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

地一声,”一支狼牙箭如闪电般射来,正中寒辅首的的身体从高高的塔楼上摔下,砸在地上,激起一片尘土,城下神箭手段如箭哈哈大笑,手上高高举起强弩,得意地吼叫两声,为自己助威,城外铜鼓声震耳欲聋,欢呼声阵阵浪起。

城内寒崇道眼见儿子中箭,他几欲晕倒,不等他扑到儿子近前,寒辅首身旁的几名亲兵便站了起来,头颅被射穿,人已经死了。

寒崇道见独子惨死,他拔起地上的长枪,翻身上马,发疯般向城外冲去,左右亲兵一拥而上,将老酋长连拉带拽拖下马来,城外寒归王的人有上万人,出去不是送死吗?寒崇道斗大的头颅无力垂下,坐在台阶上,用老树皮一般的手捂着脸,低声哭嚎起来。

东,寒崇道和寒归王的内讧已经进行了近一个月,说来也荒唐,这次内讧的原因竟是为了争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不是一般的村姑民妇,而是皮逻阁的小女儿,的儿子,阿婉天姿绝色,为两寒所争,皮逻阁便利用这个机会,将阿婉嫁给势弱一方,被寒崇道之子寒辅首娶到,就在阿逻阁又发文书给寒归王,声称自己的本意是将阿婉给他,但被寒崇道强娶,劝寒归王忍了这口气。

寒族人彪悍,以勇者为胜,寒归拨下,本来已生隔阂的两寒终于爆发了内讧,寒归王兵力强盛,势如破绣,将寒崇道杀得节节败退,龟缩在新筑的东城内,寒崇想将阿婉送给寒归王,但儿子寒辅首不肯,寒崇道便命手下护送儿媳阿婉回南诏请求皮逻阁出面调停。

这一日,太阳已经沉到地平线以下,和熙的微风拂面,东方的峰峰岭岭笼罩在玫瑰红中,在紫色的天际下象永恒的花朵在熠熠闪光。

昆州以北的骡马道上,走来一支商队,从中原到南诏及东路途艰难,土匪众多,来往一次不易,故一般的商队规模较大,有的散户聚集在一起请保镖护送,实力百多人,五百多匹骡马,在商队中属于中上,但与众不同的是,所有人员都步履矫健,目光坚定,仿佛职业军人一般,都尉李清和他的手下,李嗣业、南霁云、高展刀、武行素以及三百名羽林军精锐,按皇帝李隆基的密令,他不去南诏,而转道去东,他并不知道东发生了什么事,便临时组建一个商队,运送大量的蜀锦到东来做买卖,直到五天前找了一个当地的向导,李清才知道是两寒发生了火并,他也知道了自己凭他现在的实力,阻止南诏势力进入东,无异于螳臂挡车,只是箭已上弦,不得不发。

“李东主,咱们该找个地方埋锅造饭了。”意将‘东主’二字咬得极重,惹来一片笑声,连不芶言笑的武行素也露出难得的微笑,众人在一起时日已长,都已渐渐熟悉,李清原则性极严,但又不拘小节,加之赏罚分明,倒也让众人服气。

李清嘿嘿一笑道:“这里高寒,野兽出没,咱们再走一段路,找一个洞穴栖身。”

向导笑着接口道:“李东主,我到知道附近有个洞穴,里面干燥,可容纳千人,往来的商人常去过夜。”

李清大喜,“这最好,你快前头带路!”

向导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猎人,母亲是寒人,父亲却是汉人,他身体壮实,十岁起便随父亲上山打猎,至今已二十年,脸上布满了野兽的抓痕,故大家都称他张疤,时间久了,他的真名倒被人遗忘了。

这时天已经擦黑,众人随着他上了一道斜坡,在一座孤峰的半山腰果然看见一个黑漆漆的洞口,足有五丈宽,就在离洞口尚有百步时,向导张疤忽然举手示意大家止步,他脸色凝重,静立片刻后,回头对李清道:“我闻到了血腥味!”

