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蓄势

李清再次赶到柜坊废墟,天色已近黄昏,姑苏上空的下个不停,偶然可以看见船娘撑着长长的竹篙,小船悄无声息地从狭窄小街旁同样狭窄的小河里穿过。

众多护卫簇拥着李清的马车,浩浩荡荡在弯曲狭长的小路上行使,这是苏州少见的情景,路人早早地避开了,行至枫桥,得到李清通知的刺史崔焕和吴城县令也匆匆赶到。

“李侍郎,可有急事?”

李清却沉思不语,他径直走到井边,井上的轱辘也已经被烧毁,残木斜斜地躺在井上,过一会儿,他捡起一块拳头大的青石扔进去,半晌,才听见‘咚!’地一井少说也有五丈深,他又探手摸了摸井壁,触手处长满了青苔,异常光滑,根本就无处借力。

“崔大人,我记得你说过,有人跳井逃生,可我却觉得,跳进井里活命的可能性极小,崔刺史觉得其中可有蹊跷?”

经李清一提醒,崔焕也走到井边,向里面看了看道:“侍郎大人的意思,其中有内奸不成?”

“不错,必定是有内奸,否则如何能运走十万两白银?”

李清一指水井,冷笑道:“这跳井逃生之人便是最大的嫌疑。”

“跳井逃生之事我也只是耳闻,并未亲见。”

崔焕回头向站在远处的吴城县县令招手喊道:“周县令,请过来一下。”

周县令年近四十,是开元二十七年进士,长一张饼子脸,几个白麻子仿佛饼上的芝麻,格外引人注目,失火那晚,他便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官员。

听刺史大人叫他,周县令急忙上前施礼:“大人,有何吩咐?”

“我来问你,跳井逃生之事是你说的。那你可亲眼看见他是从井里捞起来?”

周县令想了想,摇头道:“我没有亲眼看见,当时现场很乱,救火的百姓极多,有人扶来一个浑身水淋淋的执事,他自己说是跳井逃生,我也没细想,便当真了。”

崔焕和李清对望一眼,又追问道:“那几个幸存之人是你安置的,你可知道他们的住处?尤其是那个跳井之人。”

“下官都知晓,那跳井之人姓胡,就住在门附近。”

苏州门离枫桥并不远,约三里地左右,为回馆驿顺路,只一刻钟,一行人便赶到了门,

“那就是胡执事家,”周县令手一指,不由惊讶地停住了脚步,只见那栋老宅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站在外围的人踮脚探头,议论纷纷,不知发生了何事?

“闪开,官府来人了!”人群立刻分出一条道来,周县令带了几个人冲进屋去,崔焕正要跟上,却被李清一把抓住。

“我们来晚一步!”李清摇了摇头,不用再看了,这必然是对方也发现了这个漏洞,先一步杀人灭口。

片刻,周县令脚步沉重地走出屋来,低声道:“一家六口全部都死了。”

“怎么死的?”李清继续问道。

“回禀侍郎大人,他们似乎在吃饭时遭袭,都死在客堂里,皆是割喉而死,下手部位、轻重都是一样,而且尚有体温。”

李清想了想道:“在同一间屋里,且死法一致,说明凶手下手极快,不等他们跑开便完成了凶案,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必然是武功很高之人,体温尚有,凶手一定还在城内。”

李清霍然转身对崔焕道:“崔大人,请立刻封城,挨家挨户搜查,尤其要仔细搜查从京城来的人。”

很快,苏州城四门轰然关上,几队衙役在地保的带领下,开始挨家挨户核对户籍、清点人数,其实李清也知道没有军队的参与,这种搜查的作用并不大,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无凭无据,谁都可能是凶手,同样谁都可能不是,他的真正目的不过是想借机找到庆王在苏州的大本营。

掌灯时分,搜查草草结束,没有任何线索,今天的发现就仿佛一个肥皂泡,李清刚刚触到它,便砰然破裂,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来苏州的第一天就这么充实而又失落地结束了.

长安,夜色同样降临,却没有纷纷细雨,一轮弯月挂在天空,空气寒冷而又干燥,庆王府内灯火早早地亮了,每一间屋子都点着灯,这是李琮的习惯,他不喜欢黑暗,他喜欢眼前一片光明,连睡觉也要一夜点灯到天亮,这和他黑暗的心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近几天,李琮几乎夜夜失眠,废太子

仿佛跌跌不休的股市,无数的利好传闻在回荡,却没质性的东西出台,李亨依然高坐在东宫里,王忠嗣也还关在大理寺天牢,一切都似乎嘎然而止,李隆基也不再有任何表态,就这么不死不活地将庆王、永王之流挂在半空中。

“殿下,你就歇息一下吧!”老管家垂手站在书房门口,象一只定时鸣叫的布谷钟,一次又一次地恳求庆王歇息,‘砰’一只飞砚砸出,将老管家身旁的墙壁砸了一个大坑,书房里传来李琮恶狠狠的声音:“滚下去,再罗嗦我就命人砍了你。”

老管家唬了一大跳,正在犹豫时,李琮的军师王道士悠然从后面走来,他拱拱手对老管家笑道:“就不要再管他了,他要歇息会直接在书房里睡的。”

“可是,王爷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啊!”

