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

在西晋王朝的这些顶级大臣当中,有一个人非常的特殊,他从一开始就公开表示永远忠于曹魏帝国,但却一直没有受到任何打击,相反,还一直升官加爵,最终成为最为荣耀的大臣——太宰。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太宰实际上就是太师,因为司马师的名字也有一个“师”字,后来他被追封为皇帝,在古代,任何东西的名字里的任何一个字和皇帝的名字的任何一个字相同,这都是犯杀头大忌的,所以西晋根据太师的古老官名,改回了太宰这个名字。这个太宰,就是司马炎的叔爷爷,司马懿最器重的弟弟,安平王司马孚。

司马孚,字叔达,他在家里排行老三。

司马孚的少年以及青年时代,和司马懿几乎完全一样。在大动乱的时代,司马孚也在大哥司马朗的庇护下,过着虽然心惊胆战但总是有惊无险的生活。在和书本打交道的日子里,司马孚渐渐成长为一个聪明、博学的年轻人。

和司马懿的性格完全不同,司马孚不光外表忠厚、骨子里也厚道。虽然从小所受的都是正宗的儒家教育,同样都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军事统率能力,但司马懿多了一份奸诈,而司马孚就多了一份厚道和仁义。从小到大,司马孚从来没有和任何人结过怨,谁得罪过他,他也能够原谅人家。除了仁义厚道之外,还有一件事,能让我们看出司马孚性格中另外一个可贵的品质——忠贞不移。

陈留人(河南许昌)殷武,当时在郡里非常闻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名士,我们都知道,曹操对华而不实的名士是非常讨厌的,他不光杀名士,也找碴儿打击名士。我们虽然不知道殷武干了什么让曹操不开心的事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后来被曹操判了刑,关进了大狱。名士们虽然经常互相吹捧,可是真到了有人被关进大牢的时候,还真没人敢去向名士杀手曹操去求个情。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名气的司马孚却主动赶去看望他,和他同吃同住,一起陪着他熬过了在监狱的岁月。人们看到司马孚这么够义气,都非常佩服他,而曹操知道这件事以后,也被他这种情谊所感动,居然没有怪罪他。

通过殷武事件,司马孚就此成名,不久,他就被曹操的二儿子曹植相中,聘他当了自己的文学掾(文化顾问)。曹植一直都非常受曹操的宠爱,因此也特别狂妄洒脱,得罪了很多人,司马孚经常劝曹植不要这么做,但是曹植嫌司马孚太絮叨,越来越讨厌他,后来才明白司马孚的一片苦心,诚恳的向他认错。

无比高傲的曹植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过曹操已经确定了曹丕做继承人,司马孚作为曹植的属下,一下子被放到了极为尴尬的地位上,为了挽救弟弟的政治前途,司马懿找到了他,并且在自己升任曹操的军司马(军事总监)以后,推荐司马孚接替自己当了曹丕的中庶子(首席顾问)。这样,司马孚就从曹植这条线儿上到了曹丕这里,随着曹操的去世,司马孚和司马懿一起,成为了曹丕最亲近的人之一。

曹操去世的时候,十多万人的大军还在洛阳,曹丕哭得稀里哗啦,都不知道该怎么接手这么大一个摊子。司马孚看到曹丕六神无主,就劝他说:“魏王去世,天下人都要仰仗您来发号施令。您为了魏王的基业,为了曹家人全家的性命,也不应该像个普通人家的老百姓一样只知道哭啊!”曹丕过了好一会儿才止住哭,抽泣的对他说:“你说的对。”

其实不光是曹丕,就是其他大臣们听到曹操去世的消息,也都聚在会议厅里哭个不停。司马孚一看这个阵势,立刻大声说:“现在魏王刚刚去世,天下都震惊不安,我们应该赶快拥立太子当魏王来安抚天下,光哭顶什么事儿?”大臣们一听这话,才停止哭声,司马孚让大家都回家去,然后紧急调动部队戒严,给曹操办完丧事以后,和大臣们一起拥戴曹丕继任魏王。

曹丕刚刚继承魏王的时候,因为分不清谁忠于曹家、谁还忠于东汉皇室,就想让自己身边的老人儿,垄断所有的侍中(皇帝高级顾问)、散骑常侍(皇帝骑马侍从官)这类围绕在汉献帝身边的官职,可是司马孚却建议说:“即使像尧舜那样几乎完美的帝王,都少不了用没有私情的人来辅佐。如今大王您刚刚继承王位,就是竭尽全力去网罗人才,没准儿人家还不愿意来,怎么能趁着先王刚死,反而光用自己身边的人呢!”曹丕一听,立刻反应过来不能激化矛盾,就赶紧选了很多原先并不是太子府出身的人担任侍中、散骑常侍。

司马孚一系列果断、稳重的措施,让曹丕印象非常深刻。在称帝以后,曹丕任命司马孚当了中书郎(皇帝办公室副主任)、给事散骑常侍(皇帝中级顾问兼皇帝骑马侍从官),在皇宫里设立办公室。从此,司马孚和哥哥司马懿一样,也进入了曹魏帝国的中枢。

当时,孙权为了对付刘备,在名义上还是向曹魏帝国称臣,为了表示诚意,孙权决定把先前从关羽监狱里解救出来的曹魏帝国将领于禁给送回来,而且还答应送自己的孩子来做人质。可是,等到超过期限了,于禁和人质一个也没到。曹丕怕孙权想要撕毁同盟,就问司马孚这是怎么回事儿,司马孚就说:“先王设立臣服的制度,是诚心诚意用仁德的胸怀去对待偏远地方的人,并不是用中原的礼节去要求他们。皇上您刚刚继承帝位,远方的人都表示服从,还送来贡品。孙权虽然没按期把于禁送回来,还是应该宽容的对待他们,养精蓄锐、静观其变,不能因为怀疑就责怪他们,这样恐怕会伤害他国对我们的感情。从孙策到孙权,江南地区已经被孙家统治了两代,孙权要是真想翻脸,不会仅仅因为一个于禁,现在他没到,应该是有其它原因。”

