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伟大的羊祜

每次重读羊祜故事的时候,我总是不禁在想,羊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征服了这么多人的心,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羊祜个人对于西晋王朝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呢?

请允许我用个人先进事迹报告的形式来对羊祜先生做一个总结。

羊祜坚实的信奉儒家道德至上的思想,坚信道德和人心的力量。我感觉,他的骨子里,始终是一个希望以儒家道德彻底改造世界的知识分子,一个崇高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只知道给予而不要求索取的人,羊祜的做官、做人、做事,只不过是他对自己儒家理想的实践,他的一生就是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一生。当然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官场老油条,但他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老油条。

第一,羊祜永远保持着对皇帝的绝对忠诚。

羊祜是一个忠诚的人,从他对待父亲、母亲、叔叔、兄长、姐姐、妻子的态度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绝对不会为了金钱利禄去背叛他的亲人。当然,在羊祜决定投靠司马家族以前,他对曹魏皇族也并不是十分忠诚,但我们不能强求羊祜必须死心眼儿的跟着曹魏皇室一起完蛋,毕竟人都是惜命的,再说天下是有德者居之,并不专姓曹,羊祜也没有义务为已经没落的曹魏殉难。但是自从跟了司马家族以后,羊祜的任劳任怨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就不一一细说了,现在只聊聊一个传说。

根据《晋书》记载,曾经有一个会看墓相的人在看完羊家的祖坟以后,就对人说羊家祖坟有帝王气,以后一定会有后人当皇帝,所以说这个祖坟绝对不能动,动了不光当不了皇帝,还要绝后。羊祜十分的忠君爱国,一听这个消息,心想我们羊家可不能有人做篡夺皇位的逆臣贼子,立刻就把祖坟给刨了。后来又有个会算命的人知道了这件事,说羊家人虽然当不了皇帝了,可是仍然会出个断胳膊的一品大员。后来,羊祜果真在一次骑马的时候摔断了胳膊,也真的做了一品大员,而羊家以后确实没有人当过皇帝,而羊祜居然就真的没有儿子。

刘宋时代刘义庆编写的《幽明录》里记载,羊祜也是有过儿子的。在他镇守襄阳的时候,他的独子已经长到五六岁了,非常聪明可爱,可是羊祜刨了祖坟以后,这个儿子立刻就死了。当然,《幽明录》是一本神怪小说,这里边记载的很多东西本身是不靠谱的,除了《幽明录》,没有一部正史里提到羊祜有儿子,也许《幽明录》,只是后人对羊祜无子不幸的一种美好寄托吧!但这个故事,无疑是为了让羊祜忠诚正直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羊祜从不利用皇帝给自己的信任和权势,来谋求私利或者结交权贵。

羊祜伺候了司马昭和司马炎两代人,一直都是他们身边的亲信,凡是他参与谋划商议的事情,他都把草稿烧掉,让人们都不能知道。羊祜推荐某人做官,却从来不让那个人知道是自己推荐的。在那种拉帮结派、盘根错节已经成为基本现象的士族政治时代,当然有人说他傻,他的女婿就劝他多拉一些人做自己的心腹,羊祜不说话,弄的女婿很没面子。等女婿走了以后,羊祜私下里根他的侄子们说:“在公众的朝廷里授予官职,但是却让别人向我个人谢恩,这样的事情是我所不敢作的。”羊祜还给他一样是司马炎红人的堂弟羊琇写信,劝羊琇急流勇退,不要过于执迷在名利场之中。

这样性格的羊祜,当然也没法指望他巴结朝中的红人,虽然他知道这样做的好处。所以,朝中有些红人,就对羊祜非常不满意,总是说他的坏话。王衍是羊祜的外甥,是当时的名士,不过是那种故作高深、故作潇洒的假清高,有一次来见羊祜,又像和别人一样满嘴跑火车,一点儿实际的没有,羊祜很讨厌王衍这幅德行,王衍看出来羊祜不待见他,甩袖子就走,从此就怨恨上了他的这位叔叔。王衍的堂兄弟叫王戎,就是前面提到的“竹林七贤”之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位。西陵之战后,羊祜曾要按军法处斩王戎这位治军失职的贤人兼闲人。所以,王戎和王衍都怨恨他,言谈中常攻击羊祜,当时就有句打油诗,叫做:“二王当国,羊公无德。”意思是说,只要有王戎和王衍在朝中做官,羊祜就不会有好名声。

