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

火红的夕阳已坠入地平线以下,在长安城墙的上空还残留着一抹淡红的晚霞,而在头顶上方,天空出现湛蓝的颜色,最后和暮色交融在一起,一长条粉红色的薄云浮在半空,就仿佛海上遥远的仙岛。

李清和他的随从离开了巴蜀商行的大门,轻快的背影长长地拖在地上,今天是李清任户部侍郎以来第一次来看自己的商铺,随着官职越来越高,李清对商铺的关注却越来越少,一是没有时间,二则是身份所限,久来不免有以权谋私之嫌。

“自己是该退居幕后了!”李清在马上暗暗思忖,虽然李隆基并没有对自己提到此事,但有心人若参自己一本,自己则会很被动,,此事倒可以让小雨来管,她精于算术,虽然持家不成,但理财还是可以的,她再过些日子就会从成都回来,直接将帐交给她便是。

李清一边走一边慢慢考虑,从人牵马过来,他翻身上马,一抬头却见隔壁商铺的门口收拾了几大车子物品,杜有邻正在车前大声吆喝,生怕下人遗漏下值钱的东西。

“老杜,你这是”李清不由诧异,看这架势分明是搬家的样子,难道他不做了吗?

“今天有人出了好价,我的店铺转让了。”

杜有邻恋恋不舍地回望一眼自己经营了十几年的店铺,叹了口气道:“我年岁也大了,也没个儿子来接这个铺子,早就想卖了,但一直没有好价,今天有人出了高价,便脱手了。”

他看了看李清,忽然在耳边低声道:“我告诉你,这次购我铺子之人可能是安禄山背景,你心里有数便是。”

‘安禄山!’刚拨转马头要走的李清猛地勒住了缰绳,他回头吃惊地望着杜有邻,直至他微微地点点头,才确认自己听到的消息是真的。

李清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从官方渠道堵死安禄山的财源,而他则要从另一个渠道捞取财富了,欲养十几万军每年没有数百万贯的财富是办不到了,就算现在规模不大,几十万贯总是要的,所以安禄山所为自然不止一处商铺,也不止长安一个城市。

李清沉思片刻,命人将专为自己做暗事的骷髅叫来,低声吩咐他道:“你去东西两市的市署找人打听一下,这个买下杜有林铺子之人在长安一共买了多少产业?还有,最近两天有店铺交易之人,他们的背景一定要查清,时间上不用着急,但消息务必要准确。”

只要抓住蛛丝马迹,便有据可查,将来以此为突破口,就会慢慢摸清安禄山的财源,也可推知他私募的兵力,看来今天来西市一趟确实不冤,竟得到这么重要的消息。

“多谢老杜了!”李清回头向正在细数物品的杜有邻一拱手,带领从人飞驰而去,一团身影渐渐消失在血红的残阳之中。

李清一行回到府中,不到府门,老远便见两辆马车缓缓停靠,只见三个丫鬟从马车里搀出一个极肥胖的贵妇人,身子呈葫芦型,仿佛一座肉山,却打扮得珠光宝气、衣裳颜色鲜艳非常。

她也听到了杂沓的马蹄声在自己身旁停下,粗大的脖子微微扭动,一双细鱼眼向李清射来。

李清一愣,随即在她身后看见从另一辆马车上出来的崔翘,苦着脸,精神萎靡不振,仿佛霜打蔫掉的菜叶。

“崔翘夫妇来找自己,是几时约过?”

但已经不容他多想,崔夫人已经含笑步步生花扭了上来,硕大的肉球在胸前震动,看得荔非兄弟及一帮手下目瞪口呆,这般肉感的女人,他们还是头一次看见,虽然唐女以胖为美,但唐女的胖是指丰腴,非而崔夫人这般肥硕。

崔夫人在几步外便停下脚步,她笑咪咪道:“不请自来,李侍郎莫怪我们打扰!”

崔翘刚从兴庆宫里出来,便被其妻拦住,崔夫人仿佛是他肚子里的一根肥粗的蛔虫,早将他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崔翘的下一个目的地必然是李清的府第,为给儿子谋江淮盐铁司的肥差,她岂能放心让丈夫一人去和李清商谈。

李清虽不喜她,但也不敢怠慢,她一则是让皇帝之女,身份高贵;二则她是李惊雁的姑姑;三则她又是崔翘的妻子,说白了就是帘儿的继母。

“哪里!哪里!二位都是李清的长辈,素日里连请都请不到,怎说打扰二字!”

李清向他们夫妇躬身施了一礼,笑道:“崔世叔、叔母,二位请屋里坐!”

