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童生

过了几日,李清的伤势渐渐好起来,自柳县令走后,张夫人又来看过他几次,语气中透出几分无奈,他反倒劝慰:“事小,不必在意”,这事便算轻轻揭过。

荷花热情既过,也就不想虚耗精力在李清的身上,她开始另起炉灶,只需一把干柴,她的爱情之火又将熊熊燃起。但张夫人却偏不让她走,命她服侍李清到能走路为止,荷花无奈,只得苦脸留在他身边,却是半分热情皆无,暗恨自己不知哪根筋出了问题,有眼无珠,竟然会瞧上他。

“荷花姑娘,这几日委屈你了,我自己已经能行走,明天你就不用来了。”

李清瞥了一眼托着香腮在窗前发呆的荷花,知道她又开始做白日梦,这三天来,她大半时间都是这样度过,时而幽幽一叹,让人毛骨悚然,或是抱予冰冷的目光,仿佛上辈子欠了她几百贯钱,又嫌他吃相不雅,啧啧有声,直弄得李清茶饭不香,几日便瘦了一圈。

“我会给夫人解释的,再说少爷也该回来了。”李清实在忍无可忍,这一天终于下了驱客令。

说曹操,曹操便到,话音刚落,门外脚步声急促,门‘砰!’地被推开,却是少爷张仇冲了进来。

“少爷,你几时回来的?”荷花一阵惊喜,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张仇却没理她,只是上下左右打量李清,半天才突然冒出一句:“你还能走吗?”

他在成都花天酒地过得快活无比,本无心回家,不料却从一同好口中得知,各县童生试将在月底举行,算算已没有几日,只得痛别青楼,急急赶回仪陇。

“后日便是童生试了,李公子当日所言.....”他突然瞥见荷花在旁,便挥挥手,命她出去,荷花无奈,只得磨磨蹭蹭向外走,突然脸色绯红,不知她又想到什么,转身跑了。

李清心中暗忖:“别看这少爷荒唐,但关键时候却能把握得住,倒也并非一无事处。”便笑笑道:“不妨事,我已经能走了,公子请说!”

这次去成都,张仇接触到不少官宦子弟,个个眼睛长在头顶上,那青楼的姐儿也态度迥异,着实刺激了他一把,本来可有可无的官帽,突然间变得沉重起来。

“当日李公子答应过我,帮我拿到童生资格,后日便是应考之日,若拿不到,还要等上一年,那可就迟了。”说完他直勾勾地盯着李清的脸,仿佛他的脸就是这次童生的榜文,上面会显出他张仇的大名。

李清读大学时,为求任课老师放他一马,他们的家里不知跑了多少趟,后来找工作时什么局长、处长的家,门槛也几乎被他踩断,所以这走后门之道,他早已驾轻就熟。前几日见过柳县令,只从他对张夫人的态度就可知此人热衷功名,并非刚正不阿之流,只是得注意点手段,若唐突了,反而会适得其反,他当年进市财政局不成,就是不该在办公室向那处长送礼。

“柳随风,可不就是无根之人么?”想到这,李清微微一笑道:“此事极易,只要公子给我准备一百两银子便可。”

唐时的科举分常试和制科,制科是皇帝兴之所致,向天下选才,什么农民渔夫都有资格报考。

而常试是固定的考试,分为两步,先是乡试,由各州府自行安排,中者称举人,但前提是要有生徒的资格,也就是要通过官学的入学考试,即童生试。

中举人后,便可进京参加省试,省试的科目繁多,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天宝后,举人大多只参加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重策,进士重诗,就看自己所长了。省试考中,也只获得做官的资格,吏部还要考察本人的相貌、德行,无误后方才授官,有的一考察就是几年,把人的头发都等白了,而幸运者如仪陇县县令柳随风,进士科考中,只等一月,便得授官。

他此时刚处理完公事回到家中,看在张夫人的面上接待了李清,听他说完来意后却猛吃了一惊,虽然对方说得含糊,但他还是明白过来:“张公子想要个童生的资格。”

若在往常,他必定是轻轻端起茶杯,道声“送客!”,可今天他不敢,送客搞不好就是送掉自己的前程,但他左看右看这个张府年轻的西席,着实有点瞧不起他的出身,哼!一个道士。

但礼数却不丢,柳随风笑笑道:“我六岁识字,八岁学诗,二十岁中举人,三十二岁进士及第,也不知吃了多苦,挨了多少板子,好容易才走到今天,李公子这一句话,可不就断了我的清誉吗?”

他斜眼看着李清,脸上似笑非笑,只等他的答复,他需要弄清楚,这个童生的背后倒底站着谁,是这个西席、张公子、张夫人还是鲜于仲通,风险是有的,就看值不值去冒这个险。

李清暗骂一声虚伪,也笑道:“难道柳大人不想问问张公子要这个童生做什么吗?”

