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

天宝九年的仲夏渐渐到了尾声,可也到了最艰难的日子,压迫人的暑热,热气横立在大地上,空气也变得透明流动,朱雀大街上行人稀少,连要饭的人都不想出来了.

傍晚,明德门前几个守城的士兵懒洋洋地倚靠在城墙根,不时从桶里舀一瓢水浇在自己身上,

“娘的,老子命苦,连井水也变得滚烫!”一名士兵低低地骂道:“那些官老爷可以穿皮裘抱小娇娘取暖,老子却得呆在这毒日头下,还穿这么厚重的盔甲.”

“六郎,你这话说得怪异,大暑天哪有穿皮裘取暖的?”

他身旁的一名黑胖士兵‘嗤!,地一笑,用胳膊肘拐了一拐伍长,低声嘲讽道:“我看六郎是热昏了,尽说胡话.”

伍长是个近四十岁的老兵,他嘴一撇,不屑地道:“你懂个屁,六郎说的是杨国忠,人家用冰砌墙,当然是穿皮裘抱女人.”

嘴上说着,却看见十几个黑瘦的唐军牵着马远远走来,身上的军服褴褛,那些马和他们一样瘦,脚步沉重,不停地喷着鼻息,伍长慢慢站了起来,脸上肃然起敬.

守城的唐军纷纷站起来,默默地看着这伙衣裳褴褛的唐军走进了城门,那胖士兵碰的了个钉子,心中正有气,见这十几个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唐军走进过去,不由冲他们的背影‘呸!,了一声,“穿得这么破烂,却跑到长安来丢脸!”

伍长大步上前。狠狠地抽了他一个头皮,骂道:“混蛋!这是安西的边军,人家在打仗,你却躲在这里纳凉,亏你有脸说.”

这十几名唐军正是跋涉万里,进京送奏折地武行素一行,他们日夜奔驰,一路换马,仅一个月时间便赶到了长安.

李清嘱咐他们去见高力士,可此时正是天已黑。高力士尚在宫中未归,十几名唐军皆已疲惫之极。纷纷倒在高力士府前的几棵大树下沉沉睡去.

一直到次日天麻麻亮时,高力士的马车才终于返回府中。他这些日子也累得疲惫不堪,既要代李隆基批阅奏折,又要侍侯这位主子风花雪月,应付他为讨好贵妃而层出不穷的点子,昨日晚上,花二十万贯做成的冰宫轰然倒塌,压死了十几个太监宫女。他处理了整整一夜.

高力士在马车里昏昏欲睡,忽然被一阵吵嚷声惊醒,他吃力地坐直身子,透过车帘向外看去,只见大蓉树下横七竖八躺着十几名士兵,几名家人正在轰他们走.

“算了!由他们去。安静点不行吗?”高力士挥了挥手,“快些进府!”

这时,台阶上一名门房跑了下来。站在马车前禀报道:“老爷!他们是安西军,说是有大事找您”

‘安西军找我!,高力士念头一转,立刻醒悟,‘难道是李清不成?,

“问问他们有什么事?”

片刻,武行素被带上前,他在马车前行了军礼,从怀里取出李清的奏折,双手递了上去,“这是我家李都督给大将军的.”

高力士取过奏折,却没有看它,他再一次打量这些士兵,见他们已经纷纷从地上爬起,个个军服破烂,脸庞黑瘦,高力士眼中不由露出惊讶之色,“你们是从石国来的?”

“是!”武行素躬身再行了一礼,“都督说事情紧急,我们不敢耽误,日夜兼程而来.”

“我知道了!”

从石国到长安何止万里,高力士心中忽然有一丝感动,他回头对家人道:“这些都是我大唐的梁柱,将他们领进府去,给他们好好吃饭、休息.”..........

一个时辰后,一辆马车从东驶来,悄悄地停在了高力士府第的后门,一名戴着竹笠中年男子飞快地下了马车,早已守侯在门前地管家立刻将他领了进去.

“阿翁,你找我吗?”中年男子闪身进了书房,他取下竹笠,赫然就是被废的前太子李亨,或许是没有当太子时地患得患失,他精神却好了很多,只是脸色依旧和从前一般惨白.

