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阴招出手

李林甫的府中出来,高力士并没有立刻回府,而是命城里闲逛,他也记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没有看长安的街景,似乎是开元二十五年,他曾经携老妻在朱雀大街上观过灯,这一晃就过了十几年,孙子也十岁了。

夜已经深了,朱雀大街的夜市开始收摊,再不回去,坊门就关了,不少人在利用收摊的最后时刻,掏出三五文钱买下廉价的小商品,每个摊位前都簇满了人,夜市的生意在快结束时反倒好了。

“老王,去给我买下那个布老虎。”

高力士遥指悬挂在小摊上的一只布艺老虎,笑着让车夫替他买回来,这是给孙子的礼物,那个天天缠着他讲故事的小家伙已经成了高力士全部的希望和寄托,片士摸着缝得密密麻麻的针脚,心中有些感慨,做这个布老虎少说也要花耗一夜的时间,但只值十文钱,而他身边的豪门万贯,这中间的差距何以千万里计。

高力士摇了摇头,将布老虎放在一旁,思绪又习惯性地回到朝中,朝中权斗已趋白热化,几会被两派共指,容不得含糊其词,但高力士却是在云端上看厮杀的闲客,表面上他只是宫中宦官,不参与朝政,但事实唐政治,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哥舒翰等等,这些重量级的大臣背后,都可以看见高力士的身影,如今在权力重组的新一轮风波里,高力士

不过他这一次却看得更远,他要为他的孙子和家族的兴盛奠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隆基。庆王、永王之争不过是为了人。表明他在选东宫之主上举棋不定,但实际上无论庆王或永王都不可能入主东宫,没有人知道李隆基在想什么,就连他高力士也不知道,但他可以从一些细

高力士地宝就押在了李清的身上,准确地说,是押在李清所力挺的广平王李俶的身上,这是一个没有人注意的冷门,李清注意到了。现在他高力士也注意到了,于是,将广平王推上去,就成了高力士和李清二人共同的目标。

这时,朱雀门上的第一轮鼓声轰隆隆响起,大街上的百姓顿时慌了手脚,纷纷作鸟兽四散。坊门关了,可是要露宿街头,一些小商贩也再没有心情做生意,胡乱收拾起东西。便匆匆离去,很快,大街上变得寂寥无人,只留下一地的废纸草屑在风中翻滚。

坊门眼看就快要关了,高力士地游兴也随之消失,马车转了个弯。向东北方向而去

只一刻钟,马车便停在府门前,透过车窗,高力士忽然瞥见门前的石貔上银光闪闪,象是被人涂了银粉,在夜色中分外显眼,他淡淡地一笑,这么晚来找他。想‘呜呜!’地横吹了两声,夜深人静,低沉而带一点尖利的笛声在夜空中回荡,片刻,一个白影出现在街角,并迅速向即跪了下来。

“邢縡叩见大将军!”

邢縡也就是金丸案中被庆王赶走的那个白衣刺客,他随后又被高力士所网罗,成为高力士直控的一名暗探,他的任务是盯住李清,注意对方地一举一动。

汇报只是只言片语,用不着将他带入府内,高力士也没有探身出窗,只隔着车帘缓缓问道:“这么晚来,李清可是有什么动作?”

“昨晚在金城县有两个黑衣人趁夜见了李清,时间不到半个时辰,行动十分诡异。”

“什么样的黑衣人?”高力士不由有了兴趣。

“他们都戴着竹笠,遮住了脸庞,不过从他们来去的方向,他们应该是来自京城。”

“京城?”

高力士思索片刻,忽然笑了,黑衣人来找李清做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清并没有成为旁观者,而是在暗中出手,这才是他所希望地,既然他有心,自己也就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了。

高力士微微一笑,对邢縡道:“你跟了他这么久,想必他对你的好奇心已经十分浓厚,你可以现身让他知道了,让他知道是谁在暗中帮他。”

“是!”邢縡应了一声,转身要走,却被高力士又叫住了。

“再替我给他传个口信,这两日让他到我府里来一下,我有事找他!”

