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科举案(八)

科举放榜的这一刻终于来临,阵阵锣鼓声、爆竹声、欢呼声在平康坊此起彼伏,但这只宛如大海上几朵小小的浪花,数万士子只录取不到两百人,绝大多数士子都沉默了,或长叹一声,收拾行装准备明年再来;或睁大眼睛寻找官官勾结的迹象,为自己的落榜寻找一个心理安慰,年年皆是如此。

但今年他们似乎闻出一点了味道,一条小道消息悄悄在士子们之间流传,这次科举录取的进士有一半都是长安豪门权贵的子弟,其中第四名居然是太府寺卿兼京兆尹杨国忠之子杨暄,而第八名是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奭,这就有些暧昧了,不管人们是否了解他们的才学,但前十名就有两个高官子弟,既非世家大族、又非书香门第,尤其是杨国忠,不就靠裙带上爬的吗?

一时间长安市井议论之声大起,但士子们的猜疑似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时间在沉默中悄悄流逝,转眼便到了第三天。

这一天清晨,李清刚到户部衙门,却忽然接到会昌县衙急报,会昌县柜坊昨夜失窃,二百贯未入库税钱被盗,这是柜坊成立以来的第一桩盗窃案,事情不是很大,但会昌县距长安很近,一旦消息传开将影响极坏,刚冲开的茶还没有喝一口,李清便翻身上了马,在一众侍卫的护卫下匆匆赶去。

会昌县是在天宝三年由新丰县改名,也就是今天的临潼县,规模宏大的骊山华清宫便在该县境内,离长安约六十余里,李清一行人快马加鞭,不到一个时辰便赶到事发地。

会昌县柜坊位于县城北门,原是一处杂货铺,掌柜死后财产无人继承,便收归官府,县里的官家柜坊成立后,此铺子就改成了营业之所。

问题出在杂货铺的结构上,它的墙是用黄泥夯成,并非用青石修砌,结果被人在夜里用水湿了墙,掏出一个大洞,将尚未来得及送到长安的二百贯钱偷走了,还好帐簿未损,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衙役已经封锁了现场,伙计和执事都被请到衙门里去问话,这其实只是一种例行手续,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更没有后世高科技提取指纹等等,是一桩典型的无头公案,李清来这里要做之事主要是表个态,给事情定性,尽快消除影响、恢复柜坊的正常营业,至于破案抓人,那并不是当务之急,只一个时辰,掌柜和店员们开始陆陆续续返回,填堵了墙壁上和管理上的双重漏洞,重新开张营业,这件偷盗风波便暂时过去了。

回去时李清走了另一条道,也就是穿过骊山、绕过华清宫回长安,他是想认一认路,李隆基几乎每年都要来华清宫过冬,这条路会少不了来回跑。

一行人沿着山麓前行,这一带风景秀丽,官道上浓密的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清风徐徐,耳边充满了欢快的鸟鸣声,路上没有一个行人,显得十分幽静。

“都督,前面二里外好象有几辆马车挡住了去路。”荔非守瑜催马上前,遥指远方道,他眼力胜于常人,老远便见官道转弯处停有马车。

李清顺他手指看去,却什么也看不见,又走了数百步,这才发现远处果然横着几辆马车,再往前便是上山的路口,隐约可见一条狭窄的白色山路蜿蜒向上。

“他们挡路干什么?”

马车横在官道上挡住了去路,几十个面目凶横的家丁见有足足有两百多官府之人骑马过来,不敢招惹,急命车夫将马车赶停到一旁让路,李清不由放慢了马速,一边走一边诧异地打量这帮目光凶狠的家丁。

又走了一百多步,却见对面还有几辆马车拦住另一头的路,而中间正是那条上山的小路,李清渐渐生了疑心,他抬头向山上望去,只见山上十分安静,看不出有任何不寻常之处。

“守瑜,你看出什么了?”李清回头问道。

荔非守瑜打手帘看了半天,也摇摇头道:“我看不到动静,不过我以为越是这样平静,倒越是其中有鬼。”

“和我所见略同。”

李清转身荔非元礼使了个眼色,他会意地点点头,在靠近一丛树木的刹那,荔非元礼轻点马鞍,庞大的身躯竟象一纸剪影般飘去,瞬间便消失在树丛之中。

一行人过了拦路之车,又行了百步,在一个转弯处停了下来,等候荔非元礼的消息,约过了两刻钟,只见他从树丛中钻了出来,满脸神情古怪、强忍住笑意,荔非元礼从树上飞身跳到官道上,竟忍不住捂住嘴笑弯了腰。

荔非守瑜急得埋怨道:“大哥就别笑了,你快点讲吧!到底看到了什么?”

荔非元礼喘了口气,道:“我看见了人肉大阵,光天化日之下,十几对男女聚在在树林里干那种事。”

“什么?”荔非守瑜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都是些什么人,竟如此淫靡?”

“不知道,不过从他们脱在地上的衣服来看,应该是读书人。”

荔非元礼见李清目光寒冷、面色阴沉似水,脸上的嬉笑之意便收敛起来,小心地补充道:“那些女子个个都浓妆艳抹、放荡肆笑,象是妓女。”

“够了!”李清打断了他的话,白日昭昭之下竟然发生这种事,李清脸色铁青,他手一指荔非兄弟,令道:“你们带弟兄们将这些混帐统统抓来,谁敢阻拦反抗,就给我狠狠地打!我倒要看看,这是谁家的子弟?”

“遵令!”

