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心狠手辣

宝十二年十月,唐军经过十余天对洛阳的猛烈进攻,守西段城墙的蔡希德突然投降,唐军从西门攻入洛阳,叛军诸将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唐军,而安庆绪则在二万虎卫军的拼死护卫下,从东门突围而走,奔相州而去。

李清见己军疲惫,便命停止追赶,率大军进城安民,洛阳百姓扶老携幼来迎,全城欢腾,李清又命除蔡希德外,拿下安禄山一班伪官,连同所投降的李归仁、安守忠、牛介庭、张通儒等叛军大将全家良贱统统斩于市,又取其部下精壮手下充实安西军,其余老弱皆放归乡里。

李清又命将陈希烈、张垍等投降叛军的原朝廷官员解押回京,十天后,朝廷圣旨到,高赞官兵大功,加封李清为尚书令、太尉、骠骑大将军,封郭子仪为太子少傅、尚书右仆射,封李光弼为幽州大都督、尚书左仆射,其余参战官兵皆有封赏。

李清随即命大将李嗣业率五万军守洛阳,他自带大军返回长安,郭子仪也率河东军返京觐见新帝。

这一天黄昏,大军眼看要抵达长安,一直心中疑惑的郭子仪终于忍不住问道:“相国,蔡希德投降被封云麾将军,可那李归仁等人也是举兵而降,却被大将军斩于市,相国为何不饶他们一命,用来抛砖引玉,引河北史思明等人投降呢?”

他惋惜地叹了一声,又对李清道:“若相国不杀他们。反任他们高官,那田承嗣、张忠志等人见朝廷宽仁,必然无心死战,一旦我们再破安庆绪,他们见大势已去,必然会望风而降,可相国却杀了李归臣他们。解散其部属,这岂不是逼田承嗣他们死战到底吗?”

李清却脸一沉,断然说道:“如果杀了蔡希德才会有这种情况,若过于宽容,无论他们抵抗也好、不抵抗也好。最后都升赏封官,那样才会骄纵他们,先死战,最后不得已才投降朝廷,反正也是封官列侯,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不仅如此。若他们将来拥兵自重。不服朝廷调度,最后形成割据之势,天下人岂不是要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死!所以他们肯效仿蔡希德固然好,若要和我讨价还价,对不起!我李清不吃这一套,最多费点事,但也决不能留下后患!”

说罢,他一催马。向前军飞驰而去。郭子仪见李清态度坚决。他也无可奈何,只得苦笑两声。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多时,巍峨长安城已遥遥可见,一轮夕阳下,延绵地城墙被染成了金红色,熠熠闪光,兴奋的情绪在大军中一层一层如波浪一般向后推进。

这时一骑飞奔来报,“报大将军,皇上率百官在明德门外迎接大将军凯旋!”

李清轻轻点了点头,随即下令道:“大军止步,就地扎营休息,待明日再各自返回军营。”

一声令下,二十余万大军开始井然有序地安营扎寨,一座座白色帐篷拔地而起,一眼望不到边际,延绵竟达数里之远。

李清则亲率五千精骑,和郭子仪一起,向明德门方向驰去,老远便看见羽林军护卫着一大群官员,足有数百人,当先一人,身着赤黄龙袍,头带冲天冠,正是当今天子李豫,而百官们则排成两列,在他身后肃然站立。

五千铁骑势如奔雷,激起漫天尘土、铺天盖地而来,李豫及百官都惊得骇然变色,两腿战栗不止,离城门约五百步远,李清轻轻一罢手,五千铁骑齐刷刷停止下来,顿时鸦雀无声,只见尘土在缓缓落地,仿佛天地也在这一刻被钉住了。

李清翻身下马,大步向李豫走来,郭子仪则紧紧跟在后面,只几百步距离,李清所过之处,俨如一只无形的巨手扫过,羽林军们纷纷下马跪拜在地,“参见大将军!.伏,响成了一片。

郭子仪这才明白了李清手握大权的原因,军队!他控制了长安所有的军队,甚至包括护卫皇上的羽林军,正因为这样,皇上才形如傀儡、无权无势。

不等他多想,他们已经走到了皇帝李豫的身旁,李清微微一笑,单膝给李豫跪倒,向他行了一军礼,“李清参见陛下!”

