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贾充的谢幕B

秦秀,字玄良,新兴郡云中人(山西祁州北)。他的父亲,就是曹操最爱的养子,差点儿成为曹睿托孤大臣的骁骑将军秦朗。

由于曾经和司马懿的亲密战友刘放、孙资为敌,秦朗在被剥夺托孤大臣的资格后,彻底淡出官场,以至于什么时候死的都无从得知。受到老爸的影响,秦秀的仕途一直也不顺畅,自从在太学(中央大学)了博士以后,就一直没有被提升。如果要翻起陈年老账来说,秦朗还真是比较无辜的,如果当初不是刘放、孙资这两个活宝挑拨是非,忠厚的曹宇和他也就不会被曹爽代替,之后的一系列事情,也就根本就不会发生,可惜,历史无法假设,曾经几乎等同于曹魏帝国皇亲国戚的秦秀一家,命运也因此彻底改变。

大概是受到父亲遭遇的刺激吧,秦秀极度嫉恶如仇,在博士这个本该非常悠闲的职位上,秦秀也没有混日子,总是一有机会就公开批评自己认为的奸臣,而且一点儿都不怕被打击报复。在介绍何曾的时候我们说过,在他死的时候,秦秀就公开评价他名不副实、违法乱纪,还建议把他的谥号定为最富有贬损意味的“丑”字,虽然司马炎最后因为何曾多少年来一直忠于司马家族没有采纳,但是秦秀的名头,也从此传遍洛阳城。

连何曾这种官场混混秦秀都恨之入骨,更别提贾充了。秦秀鄙视贾充,是地球人都知道,因为他平时只要提起贾充,就一定会撇嘴或者吐吐沫,不骂脏话就算万幸了。灭吴战争前夕,贾充被司马炎强行任命为总指挥,秦秀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和他的好朋友说:“贾充那点儿才能,只是写写文章,如今居然担当灭国重任,我要哭着去送军队出征。”那人一听,赶紧劝秦秀说:“当年蹇叔(春秋时代秦国大臣,以能够准确判断形势著称)知道秦国一定会打败仗,所以才哭着送他儿子出征,现在孙皓无道,是自取灭亡,咱们军队一定能所向披靡,敌人一定会不战而败,你现在哭,既不明智,又会犯了动摇军心的大罪。”秦秀这才罢休。

等到灭吴战争结束,孙皓那边在建业已经向王濬投降,可是远在后方名义指挥的贾充并不知道这个消息,还认为东吴不能平定,还给司马炎写信请求撤兵,结果,王濬的捷报和贾充的撤军请求被同时送到司马炎的面前,闹出了一个超级大笑话。打这以后,即使是种菜的大妈都知道洛阳城有个贾充,官位比谁都高,智商比谁都低。当人们又知道秦秀想要哭着送贾充出征的时候,都说秦秀有先见之明,毕竟,如果不是王濬那个老愣头青不顾一切的打到建业,没准儿西晋的几路大军就真的撤退了。

所以在贾充死了以后,当依照职责要拟定谥号的时候,秦秀坚决要求定给贾充一个坏的谥号,他给司马炎写信说,贾充把同族的人扔到一边儿,却让异姓人继承爵位,这违反礼法,搞乱人伦。古人虽然也知道外孙很亲近,但按照伦理去看,就不是一个家族。您的诏书上说贾大人功勋卓著,所以才开特例让他的外孙继承爵位,可是纵观古今中外,哪有这样开先例的呢?让外孙继承爵位,断绝了家族血脉,种下了朝纲败坏的灾祸之门。按照周朝时候《谥法》的规定,破坏国家法律、身为重臣而把法律当儿戏的,应该取个荒唐的“荒”字,应该把贾充称作鲁荒公。”

司马炎一看这信,气就不打一处来,因为秦秀这哪里是在说贾充,根本是连自己也骂了一顿,然而,厚道的司马炎并没有翻脸,他只是没有采纳秦秀的意见,另一位博士段畅看出司马炎不乐意,就建议给贾充取了一个“武”的谥号,司马炎这才同意。武的意思,是指耿直公正、敌人敬畏、平定战乱、以身作则、带头执法,这个“武”字,还真是对贾充生前所作所为一种的绝妙讽刺。

