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

子尚有用处,李清命人将他们送去南溪县安置,自己房,关了门,取出那本小册子仔细研究起来,可以说这本小册子里囊括了海家全部的商业机密,货物的品名、种类、规格、进货渠道、进价、销售渠道、售价,一应俱全,虽然很多内容都是十几年前的老帐,但纸却很新,显然是重新抄誉过,李清一面随手翻阅,一面轻声颂读:

开元二十年,进米三万石.贯;

开元二十二年,贩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五年,贩货二十万贯。

李清的手不由停了下来,前面的每一笔都写得详详细细,惟独这一笔却写得简略之极,就只有这一句话,什么货?从哪里买的?又卖到哪里去?什么都没有写,李清又往下翻一页,同样只有一句话,‘开元二十六年,贩货三十万贯。’再往后便是最后一页,还是只有一句话,‘开元二十九年,贩货三十万贯,分送三次。’

这最后三页纸纸面已经发黄,字迹有些模糊,和前面大不相同,看来是原件,李清想起了海明的话,“这最后面的三页,或许就是李东主最想要的东西。”

“我想要的东西?这会是什么?”他拇指按住太阳穴苦苦思索,“开元二十五年,开元二十六年还有开元二十九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突然,一个念头似闪电般从他脑海里掠过,‘吐蕃!’,他再顾不得细想,一把抓起小册子便飞奔出门,‘老余,快、快去县衙!”

马车在横街上飞奔,李清思路也转得飞快,海家是松州吐蕃人的后裔,这三票货物极可能和吐蕃有关,他现在需要证实自己的一个猜测,马车很快便到了县衙,不等停稳,他便跳下马车,直向主簿室冲去,义宾县主簿虽是李清的正职,但他只挂个虚名,诸多杂事都扔给了老吏邵天行,邵天行正在整理文书,却见县令大人风风火火闯了进来,他赶紧丢下卷宗上前施礼:“大人的身体可好了些?”

“我的病已经好了,老邵,我们县里的‘开元杂报’可有存挡?”

邵天行想了想道:“最多到十年前,再往前的可就没有了。”

“有十年的存档就足够了,你速去将开元二十五年、开元二十六年以及开元二十九年,这三年的杂报统统给我调来。“

‘开元杂报’是历史上最早的报纸,由官方在开元年间发行,主要记录朝廷的政令、军令,以及皇帝的起居,就象今天的党报一般,各地方州县都有存档,

很快,邵天行便抱来了厚厚几大叠报纸,李清拍去灰尘,剪断绳索,便开始一张一张查找起来。

“大人,你要寻哪方面的内容,我来帮你找开元二十九年的杂报。”

“我要找关于吐蕃的记录。”

李清刚说完,眼睛却停滞了,‘开元二十五年三月,吐蕃攻打小勃律,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南率军入吐蕃界二千余里,至青海西,与吐蕃军相遇,大败吐蕃,斩首二千余级。’

小勃律即是今天印巴两国争夺的帕什米尔地区,曾是唐朝疆域的最西端,跨过小勃律,再向西便是大食的国境,小勃律的南面则是大勃律,大小勃律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皑皑的葱岭和茫茫的戈壁阻挡了吐蕃的北扩,若拿下大小勃律,便打通了一条北上之路,吐蕃军可绕过葱岭,与东面的河西走廊相呼应,东西夹击,便可一举拿下唐朝广袤的西域,正因为大小勃律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天宝六年,唐将高仙芝奔袭数千里,历时百余日,攻克小勃律,扼断了吐蕃从西面北上的咽喉,创造了中国远征史上最辉煌的一幕。

李清默默地将报纸放下,又开始翻阅开元二十六年的杂报。

“大人,这边也有。”录,‘开元二十九年,吐蕃再度攻占了石堡城。’

不用再找了,李清已经完全明白过来,那最后三笔记录的当年都爆发了与吐蕃的战争,这绝对不是巧合,海家靠与吐蕃贸易发家,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是吐蕃后裔,怎么可能不涉及违禁品的走私,而海明记录简单,正恰恰说明这几票金额巨大的货物事关机密、被控制极严,所以海明才无法探到内情,但他也一定是嗅到了什么,才暗示自己那三张纸不同寻常。

李清几乎可以断定,那三票就是海家走私禁品的记录,铁、铜甚至军械。

马车,李清在车内闭目沉思,天宝中晚期,唐朝、吐蕃战乱频繁,接连爆发小勃律之战、石堡城之战,吐蕃资源贫乏,必然会从唐朝大量采购物资,海家又岂会落于人后,今、明两年

的动作,若能趁机抓住海家走私的证据,便是海家抄日,但是,海家行事隐秘,又岂会让自己轻易抓到把柄。

马车渐渐慢了下来,前面便是新建的公明坊入口,人潮涌堵,商肆密集,到处可以听见天南地北的口音,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随处可见,甚至还可以看见来自大食、天竺、日本等地的外国商人,这时,一群脚夫挑着几十口大箱子,喊着号子从李清的车旁经过,这几个月义宾县码头的货物吞吐量剧增,相应,搬运货物的脚夫也多达数千人,如此雄厚的人力资源,难怪岷帮想来义宾县发展。

“岷帮!”李清的脑海里如电光矢火一般,岷帮不就是海家峨眉堂的死敌吗?自己怎么把它给忘了,若王兵各肯和自己联手,凭自己的财力和岷帮的人力,再有义宾县的特殊位置,那海家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过此难了。