随着李清跪下,后面五千骑兵一齐翻身跪下,动作整齐划一,干净而利落,“参见吾皇陛下,祝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豫见李清给自己跪下,一颗紧张地心才终于落了下来,他知道这是李清在郭子仪和百官面前给自己面子了,心中欣慰不已,他急将李清扶起,埋怨他道:“朕早跟相国说过,见朕不必下跪,相国怎么又忘了?”

李清笑了笑,低声对他道:“在外人面前总得给陛下一点面子吧!”

一个‘外人’二字,却听得李豫心里极不是滋味,他勉强笑了笑,目光向郭子仪望去,郭子仪见皇上向自己看来,他急忙双膝跪倒,连磕了三个头,无比虔诚地说道:“老臣郭子仪,参见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豫望着他灰白的头发和诚恳的眼神,不由鼻子一酸,急忙上前将他扶起,连连拍着他的肩膀道:“辛苦老将军了,朕虽是第一次见你,却觉得十分亲切,以后见朕,也允许你可不用下跪。”

郭子仪一抱拳,诚恳地道:“谢陛下恩典,不过臣以为君臣之礼不可废,理应下跪!”

李豫又是一阵感叹,他忍不住偷偷向李清看去,李清却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

他目光一扫,视线落在了张倚的身上,只见他昂着头,眼睛微微斜睨自己,嘴角依然挂着一丝不屑。

李清冷笑了一声。回头对李豫高声道:“陛下,臣这次攻打洛阳,竟发现朝中有人一直与安禄山暗中有勾结,屡屡将我大唐地情报泄露给叛军,使叛军对我军了如指掌,攻城之时将士们损失惨重,陛下说此人该如何处置?”

李豫一怔。他不知李清是何意思,不由向师

望去,只见他也是一脸狐疑,目光闪烁不定,李豫只“倘若真有此事。当严惩不殆!”

李清轻轻点头,“有陛下这句话就够了!”他一指张倚,喝道:“来人,将此人给我抓起来!”

话音刚落,立刻冲上了五、六个羽林军,如狼似虎一般将张倚拖了出来,把他摁倒在地。脚踩在后背上。将他反绑起来。

张倚被吓得魂飞魄散,直到他膀子一阵剧痛,他才反应过来,嘶哑着嗓子狂叫道:“陛下!臣冤枉啊!臣没有私通安禄山。”

李豫也吓了一跳,急忙对李清道:“丞相,张侍郎是朝中重臣,他怎么会私通安禄山,相国一定弄错了吧!”

“重臣?”李清冷笑了一声。“哥舒翰、陈希烈还曾是大唐地左相呢!他们不是一样降了吗?这和重臣有什么关系!”他从怀中取出两封信。递给李豫道:“这就是证据。一封是伪相严庄写给张倚的信,命他施反间计将我调回长安。送信人正好被我的斥候截获;另一封就是他写给安禄山的信,想到河北为官,白纸黑字,难道还有假吗?”

李豫接过看了看,一封倒是严庄的信,上面还有他的印,内容正如李清所说,要他行反间计,而另一封确实是张倚地信,但落款时间却是天宝七年,“这.张倚的信更是十分牵强,可李豫却不能说李清是陷害,他犹豫一下方道:“相国,仅凭两封信,而且时间上也不妥。这是否有些证据不足?”

“那陛下还想要什么证据,人证吗?”李清远远地一挥手,几个骑兵带上来一人,却是原来的左相陈希烈,只见原来仙风道骨的他现在已经变得萎靡不堪,头发、胡子又枯又黄,脸上无一点血色,他‘扑通’跪倒在地,浑身颤抖,脸上羞愧难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豫极其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冷冷问道:“陈希烈,你敢说张倚张侍郎私通安禄山吗?”

陈希烈浑身一震,他怯生生地望了一眼李清,见他背着手,目光投向远方,可眼中冷漠,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过了半天,陈希烈才低声道:“张倚是和安禄山有勾结,还是罪臣牵的线,事后安禄山也写了几封信给他,许诺封他为吏部尚书!”

说到这里,陈希烈地声音忽然大了起来,他指着张倚道:“你还嫌吏部尚书太小,要做门下侍中,这是安禄山亲口告诉我的,你抵赖不掉!”

张倚几乎要疯了,陈希烈说得有鼻子有眼,让人不得不信,可事实上自己什么时候要他牵过线,“陛下,臣冤枉啊!这都是李清事先让他作的伪证,栽赃为臣,臣没有写过什么信啊!”

