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

莫贺都的王宫从外形看是突厥风格,厚重而方整,其中有一点圆穹尖顶,已隐隐打上伊斯兰的烙印,但进了里面,只见雕梁画柱,花卉、屏风、瓷器随处可见,让人仿佛置身于大唐中原,只有来回走动的仆从侍女,才让人恍然想起这里离长安已是万里之遥.

李清随莫贺都走进内宫,他的一些侍妾忽见一陌生男子进来,吓得纷纷回避,但莫贺都却恍如不觉,走进一间富丽堂皇的宫殿,走到尽头推开一扇小小的后门,外面是一间院子,院子里已经空无一人,站在院子里可以听见喧闹的嘈杂声,似乎外面就是集市.

“跟我来!”莫贺都回头向李清神秘一笑,使李清仿佛置身于天方夜谭的故事之中,他又走进一间堆满草料的石屋,里面散发着浓重的马尿气味,闻之欲呕,但莫贺都在墙角里摸索一阵,只听‘咔,的一声,喂马的石槽忽然动了动,李清恍然大悟,这里竟有一条秘道.

李清随莫贺都进了秘道,头顶上的石槽又缓缓扣上了,眼前立刻变得黑暗,很快,一盏燃着豆粒大灯苗的油灯出现在莫贺都的手里,昏暗中李清一边摸索着向前走,一边听着他低沉的声音在密道里回荡:“这间密室是我祖父留下的,一直是王室的秘密,寻常人不得知晓,我带你来是想让你见一个人.”

推开一间石门,光线赫然明亮,石室里布置得金碧辉煌。厚重的波斯地毯,镶有宝石的石壁,大幅流苏,精美地大瓷瓶,尤其让人惊异的是这里通风良好,完全没有了外面潮湿阴暗的感觉,但又看不见一扇窗子.

李清没有被里面的布置吸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墙角,那里有一张用纯金打造、镶满宝石的椅子,而椅子上坐着一人。年纪和莫贺都相仿,长脸。肤色苍白,气质却很高贵。他斜躺在椅子上,手里端着一只盛满了血红色葡萄酒的水晶杯,正眯缝着眼打量着自己.

慢慢地,他的眼睛里露出了惊讶之色,身子也坐直了,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站起来望着李清迟疑地说道:“你不是长安的户部侍郎吗?怎么会来到这里?”

“裴罗。他便是大唐的特使,今天刚刚到来.”

莫贺都又回头对李清徐徐道:“现在在你眼前地,便是拔汗那国国王裴罗.”

李清的心里异常震惊,石国不是在和拔汗那交战吗?拔汗那地国王怎么会出现在莫贺都的密室里?不过他心里虽震惊,但脸上却丝毫不露,上前向裴罗国王躬身行了个礼笑道:“国王殿下可是在长安见过我.”

“是。我前年去长安觐见天可汗陛下,见过户部侍郎.”

裴罗国王也收起了他地惊讶,对莫贺都笑道:“这两天你魂不守慑。可就是在等侍郎来?”

莫贺都笑了笑,请李清坐下,他又拿出两只水晶杯,给自己和李清各满上一杯葡萄酒,这才轻轻叹了口气,对李清道:“与拔汗那的战争不过是车鼻施奉大食之命而为,目的是为了给大食找一个干涉石国内政的借口,我与裴罗关系一向交好,他这次亲自前来,就是为了和我商量一个对付大食人入侵的办法,可已经两天,我们都一筹莫展,今天侍郎到来,可有办法解我两国之危?”

说完,他与裴罗对望一眼,四道目光齐刷刷向李清盯去,李清却似没有听见,他脸上挂着笑意,目光低垂,手轻轻地晃动着水晶杯中的葡萄酒,半晌他才道:“我有一个问题,请二位解答?”

莫贺都立刻挺直了腰,急切地对李清道:“侍郎但讲无妨.”

“我听商人们说,大食对康国、史国都是毫不犹豫地出兵攻打,可到了石国这里兵锋却缓,而是先制造危机,再派使臣来调解,企图不战而胜,这和阿拔斯一贯强硬的风格不符,所以我想请教二位,这究竟是何原因?”