他被封为东闲王,依旧住在原来的忠王府,刚开始时他不得随意外出,有专人监视他地一言一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隆基对他的监管也渐渐松了,李亨每月也能偶然偷偷外出了一两次,逛逛旧时街巷,品品酒楼茶馆,成了名副其实的闲王.

今天天刚亮,高力士突然派人来请他,说有急事相商,李亨不敢怠慢,偷偷溜了出来,此刻他平日的悠闲已经荡然无存,表情异常严肃,目光锐利,俨如从前的太子李亨.

“我知道王爷出来不易,咱们长话短说!”

高力士笑容可掬,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方才回到座位上,不紧不慢地道:“我找你其实是为广平王之事.”

“俶儿?”李亨一惊,李俶是他能否踏入大明宫,登上太上皇宝座的唯一希望,可千万别出什么事情.

正如李清在废太子时地猜想,李隆基至今也没有立新的东宫,时间是一切事务的试金石,在永王和庆王长时间未能入主东宫后,李隆基的其他儿子也纷纷将目光瞄向了那个令他们神往的殿堂,作为废太子李亨,在他悠闲的背后,也从未放弃过希望.

他地儿子,父皇曾经最看重的皇长孙,又得到高力士全力支持,未必没有入主东宫的可能,为了不连累他,这两年来,他也仅仅见过儿子三次.

高力士见他吃惊,不由微微笑道:“王爷不要吃惊。并没有什么坏事,相反是件好事.”

他沉吟片刻,忽然抬起头望着李亨道:“我今天接到一个奏折,思量了很久,我觉得有件事应该告诉你.”

高力士站起身在房间里走了几步,他注视着墙上地‘松下弈棋图,,半天才缓缓道:“支持广平王入主东宫,我也是受了一个人的影响,他和我一直是此事上地联盟,有时候他的作用甚至还超过了我.”

高力士忽然转过身。眼睛里流露出神秘的笑意,“你猜猜看。此人是谁?”

李亨愕然,比高力士还要有用。会是谁,贵妃娘娘吗?还是李林甫?

“王爷是想不到的.”高力士笑着摆了摆手,“不妨想想天宝四年的上元夜,那一回东宫多了一位太子舍人.”

“李清!”

李亨恍然大悟,随即惊喜的目光又黯淡下来,他轻轻地摇了摇头,李清支持儿子又能怎样。他的能量太小.

高力士见李亨的脸上露出失望之色,自然明白他的心思,高力士也不说破,只淡淡笑道:“我想让广平王去一趟石国,历练一年,不知王爷可舍得?”.........

‘当!,清脆的钟声在兴庆宫上空回荡。这是皇上午睡已醒来,当值地太监和宫女立刻忙碌起来,端汤奉茶。个个疾步匆匆.

李隆基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房间里清凉的微风使他地午睡分外香甜,一觉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格外抖擞.

屋外虽然是烈日炎炎,但房间内壁又砌了层冰墙,再加上通风良好,使人感觉到清风习习、凉爽如春,李隆基走到窗前,却意外地发现桌上有一份奏折,他笑了笑,想必是高力士遇到了无法决定的大事.

这是他最满意高力士地地方,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事自决或批转中书省共议,大事向自己禀报,孰重孰轻,捏拿得恰到火候.

李隆基的目光落在了奏折的署名上:安西、北庭两镇安抚使李清,他心下一惊,‘难道西域出事了吗?,李隆基当即坐下,急不可耐地打开了奏折........

兴庆宫回荡的钟声也惊醒了在偏殿小憩的高力士,他胡乱地洗了把脸,急匆匆地向李隆基的寝宫赶去,刚到门口,却见房间里传出‘砰!,一声剧响,几个太监吓得闭上了眼睛.

“皇上在发火,阿翁快去吧!”一名老太监从里面跑出,吓得两腿发抖,上下牙关直打颤,“皇上命我去召相国.”

高力士心中有些惶惶然,他知道李隆基会为那本奏折生气,却没想到他会发火到这种程度,高力士弯腰捡起摔成两半的砚台,叹息地摇摇头,这可是楚州进贡地极品鸡血石,百年才见这一方,雕成了龙砚,这么一摔就没了.

他回头从一名宫女手中接过玉碗,小心翼翼地捧着它走到李隆基面前,低声道:“陛下,这是贵妃娘娘亲手给你调制的雪泥,吃一点降降火吧!”

