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黑帮老大

天宝三年五月,滇东寒归王被唐朝、南诏联军击败,遂向唐朝归降,朝廷为防止南诏趁机东进,便释诸寒首领之罪,命其依然领滇东,唐军撤回姚州,但南诏却以保护滇东南诏人为借口,并不撤军,这样,南诏的势力便通过这场战争,合法地发展到滇东。

同一月,朝廷同意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所奏,在南溪郡设中都督府,羁縻郎、昆、曲、微等十七州,任李宓为都督,受剑南节度使节制。

也是在五月,南溪县码头正式划为军用,所有商运客船便将目光投向了左邻义宾县,在那里,一座新的码头刚刚落成。

这一天是六月中旬,天已经大热,岷江上舟楫往来如梭,饱满的白帆在阳光下闪耀,明亮得使人目眩,密集的货船趁着贸易之风,排着长长的队伍,从北方鱼贯而来,仿佛一串海鸥。而往北去则由纤夫们拉着长长的缆绳,低沉而有节奏的号子,声声震人心魄。

在江面上,一艘微微抖动着白色翅膀的小船从北方漂来,仿佛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簇银色蒲公英,在小船的四周环立着四名彪汉,清一色的青衣黑裤,腰间挎着厚背长刀,掌上虎口皆结了层层老茧,想必都是刀中豪客。在四名汉子中间,半躺着一名身量雄壮的男人,他漆黑的脸庞因日晒而变得红亮,眉头微微挑起,微眯的眼睛似在看着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但从他不断变换的眼神,便可知道他其实是沉浸在思考之中。

这时一艘大货船刷地从小船边擦身而过,漾起一浪白色的泡沫涌过船舷,顺着船内壁淌入小船,小船随即左右剧烈晃动,站在最面的一人险些掉下水去,半倚的男人挺身坐起,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朝手下使了个眼色。

身形晃动,早有两人高高跃起,身体一个转折,便轻飘飘地落在大船上,将大船上正幸灾而笑的船东主唬得面如土色,两腿瑟瑟发抖,想逃到前舱去,腿上却丝毫动弹不得。

其中一人慢慢走到他身边,取出块血色铁牌,在船东主眼前一晃,冷声道:“限你两天之内去成都江首津码头接受处罚,你若迟一刻,这艘船就会在岷江上消失。”

声音低沉,且不大,却不容有半点违抗。

说完两人又飞身跃起,脚在船帮上一点,如乳燕归林般,竟掠过二丈宽的江面轻轻巧巧飘回本船,只剩那船东傻呆呆地站立着,他突然反应过来,狠狠地一拍自己的脑门,‘扑通’跪倒,连连向小船磕头致歉,随即连滚带爬地跑向船头,急令船火速掉头去成都。

那男人眼幕低垂,似乎什么也没看见,回头又向另两名汉子令道:“你们两个去帮船家摇橹!”两人点头,立刻到船尾帮忙去了。

不用说,此人正是新任岷帮帮主,南诏人王兵各,在两个月前与峨眉堂的冲突中,岷帮大获全胜,峨眉堂三名副堂主全部暴死家中,帮众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元气大伤,最后海家向李道复求救,在官府的干涉下,两帮这才坐下谈判,这场火拼以峨眉堂全体帮众为岷帮原帮主披麻戴孝而告终。

此次王兵各南下,却是为了扩大岷帮的势力,沿岷江在各大码头考察,义宾县是他考察的最后一站,也是最感兴趣的一站,这是一个新兴的大港,目前还没有任何帮派势力介入,若岷帮能在此地立足,也就意味着岷江的一头一尾都被它控制,但王兵各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目的,他想以义宾县为跳板,以岷帮为媒介,将唐朝的富庶和繁荣带到南诏去。

这艘小船是王兵各在嘉州所租,船老大便是义宾县人,是个约五十岁的黑瘦老汉,王兵各只告诉他,自己是镖师,去义宾县接一票生意,船老大又看他们的吃穿用度,也就信了,再者,坐他这种小船的,哪会有什么大人物。

刚才他在船尾,视线被挡住,虽然没看见亮出的血红牌子,但他久历江湖,人情世故见得多了,仅从那船东的恐惧便已猜到王兵各的身份不一般。

此刻他得人帮忙,脱身来舱中喝一口水,但刚出舱便被王兵各唤了过去。

“老哥,到这里来坐坐!”

