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陈伐吴

在襄阳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杜预对羊祜当时的设想有了底。和羊祜一样,杜预也看出来曾经爆发步阐之乱的西陵,对于东吴的重要性,只要晋军能突破西陵,益州(四川)的水军就可以顺流直下,整个荆州(湖北湖南)的吴军就再也不能阻挡住西晋军队前进的脚步。

其实西陵对于东吴的重要性,东吴内部早就有人理解到了。早在五十多年前,陆抗的老爸陆逊就曾经说过,西陵是东吴的西大门,丢掉西陵则等于丢掉整个荆州。所以,从陆逊到他的儿子陆抗,从没有放松过对西陵的控制。但是陆抗死后,孙皓害怕自己控制不住陆家军,反而让陆抗的几个儿子分别带领陆抗的军队,使得湖北湖南守军的兵力更加分散。

这个时候的西陵,已经比陆抗的时代更加不堪一击,只是,驻守在这里的总督是东吴的名将张政,不除张政,西陵很可能成为未来战争中晋军前进途中的巨大障碍。于是,杜预想出了了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

杜预精心从军队中挑选了一批精锐力量,命令突然他们偷袭张政。张政虽然对杜预的到来有所警惕,但万万没有想到杜预一上任就来偷袭,结果被打的损兵折将。仗是打输了,可是张政害怕无人性的孙皓惩罚他,不敢把真相报告给孙皓。杜预知道以后,马上故意把在西陵抓到的俘虏送到孙吴的首都建邺,还向孙皓表示了一把晋吴亲善。孙皓一看这么一批俘虏,自己居然一点儿不知道,气的破口大骂,把张政迅速的召回,任命武昌监军刘宪接替他的职务。杜预兵不血刃,就除掉了消灭东吴的道路上最后一个障碍。

一切都准备好了!

公元279年8月,杜预正式向司马炎上书,请求平定吴国。这时,驻守在淮河前线的省长王浑得到情报,说东吴要大举攻打西晋。贾充、荀勖等反对派乘机散布先防守、后进攻的言论,弄得司马炎对杜预的请求也开始犹豫不决,最后同意将灭吴的计划推迟到下一年。

杜预知道事情又变卦,又急又气。他再一次上书请求伐吴。在这里,我们以杜预原话的白话版本献给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杜预当时的心情:

“今年开始以来,东吴只是防守严密,并没见下游地区的吴兵沿江而上,按照道理和形势推测,东吴现在已经是无计可施,他的兵力已经无法保卫整个长江,只能保住武汉以东苟延残喘,绝不会派兵增援西陵,而使首都建业空虚。但是陛下却由于听信东吴可能进攻的误报不去伐吴,放纵敌人而留下了后患,实在是可惜。过去假如举兵有可能失败,那么也可以不举兵;现在既然已经决定出兵,就一定要坚决的做下去。假如能够成功,那么就开创了太平的基础;假如不能成功,也只不过白白耗几个月,有什么不敢去试试的呢?!如果还要再等,恐怕就物是人非了,我担心到时侯伐吴会更难。当前的举动万分妥当,绝没有失败的可能,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决不能再犹犹豫豫留下隐患,请您明察。”

第二封信递上去以后,又是石沉大海。杜预苦苦等了一个月,仍然没有等到司马炎的任何回复。杜预这个急啊,好,你皇帝还是不说话,我就还给你写!看你说话不说话!

由于是豁出去了,杜预索性也就不再客气,我们来看看一贯奉承皇帝、巴结权贵的杜预的第三封奏章是怎么写的:

“羊祜原先没有广泛地和大臣们沟通,只是和陛下一起秘密的施行这个计划,所以其他大臣们就有意见。可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比较一下得失,现在伐吴的行动,好处占十之八九,坏处只占十之一二,最多只是没有功劳而已。如果一定要让大臣们说出计划的弊端,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之所以对伐吴有不同的看法,只是因为计划不是他们制定的,自己没有功劳,即使这些人知道了自己以前说的不对,但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其实是为了保住面子而已。

近来一段时间,朝廷里边的事情无论大小,总是能弄的乌烟瘴气七嘴八舌,虽然说人和人想的都不一样,但实际上是由于只考虑自己的面子而不考虑国家的后患,所以很轻易地表示自己相同或者不同的意见。自从入秋以来,我们伐吴的举动已经越来越明显,假如现在中止行动,孙皓就会有时间备战,迁都武昌,更完备地组织长江防线,进行坚壁清野,到时候我们攻城攻不下来,找粮草又找不到,那么计划就可能全泡汤了。”

这封信,是杜预的真情流露。此时的杜预,皇帝也好、权贵也罢,都不能阻挡他讨伐吴国的决心,因为他真正忠于的不是任何人,而是这个多灾多难的、将近一百年都保持分裂状态的国家。杜预身上承载的,是羊祜无尽的期盼,是自己一生的理想,是近百年来中国百姓盼望的和平统一梦,所以杜预已经退无可退,无法再等。

这一天,司马炎正在和张华下棋,杜预的奏章被送了过来。张华知道这是杜预的奏章以后,立刻推开棋盘,向司马炎行礼:“陛下圣明英武,国富兵强;孙皓邪恶凶残,诛杀忠良,现在就去讨伐他,可以一战终结,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司马炎严肃的看着张华,终于发出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命令:“我意已决,准备伐吴!”