李清将二人请进客堂,却没有派人去通知帘儿,毕竟崔翘是帘儿的亲生父亲,李清不愿他们有过多接触,尤其崔夫人也在。

有妻子在场,崔翘就仿佛变成了她中午的影子,跟在她身后,不敢罗嗦一句。

“李侍郎,今天我们前来,其实是有一事和你商量。”虽然说是商量,但崔夫人的口气里却没有半点商量的意思,分明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口吻。

说完,她回头向丈夫施了一个眼色,示意他接着说,崔翘张了张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这让他怎么说,他心中暗恨,这个狂妄自大的蠢女人,难道她真以为人家想认这门亲吗?

但妻子的命令他又不敢不从,只得硬着头皮道:“我们是为帘儿之事而来,不知她可在?”

果然是为帘儿而来,看崔翘面上的尴尬,李清也知这必然是崔夫人的意思,他当日与崔翘相约,此时决不告诉他的妻子,但他却失约了。

李清心中一阵冷笑,他脸上却不露声色,只对崔夫人淡淡道:“内子这些天身体不适,不宜出来见外客,有什么事给我说也是一样。”

崔翘明白李清的意思,他望了望妻子,见她眼光炽热,不由暗暗叹了口气便不再开口,崔夫人却似浑不知觉,她心中十分兴奋,这也难怪,自己妻子突然攀上世家名门,而且还是博陵崔家,哪个男人会不愿意,这对他的仕途名望都是大大的提升,连相国李林甫不也是钻头觅缝想为他儿子娶自己的女儿吗?

“说起来是天大的喜事,我一直为不能得李侍郎为婿而遗憾,但世事难料,没想到我们真得要成一家人了!”

崔夫人越说越激动,她身上散发的热量几乎要将这个房间的桌椅字画都要统统熔化掉了,不知不觉,她慢慢走上前,一把将李清身旁的崔翘拎起来,推到一边,‘吱嘎’一声,崔夫人大象一般的屁股坐在了纤细的客椅上,用悲天悯人的口气对李清道:“侍郎妻子的身世想必你自己也清楚,我家老崔年轻时一时糊涂欠下的孽债,前些日子长安到处在议论她,我们也不能熟视无睹吧!哎!谁要我是他妻子呢?这份孽债只能我替他还了,这么对你说,我愿意认侍郎妻子为女儿,只说是小时失散,李侍郎可明白我的意思?”

‘长安到处在议论她!’李清忽然明白过来,帘儿前些日子神思恍惚,恐怕就是因为李惊雁进门而压力过大,当时自己身在扬州,竟对此事一无所知,他心中对妻子充满了愧疚,自己实在是对她的关心太少了。

此刻崔夫人上门提此事,便是想借此将帘儿的身份转为正统,李清微微有了一些心动,这样确实可以给妻子减轻压力,他瞥了一眼崔翘,见他脸色麻木,丝毫不为妻子的无礼所激怒,也不被妻子的建议而感到惊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仿佛事不关己,只有他夫人一人在唱独角戏。

他见崔夫人热情高涨,知道她必然另有所求,而且要求还不会低,自己若一盆冷水下去,势必会得罪此人,若将这个有身份的泼妇惹恼了,自己将来和李琳及崔翘都难以相处,李清微一沉吟,便有了定计,此事须将崔夫人的底牌摸清后才能决定对策,便笑道:“事关重大,我须和妻子商量后再答复,夫人可否稍等两天!”

忽然,他见崔翘站了起来,表情复杂地望着自己身后,似喜又似悲,仿佛痴了一般,李清急回头,却见帘儿不知何时出现在自己身后,她眼睛紧紧盯着崔翘,目光深沉,竟透出一丝刻骨的仇恨。

李清见崔夫人笑盈盈站起来,心中暗叫不妙,赶在她举步之前,一把将妻子推进屋去,又回头道:“请二位稍等片刻,我马上就回来。”

“你为什么要瞒着我!”一进屋,帘便甩开李清的手、寒着脸道。

李清深深吸了口气,扶着妻子削瘦的肩头,“不错!此事是我在瞒你,但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瞒你,这其中原因是什么?”

帘儿的肩头微微一颤,便捂着脸蹲在地上,泪水从她的指缝里汩汩流出,见妻子如此伤心,李清心疼之极,他双膝跪在她身旁,轻轻将她搂进怀里,低声劝慰道:“你娘在生下你不久便去世了,崔翘是你的亲生父亲,可他胆小懦弱、天生惧内,当年你被遗弃他也有责任,而且他妻子便是惊雁的亲姑姑,也是长安出了名的凶悍刁妇,让你知道真相只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伤害,我便自作主张,瞒下了此事,帘儿,你莫要怪我!”

