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刀刀见血

海九苏醒过来时,仰面躺在冰冷的地上,记忆里一片盏灯在头顶上昏暗地亮着,***如黄豆大小,一闪一闪,说不出的诡异,空气里阴冷潮湿,断断续续有滴答的水声,自己象是被关在一个地牢里。

海九轻轻翻动身子,浑身各处关节仿佛都断了一般,剧烈的疼痛刺激着大脑,‘嗷!’他低低喊了一声,记忆顿时象潮水般用来,破碎的、零散的,渐渐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海九张大嘴巴,恐惧攫走了疼痛,在酷刑面前,他什么都说了,在死神面前,他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海家也和普通人家一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准备迎接新年,但家主海澜却有些焦急不安,那四个逃跑的脚夫,整整搜寻了三天,仍然毫无线索,这恰恰说明了逃走之人非同一般,这四人仿佛四根钉子一般让海澜天天坐卧不宁。

他和吐蕃做了无数趟生意,却从未象今天这样给他如此大的压力。

而另一件隐忧是今天的报告到现在还没来,已经迟了两个时辰,他每一天都在等沿途的报告,今天船应该到了义宾县,义宾县!那可是宿敌李清的地盘,海澜突然有些担心。他背手走了几步,眼睛渐渐眯成一条缝。闪露着凶光,李清地这笔帐早晚要连本带息讨回来。

“父亲!祠堂已经布置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不知何时,他的儿子海中恒已经站在他的身后。

“哦!我就不去了,你自己看着吧!”

海中恒心中诧异,他惟恐父亲没有听清,又重复道:“父亲,我说的是祠堂。”

海澜看了儿子一眼。微微笑道:“明年你就要进京参加省试了,你可有把握?”

“孩儿会尽力!”

“你也不用太担心,我已经得到郯王应允,他会助你一臂之力。”

海澜话音刚落,外面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家人气喘吁吁跑来。“老爷,义宾县的消息来了,是黑色信筒。”

“什么!”海澜霍然站起,脸刹时间变得惨白,黑色信筒就意味着出事了。

他双手颤抖着接过竹管,一下没有拿稳,竹管落在地上。

“父亲!”海中恒弯腰拾起,“出了什么事?”

海澜的嘴唇已经哆嗦得说不出话来,他吃力地拔开竹管,手忙脚乱地展开。看罢,他连连后退几步。信飘落在地,上面只有六个刺眼的大字:货在义宾被扣”

“爹!”

“老爷.

一个时辰后。海澜慢慢苏醒,他浑身虚弱,老态毕露,仿佛一下子老了二十岁。

“大哥!你要振作一点,事情还不到最坏地时候。”

海澜摇了摇头,什么叫最坏,这难道还不是最坏吗?货已经落在李清的手中,这决不是偶然。没有长时间的策划,他不可能查到。而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他败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还是败在李清的手上。

“父亲,此事交给我去办!”海中恒的脸愤怒得通红,赫然站起,大步便向外走去。

“你站住!”

海澜挺身坐起,恶狠狠地道:“你再走一步,我便与你断掉父子关系。”

“那、那,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海中恒眼睛都要急红了。

“谁说我要坐以待毙!”

他长长地吸一口气,对三弟海霸道:“现在我海家已经到了最后地关头,我估计不错的话,李清已经在来成都的路上,你马上带领峨眉堂所有的弟兄去沿路拦截,一定要将他身上的东西夺回来,尤其是那封信,你明白吗?”

海霸点点头,眼睛微微眯起,射出一股骇人的杀机。

目送海霸走远,海澜一把拉过海中恒低声道:“你赶快收拾一下,马上就去京城投奔你姐姐。”

“父亲!那你呢?”