嬉笑声立刻停止,气氛开始严肃起来,李清轻轻摆了摆手,队伍里冲出十几人呈扇形向洞口包抄过去,很快,有人招招手,大队人马跟了上去,却只见洞口横七竖篝火也尚未熄灭,锅里的水却已经烧干,地上散落有断箭残弩,显然是有过一番激烈的搏斗。

“将军,还有一个活口!”一个浑身是血的男人被抬了过来,虽失血过多,但尚有心跳。

张疤听李清被唤作将军,眼中充满了惊讶,李嗣业拍拍他肩膀道:“我们不是坏人,有的事情不要知道得太多,你去看看这人还有没有救。”

张疤默默地点了点头,上前翻了翻,他从身上摸出一个皮袋,倒出一些白色的粉末,均匀撒在受伤者的伤口上,片刻,伤口上的血竟奇迹般凝固起来,张疤又取出酒壶给他灌了几

便轻轻在他身上有节奏地拍打起来。

李清惊诧地拾起他的皮袋,也倒出些白色粉末,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又伸出舌头舔一下,味道略苦,他暗暗忖道:“难道这便是云南白药的祖宗吗?真是个止血的好东西。”他看了看动作熟练的张疤,心中忽然有了个想法。

过了一会儿,那伤者微微呻吟起来,张疤拍打他的节奏更快,最后喂了他几口清水,又在他背上重重的拍了两掌,“好了!”随着张疤站起身来,那人也睁开了微弱的双眼。

“你们是谁?”声音虽小,但听得很清楚,最关键是,他说的是汉话,李清放心下来,他对高展刀道:“你去问问他,尽量详细些。”

他又走到张疤面前,勾着他的肩膀笑道:“来!我有话要对你说。”

李清走到块大石前坐下,笑容和蔼,但话却说得直接,“按理,你知道我们的身份,应该杀你灭口,但我不想那样做,我希望你一直跟着我们,暂时做我们的救护肯将那白色药的方子给我,我则给你一千贯钱,虽然话直了点,但是我的心里话。”

张疤盯着李清的眼睛,半天才摇摇头道:“我知道你们是唐朝的官兵,一定也是为寒人的内乱而来,我可以帮助你们,不要你们的钱,也会将方子给你,但我有个条件。”

“你说!”李清兴趣大增。

“我只希望你们将我的儿子带到长安去,让他接受汉人的教育,不要象他爹爹一样,枉做个汉人,连个汉字也不识。”

李清沉默了片刻,“你相信我们?”

张疤笑了,笑得象个孩子一般纯真,“跟了你们五日,看得出你们都是真正汉子,我相信。”

李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走吧!再帮我看看那人的伤势,可别让他死了。”

高展刀已经问明白了情况,李清便召集几个军官在洞口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

“寒归王的人在拼命追赶寒崇道的儿媳妇,这对咱们是个机会,若能救下她,便可取信于寒崇道,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介入到东局势中去,而且朝廷也希望寒崇道取得东统治权,若我们能帮助寒崇道打败寒归王,助他统一东,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大家都说说,我的想法可有什么地方不妥?”

李嗣业举手问道:“救下那女人便可取信于寒崇道,是不是太容易了?而且就我们这三百人,人数也是不是太少了点?”

李清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也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但这是目前唯一的机会,不去做怎么知道不行,至于兵少,我倒以为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战,我相信就凭咱们这三百人,一定能在东闯它个名堂来。”

众人被他的信心感染,眼睛都亮了起来,南霁云双拳一击,赞道:“将在谋而不在战,说的好,所谓‘上兵伐谋’,我支持阳明!”

“我也支持!”

一直沉默不语的武行素徐徐道:“能为国家尽一份力,是我们军人的荣耀。”

李嗣业是打过仗之人,更关心细节,他道:“既然如此,就需要建立个临时的组织,以便于指挥,而且还要分分工,阳明既然是头,这些就由阳明来定吧!”

