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局势逆转

石国的国宴在太阳快要下山时在莫贺都王宫前的广场上举行,巨大的火堆被点燃,浓烟斜斜地冲向天空,整只整只的羊被放在火里炙烤,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上首坐着石国的两位国王以及来自大唐与大食的特使,在他们旁边分别坐着公主茜施罗兰和王子车多咄,在向下是近百名石国的贵族环坐在篝火旁,每人的桌前都摆满了瓜果和美酒,侍从们穿梭忙碌,分割着烤好的羊肉,一队队少女在火焰前轻盈的舞动,鼓点阵阵、胡琴悠扬

尽管场上气氛热烈,但在坐的贵族们大多心神不宁,面对美酒与美食显得没有胃口,这也难怪,昭武九国同气连枝,西面的康国、史国皆已覆灭,这些贵族们岂能没有唇亡齿寒之痛。

石国和其他昭武九姓国一样,最早都是月氏人的后裔,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后被匈奴所破,迁居中亚,各庶支独立成国,便是后来的昭武九国,魏晋时被突厥征服,西突厥灭亡后他们又纷纷臣服大唐,但小国寡民,永远是被强邻欺凌的对象,中唐后昭武九国相继被突骑施人和大食人入侵,一直到今天他们又将面临更可怕的命运,那就是黑衣大食对他们文化的挖根灭绝。

贵族们不时抬头向李清望去,他的到来本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现在他居然和大食的使者并列同坐,作为天国特使,这简直不可思议。难道是这个使者太过年轻、不知轻重的原因么?众人开始议论纷纷,心中都对此充满了疑惑。

确实,大唐帝国一向注重形式胜于实际,对这些西域诸国,大唐要地也就是他们的臣服,并非要对他们收取税赋、干涉内政,相反,若有弱小者求助,它还会慷慨解囊,在国盛时这无可厚非。甚至是一种大国的风范。

但在强邻窥视时还保持这种超然的身份,就有点不合时宜了。若按一般使者的心态,在这种规格的国宴上是绝不会和大食使者同席。这等于是承认了大食在石国的地位,这是决不能容忍,一般的做法是拒绝参加,但这样的话,心理上虽然得到安慰,‘我保护了大唐的颜面云云,,可实际上失去地东西将会更多。

李清是一个务实的人。大食对石国地控制事实上已经超过了大唐,如果他为了面子而不来参加这个宴会,那等于是将机会全部拱手让给了大食,说不定第二天醒来时石国便面目全非,所以他来了,他承认事实。但就在今晚上他要把握机会,将劣势全部扳回来。

宴会开始了,石国正王首先向李清敬酒。感谢天可汗陛下对石国的关心,在黑衣大食未崛起之前,他也年年向唐王朝进贡,尊李隆基为父,但在黑衣大食野蛮地杀戮面前,他屈服了。

“各位安静!”车鼻施笑咪咪站了起来,一手举着酒杯,一手指向李清,向大家建议道:“李侍郎原来朝廷户部的主管,现任安西副都护,是安西、北庭两镇安抚使,不辞万里而来,我建议大家举杯,给李侍郎洗尘。”

众人纷纷将酒杯高举,敬向李清,李清面带微笑,端起酒杯长身站起,先向布杜非常有礼貌地点了点头,表示他要行答谢词,这是贯有的外交程序,说的一般也是漂亮的外交辞令。

布杜呵呵一笑,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这时皮鼓和胡琴都停止的演奏,跳舞地少女也低头站在一旁。

李清环视一眼众位石国贵族,他声音缓慢而低沉,顺着风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

“我今天是石国的客人,是第一次踏上石国的土地,这也是大唐的官员第一次踏上石国的土地,过去没有,那是因为大唐从来不会干涉石国,从来没有向石国征过一文钱地税赋,不会推翻你们在石国的地位,不会剥夺你们的财产和信仰,不会抢走你们地妻子,不会杀死你们的儿女,更不会视你们为奴隶,百年的时间证明,大唐不会这样做,可是,他们大食会!”

李清回头猛然指向布杜,“大食会先杀死你们,然后抢走你们财产和女人,将你们的儿女卖到西方、永世为奴!”