自从杨国忠公开弹劾御史宋浑贪墨受贿以来,大唐朝局在太子被废后所形成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杨国忠一下子成为万人瞩目的政治红人。

杨国忠已经两夜不眠,他声音嘶哑,两眼红肿,身上散发着一种类似水果发酵的腐味道,但他此刻却异常兴奋,他开始领略到风口浪尖的无限风光,继大理寺韦见素、礼部侍郎房琯、驸马都尉太常卿张垍等等一批实权官纷纷加入准杨党,连裴宽也表示将全力支持他成立杨

但杨国忠所遇到地反弹也十分激烈,今天一早,刑部传来消息,咸宁刺史赵奉璋在刑部过堂时被杖毙,这明显是刑部侍郎罗希奭下的手,赵奉璋一调查,这就使李林甫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更重要是使此事人们看到了李林甫的实力,许多有心投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林甫为相十五年,怎会没有一些凭持,属下想了一夜,给侍郎想出上、中、下三策来。”

说话的是吉温,他现在已经是杨国忠的军师,在心机权谋上。他并不亚于李林甫。

“你说!”杨国忠双眼布满了血丝。声音有点沙哑。

“上策是我们利用宋浑地案件直接弹劾李林甫强占民田、欺山罔下,这就需要赌皇上处置李林甫的决心,不过从上午赵奉璋被杖毙之事来看,皇上并没有立即追或许是因为皇上发现大半朝臣都支持李林甫,所以想缓一缓,属下也以为这上策有点急了,驾驭不好反会遭噬。并不是

“那中策呢?”

吉温说完上策便半天不语,杨国忠瞥了他一眼,眼中带着责怪,是在责怪自己为何要挤一点才肯说一点呢?可这三条对策他吉温殚精竭虑想了一夜,若杨国忠不把它放在心上,自己岂不是白辛苦了?

见杨国忠颇为上心,吉温歉然地笑了笑。继续道:“中策是剪其党羽,后掏其心,步步为营,徐徐以图之。先除掉王:+后再对李林甫动手,这虽然慢一点,但也最稳妥。”

“那下策呢?”杨国忠不等吉温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要他稳妥。哼!三年还是五年,还是等李林甫自然老死,那时右相之位还轮得到自己吗?

吉温见他颇为不耐,不由暗暗叹一口气,道:“下策就是派刺客对他下手,不过李林甫一夜要换三个地方睡觉,恐怕刺之太难。”

“我选上策!”杨国忠毫不犹豫地拍板定了下来,他冷冷一笑道:“皇上为倒李林甫已酝酿多年。现在命我来施为,若我懈怠或失利。皇上说不定会将此事再交给李清,当断就得断,多少事情就败在‘徐徐图之’四个字上面。”

“可是上策风险太大,有很多不定因素。”

“富贵险中求,若不冒风险怎能做大事,再者赵奉璋虽然死了,但证据和宋浑还在我们手上,未必没有机会,至于造声势。”

杨国忠低头想了一想,嘴角浮现出一丝阴阴地笑容,“我也会!”

次日一早,杨国忠正式向李隆基提出请求,为其舅张易之鸣冤叫屈,张易之是武则天地男宠,在武则天后期权倾一时,掌握朝中大权,武则天死后,张易之被李唐宗室所戮,削职追爵、剥夺家产。

杨国忠在此时提出这个请求,其意是在试探李隆基对他恩宠程度,同时,若得批准,对那些尚拿不定主意的中下层官员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事情似乎在向有利于杨国忠的方面发展,仅仅半个时辰,李隆基便在他的奏折上签了字,同意杨国忠之请,恢复张易之的爵位。

这个消息仿佛是一道晴空惊雷,在长安上空轰然炸响,被先帝定为乱臣贼子的张易之居然被皇上平反,而且只在半个时辰内决定,说明皇上压根就没有细想此事,由此可见皇上对杨国忠圣眷之隆,这是一个具有强烈暗示意义的利好消息。

从下午起,杨国忠的府门前便出现了一道奇景,数以百计地官员拥堵在门口,争先恐后地投进自己的名刺,以表示向杨国忠效忠,至晚间,杨国忠接到的投名状便多达五百多份。

初战告捷,杨国忠立刻趁热打铁,次日便再次提出要彻查李林甫强占土地一案,李隆基佯作遗憾,最后以章仇兼琼为先例,勉强同意由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刑部郎中组成一个低级别的专案组来查实此案,在调查李林甫的同时,李隆基又册封其幼子为云骑尉,以示抚慰。

