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东宫案(六)

是夜,李林甫以幼子过周岁为由,请了部分朝臣到家里小聚,所来皆宰相党骨干,济济一堂,约二、三十人,大堂里吵嚷翻天,乳娘抱了孩子出来抓周,一把抓住个官印,更是惹来一阵阵惊叹声,虎父自然无犬子,李林甫只捋须微笑不已,他见时辰已到,便借口更衣悄然退了下去。

李林甫的内书房里灯光昏暗,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护卫严密,房内,几个核心人物正聚在一处各自沉思不语,等候李林甫的到来。

他们都是李林甫所信赖的人,有口素心荤、人老色不衰的左相陈希烈;有体形修长俊美、气质倜傥的吏部侍郎杨慎矜;有手段狠辣、不知怜悯为何物的御史中丞王:=|温。

但今天却多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金吾卫参军杨钊,虽然刚才酒桌上无大小,但那是指酒酣耳热之时,而此刻酒已醒席已撤,众人不得不对这个职位虽小却在酒桌上异常活跃、满口阿谀的杨钊另眼相看。

最瞧不起杨钊的莫过于资历深厚的陈希烈,从南诏归来后,此公将养了半月,方才徐徐恢复了雄性功能,又仿佛一只回春的爬虫,又穿游于妻妾教坊之中,对于同为雄性,且不知天高地厚便敢来和他套近乎的杨钊,陈希烈还是保持了他的宰相风度,并没有差人将他乱棍打出,而是对他视而不见,偶尔鼻子一哼,‘无非有个堂妹被宠,裙带之辈,竟敢与老夫称兄道弟!’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声轻咳,李林甫的长长地身影出现在书房门口,众人急忙站起躬身施礼,李林甫笑着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老夫来晚,让各位久等了。”

“相国大人不来,我等就算等上一年又有何妨?”

声音尖起,语气慷慨激昂,大有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势,众人一齐怒目向杨钊望去,此人也忒无耻,无时无刻的阿谀,他自己要等一万年也没人睬他,偏要将众人也拉来垫背,李林甫却微微一笑,拉过杨钊再一次给众人介绍道:“这位杨钊杨大人,想必大家在酒桌上都认识了,我在这里再介绍一次,玉真公主的堂兄,前途无量,以后大家多多关照他。”

杨慎矜瞥了杨钊一眼,却嘴一撇冷笑道:“杨参军诙谐活泼,吃饭时已向大家介绍过自己,好酒好赌好色却不好学,官场中必能游刃有余,哪还需我们关照,倒是有玉真公主这个靠山,还得请杨大人将来多关照我们才是。”

众人闻言一起抚掌大笑,“说得极是!说得极是!”

李林甫见杨钊的脸变成了猪肝色,便笑着拍拍他肩膀道:“杨侍郎这样说是没把你当外人,开开玩笑活跃气氛也是不错,等会儿说起正事,恐怕我这书房就得变成寒窟了,各位请坐,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了。”

听到‘正事’二字,众人笑意渐敛,各自寻位坐了,相国以为幼子办周岁为名将大伙儿召来,恐怕事情非同小可,去年也是这时候,长安县令柳升案发后,李林甫以纳妾为名将大家召来,开了一次会,群策群力,最后扳倒了李适之,贬了韩朝宗,还差点将太子逼死,要不是成都李道复出事,如今坐在东宫的,或许就不会是李亨了。而今天再一次聚会,大家都猜到了定是为今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太子丈人杜有邻案,众人都心知肚明,这东宫案比上次的柳升案要严重得多,只要策略对头,太子李亨被废的可能性极大。

李林甫坐到自己的老旧藤椅上,半闭上眼,沉思了半晌才道:“今天找大家来两件事,一件是杜有邻案,皇上已经表态,放太子一马,但又想借此机会清洗一批官员,所以才命我严加审查,我想既然皇上将此案直接交给我,而不是交给御史台,恐怕他的意思还是想以清洗东宫官员为主,将太子党压到最小,所以我就想和各位敲定一份名单。”

不等李林甫说完,陈希烈却自持资格老,笑呵呵站起来又替李林甫补充道:“尤其要抓首恶,韦坚、席豫、陆景融、张筠、高仙芝、王嗣业、章仇兼琼、皇甫惟明,他们这些人都是重点,这次不可放过了。”

说了几句,却见众人个个沉默不语,无一人应和他,心中顿觉不妙,再看李林甫,脸上虽然笑容依旧,但目光寒意浓重,他心中一阵发虚,连忙笑道:“此乃我个人拙见,仅供各位参考、参考。”

李林甫见他打断自己的话,心中微微不悦,但脸上却丝毫不露,只呵呵笑道:“现在时间不多,得长话短说,各位可回去各自准备一份,明天交与我,只要记住一个原则,平庸、无能、老迈统统不要动,只拣一些精明能干的,而且还要抓住他们的把柄。”

李林甫眼一扫,却见杨慎矜欲言又止,便不悦道:“慎矜,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别吞吞吐吐地。”

“相国大人,属下确实有一个

“讲!”

杨慎矜犹豫一下,便道:“如今朝野两党分明,皇上用用西打东,再用东压西,才保持一个平衡局面,若我们将太子动得狠了,两党失去平衡,皇上会不会对我们也下手呢?”

