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客栈疑云

龟兹东行,关山万里,李清归心若疾云,这一日,一翔,再往前便是咸阳地界,从天宝八年离京,一晃已近三年,此番回京,一是为了述职,二却是探亲,去年李清升为安西节度使没多久,一纸诏书便将其家人召回了长安,这一点上李清倒很通达,身既为一镇诸侯,掌管万千之兵,其家人焉能不留京为质,这是自古定制,岂能因他而始坏,只可怜自己妻女这些年居无定所,因他而颠沛流离,想到此,李清的心中愈加内疚,自己的女儿也快七岁了,想当初她尚未出生时在西域遇到马贼,仿佛还是昨日的事,可回首再看竟已经过了七年。

想着,天色便渐渐暗了下来,前方咸阳城已隐隐可见,“大伙儿加快速度,进城歇息!”一声令下,亲兵纷纷策马扬鞭,蹄声如雷,激起滚滚黄尘,片刻,三百余名安西铁骑便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咸阳是京畿赤县,虽只是县治,但城池规模宏大、人口密集,比起那西域大郡也不知繁华了多少倍去,进了城门,或许是新年将至的缘故,天已黑但行人依旧往来如织,众人不敢再驰马,只的牵马缓行,

虽然咸阳驻军不少,大街上也常见一群群士兵走过,但这群从安西来的军人与他们却大不相同,个个一样的皮肤黝黑、脸庞削瘦,闪亮的目光中透出刚毅与自信,三百多人在街头出现,他们的气势吸引了大部分人视线,行人纷纷闪到一旁,给他们让路,眼光中却是畏惧多于崇敬。

一行人走了不到百步,便见街边有一座极大的客栈,能容下三百人及马。李清向一名亲兵嘱咐两句。亲兵得令,跑进客栈探路,自罗斯之战后,李清的心腹纷纷将军;而荔非元礼升为大宛镇兵马使、宜威将军;段秀实迁中郎将、壮武将军;李嗣业封右威卫将军、镇西侯,而其他等,都得封厚爵,不过这样一来,李清的亲兵队长倒一时缺了合适的人。只有几名从南诏便跟他的老兵当他们的头。

片刻功夫,客栈地掌柜便笑呵呵跑来,虽然这群军爷个个凶神恶煞,但亲兵给了他十两黄金地定金,可是黄金啊!按市价可值五百贯,看在钱的份上,就算李清是阎王爷来住店。他也会待若上宾。

三百人一进店堂,立刻将还算宽敞的大堂挤得满满当当,原本在店堂里吃饭的宿客们吓得猛扒了几口饭,便起身匆匆而逃。掌柜见他们还算规矩,没有吵闹,更没了下来,他忽然又想到了一事,急忙跑到李清身边面露难色道:“军爷们想吃点什么?若是点菜摆席。恐怕要一个时

“不用那么麻烦,肉包子、大饼夹肉都可,你这里没有就到别处去买,先把我的弟兄们填饱了。”李清一边说,一边在店堂里找个靠墙的空位坐下,他长长地伸个懒腰,骑了一天的马,委实有些疲乏了。

“李清。是你么!”坐在李清对面的女人正要离开,恰巧和李清打了照面。她惊讶得叫了起来。

李清一怔,只见对面几个侍女簇拥着一个贵妇,后面乳娘还抱着一名小娘,约二、三岁,这名贵妇年纪颇轻,但身体和脸庞都异常肥大,将眼睛都挤成了一条缝,李清只觉得她很是眼熟,可思量了半天也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她。

“你是.

“你这个没良心地家伙!竟将我都忘了。”那女人短粗的双臂一叉腰,贵妇的气质荡然无存,她的模样李清依然没想起,但这个叉腰的动作他忽然想到了崔夫人,心念一动,再细一看,这个年轻的胖女人可不就是崔柳柳么!

“柳柳!你、你.这才几年时间,她的肥胖更胜其母,崔柳柳‘扑哧’一笑,身子打了个旋道:“我知道你会说我胖,可这也没办法,该吃吃、该睡睡,随它去,来!你看看我地小娘,象我还是象她爹。”她招了招手,唤乳娘上前。

“呵呵!象你。”李清捏了捏她粉嫩的小脸蛋,忽然想起了李银,便回头问道:“李银呢?他没和你一起吗?”

“别提他,在屋里睡觉呢!”崔柳柳没好气道,自己的丈夫混了这么多年,才熬到个正六品的中州长史,还是托了公公地路子,因为是荫官,这就算到了顶,可眼一镇节度使,她忽然想起自己险些嫁给了他,当年若是坚持一下,自己现在.

她的眼里闪过一丝懊悔,脸微微发红,牙齿咬着唇道:“李清,你这些年可风光了,哎!”

