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祸起

李清回到住处,小雨笑颜如花迎来,与这满院的姹紫嫣红之花相映生辉,但李清却是粗俗,不理会良辰美景,直嚷嚷:“饭好了吗?我饿得可吞下一头牛!”

“牛没有,今天我特地炖了罐子鸡,公子若不想吃,那我就拿走!”小雨嫣然一笑,返身进了屋,李清急随她进屋,只见桌上菜有五六样之多,一大一小两碗白饭正腾腾冒着热气,只需举箸便可饱腹,李清大喜,端起碗脱口赞道:“好一个能干的媳妇儿!”言罢又懊悔不已,恨自己怎的如此孟浪,也不敢看小雨,只埋头啃鸡猛刨饭。

小雨却不说话,只一口口吃着白饭,但脸却慢慢的红了起来,到后来,连脖子也变得通红,两人都埋头吃饭,谁也不说话,气氛异常尴尬,突然李清呛了一下,险些把饭喷出。

小雨急递上鸡汤,替他捶背道:“别急!别急!先喝口汤,别噎着了。”

李清连喝了两口,这才喘了口气笑道:“我这吃饭快的毛病可真得改改了,哪天请客吃饭,在客人面前失礼,那才丢人呢!”

突然,外面脚步声传来,急慌慌跑来一仆人,站在院子里连声道:“李公子、李公子,太老爷有请!”

“难道严先生已经拿给老太爷看了?不会,他去裱糊,最少也要三天。”李清不知发生了何事,急急跟那仆人来到大堂,进门,却见一人垂头丧气跪在屏风边,身形卑琐,再一看,却吃了一惊,他竟然是张仇。

还未进堂,便听见有人在堂中吼骂道:“畜生!不肯学也罢了,竟然想去弄虚作假,我鲜于家世代清白,竟出了这个劣子,玷污我家的名声。”

李清的心顿时沉入深渊,“难道是童生事发了吗?不可能!今年考帖经,张仇虽交了白卷,但事后那县丞是替他补满的,不是童生,哪又是什么事?”

“少爷,可是童生的事发了?”李清急低声向张仇问道。

张仇抬起头,两眼浮肿,他茫然地望了一眼李清,摇了摇头,又无力地垂下去。

“是谁在屏风后穸穸嗦嗦的,站出来!”那吼骂嘎然停止,突又厉声喝道。

既然不是童生之事,李清就放下了心,从屏风后转出,只见堂厅里坐有三人,上首正位是颤微微的鲜于老太爷,左首便是下午所见的鲜于仲通,他已换了件天青色的大袖宽身禅衣,正冲他点头微笑,而右首之人年纪和鲜于仲通相仿,眉眼间也有几分神似,但却是紫色脸膛,怒容满面,刚才的吼骂之声,就是此人。

“这想必就是鲜于仲通之弟鲜于叔明了,严先生说他们兄弟一个内恶,一个外怒,果然是这样。”李清不敢多想,急走两步上前给鲜于士简大礼参拜:“李清叩见鲜于爷爷!”又起身给两位主人各施一楫道:“李清见过二位老爷。”

鲜于士简见他,眼睛早笑成一条缝,他指着李清对两个儿子笑道:“这就是仇儿的西席,知书懂礼的后生,我很是喜欢。”又向李清招招手:“你过来!”

他拉着李清的手,温和替他介绍道:“这是我的两个儿子,仲通和叔明,都在外为官,以后你有什么麻烦事,就去找他们,就说是我说的,看他们敢不答应?”

鲜于士简脸上挂出顽童般的笑容,颊边法令纹深镌浮露,却让李清心下感动,只见一面,就如此关爱,也不管自己将来会有何麻烦,就当面许下承诺。

但他的两个儿子表现却迥异,一个微笑点头,目光赞赏,另一个却紧盯着他,眼中情绪不满甚至还有几分不屑。

“你既为张仇的西席,为何不教他求正上进,偏要去干那些丢人现眼,有辱门风之事。”鲜于叔明显然怒气未消,又把不满发泄到李清的身上。

李清眼中闪过一丝微怒,他冷冷地瞥了一眼鲜于叔明,冷笑道:“二老爷,能否先请你明言,我一头雾水,如何辨别是非?”

“哼!告诉你也无妨。”鲜于叔明指着张仇骂道:“这小畜生在青楼里出钱买捉刀人,替他参加乡试,闹得沸沸扬扬,我一个朋友听到此事,便告诉了我,可恨这小畜生还嘴硬不承认。”

这请捉刀人是他们当日的即定策略,张仇若不说出来,别人怎会知道,不用说,一定是他酒后乱言,也亏得他没有将童生之事捅出去,片刻时间,李清的脑海里已经转了无数个弯,既然没有直接证据,也只能否认倒底了。

李清暗叹,他急替张仇辩护道:“外间流言,十之八九要失真,两位老爷都是久历世事,三人成虎,这点怎么会想不到,我想张仇也并非不承认,极可能是他原话本不是这个意思,被人误讹所致。”

鲜于叔明听李清说得有些道理,怒气也消了几分,他本来也不是很信,外甥虽荒唐,但也并非这般蠢笨,这种话怎会乱说,再者现在离乡试还是大半年,找捉刀人似乎早了点。只是鲜于叔明恨外甥不求上进,早就心存不满,突听此话,也就把平时的怨气都借故发了出来。

“无风不起浪!若不是他平时不检点,这流言怎会满天飞,再者,他如果不曾说过,那这流言怎么不说别人?”