两百多侍卫在荔非兄弟的率领下,飞驰电掣般向路口冲去,几十个家丁见势不妙,纷纷掉头便逃,几个不知好歹之人拔刀冲上,却三两下便被打得手断脚折,瘫软在地,众侍卫随即跳下马,如逆流的潮水向山上冲去。

片刻之后,尖叫哭喊之声渐渐传来,越来越近,最后数十名衣裳不整的男女被押下山来,光着脚,手放在头顶上,个个眼中惊惶不安,走在前面的几个则被打得鼻青脸肿,走路一瘸一拐。

“都督,就是他们!”

荔非守瑜递上一包搜来的学籍,“都是长安人,大多数还是今年的新科进士。”

李清接过,随手翻了翻,一一念他们的名字:“郑愚、刘参、郭保衡、王冲、张道隐不错,都是今年的新科进士。”

一群年轻人吓的瑟瑟发抖,纷纷跪倒在地,苦苦哀求李清放过他们这一次。

“亏你们都枉读了圣贤书!”

李清的眼睛狠狠一瞪,对他们厉声道:“你们要嫖妓就去青楼妓院,关上门便可,也无人会阻挠你们,而你们却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集体宣淫,做如此败坏道德的丑事,若你们这种人也能为官为吏、去教化百姓,岂不成了我大唐天大的耻辱!”

他一挥手,恨道:“将他们统统给我押回长安,去吏部备案!”

说到此,李清心中忽然一动,这倒是一个给杨慎矜解套的机会,在他的计划中,要想这李林甫即将的发难中保住杨慎矜,其一是让杨父装疯,躲王珙弹劾之事;其二则是让杨慎矜主动揭发科举作弊,从而摆脱干系,这倒是个机会了,杨慎矜顺水推舟,可以不落痕迹地化解这次危机。

想罢,他再不管这些士子的苦苦哀求,手一挥令道:“给我带走!”

侍卫们如狼似虎地冲上来,拖起瘫软在地上的士子和妓女,将他们塞进几辆马车关了起来,马车随即隆隆起步,在一片叫骂与哭喊中向长安进发。

当李清在黄昏回到长安之时,皇城的朱雀门附近已经聚集了数百名对这次科举不满的河东籍士子,他们扛着孔夫子的画像,群情激昂,纷纷声讨科举舞弊。

在他们前后左右,大批金吾卫已经严正以待,只要这群士子做出什么稍稍出格之事或说什么不敬之言,金吾卫就将出手强行驱散他们。

随着夜幕降临,事态开始扩大,闻讯赶来的士子们越来越多,他们一声不语地坐在地上,用沉默来表达他们的抗议,朱雀门外黑压压坐满了上万名士子。

李林甫已经出来表过态,他拍胸脯表示他一定会将此事禀报皇上,严厉审查是否有舞弊之处,这便是李林甫等待的机会,他原意是想怂恿李清替他出面揭发杨国忠科举舞弊,以便引发此案,李清也答应了,但庆王一案后,他似乎闻到点什么,又对李清不放心起来,便改变了策略,转而挑动士子的不满来创造机会,现在,他已经成功了,李隆基已被惊动,特地派宦官来打听究竟发生了何事?

李清已经将那群士子秘密关押起来,此刻他快马加鞭,在和时间赛跑,他必须赶在李林甫被皇上召见前让杨慎矜先一步提交报告,否则杨慎矜就要为吏部失职而扛上责任,战马飞快地穿过几条小街,很快地在杨慎矜的府前停了下来。

李清飞身下马,几步便跑上台阶,用力砸门,几个家人开了一条缝,忽然认出他就是老太爷寿辰那一天披麻戴孝上门闹事之人。吓得‘砰!’地一声,又紧紧将门关闭。

“你快给我去转告杨侍郎,再不见我,他就死无葬身之地。”

但李清说了几遍,里面依然没有动静,也没有人去替他传话,李清勃然大怒,立刻回身对手下令道:“你们且过来,给我将门撞开!”

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15章 辞职第271章 下手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131章 破局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134章 图穷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75章 绊脚石(三)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53章 荐官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32章 开店(三)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65章 杨家(四)第203章 悲情牌第174章 纳妾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63章 杨家(二)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68章 帘儿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90章 奉命入京第52章 暗流(四)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80章 把柄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266章 线索第152章 东宫案(六)第59章 挖墙角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45章 冷刀子(二)第79章 黑帮老大第56章 暗访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81章 意外失足第99章 二进宫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49章 暗流(一)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216章 意外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56章 夜访第313章 掌权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0章 官司(四)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27章 阆中(二)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
第371章 心狠手辣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382章 家国天下(一)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170章 横峰突起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15章 辞职第271章 下手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第131章 破局第364章 马嵬坡(七)第351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134章 图穷第211章 南诏消息第39章 初到成都(一)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277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上)第118章 纵横滇东(一)第116章 故地重游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75章 绊脚石(三)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53章 荐官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32章 开店(三)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102章 帘儿的姐姐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06章 南诏风起第65章 杨家(四)第203章 悲情牌第174章 纳妾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63章 杨家(二)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15章 金盒之秘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68章 帘儿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90章 奉命入京第52章 暗流(四)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280章 把柄第301章 针锋相对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71章 奇袭吐蕃军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140章 两个宦官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266章 线索第152章 东宫案(六)第59章 挖墙角第76章 捐钱募款(一)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236章 钓海鳖李白讽驸马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40章 初到成都(二)第45章 冷刀子(二)第79章 黑帮老大第56章 暗访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81章 意外失足第99章 二进宫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380章 里应外合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49章 暗流(一)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378章 请君入瓮第385章 家国天下(五)第216章 意外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256章 夜访第313章 掌权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0章 官司(四)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27章 阆中(二)第62章 釜底再抽薪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