后来,于禁还是回到了曹魏帝国,曹丕一问原因,果真是因为于禁在路上生了病,不是因为孙权反悔,不过,孙权承诺的人质,始终是没有送到。最终,在公元222年9月,曹丕派大军攻打孙权,两个国家至此再次决裂。司马孚在这个时候出任老家河内郡(河南武陟)的典农校尉(武装屯垦司令),同时被封为关内侯,不久又转任清河太守(河北清河)。

司马孚在地方一系列的任职,说白了只是锻炼一下而已。当时,国家经常打仗,为了保障后勤供应协调一致,曹丕设立了度支尚书这个官职,放到今天来说,就是军事后勤部长。由于打仗是非常花钱的事儿,朝廷的大臣一致认为应该选一个清廉谨慎的人担任这个职务。等到曹睿即位以后,就打算让司马孚担任这个职位,他问身边的人说:“司马孚比他哥哥怎么样?”旁边的人就说:“像他哥哥一样。”曹睿非常高兴的说:“我一下子得到两个司马懿,还有什么可愁的呢?”于是,司马孚光荣上任,成为整个曹魏帝国军队的保障员。

司马孚上任的时候,曹魏帝国正在连年打仗,南方地区就是孙权,陕西一带就是诸葛亮。司马孚认为,诸葛亮频繁的进攻大西北,前线的部队如果打了败仗,后方的部队又离得太远,就不能及时救援,就向曹睿提议,应该先挑选两万人的机动部队,分成两部分,作为抵御进攻的预备队。他还觉得大西北连年打仗,粮草布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已经难以支持军队的需要,就从冀州(河北南部)抽调五千个农民驻扎在土地相对肥沃的上邽(甘肃天水),春天夏天就种田养蚕,秋天收获以后就训练备战,从此以后,大西北的后勤保障又充裕了起来。

曹睿时代晚期,工作业绩突出的司马孚升任尚书右仆射(国务院副总理),被加封为三级侯爵——昌平亭侯。等到曹爽辅政以后,司马孚和司马懿一起退居幕后。等到司马懿发动政变,司马孚紧跟着他不离左右,发挥了中坚作用。曹爽被杀后,司马孚升任侍中(皇帝高级顾问)、加封为一级侯爵长社县侯。

司马懿的政变,改变了曹魏帝国所有大臣的命运,从此以后,司马家族虽然自称曹魏帝国的顶梁柱,但其实已经和曹魏皇室形同水火,很多大臣,都要明确选择自己到底要跟谁。当时,司马懿刚死,曹魏帝国的皇帝和忠于他的大臣都在暗中使劲儿,想要把司马家族赶紧杀绝,而一直以忠诚、正直著称的司马孚,就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6、接过爸爸的旗帜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4 、酒神刘伶4、含恨而死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4、去留之争B1、灭吴战争的迷雾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4、三陈伐吴4、去留之争B5、流放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5、西北守护神A1、导火索——封王归国B3、千年西北血泪史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3、自掘坟墓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2、艰难幸运高官路B5、西北守护神B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4、魔鬼皇后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3、千年西北血泪史A4、去留之争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序言3、贾家党三巨头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4、含恨而死C3、钟会邓艾之乱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2、在乱世中崛起A3、千年西北血泪史C2 、以德服人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1 、短暂的蜜月时期序言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 、新新人类阮咸2、在乱世中崛起B4、含恨而死D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4、孙皓投降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6、杨家党的兴起B3、绝代谋臣之路B4、三陈伐吴3 、新新人类阮咸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5、贾南风的政变C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5、清谈误国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1 低能儿?幸运儿?3、自掘坟墓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3、伟大的全才A4、去留之争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3、废立大权B4、魔鬼皇后A3 、废立大权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5、西北守护神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1、遥远的过去5、西北守护神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1 、短暂的蜜月时期1、千年鲜卑人C7、贾家党的反击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3、伟大的全才B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4、高平陵政变B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5、流放C2 、醉酒的阮籍B5、流放B
6、接过爸爸的旗帜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4 、酒神刘伶4、含恨而死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4、去留之争B1、灭吴战争的迷雾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4、三陈伐吴4、去留之争B5、流放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5、西北守护神A1、导火索——封王归国B3、千年西北血泪史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3、自掘坟墓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2、艰难幸运高官路B5、西北守护神B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4、魔鬼皇后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3、千年西北血泪史A4、去留之争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序言3、贾家党三巨头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4、含恨而死C3、钟会邓艾之乱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2、在乱世中崛起A3、千年西北血泪史C2 、以德服人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1 、短暂的蜜月时期序言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 、新新人类阮咸2、在乱世中崛起B4、含恨而死D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4、孙皓投降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6、杨家党的兴起B3、绝代谋臣之路B4、三陈伐吴3 、新新人类阮咸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5、贾南风的政变C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5、清谈误国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1 低能儿?幸运儿?3、自掘坟墓C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3、伟大的全才A4、去留之争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3、废立大权B4、魔鬼皇后A3 、废立大权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5、西北守护神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1、遥远的过去5、西北守护神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1 、短暂的蜜月时期1、千年鲜卑人C7、贾家党的反击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3、伟大的全才B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4、高平陵政变B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5、流放C2 、醉酒的阮籍B5、流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