李清慢慢走到张仇身边,向他使个眼色道:“少爷,你想想,关于乡试你都说了哪些话?”

张仇并不是蠢到家,自然明白李清的意思,他酒后乱言,也忘了自己说过什么,但李清已经给了他一个梯子,他只须顺着上爬便是。

“我、我想起来了!好象在和朋友喝酒时,戏言有谁知道今年乡试的题目,我愿出高价购买,这明明只是玩笑之语,怎么会传成这样!”

“哼!不刻苦攻读,却想投机取巧,凭你这副德行,若中了乡试,真是老天无眼了。”鲜于叔明口气虽然还严厉,但话已经缓和了许多,毕竟是家丑,能掩则掩吧!

“也是我不好,硬要他考个什么举人。”一旁的鲜于仲通终于发话,他道:“我本想保仇儿一个前程,又怕人说我任人唯亲,才让他去考举人,早知会有这等麻烦,我就不提此言了。”

按唐制,他确实可以荫一子为官,但以荫获得的官将来都做不大,所以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愿受荫,只想自己考上功名,博个科班出身,鲜于仲通便想把这个名额给他外甥。

鲜于叔明冷笑一声道:“算了吧!他那种人若做了官,下面的百姓不知会遭多大的罪,此事我反对。”

“二老爷错了!”李清挺直身子,走到他面前,淡淡一笑道:“张公子是有些荒唐,但他却无大恶,你们可听说过他有欺男霸女、强占土地的恶行?也没有虐待下人、敲诈勒索的劣迹,他虽好青楼,但也是公平买卖,并无薄幸之名,只能说他不守小节,不惜名声,这和沉溺于酒中之人其实也并无区别,再者他为人仗义,不求回报,不少黄童白叟都受过他的恩惠,这等上上品质二老爷怎么就视而不见?我想他若为吏,有了正事,被官律约束,自然会收心,不会再象这样整日无所事事,浪荡于外。相反,若听之任之,他只会愈加颓废,早晚会走上邪路,鲜于爷爷,你来评评我说得可有道理?”

他刚才听鲜于叔明话说得太满,恐怕就算被自己说动心,也拉不下面子,于是他话锋一转,把球轻轻踢到老爷子的脚下,当前只能用老爷子才能压下鲜于叔明。

鲜于仲通暗暗点头称赞,此人身份低微,在仪容威严的兄弟面前,还能如此心机敏捷,娓娓道来,学识、见识、胆略样样不差,不用他倒真的可惜了。

老爷子听了李清的话,又看了看远远跪着的张仇,模样儿也委实可怜,他不由心疼起自己的女儿,嫁给张家真是委屈了,这张仇是女儿唯一的儿子,就算冲女儿的面也得帮他一把。

“叔明,李小哥说得有理,这事你就别反对了,让你大哥来安排吧!”他又对鲜于仲通道:“仇儿既考过了童生,也就可以了,别再为难他了,先帮他安个役职,待尉官有空缺时再补上,找点事给他做,也省得他整日游手好闲。”

----

鲜于仲通,名向,字仲通;鲜于叔明,名晋,字叔明。历史上他们字比名有名得多,所以本书就用他们的字代替名。

第348章 后手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38章 返京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269章 意外第63章 杨家(一)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88章 刀刀见血第6章 上元夜(二)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276章 拉拢第174章 纳妾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79章 黑帮老大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36章 贵人(二)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64章 示警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50章 勒索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71章 下手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295章 对手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212章 求婚第73章 除恶(一)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264章 示警第159章 初见诗圣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68章 帘儿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349章 清洗第81章 意外失足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45章 冷刀子(二)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76章 异乡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53章 暗流(五)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97章 谋画第203章 悲情牌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76章 异乡第268章 各逞心机
第348章 后手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38章 返京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269章 意外第63章 杨家(一)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88章 刀刀见血第6章 上元夜(二)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276章 拉拢第174章 纳妾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79章 黑帮老大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36章 贵人(二)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64章 示警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50章 勒索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71章 下手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295章 对手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212章 求婚第73章 除恶(一)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264章 示警第159章 初见诗圣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68章 帘儿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349章 清洗第81章 意外失足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45章 冷刀子(二)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76章 异乡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53章 暗流(五)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97章 谋画第203章 悲情牌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27章 因爱生恨第176章 异乡第268章 各逞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