“此事我略知一二.”旁边地裴罗接过话题,身子略略向前倾道:“阿拔斯号称二十万大军分两路东侵,其实那只是虚数,实际兵力最多只有五万,他的大部份兵力还是在西征白衣大食,那才是他的战略重点,这就是康国、史国它们敢于抵抗的原因,如果石国与拔汗那国再联手抵抗,一旦大食人进攻受挫,那康国和史国它们必然会再兴反抗,这样大食的东征计划极可能会失败,所以他便利用石国正王的投降之心,先挑拨我们两国地关系,破坏可能的结盟,等我们内耗得差不多了,再突然出兵,那时我们只能任其宰割,当然,如果能兵不血刃占领石国,他又何乐而不为?”

李清点了点头,应该是这个原因,他记得白衣大食横跨亚、非、欧三大州,虽然阿拔斯的黑衣大食在去年占领了大马士革,但要完全征服白衣大食原来地领地,却是一时半会儿完不成的,所以他不可能将重兵放在中亚,况且他也不相信,收拾这些小小的西域胡国还需要用二十万大军吗?至于东征大唐,那更只是一个遥远的计划而已,阿拔斯内部不靖,他怎么可能立刻去树立强敌,如果连这点政治智慧都没有,阿拔斯又怎么可能建立黑衣大食.

他沉吟片刻,忽然道:“你们以前曾经降过,那现在却又为何不降?一定要抵抗到底?”

这句话李清问得十分直白,甚至是无礼,可如果不问清楚,一旦战争爆发,这些小国的立场摇摆不定,极可能就会成为最后失败的原因,李清久历官场斗争,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他岂能不防备。一旦知道原因,他就会抓住他们所害怕之事,将他们牢牢绑在自己地战车之上.

果然,李清的直白让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十分尴尬,最后裴罗‘哎!,了一声,苦笑着说道:“侍郎一点面子也不给我们,不错,我们是曾经降过,但我们降的是白衣大食,而不是现在的阿拔斯黑衣大食.”

“这二者的区别在哪里?”李清不给他喘息。继续问道.

“区别?”旁边的莫贺都忽然愤怒起来,他站起身高声道:“过去白衣大食税赋虽重。但好歹给我们留一点,可现在的阿拔斯就是一头饿狼。安国、康国、米国、史国,他大军所过之处,王族全部杀死,剥夺我们的信仰,摧毁我们的寺庙,挖掉我们地文化,奴役我们的百姓。所有地人都要信奉伊斯兰教,若有半点不满就立刻杀死,你说我们能不抵抗吗?现在康国、米国它们的教训就血淋淋摆在眼前,难道我们看不见吗?”

“那车鼻施为何要降?”

‘砰!,地一声,莫贺都狠狠在桌子上砸了一拳,“他是懦夫。他被吓怕了,只想到要保住自己地荣华富贵,别的什么都不在乎。甚至将他的王后都献给大食使者玩弄.”

“好了,不要再说了.”李清站起身,负手在房间里慢慢踱步,眼前的局势错综复杂,但拨开纷乱的枝蔓,核心只有一点,那就是团结西域各国的力量,共同抵抗大食入侵,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

想到这里,李清毅然下定了决心,他霍然回头问道:“你们不妨对我说实话,你们手上各有多少兵力?”

裴罗大喜,站起身大声道:“拔汗那国有两万兵力,如果需要,我三十万百姓全民皆兵!”

“那你呢?”李清的目光又投向莫贺都.

“我现在只有五千忠于我地士兵,但如果能杀死车鼻施,那我石国就有三万勇士.”

“杀死车鼻施!”李清手上的酒杯‘啪,地一声,被捏得粉碎,要想让石国之船完全转向大唐,要想使怛罗斯之战的失败不再重演,那所有的拦路石都要统统搬掉,尽管这个车鼻施他还从未谋面............

一般而言,战争是外交的延续,是谈判桌上无法达成妥协的必然,但外交却并不一定是歌舞欢宴,并不完全是香槟绅士,很多时候,在光面堂皇地外交辞令背后,充斥着比战争还要残酷的阴谋和血腥.

石国正王王宫,空旷的宫殿里只有三个人,一对父子和一个大食来地使者,父子自然就是正王车鼻施和他的儿子车多咄,车鼻施约五十岁,长得肥肥胖胖,他最大的特征就是圆,脸圆、眼睛圆、鼻子圆,甚至下巴也是圆的,滚圆的肚子里装满的民脂民膏.

车鼻施是个胆小的国王,当阿拔斯将康国国王的人头当作礼物送给他时,他立刻就被吓软了,马上派王子远赴大马士革请降,并遵照阿拔斯特使的指示一一落实.