船老大吓了一跳,只得战战兢兢过去,站在王兵各面前点头哈腰不止。

“来!坐下说话。”王兵各选了块干处,笑笑让他坐下。

船老大侧着身子,半个屁股坐了,又讨好地笑了笑,“不知客倌找我有什么事?”

王兵各脸色缓和,尽量将语气放轻柔些,“我是第一次来义宾县,以前只听人说南溪县怎样怎样,却从未听说过义宾县,可这几个月它突然火了,我忙于他事,竟不知原由,昨儿听老哥说,你也是义宾县人,我想请老哥给我讲一讲,最近倒底发生了什么事?”

王兵各的笑容使船老大慢慢定下心来,提起自己的家,他的心开始活跃起来,亦笑笑道:“若客倌不嫌我鸹噪,我就讲一讲。”

他沉思片刻,眼中流露出欢喜,欢喜中又揉杂着一丝感慨。

“路人皆说我义宾县是走了好运,是沾南溪县军管的光,其实不尽然,根本原因还是我们义宾县出了个好县令。”

王兵各脸上突然闪过一丝不屑,忍不住插口道:“你们县令不就是那个酒壶吗?他也称得上个‘好’字?”

船老大瞥了他一眼,忿忿道:“那个酒囊也配我说吗?他已经滚蛋了,我说的是我们现在的代理县令,原来的主簿李大人,要不是他及时修建新码头,我们义宾县哪有现在繁荣。”

王兵各一怔,随即哈哈大笑,“你们这些小民自然是不懂,当官的最喜欢做这种调调,你哪里知道,这动一次土,他可从中间捞多少钱去,若是办学开荒,我还相信,可修个码头就说他是好官,这种好官也未必太好当了。”

船老大脸色越来越阴沉,嘴角肌肉在不停的抽动,突然他将水葫重重一顿,霍地站起,“客倌没事就自己歇着吧!我去摇船。”

他转身便走,却被王兵各一把扯住,微微歉道:“你且慢一步,我听你讲完就是了。”

船老大见他态度谦和,心中怒气稍压,一屁股坐下来道:“我们虽是平头百姓,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亮堂着呢!”

他顿一顿,忽然想起对方的身份,心突往下一沉,可心中的怒气却未消尽,脸色竟变得一半青一半红,嘴角蠕动了好一阵,方叹口气道:“刚才我有些失态,客倌莫怪!”

“我不怪你,你接着说。”

船老大又想起义宾县这几个月来的变化,感慨道:“我们义宾县原本就是南溪县的垫脚石,后来又来个虎狼县尉,还有一个酒囊县令,大伙儿都觉得没有盼头,能走则走,连我也去了嘉州,不过自从春天李主簿到任后,便开始发生变化,先是县尉被砍了脑袋,县令也滚蛋了,到后来码头修出来,大小船都改到我们义宾县停靠,这才渐渐繁荣起来,但这只能说李县令是个称职的官,还谈不上好官。”

船老大眼中慢慢闪出眩目的神采,仰望着天空,丝毫不掩饰脸上的崇敬。

“他给百姓修桥,用的是自己的钱,他办官学、垦茶园、造酒坊,为百姓造福;他修码头、卖地、造屋,不饱一文私囊。”

他突然正视王兵各,目光炯炯,“难道这样的官还不是好官吗?”

“可是你怎么知道他没有中饱私囊,这种事会写在脸上吗?”王兵各摇了摇头,还是不大相信。

“公道自在人心,客倌不是义宾人,或许不信,可我们义宾县的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他没有!”

船老大将草帽戴上,起身大步向船尾走去。

王兵各望着他挺得笔直的腰,嘴角微微上挑,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这倒是个挺有趣的县令!”