帘儿再也忍不住,扑进丈夫的怀里哀哀痛哭起来,她日思夜想的亲生母亲并没有抛弃自己,而是生下自己不久便去世了,从丈夫的描绘便可以知道自己的娘亲死得是怎样悲惨,此刻,对身世的自怜和对母亲的追思让她心中充满了悲哀。

等她哭声渐止,李清便在她耳边柔声道:“这件事便由我来处置,你回屋去,好吗?”

帘儿用袖子抹去泪水,仰起俏生生的泪脸望着丈夫,神情坚毅道:“我不稀罕什么世家身份,我只是我爷爷的帘儿,那个男人让他走,我不想见到他,也不准他踏进我家的门,就算他是皇帝老子也不准!”

“你放心,我会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李清将妻子扶进内室,又亲了亲她的额头,“你有了我们的女儿,还有我,就不要再想过去之事,把眼光放到未来。”

勉强哄劝好了妻子,李清又匆匆回到客堂,见二人依然在哪里等候,便先上前对崔翘道:“崔世叔,帘儿现在很伤心,她现在暂时不想见你,你先回去吧!此事我来和叔母商量。”

崔翘犹豫一下,却没有动步,他心中十分难受,他极想和自己的女儿和好,但从李清的答复看,她显然不肯原谅自己,再看一旁的夫人,她斜眼盯着自己,眼露凶光,崔翘心中不由一阵胆寒,只得仰天长叹,“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叹罢,他便低着头,拖着异常落寞的身影、慢慢地走了。

一直到崔翘离开,李清才回到座位上,看了看崔夫人笑道:“我是个爽快人,崔夫人想必也有为难之事,说来听听,让我看一看能否办得到?”

崔夫人见他不提认亲之事,直接问自己的条件,先是一愣,随即又大喜,自己正发愁没办法开口,他却自己提了,这最好不过,她娇笑一声,肥硕的身子向李清那边靠了靠,仿佛年轻了三十岁,细鱼眼瞟去一个秋波,柳叶眉一挑,用一种挠人脚板的声调道:“你真是个妙人儿,柳柳之婿差你实在太远,可惜你不肯答应,妾身其实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我有个儿子,人很踏实,就是不善钻营,所以一直不得重用,现在苏州任华亭县主簿,你能不能看在你妻子的面上,将他调到户部或者江淮盐铁司,能升一级最好,若实在不行平调也可。”

这便是她的条件,李清虽然任户部侍郎时间不久,但也知道华亭县报表已成为户部的反面教材,她儿子定是无能之极,否则以崔翘的身份、以李林甫的相国地位,他怎会升不了官,李清脑海里迅速平衡其中的利弊,眼看李琳就要被任命为首任盐铁监令,若她儿子进了盐铁司必将后患无穷,不如先调进京,再以不称职转去做闲职,即可敷衍了她,又可了结帘儿之事,可谓一举两得。

“夫人思子之情李清能理解,江淮盐铁司那边编制已满,且大多是年轻人,恐怕没有机会,不如我向吏部打个招呼,调他到户部做个主事,夫人看这样如何?”

户部主事也是从九品上阶,和下县主簿品阶一致,但京官地位却高,崔夫人这些年不知求了多少人情,但实在因儿子不争气,愚名在外,只能从一个县调到另一个县,京中却没有部门愿意接收他,一直便调不进京,今天李清不了解情况便慷然应允,着实令崔夫人大喜,不等她表态,李清一摆手又止住了她,继续道:“但我妻子归宗之事就此了结,过去之事她不愿再提,崔夫人可明白?”

崔夫人顿时心花怒放,笑得浑身肥肉乱颤,只恨不得冲上去抱住李清亲上几口,既能达成心愿,又不让自己为难,她如何不愿意,当下伸出斗大的玉掌,嗲声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清嘴角一抽,悄悄在衣襟上擦了擦手上的汗,苦着脸伸手上去和她对击一掌,心里却象吞了块未去油的大膘肉一般,肥腻不堪。

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51章 暗流(三)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66章 归程第88章 刀刀见血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349章 清洗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264章 示警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2章 开店(三)第90章 奉命入京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34章 美人计第73章 除恶(一)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10章 寻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5章 辞职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61章 连环计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138章 返京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184章 布局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0章 官司(四)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99章 二进宫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37章 发薪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49章 清洗第349章 清洗第349章 清洗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53章 荐官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
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51章 暗流(三)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66章 归程第88章 刀刀见血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349章 清洗第372章 李泌之策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264章 示警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2章 开店(三)第90章 奉命入京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34章 美人计第73章 除恶(一)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10章 寻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3章 以字鉴人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5章 辞职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61章 连环计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138章 返京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184章 布局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20章 官司(四)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99章 二进宫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37章 发薪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49章 清洗第349章 清洗第349章 清洗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53章 荐官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