李清忽然有一个荒谬绝伦的想法,如果自己能拿下东,做个东王倒也不错,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很快便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且不说朝廷不会答应,关键自己是汉人,如果汉人能统治东,朝廷也就不会继续扶持寒族了,而且自己拿下东,南诏出兵就更加名正言顺,自己岂不是为南诏做了嫁衣。

虽然李清否定了做东王的想法,却从这一刻起,一颗建立自己势力的种子便在他心底悄悄发芽。

李清沉思片刻,他缓缓扫了一眼众人的眼睛,道:“我想我们这支三百人的队伍得有一个名字,既然我们要夺取的地方是寒归王的老巢安西城,那我们这支军队就叫安西军,你们看怎样?”

他见众人都点头同意,又继续道:“至于分工,我是果毅都尉,让仁不让是头,李嗣业做副将,率一百名陌刀手,南老八和行素为偏将,各领一百名弓弩手,至于你。”就做斥候首领,领十名弟兄,负责搜集情报!”

职务已经分派完毕,李清长身而起,对高展刀道:“现在就开始行动,你挑十名弟兄立即出发,明日天亮前务必要找到那个女人的下落。”

十几个黑衣人在弯曲的坡道上吃力地奔跑,他们中间夹杂着一匹马,马上坐着一名颀长、俊美的年轻女子,年纪不过二十岁,只见她的脸庞是椭圆形,皮肤白皙,嫣然动人,但她的眉毛却很长很直,浓秀地插入鬓角,配上饱满的额

得她秀美的容貌中又多了几分刚毅,她便是引线,皮逻阁的小女儿,寒崇道的儿媳妇阿婉。

她奉公公之命去南诏求父亲出面调停,但一路上却屡遭大队人马的拦截,一方面要阻止去南诏,另一方面却要将她抢回去。

在岩洞口她已经是第三次遭到寒归义的人伏击,虽然只是对方的小股搜寻队,但她已经暴露了目标,很快便会有大队人马追来,而她自己的人已死伤大半,南诏还有数百里之遥,路远并不重要,最要命是他们已经迷路。

曙光初露,他们已经到了一条长深山沟的尽头,深沟两边峭壁笔立,一条小路穿崖而过,小路上长满了冷杉、雪松和柏树。

“二小姐,这个地方我们似乎已经走过。”说话的是个中年人,众人都叫他忠叔,他是皮逻阁的老仆,随阿婉来到东,此时,他看见路旁有一株被雷劈掉一半的大柏树,心顿时凉了半截,这棵柏树上应该还有他做的记号。

阿婉紧咬嘴唇,连日的奔命使她云鬓散乱,脸上憔悴不堪,虽然已经迷路,但现在首先要摆脱寒归王的追踪,她抬头看了看坡顶,已经不到百步,她用劲一抽马棵雪松之间竟藏着一根绳索,马一声长嘶,当即被绊倒在地,将她从马背上摔了出去,随后一张黑丝网兜头捕到,将她拖进了树林。

忠叔见小姐被抓,立刻率领十几个手下拔剑冲了上来,前后左右却突然出现了几百支钢弩,冷冰冰地对准他们,从雪松旁闪出一名极威猛高大的男子,他看了看忠叔,高声道:“我们只是过路的商队,并无恶意,请阁下到树林和我们谈一谈。”

忠叔后退一步,举剑指着他怒道:“我家小姐呢!你们把她怎么样了?”

