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含恨而死B

这样大规模对皇族成员、尤其是皇子的封赏,而且还是实权性质的分封,在中国历史上,恐怕都是名列前茅。这一下,司马炎感觉到踏实了,这样一来,即使自己的那位老岳父有什么过分的想法,也无计可施,因为现在全国绝大多数的军区司令,都成了司马家族的各个亲王、尤其是自己的皇子。

然而实际情况呢?

要说这司马家族,真的是非常奇怪,这么多的人,好像灵气都集中在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身上,剩下的几乎就再没有让人可圈可点的人物,并且大量皇族成员的能力不仅平庸,而且低下,更甚至很多人不光能力低下,连智商都低下。

先说说被司马炎寄予最大希望的司马亮吧,司马炎让自己的这位叔叔都督中外军事,也就是掌管天下兵马,同时还兼任紧挨着首都的豫州都督,就是为了防止首都出现变故,如果有个万一的话,司马亮能够立刻出兵平息事件。可是我们如果研究一下这位司马亮大王的履历,就能看出他是个什么人才。

司马亮,字子翼,他是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司马炎的四叔。由于是司马家族至亲的成员,所以司马亮在司马懿政变之后,就沾了父亲和哥哥们的光,一路高升为东中郎将,被封为二级侯爵——广阳乡侯。诸葛诞自立后,司马亮也带领一路部队参加了攻城战,但是因为作战不利被司马昭免了官。

司马昭平定诸葛诞以后,加紧了夺取曹魏帝国皇位的行动,所以司马昭也要大批依靠的自己人,来替自己镇守各个军事重镇,司马亮是司马昭的亲弟弟,自然不会被司马昭忘记。不久,司马昭就任命司马亮做左将军兼散骑常侍(皇帝骑马侍从官),授予皇帝三级符节——假节,出任豫州都督,镇守许昌。司马昭灭蜀后,司马亮接替阴谋自立而被杀的钟会,转任镇西将军,镇守西都长安。

司马炎称帝以后大肆封赏功臣,作为叔叔的司马亮被封为扶风王,享受一万户人家的赋税,最重要的是,他成为了掌管整个大西北的西北军区总司令,掌握了整个西北地区的军政大权。

就在司马亮正在还兴奋的进入封疆大吏角色的时候,秃发树机能起义爆发了,并且迅速席卷了整个西北地区。司马亮派出秦州刺史胡烈去镇压,可是反而被团团围住。司马亮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派将军刘旂(奇)前往营救,可是派去的将军都被起义军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到前线去送死,结果硬是眼睁睁的看着胡烈的兵力一点点儿的被吃掉,最后全军覆灭。

司马炎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勃然大怒,要对见死不救的刘旂判处死罪,把司马亮也降为安西将军。司马亮要说还算十分厚道,自己都被降职了,还要向司马炎求情饶刘旂一命。司马炎本来就在气头上,一见司马亮还好意思舔着脸来求情,就下发诏书,责备司马亮治军不严,应该替刘旂受罚,所以司马亮在刚被降了职以后就被免了职,只保留了爵位,灰溜溜的回家了。

但是司马炎对大臣的宽容,向来是令人感动的,司马亮还没难过了多长时间,就又被司马炎封为抚军将军。东吴步阐向西晋投降后,司马炎授予司马亮符节,让他带领一路部队,代表皇帝去迎接步阐,结果大家都知道,西晋部队全线失败,步阐也城破被杀,司马亮又一次无功而返。

接连几次在军事上的失败,并没有让司马亮失去司马炎的重视。回到洛阳之后,司马亮就被加封为侍中(皇帝高级顾问),而且因为辈分最高,被司马炎推举为司马家族的族长,专门负责监督、纠正家族内部成员的违法行为。公元277年,司马炎命令各亲王都回到封国,司马亮被改封为汝南王,再一次被封为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被授予皇帝二级符节——持节,都督豫州。不久,司马亮再次被司马炎召回首都,升为一品级别的太尉,享受录尚书事待遇,负责管理全国政务,加封侍中(皇帝高级顾问)和太子太傅(太子老师),同时还负责统领一部分禁卫军。