处理似乎有点不温不火,但重要的是态度,明眼人一看便知,皇上开始对李林甫下手了。

杨国忠得势,对于他的家人也是一次出头地机会,妻子裴柔早已不屑那些沉甸甸的铜钱,她开始转性,也学杨花花对黄金白银感了兴趣,她尤其喜爱珠宝,喜爱那种璀璨的夺目感觉。

而长子杨暄的命运也开始发生转变,天宝五年地科举案后,杨暄被送入宫中做了侍卫,随着杨国忠的沉寂,他也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度过了两年。

但从去年杨家开始得势起,他也时来运转,每天都被大群的仰慕者所围,听不完的奉承话。要钱得钱。要女人有女人,甚至连驸马张垍见了他,都得亲切称他一声‘大郎’,渐渐地,杨暄骨子里的骄横便开始显露出来。

这几日,杨暄认识了一个姓罗的西域大商人,长着一脸络腮胡,面皮红黑得发亮,再加一个茄子般地酒糟鼻。是典型地西域胡人。

他出手极为阔绰,一夜便为杨暄销金千贯,起初杨暄并不是很在意,为他花钱的人多着呢!但这个姓罗的胡商却颇有创意,找来几个金发碧眼的大秦美女(大秦即他。至于他的来历,杨暄并不是很在意,商人嘛!无非是为了逐利而为,以后让父亲给他弄点特权。或者让父亲封他个西

这天黄昏,杨暄带了十几个拍他马屁的宫廷侍卫和往常一样来到群玉楼饮酒,罗胡商已经早早订好了位子,十几个陪酒地妓女也一一就坐,良辰美景、佳人如玉,再加上暖风微熏。杨暄酒兴高涨,不知不觉他一连喝了十几杯,酒性上了头,一把便将陪酒妓女的裙子撕成两片,那女子惊叫一声,光着

哈哈大笑。其他弟兄看得**难耐,也借着酒意。各的妓女亲嘴摸奶、丑态百出。

“杨将军畅意风流,真大丈夫本色也,来!我敬你一杯。”

罗胡商呵呵大笑,将酒杯高高举起,“今晚我下了千贯定金,由群玉楼的头牌楚莲香陪杨将军共度良宵。”

杨暄大喜,叫着嚷着便要散席,罗胡商见他急色,心中暗暗冷笑一声,他等待的机会来了。

不用多说,罗东主接近杨暄,便是李清给武行素下的任务,他是姓罗,却并非商人,而是武行素的一个手下,碎叶突骑施人,精通西域的各国语言,这次便由他扮演商人,接近杨暄。

杨暄平时虽然骄横,但最多也是欺压良善,只能说行为不检点,尚构不成犯罪,几经考虑后,武行素根据手中地情报,便设计了一条妙计。

这时,隔壁传来一阵哈哈的笑声,隐约还夹杂着一个女人的娇笑声,这是几个官员在饮酒作乐,杨暄虽然酒喝多了,但身子不听头脑还有一丝清醒,他听出其中有岳地声音,他刚要站起来去打招呼,却被罗胡商拦住了,叫来门口的老鸨,笑道:“王大娘,时辰已到,去请莲香小姐过来!”

那老鸨面露难色,她虽然见过杨暄,却不知道他是杨国忠之子,倒是这个胡商出手阔绰,让她为难,他订的时辰确实已到,可莲香小姐还在陪隔壁几个朝官饮酒,他们不肯放,老鸨也不敢得罪他们。

“这位爷,再等等吧!他们可是朝廷大官。”说完她瞥了胡商一眼,言外之意,人家可是官爷,你一个外乡人,可得罪不起。

她话音刚落,一名侍卫早跳了起来,‘啪’地给她一个大嘴巴子,恶狠狠骂道:“瞎了你的狗眼,你也不看看我家将军是谁。”

“杨爷的女人,谁敢抢!”十几个侍卫纷纷跳起,借着酒劲,在那里大声叫嚣,“我们去把她夺回来。”

杨暄也酒意升腾,慢慢将袖子撸了起来,早忘了他的师傅赵岳也在隔壁,这是他准备大干一场地表示,那些妓女们见势不妙,便悄悄地一个接一个从门口溜了出去,这时罗胡商却再次拦住了他,劝道:“杨将军,他们都是李相国之人,不如忍一忍!”

“忍个屁,李林甫就要完了,还忍他做甚!”侍卫更是愤怒,个个跃跃欲试,只等杨暄一声令下就要动手。

提到派别,杨暄却反应过来,赵岳明明是自己的师傅,几时变成相国之人?

