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东宫案(一)

因为昨晚高力士的提醒,李林甫一夜没睡好,一直忧才昏昏睡去,天不亮起床上早朝时,他竟有些着了凉,在马车里打了几个喷嚏,头变得昏昏沉沉,身子开始发热。上罢早朝,身体愈加沉重,便告了声假回家歇息。

此刻,李林甫正坐那张老旧发黄的藤椅上,左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按压着眉眼间的穴位,脑海里依然在回响着昨晚高力士说的那句话,‘皇上这两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今天早朝他也特地注意了李隆基,虽然光线暗淡看不清面容,但坐在王座上的气势已经比从前弱了,当年那种傲视天下、气吞万里的气势不复存在,现在只静静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仿佛透出一种死气。

正是这种死气让李林甫感到一阵恐慌,一夜的深思让他也慢慢品出一点味来,当年皇上杀旧太子李瑛是何等斩断绝伐,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也毫不怜惜,推出去,只有一个字,‘杀!’

可现在的李亨,李隆基仿佛只是在修剪树枝,一点一点将他的枝蔓劈掉,只留一根光杆立站那里,并无将它砍倒的意图,看来李隆基也自知时日不多,已经不打算再离新主。

那自己怎么办?给他当了这么多年的狗,难道他就不管了吗?

‘狡兔死,走狗烹’,虽然这是常理,他将李亨干下去,他的日子也就到头了,但是如果他不将李亨干下去,他的家族更是要面临灭绝,这就是李林甫的痛苦,没有第三条路的痛苦,高处的风光和没有退路的绝望。

外间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我想见见父亲”这是八子李银的声音。

“老爷生病了,需要休息,公子改日再见吧!”这是忠心耿耿侍卫长的声音。

这个儿子定是不死心昨天的事,不莽撞行事,倒也不错。

李林甫心中感到一阵欣慰,嘴角浮现一丝慈爱,“让他进来吧!”

李银低着头慢慢走进来,给父亲跪下行了礼,“父亲身体欠佳,孩儿特来问安。”

“起来吧!”李林甫指了指旁边的圈椅,和蔼地道:“来!坐下说话。”

李银坐下,可嘴唇动了动,还是没有胆量说出来,李林甫见了,却微微笑道:“咱们是父子,有什么不能说,打仗还靠父子兵呢!你想帮为父,不象别的兄弟那般风花雪月,为父高兴还来不及,说吧!别吞吞吐吐的。”

李银体会到了父亲的温情,又见父亲身心疲惫,鼻子不由一阵发酸,恨不得将自己的一个肩膀借给父亲顶顶压力才好,忽然又觉自己耽误了时间,急忙凝住心神道:“孩儿前些日子认识一个纨绔子弟,他是剑南采访使鲜于仲通的儿子,叫做鲜于复礼,昨天他来找我,说他家有一个丫鬟,被那个李清拐走,他想报官可又惧怕李清的权势,便想请我帮他去官府通融一下,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但不敢卤莽,所以先来请示父亲。”

“鲜于仲通!”

李林甫眼睛里不由浮现出一抹嘲讽的笑意,今天早朝,皇上还特地封此人为南溪郡刺史兼戎州(就是南溪郡别名,今四川宜宾)都督府都督,听说就是那个李清举荐,不料他的儿子竟然要告李清拐卖丫头,真是莫大的讽刺。

“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李林甫饶有兴致地看着儿子,想听听他的意见。

李银精神一振,父亲终于把机会给自己了,他深深地吸一口气道:“孩儿不会那么卤莽,只听鲜于复礼一面之词,孩儿调查过,这个丫头其实是李清的妾,孩儿就想,告了又有什么用,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不如我们帮鲜于复礼将这个丫鬟绑架了,让这个李清尝尝女人被别人霸占的痛苦。”