车鼻施身材矮小,对瘦高的大食使者布杜需要仰视,事实上他的心里也对布杜充满了敬仰,他可是阿拔斯的叔叔、波斯总督,他只恨自己没有两个象罗阑公主那样的尤物,一个献给阿拔斯,一个献给布杜,好在他的王后也是石国出名的美人,正好布杜对她也颇有兴趣,使他终于松了口气,可以由此和布杜建立良好私人友谊.

可惜布杜却不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车鼻施不过一枚棋子,可用可弃,等大食完全吞并昭武九国,这枚棋子也就失去了作用,至于他老婆,不过是个枕头罢了.

倒是莫贺都的女儿,那是哈里发点名要的,说不是将来还会是大食的王后,布杜瞥了一眼站在门口、一脸茫然的车多咄,心中不由一阵厌恶,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竟敢和伟大的哈里发争夺女人,他简直活腻了.

但现在不是杀他们的时候,大唐的使者居然来了,而且还是那个杀死吐蕃赞普的李清,布杜是大食贵族里最了解唐朝之人,在阿拔斯还没有起兵的时候,他就是呼罗珊的一个商人,一年时间倒有半年在长安度过,学了一口流利的汉语,后来他成为黑衣大食的创始人,自然便担任了大食国对大唐政策的首席制定者,通过商人,他一直在收集唐朝的情报,其中就包括李清.

当然,正如李清对大食一知半解一样,遥远的空间影响了情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他只知道李清曾杀死吐蕃赞普,后来成为户部侍郎,其他的便一无所知.

但作为一个从底层奋斗上来的成功者,对敌人的谨慎和重视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并不因李清的年轻便轻视于他,相反,今天的短暂接触,使他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有着和他年纪不般配的成熟和老练,是一个厉害的角色.

“车鼻施,大唐使者来了,你准备怎么交代.”布杜大刺刺地坐在国王的位子上,冷冰冰盯着车鼻施,对这种没有骨气的献媚者,直呼他名比叫他国王会更令他舒服.

布杜冰冷的目光使车鼻施一哆嗦,心中暗暗诅咒大唐使者来得真巧,今晚石国贵族们就将开会决定石国是否投降布杜,可大唐使者一来,就会让许多立场不稳贵族又开始犹豫,最后结局难料,和大唐的军队被朝廷控制不同,石国是个以牧业为主的国家,它的军队大多是各贵族的私军,大大小小有几十支,当国家面临战争时,贵族们就会将军队交出去,由元帅统一指挥,战争结束后再回归本部,本来和拔汗那的战争就是取兵权的机会,但狡猾的贵族们在这个时候,谁也不肯拿出兵来,倒使车鼻施赔了不少老本.

所以投降大食如果不得到大多数贵族的支持,石国极可能会爆发内战,这将极大的削弱他车鼻施投降大食的本钱,他不愿意.

但随着布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车鼻施已经没有再犹豫的时间,他一咬牙,对布杜躬身道:“一切听任总督的安排!”

“那好,就我来决定.”布杜的脸色稍缓,但目光却更加凌厉,“我给你三天时间,给我杀了大唐使者,否则就要你们父子的命!”...........

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174章 纳妾第50章 暗流(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45章 冷刀子(二)第59章 挖墙角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96章 行猎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63章 杨家(二)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37章 发薪第99章 二进宫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5章 上元夜(一)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5章 上元夜(一)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5章 贵人(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253章 荐官第94章 又见故人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12章 求婚第131章 破局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12章 求婚第256章 夜访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261章 策划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47章 冷刀子(四)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50章 暗流(二)第47章 冷刀子(四)第99章 二进宫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14章 祸起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
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08章 暗流涌动第174章 纳妾第50章 暗流(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45章 冷刀子(二)第59章 挖墙角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96章 行猎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63章 杨家(二)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37章 发薪第99章 二进宫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5章 上元夜(一)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5章 上元夜(一)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330章 述职交锋第46章 冷刀子(三)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5章 贵人(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253章 荐官第94章 又见故人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95章 李隆基召见第212章 求婚第131章 破局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98章 四两拨千斤(下)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12章 求婚第256章 夜访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324章 天宝十年最后一夜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261章 策划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47章 冷刀子(四)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94章 又见故人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50章 暗流(二)第47章 冷刀子(四)第99章 二进宫第89章 困兽犹斗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14章 祸起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228章 安禄山再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