贾充的葬礼规模自然不用说,那是绝对的风光大葬,光是司马炎赏赐的丧葬费用,前前后后就值两千万个铜钱。不过,这对于躺在棺材里的贾充来说,已经没有丝毫意义了。

接下来,就是盖棺定论。客观的说,贾充也有办实事儿的能力,无论是制定律法、处理内政,他都出力不小,凭着他极端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得以在魏晋交接的关键时期把贾家发扬光大,带上更辉煌的高峰。但是贾充的本质,是一个政治混混,他根本都不够格做一个政客,更不是一个政治家。因为,他的一生是道德极度欠缺和对权力极度渴望的一生,他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欺上瞒下,在司马炎的最后时刻还妄想明哲保身、推卸责任,对低能儿司马衷当太子不闻不问,他作为顶级的高官,别说没有对西晋王朝和平民百姓做过什么有益的事情,就是连司马炎本人都对不起,贾充这一辈子对于西晋王朝的功绩,就是他效忠司马家族,并且愿意在司马家族夺取皇权的过程中出力,这就是贾充对于司马家族来说唯一的价值。

贾充虽然死了,可是贾家党并没有完蛋,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已经成为太子妃、也就是未来的皇后,而贾家党两外两位大老——荀勖和冯紞还好好的活着,在今后的岁月中,他们将继续支持太子司马衷,和杨家党联合起来,和士族集团支持的司马攸作战,继续帮助司马炎排挤司马攸,继续积极打开晋王朝的灾难之门。

1、无人性的孙皓A2、司马师的大屠杀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4、伟大的羊祜4、高平陵政变B1、无人性的孙皓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4、孙皓投降B4、高平陵政变A1、千年鲜卑人A1、导火索——封王归国A3 、西晋官职大展出B2、三国时代的结束A5、过于优秀的弟弟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4、孙皓投降A4、含恨而死D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5、流放A4、魔鬼皇后A1、遥远的过去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5、流放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2 、以德服人A3、绝代谋臣之路A3 、决裂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贾家党三巨头B5、过于优秀的弟弟A1、德才兼备的帅哥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1、曹髦之死4、高平陵政变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德才兼备的帅哥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4、去留之争B4、去留之争C5、流放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6、杨家党的兴起B5、流放A3、王濬!前进!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举国欢庆A4、含恨而死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2、在乱世中崛起A4、去留之争B1、曹髦之死4、夫妻双进鬼门关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6、杨家党的兴起B3、自掘坟墓A3、贾充的谢幕B2、三国时代的结束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3、自掘坟墓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1、德才兼备的帅哥A5、西北守护神B4、三陈伐吴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5、西北守护神C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4、含恨而死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4、含恨而死B1、灭吴战争的迷雾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2 、最后的平民一品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5、西北守护神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举国欢庆B2 、最后的平民一品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4、去留之争D3、废立大权B
1、无人性的孙皓A2、司马师的大屠杀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4、伟大的羊祜4、高平陵政变B1、无人性的孙皓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4、孙皓投降B4、高平陵政变A1、千年鲜卑人A1、导火索——封王归国A3 、西晋官职大展出B2、三国时代的结束A5、过于优秀的弟弟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4、孙皓投降A4、含恨而死D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5、流放A4、魔鬼皇后A1、遥远的过去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5、流放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2 、以德服人A3、绝代谋臣之路A3 、决裂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贾家党三巨头B5、过于优秀的弟弟A1、德才兼备的帅哥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1、曹髦之死4、高平陵政变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德才兼备的帅哥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4、去留之争B4、去留之争C5、流放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6、杨家党的兴起B5、流放A3、王濬!前进!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举国欢庆A4、含恨而死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1、刀枪入库、马放南山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2、在乱世中崛起A4、去留之争B1、曹髦之死4、夫妻双进鬼门关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6、杨家党的兴起B3、自掘坟墓A3、贾充的谢幕B2、三国时代的结束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3、自掘坟墓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1、德才兼备的帅哥A5、西北守护神B4、三陈伐吴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5、西北守护神C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4、含恨而死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4、含恨而死B1、灭吴战争的迷雾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2 、最后的平民一品A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5、西北守护神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举国欢庆B2 、最后的平民一品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4、去留之争D3、废立大权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