王军师轻轻拍了拍管家的肩膀,劝道:“你就回去吧!让我来开导他,一定有效!”

老管家无奈,只得去了,王军师转身敲了敲开着的房门,高声道:“殿下,我可以进来吗?”

“啊!先生回来了!”屏风背后闪出一张憔悴的脸庞,三日不见,他明显瘦了一大圈,脸色乌青、眼袋浮肿,眼睛里布满了红丝,李琮一把抓住王军师的手腕,几乎是在用哀求的口吻说道:“先生让本王等得好苦,你总算回来了。”

王军师三天前有事回了终南山,刚刚返回,他深知人性,选了一个恰当的时机暂时离开,却是为了更好的留在庆王身边,这正如钓鱼,一味地猛拉猛拽未必能将大鱼钓上,适当地放一放,反而能轻松地将大鱼拖上岸。

“殿下先别急,坐下来慢慢说,听说殿下三日未眠,老道深为忧虑,吃好睡好,方才是长久养生之道啊!”

王军师话题一转,淡淡笑道:“庆王想必是为东宫之事烦恼吧!”

“正是此事!”

李琮拉着他的手,象小孩子赌气道:“先生为我解了眼前之危,我方能安心睡觉。”

王军师微微一笑:“殿下以为何危之有?”

“先生请坐下说话。”

李琮亲自给王军师拉了椅子,请他坐下,这才长叹一声道:“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东宫之变来势汹汹,现在却突然沉默了,难道又和上次一样,无疾而终?”

“殿下错了,这次绝不同于上次,皇上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他在等待,焉不闻黎明之前最为黑暗吗?”

“等待?”庆王不理解地摇了摇头,“太子与王忠嗣密晤被抓,这正是时机,为何还要等,我实在不明白,请先生教我。”

王军师沉思片刻,方徐徐道:“皇上具体在等什么,我也猜不透,不过从皇上此番动作来看,他布局已久,太子今回应该是逃不出他的手心,大局已定,废太子只是时间早晚罢了,这里我倒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苏州那边,一但柜坊纵火案被李清查出,恐怕会坏了殿下的大事,白白便宜了永王。”

李琮正听得欢喜,可王军师的最后一句话却令他毛骨悚然,确实是这样,苏州那边传来消息,李清和永王有勾结,那章仇党极可能转向支持永王,柜坊纵火案一旦被查出,父皇岂会轻饶了自己。

想到此,李琮不禁暗恨李林甫,要不是他的挑唆,自己岂会干那件蠢事,最后成骑虎之势,他急忙道:“我已经命令俅儿那边暂停行动,不要打草惊蛇!”

“不!”王军师缓缓摇头,眼睛里透出阴阴的笑意,“现在反而要闹出一些事端,不过不能用我们的人,殿下懂我的意思吗?”

李琮迟疑一下,略有点结巴道:“先生的意思可是要分散李清的注意力?”

“这只是附带作用,老道真正的目的还是要趁乱杀了李清,永王不是在苏州也有势力吗?如果查到最后发现李清之死是永王所为,殿下,你说最后会有什么效果?”

李琮呆了半晌,这才恍然大悟,他急起身向王军师深施一礼,“先生不愧是本王的子房,先生的话本王当言听计从。”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远处隐隐有杂乱的车马声,老管家匆匆跑来,在门口禀报道:“王爷,李相国派人送了些土特产,我们是收还是不收?”

李琮一怔,旁边的王军师却立刻反应过来,他急道:“殿下,快命人收下,李相国必有密信在里面。”

第312章 军权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76章 异乡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19章 官司(三)第54章 品牌效应第269章 意外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60章 解谜(下)第348章 后手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259章 解谜(上)第295章 对手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7章 县令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58章 门生第75章 绊脚石(三)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35章 贵人(一)第265章 利用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1章 开店(二)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138章 返京第63章 杨家(一)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49章 暗流(一)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64章 杨家(三)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23章 安杨会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63章 杨家(二)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1章 开店(二)第138章 返京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238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第6章 上元夜(二)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8章 去成都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213章 前夜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37章 发薪第349章 清洗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64章 示警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34章 美人计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46章 冷刀子(三)第8章 童生第266章 线索第64章 杨家(三)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
第312章 军权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76章 异乡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19章 官司(三)第54章 品牌效应第269章 意外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60章 解谜(下)第348章 后手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259章 解谜(上)第295章 对手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7章 县令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58章 门生第75章 绊脚石(三)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35章 贵人(一)第265章 利用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31章 开店(二)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138章 返京第63章 杨家(一)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49章 暗流(一)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64章 杨家(三)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23章 安杨会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63章 杨家(二)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31章 开店(二)第138章 返京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238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第6章 上元夜(二)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8章 去成都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213章 前夜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37章 发薪第349章 清洗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64章 示警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34章 美人计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46章 冷刀子(三)第8章 童生第266章 线索第64章 杨家(三)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