威猛高大的男子正是李嗣业,高展刀先发现了阿婉他们的行踪,李清便连夜率领众人绕到他们前面堵住了去路。李嗣业见对方不肯,冷笑一声道:“我若想杀你们实在易如反掌,我再说一遍,我们并无恶意,你家小姐也无恙,我只是奉东主之命请你到树林里和我们谈一谈。”

忠叔知道对方说的是实话,只要轻轻抠动机簧,自己就得当场丧命,他不由叹一口气,回头命众人将剑收了,跟李嗣业进了树林。

寒归王派了约五百人来追踪阿婉,领头之人四十余岁,绰号花豹,也是个猎户出身,据说其追踪猎物的本事如花豹一般敏锐,对这一带的地形极为熟悉,他已经发现了猎物的行踪,知道他们已经迷了路,早晚会绕回原路,他并不着急,夜里命手下吃好睡好,只等天亮后再去捕捉猎物。

天刚亮,捕捉猎物的队伍便出发了,他们沿着一条陡峭的山路在深谷中穿行,两边的峭壁俨如刀削,队伍行走在半山腰,所走之路不足二尺,必须贴着山壁前行,异常危险,但在路口发现了猎物的踪迹,显示他们走的就是这条路。

“头儿,看!在那里。”

一个手下眼尖,一眼便看见了前方二里外隐约有十几个影子,正缓慢向山上爬去。

“他们倒挺聪明,竟然找到了出路,可惜太晚了!”这条小路是被雨水冲刷出来,一般人并不知道,花豹轻蔑一笑,看来对方运气不错。

“弟兄们,加快速度!不要让他们跑了。”

山中气候,说变就变,很快天空淅淅沥沥下起雨,虽然已经到仲春,但这里属高寒山区,阴湿的气候冻人手脚,路也变得滑腻起来。

“头儿,你说这里会不会有埋伏?”

花豹身边一人仰视峡谷地形,不由有些担心,峡谷内地势险要,极易埋伏。

“哪来什么埋伏?”

花豹鼻子轻哼一声,“你以为老子想不到吗?要是有什么援兵,昨晚就应该出来了,他们还会这么狼狈吗?”

可他话音刚落,身后忽然发出轰隆隆的巨响,仿佛山体滑坡一般,数十块巨大的山石从山坡滚落,将他们的后路堵死,随即山崖两边喊杀声大作,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不知有多少伏兵,寒归王军吓得胆碎心裂,不等对方动手,就已经有数十人在混乱中被挤下悬崖,这时,两支狼牙箭一左一右射来,迅疾如闪电,力道强劲,仿佛两支箭在赌斗一般,竟同时射中花豹的面颊,带着他的惨叫,重重摔下了山崖,顷刻,箭矢如雨点般射来,不时有巨石滚下,刮走一大片人,随着巨石一起坠入山崖,寒归王军仿佛一群无力还手的羊群,被逼在窄窄的山道上成为对方练箭的活靶,哭声、喊声、求饶声,也减弱不了对方的杀手,不到半个时辰,困在山道上的近五百追踪队伍一个不剩地被杀光,可至始至终,他们也不明白,究竟是触怒了哪一路神仙。

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174章 纳妾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50章 勒索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14章 成亲第175章 比箭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53章 暗流(五)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51章 暗流(三)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75章 比箭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99章 二进宫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54章 品牌效应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03章 悲情牌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0章 开店(一)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73章 除恶(一)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5章 辞职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114章 成亲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47章 冷刀子(四)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82章 远谋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295章 对手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49章 暗流(一)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256章 夜访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266章 线索第350章 勒索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284章 利益之盟
第333章 谋河西(上)第317章 请君入瓮第174章 纳妾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50章 勒索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114章 成亲第175章 比箭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53章 暗流(五)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356章 战争与阴谋(六)第51章 暗流(三)第354章 战争与阴谋(四)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75章 比箭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99章 二进宫第2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二)第54章 品牌效应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203章 悲情牌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02章 步步设局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0章 开店(一)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73章 除恶(一)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5章 辞职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114章 成亲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47章 冷刀子(四)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65章 豆卢军的秘密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82章 远谋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295章 对手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49章 暗流(一)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256章 夜访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266章 线索第350章 勒索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284章 利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