“柳柳!”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叫喊,李清急回头,只见李银削瘦的身子出现在楼梯口,过了这些年,他地相貌几乎没有变化,昏黄

下,他的脸色比从前更加惨白,却显得有几分紧张,个包袱,正低头快步走下,忽见大堂里挤满了官兵,吓得他一收脚,没敢走下来。

“李清,我先去了,到京城你再来找我吧!”崔柳柳低低说了一句,便快步迎了上去,“八郎,你怎么出来了?”

这时,李银也看见了李清,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向他拱了拱手,又急忙拉过妻子,将手中的包裹小心翼翼递给她,又低声嘱咐什么,崔柳柳紧张地点了点头,拿着包裹快步上楼,李银再次向李清拱拱手,随即匆匆出门去了。

李银的冷淡让李清心中微微诧异,按理,他与李林甫的关系尚好,数年未见,又相遇在他乡,不应该如此淡然,甚至连句寒暄都没有,李清又一转念。‘或许他有急事吧!’随即笑了笑。坐了下来。

这时,十几个小二抬着沉重的竹筐走进大堂,给士兵们一一分发肉饼,大堂里十分安静,只听见士兵们香甜的咀嚼声和喝汤声,整个大堂黑压压一片,坐地几乎都个穿黑衣地男人。昏暗地灯光下,坐在他对面地人也看不清他的面孔,而他却能很清楚地看到大堂的一切,但他的目光很集中,至始至终都紧紧地盯着李银手上的包裹,随后李银将包裹交给崔柳柳,他的视线也跟着它一直上了楼。目光中渐渐露出一丝阴冷和得意。

李清已经洗漱完毕,两个亲兵给他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床铺,随即关上门退了下去,夜很静。赶了一天路的士兵们都早早地睡了,但李清却没有睡意,明日便到长没见到了。他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不知她们见到自己会是怎样一番情形,或许这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他推开了窗,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吹拂着他地脸庞,李清苦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脸皮几时变得这般厚实,虽已是深冬。但关中的夜风与罗斯的风相比,前者俨如女人温柔的手。而后者则是割破脸庞的刀子。

李清忽然想起一事,急从箱子里取出笔墨和述职报告,述职报告明日就要交上去,他还有一点尾没有写完,正好趁此时完成它,李清略一思索,提笔飞快地写了起来。

他的述职被安排在正月初五,紧接安禄山之后,这是他任安西节度使后地第一次述职,他准备得相当充分,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全,无一遗算。

他也曾考虑过李隆基召他进京的目的,会不会是重演六年前的那一幕,那年他从沙州都督一转身便成了户部侍郎,看似升了官,可实际上却是李隆基夺去了他地兵权,那年他擅自杀了吐蕃赞普,今回他又擅自杀了三万葛逻禄人,一个是敌酋、一个却是盟军,论后果这一次应该更加严重,段秀实也私下劝过他,可称病不去长安,但他却没有采纳,若李隆基真想动他,他可称病一时,难道自立,他现在也没有这个条件,况且此次不去,反而会引起李隆基的猜疑,一番权衡利弊,他最终还是决定赴京述职。

想到这里,他也写完了,李清放下笔,淡淡一笑,就算现在有人想动他,可他李清又是那样好惹的吗?

这时,身后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李清回头问道:“什么事?”

“启禀大将军,有个叫李银的人,说是你的故交,想见你。”

李清笑了笑,他知道李银会来拜访,就算不是不为他自己,为李林甫他也应该来,“请他进来!”他一面答应,一面迅速地将述职报告收了起来。

门开了,李银满脸陪笑地走了进来,连连向他拱手致歉,“适才有要紧事,失礼了。”

李清急忙笑呵呵迎了上去,拉着他地手笑道:“我以为年关将至,李银兄跑到咸阳躲债呢!怎么见我就跑。”

“阳明说笑了,我与内子回京探亲,正好路过咸阳。”

李银苦笑一下,他在咸阳已经住了三天了,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他见李清只是随口说说,便岔开了话题,他扫了一眼屋内笑道:“堂堂的尚书左仆射竟然住客栈,我若是县令,知道了岂不懊悔得死去。”

李清拉过一把椅子请他坐下,又替他倒了杯茶,这才笑道:“天子脚下,最不值钱的就是官儿,况且我这个尚书左仆射只是挂个虚名,左右不过是个地方小吏。”

“地方小吏?”李银仰头哈哈大笑,“你若是地方小吏,那我们这些小官又是什么,要饭的么?”

“开个玩笑罢了!”李清笑着摆了摆手,他端起了茶杯轻轻呷了一口道:“我刚从疏勒归来,这两个月朝中可有大事发生?”

“李献忠叛逃之事你知道吗?”想改口已经晚

见李清的神色已经凝重起来,只得避重就轻地继续道听说,两个月前李献忠进攻契丹大败,不知何故便叛逃漠北。”

李清确实是刚从疏勒归来。但朝中之事他也并不是一无所知。比如杨国忠升官、比如陈希烈重拜左相等等他都知道,但李献忠叛逃漠北他却是初次听闻,他暗暗心惊,立刻便想到了李林甫,此事将对他极为不利,难怪有传闻说李林甫病重,原来是种因于此。

想到此,李清不露声色道:“听说相国病了,这几日可好些?”

