人家说我是皇亲,好象我这官是靠女儿得来,你说是不是,呵呵!呵呵!”

就在二人寒暄之际,巴蜀行的新任二掌柜张奕溟兴冲冲跑来嚷道:“老爷,有好事,几个南诏人要来买咱們一万贯的锦帛,一万贯啊!”

他的叫嚷声让李清恨不得将他的一对招风耳割下来当下酒菜,说过多少次了,总是不改,也不看看旁边是谁,便胡

,他偷眼向杜有邻望去,果然见他两眼渐渐放出光来一脸羡慕道:“李舍人果然是财运当头,只接手第一天便有大买卖上门,什么时候南诏人也来买卖我的货,太子常跟我说,知足常乐,我不要多,三千贯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话李清自然明白,便微微笑道:“既然远亲不如近邻,有财怎能不一起发,不如咱們两家一人一半如何?”

听得杜有邻大喜,暗赞李清会做人,连忙拱手谢道:“太子说得果然不错,李舍人当真可以深交,我这就去找我的掌柜来细谈。”

说完,他生怕李清反悔,掉头便跑,等他走远了,李清才寒着脸对张奕溟道:“你当真是金口,嘴一张,五千贯的生意便没了,你说说看,这回要怎么罚你!”

此刻张奕溟的脸色就如同那浓缩过的海水一般,苦涩得让人不忍目睹,“这、这.扣他俸料,可他还指望这个月领了钱去买两个丫鬟,尝尝当老爷的滋味呢!

“李老弟看在我面上饶他一次如何?”

李清回头,却见一个强壮如熊一般的男子正笑望自己,不是王兵各是谁,呆了一下,两人哈哈大笑,上前紧紧拥抱了一下,李清随即给了他一拳笑道:“你这黑熊,到了长安却不来看我。倒去陪什么南诏王子。”

“那老爷,我.

李清手一挥,“看在王帮主地面上,这次且饶你一遭,快去办货吧!”

张奕溟喜出望外,谢了王兵各的说情,一溜烟跑了。李清摇了摇头,又取出一张清单对高展刀道:“有件事要麻烦你,就照我单子开的物品采办,我估计这西市里应该都有。”

高展刀答应,唤上几个护院便出门去了,李清又找来掌柜交代几句。这才拍拍王兵各的肩膀笑道:“走!咱們找个地方喝一杯去。”.

在商行旁边的胡姬酒肆里,李清和王兵各要了几壶酒,正慢慢讲述别后之事,王兵各轻轻晃着酒碗,兴奋之余却又带一点遗憾道:“我本是南诏白崖城部族人,从小父亲便将我带到中原来,我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让我父亲之灵回归故里,正好于诚节的外公便是白崖城部酋长,他答应了我的条件,我便做了他地亲随卫队长。只可惜这人实在有点让人失望,比他的大哥差得太远。”

他又想起于诚节对小雨无礼之事。歉疚道:“是我不好,带他和两个弟妹一起上路。真有点对不起兄弟的托付。”

李清拍拍他的手笑了笑道:“不妨事,帘儿和小雨无恙而来,还是多亏你了。”

王兵各一直歉疚此事,见李清不放在心上,他心中稍定,一口将碗中的酒喝干了,一抹嘴道:“说说你,听弟妹说你升官了。可是真的?”

若李清能早几日遇到王兵各,他一定会绞尽脑汁通过王兵各结识于诚节。可现在,去南诏之事也告吹了,于诚节对他已毫无意义,若能多买他些货倒是好事,李清摇摇头苦笑道:“是升官了,却是个闲官,什么事都没有,所以便来做做生意,刚才来买货地南诏人便是你們吗?”

“是!再过几日我們便要走了,于诚节要送礼,便派人来采办些锦绸之类的,采办官不懂中原货物,我便一起来了,正好碰见你,如何?要不要我劝他多买些,这次你們皇帝赏了不少钱,绰绰有余。”

李清点头谢道:“如此便多谢了。”他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修长的眉尾不由浸透了喜色,“后天便是我和帘儿成亲之日,你可一定要来!”

王兵各呵呵大笑,“我真是服了你,马上成亲了还在这里做买卖,说吧!你們住在哪里?我一准到。”

“我們现在住在安仁坊的嗣宁王府,届时婚礼也在那里举行,我們认识人不多,仪式也较简单。”.

紫宸殿的御书房内,李隆基坐在御案前在最后决定去南诏的使臣名单,他提朱笔添了添墨,先在陈希烈的名字上画了个圈,批上一个正字,随后又在韦坚的名字上同样画了个圈,却批上一个副字,紧接着他在名单上一个一个仔细寻找,眼中露出失望之色,最后他翻到护送军队的一页,在李嗣业的下面写下了‘昭武校尉李清重划上一横。

李隆基轻轻将笔放下,凝重地眉头慢慢舒开来,他似想起一事,抬头对高力士笑道:“带他进来吧!”

片刻,几个皇宫侍卫带着一名黑衣人进来,他象影子一般悄然飘在李隆基面前跪下。

“他现在怎么样了?”

那影子压低声音道:“回陛下的话,臣与李清一家昨日搬到了嗣宁王府,今天李清去西市,他在那里遇到了从前地故人,是个南诏人,原是成都岷帮帮主,现在随南诏使团,名叫王兵各,臣调查下来,他是于诚节的贴身护卫长。”

李隆基赞许地点点头道:“不错,还有什么?”

“还有就是李清后日要成亲了。”

“哦!”李隆基忽然有了几分兴趣.“是和谁成亲?崔翘之女吗?”

“不是,是一直跟随李清地一个普通女子,臣这几天替他們送请柬,看情形至少有一大半都不会去,都是惧怕太子和李相国。”

“你做得不错,这几年在成都辛苦你了,待南诏事完以后你就回安西吧!你們父子俩至少也有五年未见面了,现在你先回去,帮他将喜事办好。”

“谢陛下!”那黑影轻轻叩了个头,随即飘然而去,迅捷无比,俨如鬼魅一般。

李隆基望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这小子要成亲了,这倒是一件有趣的事。”

第271章 下手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263章 夜泊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283章 破绽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213章 前夜第37章 发薪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323章 安杨会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94章 又见故人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16章 意外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59章 挖墙角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51章 暗流(三)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36章 贵人(二)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73章 除恶(一)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89章 困兽犹斗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269章 意外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9章 阆中(四)第26章 阆中(一)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79章 黑帮老大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83章 孔方老道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175章 比箭第298章 合作第28章 阆中(三)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
第271章 下手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263章 夜泊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283章 破绽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213章 前夜第37章 发薪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323章 安杨会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94章 又见故人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16章 意外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59章 挖墙角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51章 暗流(三)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36章 贵人(二)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73章 除恶(一)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89章 困兽犹斗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269章 意外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9章 阆中(四)第26章 阆中(一)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79章 黑帮老大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83章 孔方老道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175章 比箭第298章 合作第28章 阆中(三)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