综合以上资料,我们会发现,司马亮虽然总是犯错,但总是因为血缘关系的原因重新出山,并且很快就出任要职。但是司马亮这一辈子,实在没有做过什么实事儿,以至于我们根本看不出来,这样一位高官重任的王爷,到底为他司马家的天下做出过什么贡献。

倒是我感到可笑的是,司马亮虽然担任军区司令这么多年,可是并没有打过几场仗,而且就连有限的那几场仗也一次都没打赢过。我个人认为,从来没打赢过的将军像从来没打输过的将军一样神奇,他们都是天生的魔鬼,只不过不同的是,像司马亮这号人专门取自己人的命。

也就是说,这样能力的司马亮之所以能屡次担任重任,全是因为他在司马家族里辈分最高,也只有在那种家族政治的时代里,司马亮才可能有这种幸运。

4、孙皓投降A1 、短暂的蜜月时期3 、新新人类阮咸4、三陈伐吴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5、贾南风的政变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1、遥远的过去2 、最后的平民一品D2、在乱世中崛起B1、导火索——封王归国B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6 、司马懿的悲剧5、举国欢庆B3、伟大的全才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4、去留之争A4、含恨而死C3 、西晋官职大展出B4、魔鬼皇后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6 、司马懿的悲剧3 、西晋官职大展出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绝代谋臣之路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4、伟大的羊祜4、含恨而死B1、嵇康之死B5、举国欢庆A3、绝代谋臣之路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5、贾南风的政变A1 、伪善系统的崩溃4、含恨而死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 、短暂的蜜月时期5、西北守护神C5、流放A3、绝代谋臣之路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3 、新新人类阮咸4、孙皓投降B3、钟会邓艾之乱A2 、以德服人B7、贾家党的反击B5、举国欢庆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2、在乱世中崛起B6、 失败的道德改革3 、西晋官职大展出B5、流放B4、高平陵政变B3 、西晋官职大展出A1、曹髦之死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4、含恨而死D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6、 失败的道德改革2 、最后的平民一品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5、贾南风的政变B1 、伪善系统的崩溃2 、最后的平民一品C1、德才兼备的帅哥A3、王濬!前进!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5、贾南风的政变C5、流放B5、贾南风的政变A6、杨家党的兴起B1、导火索——封王归国C2 、司马炎的禅让2、在乱世中崛起A2 、醉酒的阮籍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西北守护神C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艰难幸运高官路B1、千年鲜卑人A3 、新新人类阮咸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
4、孙皓投降A1 、短暂的蜜月时期3 、新新人类阮咸4、三陈伐吴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5、贾南风的政变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1、遥远的过去2 、最后的平民一品D2、在乱世中崛起B1、导火索——封王归国B2 、西晋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6 、司马懿的悲剧5、举国欢庆B3、伟大的全才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4、去留之争A4、含恨而死C3 、西晋官职大展出B4、魔鬼皇后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6 、司马懿的悲剧3 、西晋官职大展出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绝代谋臣之路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4、伟大的羊祜4、含恨而死B1、嵇康之死B5、举国欢庆A3、绝代谋臣之路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5、贾南风的政变A1 、伪善系统的崩溃4、含恨而死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 、短暂的蜜月时期5、西北守护神C5、流放A3、绝代谋臣之路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3 、新新人类阮咸4、孙皓投降B3、钟会邓艾之乱A2 、以德服人B7、贾家党的反击B5、举国欢庆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2、在乱世中崛起B6、 失败的道德改革3 、西晋官职大展出B5、流放B4、高平陵政变B3 、西晋官职大展出A1、曹髦之死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4、含恨而死D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6、 失败的道德改革2 、最后的平民一品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5、贾南风的政变B1 、伪善系统的崩溃2 、最后的平民一品C1、德才兼备的帅哥A3、王濬!前进!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5、贾南风的政变C5、流放B5、贾南风的政变A6、杨家党的兴起B1、导火索——封王归国C2 、司马炎的禅让2、在乱世中崛起A2 、醉酒的阮籍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西北守护神C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艰难幸运高官路B1、千年鲜卑人A3 、新新人类阮咸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