说到这里,周围一片哗然,贵族们交头结耳,对李清的痛斥都深感震惊,车鼻施面色惨白,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污蔑!绝对是污蔑!”布杜霍地站起来,气得脸色铁青,起初他见李清态度颇为友好,便以为他会讲一些光面堂皇的话,如‘盛情难却、深感荣幸,之类,所以不加阻拦,也洗耳恭听,可万万没想到他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让他几乎气炸了胸膛。

他再也顾不得礼节,挥舞着双臂,用突厥语嘶声咆哮道:“如果真象这位唐国使者所说,那我为什么还要来,我们哈里发就是不想生灵涂炭,就是爱惜石国的百姓才派我为使者劝服你们,我发誓,只要你们投降,大食绝不会剥夺你们的财产,更不会杀死你们。”

“你放屁!”一声清脆的喝音打断了布杜的承诺,众人循声看去,只见美丽的罗阑公主站了起来,她目光冷厉,仿佛雪山上千年寒冰。

“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可你们是怎么做的?阿拔斯的残暴谁人不知,康国的国王为什么被杀,史国的国王投降你们,依然被杀,有几个男人能活下来,多少*妇女被你们凌辱,多少儿童被你们卖为奴隶,强迫我们改信伊斯兰教,毁掉我们的文化,这是比杀我们的人民更为可怕。”

“罗阑公主,你不要毁了哈里发对你的好感!”布杜地话从牙缝里挤出来,刀子一样的目光阴森森地盯着她。他心中暗暗发誓,若抓住她一定要将她送进军营。

‘呸!,罗阑公主一步跨出来,不屑地望着布杜,火光映红的她的脸庞,她的眼睛象星星一般明亮,她回头望了一眼微笑着的李清,毅然回头用纯正的汉语对石国贵族们道:“我们昭武九国同出一脉,彼此都是兄弟姐妹,大家应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大食入侵。要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我只是一个女人。但我也知道,覆巢之下、再无完卵。如果出征,我愿从军为石国的先锋!”

‘啪!,一个巴掌拍响了,‘啪!啪!,掌声接连不断,渐渐地,掌声越来越密集,贵族们纷纷站了起来鼓掌,眼睛里闪烁着敬佩和决断。连乐师、舞女和在场的侍从们都忍不住跟着鼓起掌来,渐渐地形成了节奏,掌声充满了力量。

“好!你等着。”布杜恶狠狠盯了她一眼,一脚踢翻桌子,怒冲冲离去。

“布杜特使,你听我说!”车鼻施又急又怕。也顾不得贵族们蔑视的目光,急惶惶拉着车多咄追了过去。

这时,莫贺特站起身。举杯高声笑道:“来,让我们为祖先留下地基业,干杯!”

“为祖先的基业干杯!”贵族们心中畅快,跟着举杯一饮而尽,罗阑公主兴奋得满脸通红,她偷偷地向李清瞥去,却见他正微笑地望着自己,向她伸出了大拇指,罗阑公主眼中一阵慌乱,赶紧将脸转到另一边,心中‘砰!砰!,直跳,过一会儿,她再偷偷看去,却见李清在和自己父亲说话,已经不再注意她,一种强烈地失落感顿时弥漫在罗阑公主的心中

“砰!”地一声,一只大瓷瓶被砸在地上,碎成玉片,“混蛋!”布杜血红了眼睛,他低低一声嚎叫,随即将桌上铺地绸缎桌布一把扯下,撕成两半,桌上盘碟纷纷落地,摔成无数碎块,侍女们见他相貌凶恶,皆吓得缩在角落,浑身瑟瑟发抖。

布杜拎起椅腿,大步向屋角走去,那里有一只落地大花瓶,是李隆基赐给石国的国礼。

“你疯了吗?快住手!”

一个女人冲上来,扳住他的胳膊,阻止他的疯狂,布杜慢慢地转过身来,血红的眼睛盯着眼前柔弱的女人,‘石国的王后,,他狞笑一声,一股凌虐地**在体内燃烧。

那女人似乎感觉到什么,吓得松开手转身要逃,但是晚了,布杜抡起椅子向瓷瓶砸去,随即反手一把抓住她的头发,象宰一只羊似的向里屋拖去。

不知过了多久,房间外‘咚!咚!,地传来急促地跑步声,车鼻施父子先后冲进屋来,却一下子停住了,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满地是碎片断椅,没有一件完整的东西,

车鼻施一阵心痛,这些可是他花大钱从长安买来的,平时自己也舍不得用,为了表示诚意,他特地拿给布杜,现在全毁了,他忽然看见屋角地大瓷瓶,心一下子跟着碎了似的,快步走过去,拾起两块碎片拼了拼,不时用袖子擦了一下眼角。

这时,布杜慢慢从房间里走出来,他眼色冰冷,脸上没有一点表情,站在那里冷冷地望着车鼻施。

“阿娘!”