说完,他满怀希望地望着父亲,想得到他对自己的赞许,不料李林甫只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一个小妾他就会痛苦吗?就算他痛苦,你又能得到什么?还有那个鲜于仲通是什么背景,你知道吗?我可以明白告诉你,若你真瞒着我做了,我立刻将你送官,以示我的清白。”

李银张口结舌,刚要说话,李林甫却打断了他,“本来我对你抱的希望甚高,以为你可以继承我的事业,现在看来还是高看你了,真是让为父失望。”

李银低下了头,一会儿他又鼓起勇气道:“孩儿不懂,请父亲明示”

过了半响,李林甫才缓缓道:“凡是做事要讲究个目的,要前后考虑周全了,不要只图一时之爽,象你这般,只想让他痛苦了,你就高兴了,这和街头上地匪、泼皮下三滥般的打架有何区别,我若是你这样,还不如买个杀手,一刀砍了他岂不更痛快,关键不再这里,关键是你要达到什么目的。”

“孩儿有点明白了,那依父亲之见,这件事该怎么办?”

李林甫冷笑一声,“鲜于仲通是章仇兼琼的心腹,李清又是章仇兼琼的门生,都是太子党之人,若能利用这次机会,挑起太子党的内斗,岂不是让这件小事达到了最大的效果?依我大唐律历,私拐他人奴仆就是犯法,这明摆着的机会你不用,倒想自己去做违法的勾当,给自己留下隐患,缚住自己手脚,岂不是你蠢吗?”

父亲的话让李银阵阵汗颜,他虽然有

机,但毕竟没有经过官场,所思所想都还是江湖上一父亲的一席话,仿佛拨云见日一般让他的视野大大开阔,上了另一个层次。

李林甫虽然斥他,但他不卤莽、善抓机会,这点却让李林甫满意,便想了一想呵呵笑道:“为父决定还是让你进入官场锻炼几年,再有就是你的婚事也要抓紧了,过两天我便去向崔家求亲,替你选一个名门闺秀,还有,听说后天那帮诗人在曲江聚会,虽然为父也不喜欢他们,但你还是应该多和他们交往,这是对官誉的积累是有必要的。”

李银心中暗喜,他不敢多言,诺诺而退,这时,李林甫眼光一瞥,却见大管家站在门口犹豫,便问道:“什么事?”

“回禀老爷,杨钊在门外求见,说有大事相告!”

和儿子说话时间太长,李林甫感到一阵倦怠,自己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吗?他一挥手刚想说不见,忽然想起昨晚杨钊竟当了高力士的侍卫,话到嘴边却变了,“你让他进来吧!就到我书房来”

杨钊自然便是为了柳绩告杜有邻谋反之事而来,从西市出来后,他趁热打铁,教唆柳绩写下了状纸,又亲自和他投进了北方黑(唐状告秘密谋反者专用,武则天始设),一转身,杨钊便来求见李林甫,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侍卫将忐忑不安的杨钊领进李林甫的书房,这书房杨钊也有所耳闻,不是李林甫的心腹是进不来的,一进书房,杨钊便‘扑通’跪倒,“属下有机密大事禀报相国大人。”

李林甫斜睨他一眼,进自己书房便跪下的朝臣,他还是第一个,心中有些不耻,便淡淡道:“杨参军起来吧!老夫不习惯人多跪。”

“是!”杨钊站起来战战兢兢又道:“属下有机密大事禀报相国大人。”

他本以为自己只要说出此话,李林甫一定会上前给自己肩窝一拳,然后又拍拍自己肩膀笑咪咪说一声,“杨大人辛苦了。”不料李林甫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连眼皮都没抬,更没有问自己到底是什么机密大事,杨钊不由有些气馁,但箭已上弦,不容他不发,杨钊心一横道:“属下刚刚探得一件大事,左骁卫兵曹参军事柳绩密告东宫善赞大夫杜有邻有谋反之心,常怂恿太子早日登位。”

李林甫却仿佛没听见,过了半天,才懒洋洋抬起眼皮道:“哦!杨参军是跟老夫说话呢!”