‘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杨慎矜的话刺中了李林甫的心病,也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开元末,牛仙客助李林甫扳倒宰相张九龄,废太子李瑛,使宰相党权倾一时,但也被皇上所忌,没多久,牛仙客突然暴病而亡,随即李亨的心腹李适之便坐了左相之位。

这不过才几年前之事,血腥气依然可闻,众人如何不明白,房间里一片沉默,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这时,坐在最后,一直阴冷不语的大理寺少卿吉温却举手道:“相国大人,我有一计,可摆脱此颓态。”

李林甫闻言,立刻展颜笑道:“吉少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说看,你的妙计。”

吉温也是长身挺立、气质优雅之人,他起身先向众人微微颌首,方道:“适才杨侍郎也说了,皇上要的不过是个朝野权力平衡,不如我们再扶起一党,使太子党势弱后,朝野依然能保持平衡,这样皇上也不会太过于为难我们。”

吉温的话仿佛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内忽然打开了一扇窗子,使众人的耳目为之一新,但最震惊的莫过于李林甫,他仿佛在进退维谷之间忽然发现了第三条路,心神激荡,几乎就要将吉温抱过来狠狠亲热一番,但此事事关重大,不宜此时谈,李林甫便淡淡一笑,示意让吉温坐下,对众人徐徐道:“这是以后之事,现在不提,现在我们要做的事还是这次杜有邻案,刚才我所言,每人回去准备一份名单,这才是今天我召集各位的要务,明天早朝前必须交给我。”

众人见相国说得慎重,纷纷答应了,

李林甫扭头看了看陈希烈,缓缓对他道:“陈相国,我知你记恨南诏之事,所以对韦坚念念不忘,但我实话告诉你,以韦坚的名门出身是不会想到那种恶毒的办法,在南诏害你的其实另有其人,此人便是圣眷正浓的果毅都尉李清,不过他马上就不是小小的果毅都尉了,这就是我找你们来商量的另一件事。”

众人闻言一齐动容,一个小小的果毅都尉竟需要相国专门开会来对付,李相国此举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陈希烈依旧半信半疑,但目光却开始凶狠起来,而杨钊却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仿佛下巴脱了臼,惟独王神色不变,嘴角微微冷笑不止,他见李林甫给自己施了个眼色,便起身将早上发生的事给大家简略说了一遍,最后道:“各位,相国并不是高看此人,无论官场资历还是官场经验,此人都还只是稚嫩,年龄也不大,现在是不会有多大作为,所以各位也不用太紧张,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国的意思是未雨绸缪,此人若不早加防范,将来必成一大后患!”

说到此,王:+.

李林甫点了点头,含笑对众人道:“王御史确实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李清此人虽在南诏立了点小功,受皇上重视,但资历尚浅,不能和在坐的各位相比,不过此人又确实有几分手腕,我担心他以后会成为太子党的骨干,所以必须早加防范,明日早朝皇上极可能就要讨论南诏的封赏。”拉长了声音道:“陈相国!”

陈希烈还在回想南诏发生的事,忽闻李林甫叫他,赫然一惊,忙站起来谦卑地应道:“相国在叫我吗?”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倒不好扫了他的面子,李林甫半闭的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明天堂之上,我会牵个头反对李清外放为官,余下之事便由陈相国来牵头,记住!李清为官可以,但只能在礼部、东宫、亲王府这种没有实权、实职的部门做官,切不可让他得了实权,这是底线。”

李林甫又长长一叹,“可惜我们对此人了解还是太少,否则多指出一点他的问题,谅皇上也不敢再用他。”

杨钊一直在默默地听李林甫谈论李清,他心里忽然对李清生出一阵嫉妒,李林甫赏识自己只当他是鹰犬、是爪牙,而对李清却是当成敌人、当作对手,这份待遇的差别让杨钊的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他见李林甫在感叹对李清不了解,心中蓦地一动,仿佛看到了一个得到李林甫赏识大好机会,可这样做又会出卖李清,杨钊着实感到两难。

‘也罢,无毒不丈夫!还是自己的前程要紧。’

他终于一咬牙,举手高声道:“相国大人,李清的老底我都清清楚楚。”

第7章 县令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75章 比箭第57章 反击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12章 军权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三百零八章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91章 曲江邂逅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5章 辞职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212章 求婚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13章 掌权第5章 上元夜(一)第29章 阆中(四)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88章 刀刀见血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官司(四)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43章 风骤起(二)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23章 安杨会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47章 冷刀子(四)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96章 行猎第37章 发薪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73章 除恶(一)第134章 图穷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256章 夜访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74章 满月酒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48章 后手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65章 杨家(四)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42章 风骤起(一)第57章 反击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49章 清洗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89章 困兽犹斗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36章 贵人(二)第36章 贵人(二)第13章 以字鉴人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64章 杨家(三)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
第7章 县令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300章 石国遭遇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75章 比箭第57章 反击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12章 军权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三百零八章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91章 曲江邂逅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5章 辞职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178章 战争背后的战争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212章 求婚第247章 科举案(九)第313章 掌权第5章 上元夜(一)第29章 阆中(四)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88章 刀刀见血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官司(四)第331章 述职结束后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107章 帘儿进京第43章 风骤起(二)第272章 诡异的刺杀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70章 县尉县丞(二)第323章 安杨会第24章 仪陇小摊(三)第303章 局势逆转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304章 发动政变第47章 冷刀子(四)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96章 行猎第37章 发薪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73章 除恶(一)第134章 图穷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256章 夜访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53章 东宫案(七)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45章 江山如棋(十)第374章 满月酒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142章 情切切良辰花解语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48章 后手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65章 杨家(四)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56章 东宫案(十)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42章 风骤起(一)第57章 反击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49章 清洗第346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89章 困兽犹斗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36章 贵人(二)第36章 贵人(二)第13章 以字鉴人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359章 马嵬坡(二)第206章 盐铁使的人选第64章 杨家(三)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