第三,羊祜先生从来不会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277年年底,吴国夏口守将孙慎进犯江夏郡(湖北云梦)和汝南郡(河南汝南),对这两个地方的居民进行了军事抢劫,受害百姓超过一千户,可是羊祜并没有派兵追击。司马炎知道了以后,对羊祜这种无动于衷的行为非常生气,就派使者去责问他,不追击孙慎是什么意思。羊祜说,江夏距离襄阳有八百里,等知道了敌人的消息,人家早已经离开好几天了,靠步兵如何能追上他们?为了使自己免遭责备,就让部队受苦受累,这不是我的作风。

我们这里补充一下,羊祜指的是近两千年前的道路,从江夏到云梦的航空距离有200多公里,就是我们今天做直升飞机赶过去也要将近1小时,可见距离确实很远,当时羊祜军营里就算所有士兵都是飞人,匹匹马都是赤兔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在3天之内赶到都困难。所以羊祜得到的消息,最少都是3天前的消息,羊祜再派兵去追,往返就是一个礼拜,吴兵可能早就回国狂欢去了。

结论:羊祜不派兵的决定是正确的,他把国家利益看的比自己的帽子要重要的多。

第四,羊祜从不贪婪官职和权力。

羊祜推辞官职爵位不止一次,而且不是装模作样的推辞,有时候是真的把官职爵位给推掉了。

早在西晋刚刚建立的时候,羊祜就已经坚决的把公爵推辞成了侯爵。到了公元277年,凡是异姓大臣中有立过大功的,都被封为郡公或郡侯。贾充被封为鲁郡公,王沈被追封为博陵郡公,羊祜也同时被升迁为南城郡侯。为了照顾羊祜,司马炎还特别从羊祜老家所在的泰山郡(山东泰安东)里划出了五个县在泰山南边的县,单独成立一个南城郡,就以羊祜的老家南城县为郡政府所在地,但是,羊祜再次坚决表示不接受,这个南城郡,也就没有成立起来。

羊祜临死前,还特地嘱咐家人,不要把先前司马炎赏赐给他的南城候的印信放到棺材里,司马炎感叹他的高风亮节,颁布诏书说:“羊祜生前,就坚决不肯要这个南城候,为这个事儿,推辞了很多年。如今他虽然已经去世,但他所留下的品德却更让我们感到一种力量,所以我现在尊重他的临终遗言,仍然保留他原先的爵位。”

遵照羊祜的遗愿,羊祜的堂弟羊琇给司马炎写信,说羊祜想要埋在祖坟里,可是司马炎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要羊祜在自己死后也要一直陪在自己附近,于是,强制给羊祜选了一块墓地,就在洛阳十里外的皇陵区里。另外,为了表示对羊祜的怀念,司马炎还追封羊祜为太傅、侍中(皇帝高级顾问),赏给他的家属铜钱三十万、装尸体用的特级陶瓷——温明秘器一套,朝服一套。

羊祜没有儿子,所以按照当时的规定,得给他指定个继承人做他的儿子,不能让这位开国功臣绝了后。《晋书》里记载继承了羊祜爵位的是他大哥羊发的三儿子羊伊,但是根据《隋书》记载,整个事情的经过有些不一样。

据说,一开始,司马炎直接指定羊祜大哥羊发的次子羊暨(记)继承羊祜的爵位,但是羊暨却没有答应。因为,羊发的长子羊伦这个时候已经去世,按照宗法顺序,羊暨必须要继承父亲这支血脉,即使羊祜的爵位那么高,即使还有皇帝的命令,羊暨也认为他应该要先尊重儒家的礼法。司马炎一看没办法,就又指定羊暨的弟弟羊伊继承羊祜的爵位,可是羊伊也没有按照儿子的礼节给羊祜服丧,弄得羊祜的妻子夏侯女士非常不高兴,还向司马炎告了这位侄子一状。羊伊这个时候辩解说,自己从来都把羊祜当爸爸看,但是,自己的亲生爸爸已经去世,没有得到爸爸的允许就成为别人的儿子,是对自己爸爸的背叛,所以羊伊才不敢继承羊祜。