“我不能走,我一走,海家就真的完了,永世不得翻身。”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又把指上的戒指抹下,一起塞给儿子道:“这是我们海家在京城的产业,这枚戒指就是凭据”顿一顿,海澜又道:“还有东市帮的帮主,你叫他勇爷爷,他是你祖父拜把兄弟,你去找他,他也会帮你地,你去吧!我海家以后就靠你了。”

“那我把堂弟们也带走!”海中恒指的堂弟便是海霸地儿子。

海澜摇摇头道:“带上他们你就活不成了。”

海中恒眼中流泪,他缓缓跪下,重重地给父亲磕了三个头。

海九的口供连同其他海家走私地文件以及李道复的信,都锁在一只铁皮盒里,而这只铁皮盒此刻就在李清的手上。

这一天是天宝三年腊月二十五日,再过五日便是天宝四年的新年,李清带着帘儿和小雨奔赴成都,名义上是回成都过新年,但李清的真实目的却是回去处理海家走私一案,海家走私证据确凿,所有涉案人皆招供画押,本已成了铁案无疑,但在海九身上发现的那封信却使此案变得复杂起来,益州刺史李道复竟直接涉案,李清不敢耽误,次日便起程赶往成都。

临近新年,江面上往来的商船明显减少,更多地却是满载着思乡人的客船,‘每逢佳节倍思亲’,新年是宗族聚会地日子,是祭祀祖先的日子。

李清站在船头眺望远方,江面宽阔浩淼,凛冽的寒风使他的头脑变得清醒起来,他渐渐意识到了这个案子的复杂性,海家走私案已经不是一件孤立的商人走私案,在它的背后隐藏着官商勾结,这个官就是益州刺史李道复,他李清极可能会变成一只扇动着翅膀的小蝴蝶,在剑南道的官场上引发一场飓风。

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随即一件厚实的披风围上了他的双肩。

“公子,江面风大,还是回舱去吧!”

李清捉住她的手,小手纤细而温暖,他轻轻搂过帘儿削瘦的肩膀,“这次回去,我陪你去祭扫一下爷爷的墓吧!”

“恩!”

“你们两个,快来收拾一下吧!嘉州要到了。”

二人相视一笑,迎着小雨酸溜溜的目光,牵着手一起返回了船舱。

李清包下了一艘大型客船,分三层,李清和帘儿、小雨住在上层,岷帮帮众以及随同去成都作证的海明、海中天父子则住在中层和底层,由于高展刀和骷髅须留在义宾看守,所以李清一路的安全便由岷帮负责,按照计划,他们将在嘉州和骑马赶来的王兵各汇合,便直接走陆路去成都。

李清刚要进船舱,突然听见有急促的脚步声,一抬头,只见岷帮的杨舵主飞奔跑上来,他神色紧张。头不时地侧看江面。

“出了什么事?”

“李大人,我们弟兄发现了三条可疑地船,已经靠近我们了。”

“什么?”李清脸色大变,他猛扑到右侧船舷向江面上望去,果然见三条小船呈品字型,正快速地向他们驶来,他甚至已经隐隐看见,小船上载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衣人。

“海家怎么来得这么快!”

李清在迅速考虑对策。他知道海家会最后垂死挣扎,也为此专门通知王兵各紧急来保护,但没料到海家竟然来得这么快,如今唯一的办法只有先拖一阵子,等嘉州的王兵各来救援。

“这里离嘉州还有多远?”

“还有二里。”

李清又回头看了看小船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恐怕到不了嘉州便会被追上,汗已经微微从他额头上渗出。

“你赶紧找几个水性好的弟兄去嘉州求救。”

杨舵主答应,转身便要走,却被李清叫住,缓缓道:“再告诉大家做好准备,可能会有一场恶斗。”

李清慢慢走回舱中,努力使表情轻松一些,迎面却见二女担忧的目光,知道她们都已经听到了,便笑笑道:“我们的老朋友来了。”

他拔出剑劈下两大块舱板。从怀中取出铁盒递帘儿道:“等会儿如果事情危急,你和小雨便抱着木板洇水逃生。去成都把这个铁盒子交给你义父。”

“那公子你呢?”

李清拍拍她地脸笑道:“我自然也会跳水逃命,难道还会等他们来杀我不成?”

李清说完。提剑大踏步向底层走去。

帘儿盯着他消失的地方,紧咬着唇,眼中射出坚毅的目光。

三条船的速度却超出了李清的意料,只行不到半里,三艘便渐渐地追了上来。

“瞄准了砸!”