杨钊仿佛一脚踏空,心沉到了无底深渊,他吃力地咽了口唾沫,脑海里在拼命地回想自己几时得罪了李林甫?但一点印象都没有,他的腿又开始发抖,眼看又要跪下去。

李林甫却悠然品了口茶,徐徐道:“想必你也知我这书房四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资格进,那为何会请你来呢?”

杨钊声音颤抖道:“属.

“不知?”

李林甫冷笑一声,“我是看在高力士的面上,才让你进这个书房,只是我记性有些不好了,竟记不得你是几时调到高公公身边当侍卫?”

杨钊恍然大悟,李林甫是以为自己背叛了他,他不禁暗恨自己性急,没先得到李林甫的同意就去讨好高力士。

‘扑通’杨钊再一次跪下,低声饮泣道:“我杨钊对相国的忠心天日可鉴,昨日是高公公生病,他无人扶持,我才临时帮忙,绝没有半点背叛相国的意思。”

说完,他连连磕头,额头在地上撞得‘砰砰!’直响,一个比一个硬,一个比一个重,李林甫暗自冷笑,“背叛老夫,谅你也不敢!”

其实他也只是想教训一下杨钊,倒不敢真的将他怎样,杨玉环的亲弟弟木纳,做不了杨家的利益代表,这个杨钊刚进京便进了金吾卫,很显然,杨玉环是选中了他作杨家利益的代言人,或许他本人还不知道,但高力士、李亨、李林甫之类都很清楚这一点,抓住了他就等于抓住了杨玉环的态度,这是极为重要的,刚才杨钊的告状,他也一字不漏地听到了,他何尝不知这是个机会,但李林甫城府极深,再大的喜事也不会轻易表现在脸上。

“罢了,你起来吧!有些事情你还是事先跟老夫说一声,以免不必要的误会。”

他指了指椅子,脸上又挂上了他那招牌似的笑脸,“头也该在地上撞晕了,坐下说话。”

鼻青脸肿的杨钊这下更加受宠若惊,能和李相国在书房里面对面地坐着说话,好象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

他半个屁股挨着椅子坐下,心虚地望着李林甫,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李林甫眼睛一挑,射出两道冷森森的厉芒,“你把所有的事情都详详细细讲来,不准有半点遗漏!”

当杨国忠踏进相国府之时,在大街的斜对面,约三百步外,一棵浓绿的老树下悄然立着一个戴竹笠的老货郎,竹笠下是一张精瘦油亮的脸,显得饱经沧桑,一双微眯的双眼闪着淡淡的精光,他又等了约一刻钟,见杨钊没有出来,便挑起骆驼担,轻甩拨浪鼓,吆喝两声,悠悠闲闲向西市方向走去。

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59章 解谜(上)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53章 暗流(五)第212章 求婚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312章 军权第286章 外放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55章 绑架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88章 刀刀见血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99章 二进宫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31章 开店(二)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54章 品牌效应第45章 冷刀子(二)第28章 阆中(三)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56章 夜访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99章 二进宫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15章 辞职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67章 官从天降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95章 初见太子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8章 童生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38章 去成都第330章 述职交锋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27章 阆中(二)第56章 暗访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54章 品牌效应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
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259章 解谜(上)第95章 初见太子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53章 暗流(五)第212章 求婚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312章 军权第286章 外放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55章 绑架第209章 假道灭虢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88章 刀刀见血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99章 二进宫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31章 开店(二)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54章 品牌效应第45章 冷刀子(二)第28章 阆中(三)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274章 必要的强硬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21章 魔有魔路,道有道途第256章 夜访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99章 二进宫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15章 辞职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67章 官从天降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95章 初见太子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8章 童生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38章 去成都第330章 述职交锋一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决策第27章 阆中(二)第56章 暗访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54章 品牌效应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245章 科举案(七)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