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永远的遗憾A

在和东吴帝国不断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羊祜感觉到自己有些老了,虽然他的志向仍未退缩,虽然他理想仍未消逝,但头上不断增长的白发,却在明确的告诉羊祜,时间在消逝,在那个年代,自己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了。

公元274年,羊祜的老对手、老知己陆抗含恨去世,这位从未谋面的至交去世,让羊祜感到深深的悲痛,更让羊祜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羊祜意识到,灭吴的时机到了,趁自己还行的时候,必须行动了。

276年,羊祜给司马炎上书,请求讨伐东吴,在奏章里,羊祜分析:司马昭掌权的时候,已经灭亡了蜀国,只剩下了吴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如果不用一次大规模折行动把吴国彻底消灭,那么战争就永远没有停息的时候。现在长江之水的险峻不如蜀国的高山峻岭,孙皓的残暴又远远超过了刘禅,东吴百姓的苦难早已大过蜀国,而西晋的兵力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盛,不在此时统一全国,却还要实行防守政策,这样下去是不会长久的。如果现从四川、江陵、武汉、建业几路发兵,吴国就会面临处处危急的绝境,只要有一处被摧毁,就会引起上下震动,即使再聪明的人也无计可施、首尾不能相顾,所以讨伐东吴一定能够成功。

司马炎接到奏章,十分赞成,准备采纳羊祜的意见进攻东吴。可是当时除了东吴地区,西晋还面临着已经持续六年的大西北的秃发树机能暴乱,所以,朝中有不少人不同意羊祜的意见,尤其是羊祜从不巴结的朝中红人贾充、荀勖、冯紞,更是大力反对,只有杜预、张华等极少数大臣赞成羊祜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只好又把进攻东吴的计划暂时搁浅。

满怀希望的羊祜在襄阳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这个消息,不禁仰天长叹:“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十之七八。天赐的良机却就这样错过,真是让人仰天长叹啊!”

羊祜的梦碎了,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为皇帝统一全国的梦想被无情的阻挡。而我们现代人以客观的眼光去看那段历史,羊祜的建议对吗?如果对,为什么不能实行呢?

我说这个建议是对的,不仅对,而且对于吴国形势的分析是一针见血。但它不能实行,因为它是在错误的时间,由错误的人向错误的人提出的。

我们早已说过,士族政治的核心成分是士族,士族的最高利益是家族利益,所以厌战和反战的思潮占据统治地位,当然很好理解,士族同胞们说了,只要我们家能天天吃香喝辣,管你什么天下一统,管你什么最佳时机,我的家族现在已经天天吃香喝辣,打了能怎样?不打又怎样?万一打败了呢?崇高的理想,已经离士族们越来越遥远,他们宁肯抱着自己的金银细软饿死,也不会跟着皇帝去打一场胜负未知的仗。

但我总认为,像贾充、荀勖、冯紞那样的超级老油条,很难想象他们看不出东吴早已不堪一击,但他们依然不会同意伐吴。羊祜是谁?他是从来不鸟我们的,皇上要是听了他的意见,而伐吴竟然成功,他就是天下第一功臣,我们呢?所以,敌人同意的就是我们反对的,为了我们的威信,为了我们几个家族的利益,绝对不能同意,绝对不能!

在悲愤和不解之中,羊祜病倒了。但是,此刻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消灭东吴。

我要在临死的时候再试一次!我要在临死的时候再见皇帝一面!

278年8月,重病的羊祜请求回到首都拜见司马炎,司马炎准奏。到了都城,司马炎让人们用车子把羊祜抬进宫殿,羊祜向司马炎当面陈述伐吴的计划,司马炎非常赞赏,表示愿意认真考虑灭吴的建议。

在洛阳没待了几天,羊祜就接到噩耗:自己的姐姐羊徽瑜、被司马炎尊为景献皇后的司马师的妻子,去世了。姐姐的去世,使得视亲情为生命的羊祜无限悲痛,病情更加恶化,很快就已经不能离床,司马炎看到这种情况,就派一个叫张华的大臣,去羊祜那里询问伐吴的计划。

1、嵇康之死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A4、去留之争B1、嵇康之死C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5、流放C3、钟会邓艾之乱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3、贾充的谢幕B2、在乱世中崛起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 、以德服人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2、在乱世中崛起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导火索——封王归国C5、流放B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3、自掘坟墓C2 、最后的平民一品B4、含恨而死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4、夫妻双进鬼门关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千年鲜卑人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3、千年西北血泪史C2 、以德服人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4、三陈伐吴5、流放B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1、德才兼备的帅哥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4、去留之争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4、高平陵政变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3 、决裂3 、废立大权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夫妻双进鬼门关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4 、酒神刘伶5、过于优秀的弟弟C2 、最后的平民一品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1、重任在肩的大伯2、在乱世中崛起A2 、司马炎的禅让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7、贾家党的反击B6、 失败的道德改革2 、最后的平民一品A4、夫妻双进鬼门关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嵇康之死B6、 失败的道德改革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千年西北血泪史A3 、决裂3、废立大权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3、贾充的谢幕A3、贾充的谢幕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2、司马师的大屠杀A1、灭吴战争的迷雾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导火索——封王归国C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4、含恨而死B3、钟会邓艾之乱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2、在乱世中崛起B2、在乱世中崛起B1 、天命和正统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5、流放C2、司马师的大屠杀A3 、西晋官职大展出A4、孙皓投降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5、贾南风的政变B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
1、嵇康之死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A4、去留之争B1、嵇康之死C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5、流放C3、钟会邓艾之乱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3、贾充的谢幕B2、在乱世中崛起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 、以德服人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2、在乱世中崛起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导火索——封王归国C5、流放B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3、自掘坟墓C2 、最后的平民一品B4、含恨而死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4、夫妻双进鬼门关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千年鲜卑人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3、千年西北血泪史C2 、以德服人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6、计划外的辅政大臣4、三陈伐吴5、流放B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1、德才兼备的帅哥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4、去留之争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4、高平陵政变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3 、决裂3 、废立大权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夫妻双进鬼门关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4 、酒神刘伶5、过于优秀的弟弟C2 、最后的平民一品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1、重任在肩的大伯2、在乱世中崛起A2 、司马炎的禅让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7、贾家党的反击B6、 失败的道德改革2 、最后的平民一品A4、夫妻双进鬼门关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嵇康之死B6、 失败的道德改革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千年西北血泪史A3 、决裂3、废立大权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3、贾充的谢幕A3、贾充的谢幕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2、司马师的大屠杀A1、灭吴战争的迷雾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导火索——封王归国C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4、含恨而死B3、钟会邓艾之乱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2、在乱世中崛起B2、在乱世中崛起B1 、天命和正统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5、流放C2、司马师的大屠杀A3 、西晋官职大展出A4、孙皓投降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5、贾南风的政变B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