李银摇了摇头。随即低头不语,可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又快又重的脚步声,不等亲兵的喝问出声,‘砰!’地一声门被撞开,惊慌失措地崔柳柳闯了进来,带着哭腔喊道:“八郎。东西不见了,是包裹、包裹不见了!”

“什么!”李银‘腾!’地站起来,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怒吼道:“你不就在房间里吗?怎么会丢了!”

“我不知道。刚才有人敲门,可是没人,我一转身,桌上地包裹就没了。”

“你害死我了!”李银恨得一跺脚,也顾不上和李清打招呼。飞快朝房间跑去。

崔柳柳的哭声如裂帛,几乎整个客栈都听得见,连熟睡地士兵也被从酣梦里惊醒,议论纷纷,这么晚了,主帅地房间里怎么会有女人的哭声,莫非是.

“好了,你就别哭了。先坐下再说!”李清搬过一把椅子,眉头皱成一团。那个包裹里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两口子如此紧张。

崔柳柳看见李清,仿佛看见救星一般,一下子扑进他怀里哀哀痛哭,“李清,你要救我们啊!”斗大的粉拳捶打他的胸脯,饶是李清身高体壮,也被打得连退几步,不由暗暗匝舌,心中对李银同情不已。

他好容易将她拖坐下,等她哭声稍稍减弱了,才问道:“你先告诉我,那包裹里是什么?”

崔柳柳掏出手绢,一边拭泪,一边抽泣道:“是书信!”

“书信?”李清听得一头雾水,又追问道:“什么信?是谁写给谁的信?”

“此事我来说!”柔娘,男人间的事情,你不要插嘴。”

崔柳柳不敢分辩,低着头快步地走了,李银回身关上了门,牙暗暗一咬,他忽然一转身,紧走两步“求大将军救我父亲一命!”

“不要这样,你快快起来!”李清一把扶起他,沉声问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此事和李献忠有关。”

“李献忠?”李清又想到书信,他将两者联系起来,忽然问道:“难道那包裹里是李相与李献忠的往来书信吗?”

“是!”李银郑重地点了点头,这才终于对李清合盘托出,“李献忠叛逃漠北,我立刻意识到事情严重,当即便向他妻子要来了我父亲的所有书信,藏匿在家中,过了两个月我看没有什么动静,便决定趁新年探亲的机会将信带回长安,可在过凤翔时发现有人似乎在跟着我们,柳柳十分害怕,我们便决定在咸阳暂躲几日,只因咸阳县丞就是柳柳地大哥,本想寻他帮忙,但他也不在,可没想到还是被人下了手。”

说到此,李银痛苦地抱住头蹲了下来,使劲地撕扯自己的头,呜咽道:“这下全完了,父亲该怎么办?”

“你既然知道这些信重要,那为什么不将它们烧掉?居然还带在身边!”

“我是利益熏心昏了头!”李银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万分悔恨地道:“我以为此事应该隐秘,便想将信带回去给父亲一个惊喜,可没想到.

李银之所以没有将信烧掉,真正的原因是父亲病重,恐怕时日不多,他们夫妻为了和大哥一家争夺继承家产的主导权,便商量着将这些信作为一个杀手锏握在手中,在关键时候再抛出来,博得李林甫赞誉,可没想到他们早被人盯上了,这下,他们不但得不到夸奖,恐怕还会将整个家族毁掉。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你急也没用,先回长安再想想法子,说不定事情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坏。”话虽这么说,可李清心里却很明白,此番李林甫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可问题这是谁下的手,杨国忠?庆王?还是永王?甚至是李隆基本人!这是一个谜,也是李清急于想解开地一个谜。

第63章 杨家(二)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269章 意外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260章 解谜(下)第266章 线索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182章 远谋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6章 上元夜(二)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12章 军权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27章 阆中(二)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216章 意外第20章 官司(四)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65章 杨家(四)第93章 李林甫的烦恼第276章 拉拢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76章 拉拢第99章 二进宫第271章 下手第264章 示警第56章 暗访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264章 示警第213章 前夜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349章 清洗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67章 官从天降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38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第176章 异乡第374章 满月酒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10章 寻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296章 行猎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65章 杨家(四)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74章 满月酒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
第63章 杨家(二)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269章 意外第218章 天地为媒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260章 解谜(下)第266章 线索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182章 远谋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72章 上任首日(二)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6章 上元夜(二)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12章 军权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27章 阆中(二)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216章 意外第20章 官司(四)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65章 杨家(四)第93章 李林甫的烦恼第276章 拉拢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76章 拉拢第99章 二进宫第271章 下手第264章 示警第56章 暗访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264章 示警第213章 前夜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349章 清洗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67章 官从天降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238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第176章 异乡第374章 满月酒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210章 寻第219章 大明寺偶遇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296章 行猎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65章 杨家(四)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74章 满月酒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