听到‘贵妃,二字,李隆基的怒火略略消去,他阴沉着脸接过玉碗,用小金匙舀了一块凝脂般的雪泥放进嘴里,半天才长长地吐了口闷气.

“高仙芝太张狂,朕实在忍无可忍!”

“目无君上之人,早晚必乱,与其使之坐大,不如早早图之.”

李隆基诧异地停住了金勺,高力士从不肯在政局上轻言得失,今天可是破例了.

“这是大将军的意见么?”

高力士低头道:“老奴怎会随便参与朝政,实在是因为今天皇上的盛怒是这两年少见,老奴也是有感而发.”

“朕何尝不知,为此朕还专门派了监军.”说到此,李隆基不由恨声道:“边令诚每次开战都称病不去,石国发生这么大地事,也不见他的报告,不用说,这狗贼定是吃了高仙芝的贿赂,,还不知有多少事情在欺瞒于朕.”

说到欺瞒,李隆基刚刚平息地火又窜了上来,他想起了前些日子吐火罗叶护的一份上表。称吐火罗诸国年年都派使者到龟兹,一直视大唐为宗主国,大食威胁日重,请大唐出兵共同抵抗大食.李隆基从这份上表中才得知,西域小国竟视到龟兹为觐见,换而言之,朝见高仙芝就等于朝见了他李隆基,而边令诚也未说过这件事,这才是他今天发怒之根.

‘咚!,李隆基手中地玉碗再一次砸在桌案上,“去!拿朕的金牌警召边令诚回来.”

高力士惶恐地接过金牌刚要走。李隆基又忽然叫住了他,“算了。等一等再说.”

叫边令诚回来是小事,但如果惊动了高仙芝。那才是大事.

李隆基慢慢坐到椅子上,望着窗外树枝上的一只蝉发呆,高力士见他眼光闪烁不定,知道李隆基心里斗争正剧,便低声道:“其实安西还有李侍郎在,皇上不必忧虑.”

李隆基叹了口气,他担忧的就是这个。一山不容二虎,本想二人互相牵制,现在却变成二虎相争,死一个不要紧,就怕影响了大唐的西域稳定,这也是他当初考虑不周所致。有心将高仙芝调回来,可他又担心李清压不住高仙芝的旧部.

这时,一名太监在门口禀报。李相国来了.

李林甫正好有紧急大事要求见李隆基,由于财政吃紧,盐铁监将盐价调到每斗一百五十文,结果引发各地盐商闹事,以扬州最为严重,已经死伤多人.

李林甫却在半路遇到了宣旨的太监,他听说李隆基盛怒,立刻将他准备上奏的折子派人送回家去.

他想上奏的就是这次盐商闹事的根源,朝廷严重地财政问题,主要原因是宫里的开支月月增加,现在才是八月,但宫里地开支已经突破五百万贯,仅仅一个降暑费,去年是二十万贯,可今年就达一百万贯,这样下去本,还有秋猎、冬巡,到年底时能控制在八百万贯内就是万幸了,大唐一年的各种税赋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千万贯,可宫里地开支就去了近一半,还要负担军费,这样下去,地方上只能不吃不喝了.

作为宰相,李林甫也整日为财政吃紧忧心忡忡,但他却没有张九龄、姚崇等人的直言敢谏,面对严峻的形势,他最终还是在国家兴亡和个人得失之间选择了后者,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再加上后期杨国忠的无能,最后安史之乱爆发.

李隆基自然不关心财政用度,在他看来,钱不够用就加盐价,或者是扩大专卖的范围,年初时将铁、茶、酒都纳入了专卖范畴,六月天快热时,又将硝石列入专卖,这却是李清惹的祸,他的硝石制冰法已经是常识,用冰降温早成为度夏地首选.

李隆基关心的是他的帝位,他的天子尊严,他叫李林甫来,就是想和他商量如何处理高仙芝.

李林甫匆匆地看完李清的奏折,不由倒吸一口冷气,高仙芝竟敢如此大胆,擅自处死国王,纵兵洗劫拓折城,而且他本人还倾囊了石国的宝库.

虽然李隆基没有表态,但他既然将这奏折给自己看,就表明他要动高仙芝了,否则大可一笑了之.