站在门口的车多咄眼尖,一下子发现了房内躺地上地王后,他惊叫一声,冲了进去,突然房间内发出一声悲嚎,车多咄象发疯似的冲了出来,直向布杜扑去,可他哪里是身经百战布杜的对手,布杜一脚便将他踹到门角,车多咄痛得缩成一团,手指着布杜,却连话也说不出来。

“出了什么事?”车鼻施大步走过来,他正要向房里看去,但布杜却手快一步,一把将房门拉关上,冷冷说道:“王后看我砸了这么多东西,一时想不通自杀了。”

“自杀!”车鼻施吓得向后退了一步,但他随即明白过来,低着头颤声道:“死就死了吧!将她好好安葬就是了。”

“你很不错!我会让哈里发饶你一命,其他昭武八国的王后你可任挑一人做你的新王后。”

布杜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冷酷地笑道:“从现在起,你派人监视住唐国使臣,还有莫贺多父女,天亮我回来之前不得让他们逃走。”

说着,他拾起佩剑大步朝外面走去,走到门口,他停住脚步,冷冷看了一眼车多咄,轻哼一声道:“跟你父亲好好学学,这样你才有小命在。”

车多咄脸色惨白,低着头一言不发,耳中只听见布杜在门外低喝:“备马!回军营。”

布杜走了,房间里一片寂静,车鼻施几次想进里屋,都忍住了,最后他叹了口气,摇摇头,扶起儿子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咱们走吧!”

车多咄却阴沉着脸,他一拉胳膊,从父亲的手里挣了出来,冷冷道:“你去收拾阿娘的尸首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说完,他不再理父亲,大步向屋外走去。

车鼻施呆呆地望着儿子的背影,忽然狠狠一砸自己的头,蹲下身干嚎起来。

夜越来越深,满天星辰,整个石国都睡着了,此时已快四更,莫贺都王宫前的篝火早已经熄灭,几个监视人围在尚未燃尽的灰烬前取暖,虽然已是五月,但夜里依然寒冷,不时一阵风刮过,吹起一团灰烬翻滚着向前跑,跑到一个人的脚下却停住了,车多咄抬脚轻轻将这团灰烬踢碎,却抬眼向王宫看去,他的脑海里再一次响起布杜残酷的声音:“从现在起,你派人监视住唐国使臣,还有莫贺多父女,天亮我回来之前不得让他们逃走。”

他仿佛看见罗阑公主被如狼似虎的大食军从王宫里拖出来的情景,又想起了自己娘死时的惨相,他一咬牙,大步走上王宫台阶,‘砰!砰!,地敲起来门来。

“谁呀!”侧门‘吱嘎!,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张睡眼惺忪的脸。

“是我!王子车多咄。”车多咄的语气异常平静,“你立刻带我去找罗阑公主,我有大事告诉她,生死攸关!”

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5章 贵人(一)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47章 冷刀子(四)第56章 暗访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54章 品牌效应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295章 对手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33章 密谋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52章 暗流(四)第59章 挖墙角第55章 绑架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4章 祸起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182章 远谋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138章 返京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63章 杨家(二)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14章 成亲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38章 返京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66章 归程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58章 门生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314章 导火索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68章 帘儿第15章 辞职第182章 远谋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7章 摸奖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82章 远谋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276章 拉拢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42章 风骤起(一)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28章 阆中(三)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271章 下手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52章 暗流(四)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
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35章 贵人(一)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47章 冷刀子(四)第56章 暗访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54章 品牌效应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295章 对手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33章 密谋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52章 暗流(四)第59章 挖墙角第55章 绑架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4章 祸起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182章 远谋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138章 返京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63章 杨家(二)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14章 成亲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38章 返京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66章 归程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58章 门生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314章 导火索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81章 意外失足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68章 帘儿第15章 辞职第182章 远谋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7章 摸奖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82章 远谋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276章 拉拢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42章 风骤起(一)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28章 阆中(三)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271章 下手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52章 暗流(四)第381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