羊祜一家人都这么遵守礼法,又都不迷恋财富爵位,让司马炎又钦佩又感动,于是,他颁布诏书,原谅了羊暨、羊伊的抗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不光是羊祜,即使是羊祜这一大家子人,对于儒家思想,是多么坚定的信奉和拥护。

平心而论,虽然羊祜道德高尚,但他确实不是个战争人才,在仅有的一次比较成规模的西陵之战中,虽然占了绝对优势,他都是全面惨败。但他是个一流的战略家,他给西晋王朝留下了两个灭吴最重要的帅才,杜预和王濬。正是这两个人,最终实现了羊祜的遗愿,所以羊祜其实是西晋灭吴、进而称霸天下真正的首席功臣。然而,最令人感慨的,是英雄那至死都不能瞑目的遗憾,他永远都再没有机会看见自己梦想实现的那一天了。

我想用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词,献给羊祜,以及像羊祜一样,为了国家、百姓和理想奋斗一生的可敬的人们,来评价他们的伟大,来评价他们的悲伤,来评价后人对于他们事迹的千古传唱: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5、流放B3、自掘坟墓A3、绝代谋臣之路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1、嵇康之死C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5、过于优秀的弟弟A4、孙皓投降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5、贾南风的政变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3、自掘坟墓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3、自掘坟墓C2、艰难幸运高官路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3、绝代谋臣之路A5、流放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2 、最后的平民一品A1、导火索——封王归国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1、千年鲜卑人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1、千年鲜卑人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西北守护神B4、夫妻双进鬼门关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2 、最后的平民一品D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5、过于优秀的弟弟C4、含恨而死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3、废立大权B3、千年西北血泪史C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1、嵇康之死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2、三国时代的结束A1、千年鲜卑人B3、贾家党三巨头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3、贾充的谢幕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 、伪善系统的崩溃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3、千年西北血泪史C4、含恨而死A3、永远的遗憾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4、去留之争D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5、西北守护神C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6、杨家党的兴起A5、西北守护神A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2、如愿以偿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1、导火索——封王归国C2、如愿以偿3、自掘坟墓B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6、杨家党的兴起B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2、司马师的大屠杀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4 、酒神刘伶1、灭吴战争的迷雾6、杨家党的兴起B2 、以德服人A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在乱世中崛起B2 、司马炎的禅让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3、贾充的谢幕B
5、流放B3、自掘坟墓A3、绝代谋臣之路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1、嵇康之死C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5、过于优秀的弟弟A4、孙皓投降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5、贾南风的政变C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3、自掘坟墓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3、自掘坟墓C2、艰难幸运高官路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3、绝代谋臣之路A5、流放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2 、最后的平民一品A1、导火索——封王归国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1、千年鲜卑人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1、千年鲜卑人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西北守护神B4、夫妻双进鬼门关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2 、最后的平民一品D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5、过于优秀的弟弟C4、含恨而死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3、废立大权B3、千年西北血泪史C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1、嵇康之死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2、三国时代的结束A1、千年鲜卑人B3、贾家党三巨头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3、贾充的谢幕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 、伪善系统的崩溃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3、千年西北血泪史C4、含恨而死A3、永远的遗憾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4、去留之争D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5、西北守护神C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6、杨家党的兴起A5、西北守护神A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2、如愿以偿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1、导火索——封王归国C2、如愿以偿3、自掘坟墓B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6、杨家党的兴起B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2、司马师的大屠杀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4 、酒神刘伶1、灭吴战争的迷雾6、杨家党的兴起B2 、以德服人A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在乱世中崛起B2 、司马炎的禅让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3、贾充的谢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