天色已近黄昏,义宾县的码头一派繁忙,金黄色的货船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新码头外等候,码头长约五百步,均用大块青石铺砌,表面尚未打磨光滑,略显得有些粗涩,青石之间严丝密扣,做工精细,用一层薄薄的灰浆粘连,越过了二丈宽的平台便是数十级的青石阶梯,在阶梯顶处耸立着两栋巨大的仓库,仓库之间有一条宽约五丈的通道,上百名挑夫如蚁群般正穿过通道将一箱箱上好蜀锦沿着石阶挑下。

码头上一溜停满了三十几艘大大小小的船只,三艘千石大货船象巨无霸一般鹤立在众多小船中间,占去了码头近二成的位子,这是扬州过来的海船,来剑南购买蜀锦,准备直接贩运去日本,但它已经不用再去成都,义宾的李记商号就有大量现货,价格与成都东市一样,胖胖的船东主轻摇蒲扇,笑呵呵地站在船边,不时掏出手帕搽拭额头上的汗珠。

“彭东主不在我们义宾县住一晚吗?”

船东主急回头,不知何时,县令李大人竟站在他的身后,他连忙躬身施一礼笑道:“不了,再过些日子海上风浪就大了,若抓紧点,还能赶个来回。”

来人便是李清,这几个月他事事顺畅,竟长出几分官样来,这李记商行便是他的私产,主要做蜀锦和糖的生意,适才彭东主的话使李清突然有了兴趣,“彭东主这几船货是要出海吗?是去哪里?高丽还是日本?”

彭东主是苏州人,在扬州经商多年,主要做绸缎生意,锦绫、罗彀、绸绢都能获得高利润,最近日本流行蜀锦,为抢在过季之前暴赚一笔,他日夜兼程赶往成都,本打算在义宾做些补给,不料却意外地在这里买到了上好的蜀锦,而且和成都的市价一样,这倒省了他五天的路程,他当即将所有的存货买下,准备连夜返回扬州,听李清的问话,他急堆起笑脸道:“去日本,那里蜀锦正火,想赶个旺季。”

果然是日本,这个与后世中国仇深似海的扶桑国度,现在又是怎样一番景况,李清心中突然有了强烈的兴趣。

他正想再问,突然,码头外面传来一片叫嚷声,他急眺目望去,一条白色的小客船,正箭一般向码头冲来。

三本书,《谁是大英雄》,阳东新作,《荣耀大唐》失败,实在是遗憾。

《武德》最真实的穿越,从虫到龙的历程,狠人。

《中国道士的二战》不用说了,作者叫庚新,这是假名,真名叫什么,我不能说,自己看看去吧!

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6章 上元夜(二)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56章 暗访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29章 阆中(四)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95章 初见太子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84章 布局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13章 以字鉴人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54章 品牌效应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5章 上元夜(一)第47章 冷刀子(四)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66章 线索第295章 对手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63章 杨家(一)第264章 示警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54章 品牌效应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296章 行猎第99章 二进宫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50章 暗流(二)第33章 密谋第43章 风骤起(二)第276章 拉拢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7章 摸奖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26章 阆中(一)第63章 杨家(一)第65章 杨家(四)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51章 暗流(三)第256章 夜访第50章 暗流(二)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131章 破局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260章 解谜(下)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131章 破局第197章 谋画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71章 上任首日(一)
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6章 上元夜(二)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110章 不期而遇第56章 暗访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29章 阆中(四)第200章 天宝五年的上元夜第242章 科举案(四)第95章 初见太子第244章 科举案(六)第315章 兵不厌诈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76章 兴庆宫的阴谋第252章 失意的酒楼第184章 布局第69章 县尉县丞(一)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23章 借刀杀人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13章 以字鉴人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3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三)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54章 品牌效应第13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5章 上元夜(一)第47章 冷刀子(四)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79章 黑帮老大第311章 矛盾激化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266章 线索第295章 对手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335章 谋河西(下)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19章 奇袭安西城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340章 江山如棋(五)第63章 杨家(一)第264章 示警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54章 品牌效应第111章 平淡是真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296章 行猎第99章 二进宫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50章 暗流(二)第33章 密谋第43章 风骤起(二)第276章 拉拢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17章 摸奖第368章 宫中秘议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26章 阆中(一)第63章 杨家(一)第65章 杨家(四)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51章 暗流(三)第256章 夜访第50章 暗流(二)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353章 战争与阴谋(三)第131章 破局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90章 奉命入京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260章 解谜(下)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193章 第一声春雷第131章 破局第197章 谋画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71章 上任首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