“我栽赃你?”李清一阵冷笑,“你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吧!我栽赃你做什么?”

他回头向李豫施礼道:“臣去晚了一步,安庆绪已经将大部分文书都焚毁,故没有找到张倚索要官职地信,但臣相信,安禄山给张倚地回信一定还在他府中,陛下派人去搜一搜便知道了。”

“这—”李豫疑惑不定,他也知道,李清既然敢这样说,那必然是有依凭,可若不让人去,就显得他在包庇张倚,李豫心里实在有些左右为难。

就在这时,李泌上前奏道:“陛下,臣同意李相国地办法,派人去搜张倚的府第,若真有安禄山地回信,那罪证便可确凿。”

李泌心里已经明白过来,这必然是李清刻意设地套,就是要置张倚于死地,他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就算李豫能护住张倚不死,但以李清现在的权势,张倚还是逃不过他的手心,反而会削弱李豫的威信,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大计,还不如就舍子保帅,让李清用公道杀了张倚,以堵天下人之口。

他接着道:“陛下,为公平起见,臣建议由相国派一人配合京兆尹出面,一起搜查张倚的府第。”

李清深深地瞥了他一眼,两人目光一碰,皆心照不宣地闪过一丝冷笑,李清亦躬身施礼道:“事关重大,臣不想冤枉大臣,但更不想饶过通敌之人,臣同意李詹事的办法,请陛下恩准!”

李豫看了看李泌,又看了看李清,只得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二人的请求。

李清立刻回头给荔非元礼使了个眼色,立刻转身离开。

眼看好好地一次凯旋欢迎仪式最后竟演变成这个结果,朝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不止,但裴宽、第五琦、韦见素等几个重臣心里都明白,根源是出在这几个月张倚进宫地次数太勤了一些,引起了李清地猜忌,回来便拿他开刀,尽管大家都心里有数,可谁也不愿多言,只静静地等待着结果。

至于结果不用问他们也知道,张倚地家里当然有那些信,只不过信就在李清派去搜查之人的怀中。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京兆尹崔光远便匆匆赶来,他手中拿着几封信,双手递给李豫道:“陛下,臣确实在张侍郎地书房里发现这些信,请陛下过目。”

李豫接过,一封一封地打开,都是安禄山的密旨,上面皆有安禄山的宝印,时间大都集中在三、四月,其中就有许他为吏部尚书之语。

李豫叹了口气,这还有说的呢?证据确凿,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李豫将信递给李清道:“朕身体有些不适,先回宫了,相国可全权处置此事。”

说完,他也不再看张倚一眼,起驾回宫去了,直到李豫走远,李清这才回头瞧了瞧被堵住了嘴、呜呜直喊的张倚,眼中流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他轻轻一挥手,淡淡说道:“叛国通敌,罪不可赦,将张倚及其三子在朱雀大街斩首示众,其余满门良贱皆流放安西为奴!”

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95章 初见太子第51章 暗流(三)第314章 导火索第14章 祸起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71章 下手第131章 破局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323章 安杨会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6章 上元夜(二)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197章 谋画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47章 冷刀子(四)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203章 悲情牌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1章 开店(二)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271章 下手第100章 相亲(上)第348章 后手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48章 冷刀子(五)第89章 困兽犹斗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7章 县令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262章 固执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52章 暗流(四)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175章 比箭第283章 破绽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63章 杨家(二)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52章 暗流(四)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7章 县令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216章 意外第64章 杨家(三)第28章 阆中(三)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67章 官从天降第37章 发薪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50章 勒索第256章 夜访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26章 多管闲事
第336章 江山如棋(一)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95章 初见太子第51章 暗流(三)第314章 导火索第14章 祸起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271章 下手第131章 破局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323章 安杨会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6章 上元夜(二)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197章 谋画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47章 冷刀子(四)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1章 仪陇小摊(一)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203章 悲情牌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1章 开店(二)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271章 下手第100章 相亲(上)第348章 后手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48章 冷刀子(五)第89章 困兽犹斗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7章 县令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262章 固执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52章 暗流(四)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175章 比箭第283章 破绽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63章 杨家(二)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52章 暗流(四)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7章 县令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216章 意外第64章 杨家(三)第28章 阆中(三)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67章 官从天降第37章 发薪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50章 勒索第256章 夜访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83章 孔方老道第326章 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