作为皇帝,很多事情不能对大臣说出口,必须要下面地臣子去意会、去揣摩,一方面可以威慑臣子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能保住皇帝的体面,总不能恶某某人,就大喊推出午门斩了,这录史者地笔可在呢!后世的朱元璋出身草莽,不懂得这些,才最后在史上落下个残暴的把柄.

否则尽可学学武则天,弄几个酷吏出手,最后再杀之谢天下,李隆基也是这样,用李林甫替他除异己,最后李林甫死后再鞭尸以博取天下的感恩.

李林甫是揣摩圣意的高手,他心念在迅速转动,立刻想到李隆基这一定是投鼠忌器,怕高仙芝一怒反了,所以才要自己出面,既然要自己出面,那就不是想杀他.

“陛下,臣的意思最好让高仙芝进京述职,再授之予高官,养在京中,这样也安了他手下的心.”

“述职?”李隆基走了两步,忽然淡淡道:“述职要到明年初,还早呢!”

李林甫眼珠一转,立刻有了办法,他笑道:“再过一些日子就是贵妃娘娘的寿辰吗?臣恳请陛下命各边将献俘,高仙芝攻打小勃律、朅师国有大功,可事先封赏,再命其进京谢恩!”

李林甫的办法正是拿住了高仙芝的死穴,他在天宝六年攻打小勃律抓获的国王、吐蕃公主、后来的朅师国王都关押在龟兹,如果进京献俘,这等风光荣耀之事,他怎能让给别人,再加上封高仙芝显爵,必然会亲自前来谢恩受赏,那时再养他在京,便可万无一失.

李隆基笑了,“你这个宰相花花点子倒不少,朕可没有你想得那么远.”

他微微点头,算是口头答应了李林甫给贵妃娘娘过寿辰的请求,剩下的事就是他去操办了.

李隆基忽然回身高声道:“传朕旨意,高仙芝破敌有大功于社稷,加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密云郡公,赏钱五千万,绢一千匹,并特准荫其子二人.”.........

待李林甫走后,李隆基沉思良久,高仙芝进京之事算是解决了,可李清和他关系僵冷,他又怎么可能将军权交给李清,这也是个值得商榷之事.

高力士在一旁却微笑不语,他就是李隆基的蛔虫,这个问题早就替他想好了答案,李隆基若有所感,抬头向高力士望去,忽然抚掌笑道:“朕倒把你忘了,你说说看,怎么替朕解开这个结?”

“老奴以为,石国之事大伤胡人之心,非皇子出面不能安抚,但皇子出面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陛下不妨让皇长孙出使西域,安抚安西军和西域各国.”――――-ˉ―-ˉ―――――――――――――――

历史小贴士:历史上高仙芝屠杀石国后被召回述职,李隆基准备调他为河西节度使,但河西节度使安思顺使计不肯让职,最后李隆基决定封他为右羽林军大将军,这其实就是明升暗贬的手法,由此可见高仙芝在安西的一些做法确实使李隆基对他不满,不过这时怛罗斯之战爆发,为了不影响战局,高仙芝又返回了安西.

第29章 阆中(四)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48章 后手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35章 贵人(一)第64章 杨家(三)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261章 策划第74章 绊脚石(二)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138章 返京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175章 比箭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271章 下手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57章 反击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76章 异乡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38章 返京第175章 比箭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87章 抓住把柄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4章 祸起第13章 以字鉴人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0章 开店(一)第280章 把柄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175章 比箭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266章 线索第264章 示警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8章 去成都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52章 暗流(四)第57章 反击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280章 把柄第17章 摸奖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134章 图穷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98章 合作第260章 解谜(下)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57章 反击第212章 求婚
第29章 阆中(四)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199章 王忠嗣的进劝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48章 后手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35章 贵人(一)第64章 杨家(三)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261章 策划第74章 绊脚石(二)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138章 返京第258章 金丸之线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362章 马嵬坡(五)第175章 比箭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271章 下手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57章 反击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76章 异乡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38章 返京第175章 比箭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87章 抓住把柄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4章 祸起第13章 以字鉴人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0章 开店(一)第280章 把柄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175章 比箭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266章 线索第264章 示警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8章 去成都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52章 暗流(四)第57章 反击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280章 把柄第17章 摸奖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134章 图穷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98章 合作第260章 解谜(下)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57章 反击第212章 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