柳随风心中微微一凛,是了!这个张公子是全县出了名的不学无术,他要这没有意义的童生来做什么?心中想,但面上却丝毫不露,只是端起茶,轻品了一口,却将后面的话一字不漏地听入了耳。

“柳大人也知,鲜于家的几个公子都在成都读官学,这新政县只剩老幼妇孺,确实需要一个男人撑撑门面,也巧,新政县的县尉明年就要退仕,鲜于大老爷的意思就让他外甥来任此职,鲜于二老爷也同意,有张仇在家乡撑着,他们将来去京为官,也好放心,只是大老爷好面子,希望他的外甥能取个举人功名再就任,这童生是第一步,所以夫人就想麻烦柳县令,她不好出面,便让我来说说,夫人又说,如果柳县令觉得为难,权当没这件事。”

柳随风这才知道事情原委,此事合情合理,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那张夫人不好出面,难道他就好出面吗?便淡淡笑道:“此事我知道了,只是这次童生试,我不管,李公子可去找县丞。”

说完一推杯盖:“送客!”

话说到这个地步,也就是说柳县令已经八成同意了,只剩下一把火,这火就是李清口袋里沉甸甸的银子,但这送礼也要讲究点学问,若是贸然把银子堆出,那非当场被柳随风赶出家门不可,就算人不知鬼不觉,可让柳县令的面子往哪儿搁,人家可是堂堂的进士及第,是素有清誉的朝廷命官,虽然礼是要收的,但却不从外人手上拿,而门路,人家县令大人不是指出来了吗?县丞!

有了门路,后面的事就好办得多,这县丞也是张府常客,官虽不大,但要养的家小却不少,已经年过五十,升迁无望,所以对那银两阿堵之物是分外的看重,李清只说是县令让他来的,他便心领神会,当下收了那一式两份的百两银子,并笑言张公子尽管来考试好了。

李清从县丞家走出,已经是掌灯时分,空中乌云低沉,遮蔽了星月,除去城西几家青楼和饭馆透出些许光外,整个街道都被黑雾吞没,偶然几只抢食的野狗咆哮着从脚边疾奔穿过,又呜咽消失在远方,小县的道路用青石板铺成,鞋底摩擦砂石发出‘沙沙’的声音。来唐朝已经数月,李清的心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刚来时,他想着要改变历史,要将天下玩弄于股掌,要将世界踏在脚下,可现实却让他沮丧,他仿佛就生活在一个信息闭塞的小县,没有身份,没有户籍,俨如一个满腹经纶的大儒,却面对一帮不识字的白丁。

李清苦笑一下,他的性格随和,随遇而安,职业生涯也养成他凡事谋定而后动的做事风格,既来到这个时代,就要先适应它,要知道何所为,何所不为,不问青红皂白就跑到长安去折腾一番,可能尚不见黎明,便没于黑夜。路上很安静,李清却思绪纷乱,自己到底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必须要理一个详细的计划,可是究竟要先做什么呢?起点在哪里?他如同一个溺水的人,在水面空抓,却握不到实处。他的思路又回到了这次童生上来,唐朝是文人的天下,不象后世,一个戏子也能呼风唤雨,在这里只有士才能走入上流社会,要不就须有强硬的靠山,而他李清两样皆无,李清突然有了一丝明悟,不管将来做什么,他都必须要有士的凭恃。

既想通此节,他思路便渐渐清晰起来,取得童生资格后,夫人就要安排张仇去鲜于府借读一年,据说那里有个极有学问的先生,自己何不利用这机会好好补习一番,李清精神大振,快步向张府走去。过了离别桥,穿过一片柳林,他的脚步又放慢下来,就在这里,他差点丧命,李清脑海里浮现出管家张福的阴险、二夫人的狠毒、厨子张喜的凶残,他的心渐渐凝成了冰,眼中射出刻骨的仇恨,在走之前,他必须要将这段恩怨了结。

半个月后,榜文发出,张仇排列倒数第三,名次虽不佳,但已经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也是这一次暗箱操作,使得张员外、张夫人对李清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正式认可了他西席的地位。

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350章 勒索第56章 暗访第59章 挖墙角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8章 童生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13章 前夜第8章 童生第314章 导火索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261章 策划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16章 意外第63章 杨家(一)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26章 阆中(一)第54章 品牌效应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57章 反击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8章 去成都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19章 官司(三)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5章 辞职第60章 兄弟阋墙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26章 阆中(一)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20章 官司(四)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262章 固执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48章 冷刀子(五)第43章 风骤起(二)第262章 固执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52章 暗流(四)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83章 破绽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
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78章 捐钱募款(三)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350章 勒索第56章 暗访第59章 挖墙角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8章 童生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13章 前夜第8章 童生第314章 导火索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58章 马嵬坡(一)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261章 策划第141章 君臣共商西南事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16章 意外第63章 杨家(一)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26章 阆中(一)第54章 品牌效应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169章 匪首的把柄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326章 多管闲事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57章 反击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8章 去成都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19章 官司(三)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5章 辞职第60章 兄弟阋墙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133章 毒杀皮逻阁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26章 阆中(一)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20章 官司(四)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262章 固执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48章 冷刀子(五)第339章 江山如棋(四)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48章 冷刀子(五)第43章 风骤起(二)第262章 固执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52章 暗流(四)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60章 曲江流饮(上)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83章 破绽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226章 兴庆宫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