几名帮众抬着铁锅和水缸奋力向追船砸去,但铁锅和水缸在江里只翻了滚,便失去踪影,根本没有半点作用。

“大人。他们要爬船了!”

只见一条船上的黑衣人纷纷掏出抓钩,在手上晃动。‘嗖!’地一声飞出,一只抓钩准确地搭在船舷上,一名黑衣人咬着刀,纵身一荡,掠过江面直向大船飘来。

“砍断它!”

不等别人反应过来,李清一步上前,举剑便向抓钩上地绳索剁去,众人如梦方醒,纷纷涌向船舷举刀向越来越多的飞抓砍去。

突然,‘啊!’地一声惨叫,一名帮众捂着头,连连退后几步,仰天躺在地上,一支弩箭射穿了他的头颅,紧接着,又有几人惨叫着倒下,小船上射来的弩箭渐渐密集起来,连杨舵主的胸脯上也中了一箭,躺在地上生死不明。

李清几乎杀红了眼,他已经连砍断五根飞抓,几名黑衣人也鬼叫着滚落江中,这时,一名白衣大汉已经跃上船头,挥刀向李清劈来,李清本能地一仰头,刀锋便从他鼻尖扫过,劲风刮得他的脸生疼,不等他立稳,肩膀却又挨了一脚,李清只觉骨头似要裂开一般,一股大力袭来,脚下站立不稳,连退两步,摔倒在地,剑脱手而出,飞出三丈远,‘!’地一声直钉在甲板上,那白衣人不等落地,腰一扭,刷地又是一刀向李清的前胸劈来,刀势凌厉之极,李清大骇,连滚带爬躲过这一刀。

那白衣汉子似乎认得李清,狞笑着向他猛扑过来,眼看李清躲无可躲,却就在这时,两只花盆先后从天而降,那白衣汉子侧头躲过一只小的,却被另一只更大的砸在头上,他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似笑非笑,眼睛翻白,直挺挺地栽倒在李清面前,李清怎会放过这种机会,随手抢过他地刀,一刀便向他脖子劈去,却在最后关头手一哆嗦,刀斜砍在他的肩胛上,血箭标了李清一身,刀却再也拔不出来,白衣人被痛醒,挣扎着张牙舞爪向李清抓来,他情急之下,使一招柔道地大布包,猫腰便将他扛下江去。

李清喘口气,忽然想到什么,一抬头,却见是帘儿和小雨站在二层甲板上,帘儿脸色苍白,手直发抖,“公子,我杀人了。”

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58章 门生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296章 行猎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31章 破局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114章 成亲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182章 远谋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67章 官从天降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82章 远谋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86章 外放第74章 绊脚石(二)第266章 线索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97章 谋画第182章 远谋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267章 蓄势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59章 解谜(上)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267章 蓄势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7章 县令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203章 悲情牌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286章 外放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13章 掌权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93章 李林甫的烦恼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59章 挖墙角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271章 下手第266章 线索第67章 官从天降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93章 李林甫的烦恼第7章 县令第253章 荐官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67章 蓄势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71章 下手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15章 辞职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312章 军权第312章 军权第314章 导火索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79章 黑帮老大第286章 外放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373章 偷梁换柱
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58章 门生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296章 行猎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31章 破局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114章 成亲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182章 远谋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248章 科举案(十)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67章 官从天降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82章 远谋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86章 外放第74章 绊脚石(二)第266章 线索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97章 谋画第182章 远谋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267章 蓄势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59章 解谜(上)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267章 蓄势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7章 县令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203章 悲情牌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286章 外放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313章 掌权第215章 各逞心机第93章 李林甫的烦恼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59章 挖墙角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271章 下手第266章 线索第67章 官从天降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93章 李林甫的烦恼第7章 县令第253章 荐官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67章 蓄势第377章 各自出招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71章 下手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15章 辞职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312章 军权第312章 军权第314章 导火索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79章 黑帮老大第286章 外放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373章 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