想到此,李清的思路开始清晰起来,若是走私生铁、军械,一般不会走陆路,应该是先通过水路,经过南诏再到吐蕃控制的浪穹地区,这样,义宾县便是他们补给的最后一站,若岷帮在成都得到消息,自己再在义宾县拦截,嘿嘿!李清仿佛看见了官兵冲进海家抄家时的情形。

是夜,李清在家中设宴款待了王兵各,这家中吃饭和在外面吃饭有些不同,在外面叫应酬,杯来酒往,谈生意,套交情,有一个‘利’字在其中作樂,而家宴则是几碟家常小菜,轻松愉快,李清的家宴其实也简单,并无名流良绅作陪,就他们二人,小雨上菜,帘儿添饭,一壶老酒,十几个小菜,二人细斟慢饮,竟慢慢深谈起来。

吃罢晚饭,李清将王兵各请入书房,掩了门,王兵各打量一下,见书房四壁都立着宽大的书架,错落有致地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图画,窗开着,几盆花已悄然绽放,洁白的花瓣散发出阵阵浓郁的花香,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兄弟好雅兴!”王兵各脱口赞道,他又随手取下一本书,笑笑道:“我年幼时,父亲也有一个这样的书房,常将我关在房中,我无心读书,便将书一本一本堆叠起来,做成几座书山,父亲见了便责问我,我说我在寻找书山路径,结果自然被父亲狠揍一顿!”

“大哥若愿意,我这里可随便你堆书山。”窗子关上,请王兵各坐下。

沉思了半晌,李清才缓缓道:“我本是一个小商人,机缘凑巧,竟得了成都望江酒楼,但也因此得罪了海家,两次三番地欲置我于死地,还好,我得到了章仇大人的庇护,最后被推荐为官,但有仇不报非君子,海家之仇,我无论如何要将它了结。”说到此,李清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盯着王兵各,“我想请大哥助我一臂之力。”

王兵各紧紧地盯着李清,两眼闪光,企图从李清的眼中找到答案,慢慢地,他的目光变得柔和,目光中带着惊叹、欣赏,更有一丝企盼。

“兄弟的性子倒很象我们南诏人,有恩报恩,有怨还怨,说吧!兄弟想让大哥怎么帮你?”

李清从怀中取出那三页记录,慢慢推到了王兵各的面,“这是海家向吐蕃走私禁品的记录,都是发生在我朝与吐蕃交战之年,近来我大唐与吐蕃关系紧张,我若推测不错,海家最近必然会再有动作。”

王兵各拾起三页已发黄的纸,仔细地看着,渐渐地,他的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缝,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李清说得不错,海家经营百年,根基牢固,也只能用这种里通敌国的罪名,才可能扳倒它,这确实是一个机会,若海家倒下,峨眉堂也会随之烟消云散,那时也就是他岷帮独霸江湖的时候。

“所以兄弟就想趁机抓住海家的把柄,一举置其于死地吗?”

李清点了点头,“我一人力量太弱,所以想和大哥联手,彻底除掉海家。”

王兵各挺直了腰,“那兄弟可有什么计划?”

李清见他答应,心中大喜,遂略微靠近王兵各,低声道:“海家走私军械,必然会走水路,就麻烦大哥将成都附近的几个码头都死死盯住,一但发现动静,可立刻通知我,我在义宾县拦截,这样人赃俱获,海家必死无疑。”

“可是.虑.

李清明白他的意思,遂笑笑拍拍他的肩膀道:“大哥放心,我怎会没有后着,你忘记了我的后台是谁吗?”

王兵各恍然大悟,看来李清早已事事策划周详,自己倒是多虑了,他放下心来,郑重地点点头道:“我此番定会调动岷帮的所有力量,助兄弟完成此事!”

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256章 夜访第313章 掌权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42章 风骤起(一)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99章 二进宫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38章 返京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0章 官司(四)第38章 去成都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63章 杨家(一)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74章 绊脚石(二)第31章 开店(二)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67章 官从天降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131章 破局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54章 品牌效应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0章 官司(四)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261章 策划第283章 破绽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38章 返京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114章 成亲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63章 杨家(二)第283章 破绽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52章 暗流(四)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10章 寻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56章 暗访第309章 夺权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86章 外放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134章 图穷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5章 上元夜(一)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28章 风云聚会
第10章 以直报怨(二)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256章 夜访第313章 掌权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42章 风骤起(一)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99章 二进宫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138章 返京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20章 官司(四)第38章 去成都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63章 杨家(一)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74章 绊脚石(二)第31章 开店(二)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240章 科举案(二)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67章 官从天降第81章 意外失足第104章 初见李隆基(下)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181章 高原奇兵(三)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88章 刀刀见血第268章 各逞心机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273章 浔阳惊变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131章 破局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257章 一枚金丸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230章 李隆基难断崔家事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54章 品牌效应第289章 沙州夜话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0章 官司(四)第9章 以直报怨(一)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249章 科举案(十一)第261章 策划第283章 破绽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05章 谁为左相?第291章 拉拢边令诚第239章 科举案(一)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38章 返京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114章 成亲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63章 杨家(二)第283章 破绽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52章 暗流(四)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210章 寻第347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56章 暗访第309章 夺权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73章 庙堂之高第286章 外放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134章 图穷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5章 上元夜(一)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361章 马嵬坡(四)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28章 风云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