司马炎命令张华为度支尚书(军事后勤部长),按计划从水路运粮。这个时候,贾充、荀勖、冯紞等人仍然坚持不同意伐吴,继续摆了很多大道理,可是这回司马炎勃然大怒,贾充这些人吓得马上脱帽认罪,当然心里仍然不服。当时的尚书令(国务院总理)山涛退朝回来还跟别人说:“古人说的好啊,只有圣人才能能做到内外无忧,假如不是圣人,没有外患就必然有内忧。以西晋目前的情况来看,放着东吴做个外部威胁来激励咱们,不也挺好吗?”

然而在此时,圣人也好、高人也罢,都已经不能再阻挡司马炎的决心和历史的潮流了。

279年11月,杜预终于等到了司马炎发动灭吴战争的总动员令。司马炎命令: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咒)攻击涂中(江苏六合),安东将军王浑进攻江西地区(安徽中部),建威将军王戎(就是竹林七贤最年轻的那位)进攻武昌,平南将军胡奋进攻夏口(湖北武昌),杜预从襄阳直接南下进攻江陵(湖北江陵)。任命贾充为灭吴战争总指挥,冠军将军杨济作贾充的副手,协助贾充协调总体战略部署。

贾充这个时候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劝司马炎不要伐吴,还说,自己已经老了,担当不起这总指挥的重任了。司马炎给贾充发下诏书:“你要是不去,那我只好亲自出征了。”贾充一看这回司马炎来真的了,只好接受了任命,率领中央军从首都向南驻扎在襄阳,负责各部队的部署、调度与节制。

杜预伐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即将带领羊祜留给自己的军队,去圆多少中国人百年来的统一梦,然而,具有戏剧性的是,最终圆了这个梦的,却并不是杜预本人,因为除了名义上的总指挥贾充和各路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陆军集团以外,西晋还有一路以水军为主力的海军,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就是龙骧将军王濬,一个已经七十岁的老头儿,而就是这个老头儿,最终压过其他几路人马,以最快速度取得了灭吴的头功。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王濬,跟随这位老人,进入司马炎时代当时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战。

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3、贾家党三巨头B1、嵇康之死B4、高平陵政变B1、导火索——封王归国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5、过于优秀的弟弟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5、举国欢庆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司马师的大屠杀A4、高平陵政变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2、在乱世中崛起B序言2、司马师的大屠杀B4、三陈伐吴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5、贾南风的政变B3、自掘坟墓B5、西北守护神C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4、高平陵政变C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2、司马师的大屠杀A3 、西晋官职大展出A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3、千年西北血泪史A2 、司马炎的禅让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5、西北守护神C3、伟大的全才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4、去留之争E3、钟会邓艾之乱B2、三国时代的结束A2、如愿以偿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5、举国欢庆A3、永远的遗憾A4、去留之争E4、含恨而死A3、王濬!前进!A2 、醉酒的阮籍A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6、接过爸爸的旗帜4、夫妻双进鬼门关5、西北守护神C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3、自掘坟墓A2、艰难幸运高官路B5、贾南风的政变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5、过于优秀的弟弟B5、举国欢庆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2 、最后的平民一品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2 、最后的平民一品D序言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3、永远的遗憾B1 、短暂的蜜月时期5、流放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3、废立大权B5、流放C3、贾充的谢幕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1、嵇康之死C1、千年鲜卑人C6、接过爸爸的旗帜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4、孙皓投降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自掘坟墓C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
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3、贾家党三巨头B1、嵇康之死B4、高平陵政变B1、导火索——封王归国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5、过于优秀的弟弟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5、举国欢庆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司马师的大屠杀A4、高平陵政变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2、在乱世中崛起B序言2、司马师的大屠杀B4、三陈伐吴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5、贾南风的政变B3、自掘坟墓B5、西北守护神C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4、高平陵政变C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2、司马师的大屠杀A3 、西晋官职大展出A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3、千年西北血泪史A2 、司马炎的禅让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5、西北守护神C3、伟大的全才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4、去留之争E3、钟会邓艾之乱B2、三国时代的结束A2、如愿以偿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5、举国欢庆A3、永远的遗憾A4、去留之争E4、含恨而死A3、王濬!前进!A2 、醉酒的阮籍A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6、接过爸爸的旗帜4、夫妻双进鬼门关5、西北守护神C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3、自掘坟墓A2、艰难幸运高官路B5、贾南风的政变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5、过于优秀的弟弟B5、举国欢庆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2 、最后的平民一品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2 、最后的平民一品D序言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3、永远的遗憾B1 、短暂的蜜月时期5、流放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3、废立大权B5、流放C3、贾充的谢幕A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1、嵇康之死C1、千年鲜卑人C6、接过爸爸的旗帜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4、孙皓投降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自掘坟墓C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