罗胡商仿佛知道他的心思,笑道:“杨将军不相信我的话吗?象户部郎中赵岳,他就是李相国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他不是相国之人,天宝五年科举案后,他怎么会升职呢?”

一句话提醒了杨暄,他慢慢坐了下来,确实是这样,天宝五年科举案,父亲被贬黜,给自己捉刀、出主意的赵岳反而意外地由吏部员外郎升为吏部郎中,难道他真的是李林甫派到父亲身边来的吗?

印象先入为主,杨暄越想越有这个可能,父亲曾给自己说过,科举案事事被李林甫料中,他身边一定有李林甫地暗探,想不到竟然是赵岳,一种被欺骗、被暗算的仇恨油然而生,一种复仇地怒火在他胸中腾腾燃起,杨暄本来就是一个骄横之人,现在又喝了酒,再掺进夺美之恨,身旁的弟兄又在大声叫喊,杨暄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拳头捏得嘎嘎直响。

这时,罗胡商见时机已经成熟,便最后又挑拨道:“李相国权势滔天,得罪不起啊!杨将军还是忍一忍吧!”

这句话俨如一盆火油浇下,杨暄的脸色顿时涨成了猪肝色,头发根根竖起,几乎要爆炸开来。

“放屁!”杨暄一脚踢开桌子,眼中射出杀机,他旋风一般冲到门口,一挥手,恶狠狠喊道:“弟兄们,跟我去收拾他们!”

这些侍卫都是皇上身边之人,平时都是无法无天之徒,在长安横行惯了,既然杨暄有令,他们更是卖力,杀气腾腾地踢开隔壁房间,一拥而入,也不问青红皂白便大打出手,房间里发出一片呼痛声和怒斥声,更杂有女人的惊叫。

罗胡商见机会来了,便走到走廊尽头暗暗做了个手势,走廊尽头的房间里立刻闪出两人,快步走到门口,佯做看热闹,袖子里却抖出两把雪亮的匕首,和侍卫们身上所佩戴的匕首一模一样,罗胡商转身赶回房间拿走几把侍卫遗留的匕首,刚刚走下楼梯,只听上面传来两声惨叫,随即是一片寂静,他知道已经得手,紧走几步,很快便消失在人头涌动的春明大街之上。

不到半个时辰,杨国忠之子杨暄在群玉楼行凶,杀死户部郎中赵岳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仿佛约好似的,酒楼、客栈、茶馆,到处都有人在绘声绘色讲述这里面的细节,起因是杨暄和赵岳争夺群玉楼的头牌红妓楚莲香,杨暄争夺不过而一怒杀人。

这种桃色消息更让人感兴趣,传言愈加迅猛,万年县县令是王:弟王,他更是一马当先,亲自带人查封了群玉楼,抓走老鸨、龟公等等当事人,几个重伤未死的官员也被带回县衙录口供,随即跑到相国府向李林甫禀报,李林甫此时正在焦头烂额之中,他忽闻此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半晌,他才负手仰天大笑,“真乃天助我也!”

第263章 夜泊第295章 对手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60章 兄弟阋墙第91章 曲江邂逅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213章 前夜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68章 帘儿第68章 帘儿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99章 二进宫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6章 上元夜(二)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59章 解谜(上)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65章 杨家(四)第57章 反击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260章 解谜(下)第212章 求婚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66章 归程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90章 奉命入京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26章 阆中(一)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95章 初见太子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51章 暗流(三)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86章 外放第93章 李林甫的烦恼第259章 解谜(上)第216章 意外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52章 暗流(四)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61章 策划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09章 夺权第296章 行猎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64章 示警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70章 县尉县丞(二)
第263章 夜泊第295章 对手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60章 兄弟阋墙第91章 曲江邂逅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213章 前夜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68章 帘儿第68章 帘儿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99章 二进宫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6章 上元夜(二)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59章 解谜(上)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65章 杨家(四)第57章 反击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260章 解谜(下)第212章 求婚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66章 归程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90章 奉命入京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26章 阆中(一)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95章 初见太子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51章 暗流(三)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86章 外放第93章 李林甫的烦恼第259章 解谜(上)第216章 意外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52章 暗流(四)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61章 策划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09章 夺权第296章 行猎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64章 示警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70章 县尉县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