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艰难幸运高官路A

我们在前面早已经说过,司马昭非常爱才、也非常敬才,只要不是明着和司马家族作对,司马昭一定会做到人尽其才。杜预是个大才子,司马昭观察了他一段时间,对他非常满意,没过多长时间,就安排他和自己的妹妹高陆公主成了亲。在这里我们要插一句,杜预这个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按照当时十几岁就结婚的情形判断,我们的杜兄很可能是个二婚,这一桩婚姻,很大程度是一种政治婚姻。

杜预既然攀上了金枝玉叶,就和羊祜一样成为了司马家族的一员,成为了司马昭的核心亲信,不久就被任命为尚书郎(国务院司局长),进入了曹魏帝国的权力中枢,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之旅。四年之后,由于工作出众、忠诚可靠,杜预调到司马昭身边,成为了他的参军(参谋)。

灭蜀战争开始以后,杜预和另一位司马昭的亲信师纂,都被司马昭派去监视两路最重要部队的统帅,师纂被派去当邓艾的监军(军队监察长),杜预就被派到钟会那里去做长史(首席副官)。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钟会之乱了,在这场变乱中,钟会身边的直属将领都被杀死,而作为钟会首席副官的杜预,凭借着自己一贯的好名声好人缘和司马昭小舅子的身份,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当杜预知道卫瓘怕邓艾报复,竟然自作主张把邓艾杀掉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把卫瓘大骂一通,卫瓘知道以后,赶紧找到杜预当面道歉。

从四川捡回一条命之后,杜预回到了首都洛阳。司马昭对杜预的表现非常满意,给他增加了一千五百户人家的赋税。不久,264年7月,司马昭委托荀勖、贾充、裴秀、郑冲等人改革礼仪、法律、官制,杜预因为开始参与法律的制定,这部法律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西晋的根本大法《泰始律》。

名义上,主持修律的总编是贾充,而实际上杜预分担了最繁重的劳动,《泰始律》里面所有的法律解释,全部都是由他和另一个有名的大臣张斐完成的,正因为此,《泰始律》才又被人们称作是《张杜律》,用来纪念杜预。可以说,《泰始律》这部西晋的根本大法,从法律思想的转变到法律内容的改变,无一不浸透着杜预对法律的理解,杜预是西晋当之无愧的法学大师。

在这段时间,杜预进入了人生的第一个春天。在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泰始律》的这段时间里,司马昭死了,司马炎建立了西晋。公元268年1月,浸透着杜预心血的《泰始律》终于编修完成,杜预也因为这个巨大的功劳,被封为河南尹(首都洛阳市长),成为天下第一市的市长,从此进入高官行列,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春天。

不过有句话,有山尖尖就有山沟沟,杜预这样的受到皇帝老大的信任和重用,并不表示所有人都信任和欣赏他,其中有一个人还特别讨厌他,这个人就是杜预的顶头上司,时任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石鉴。

石鉴,字林伯,是乐陵郡厌次人(山东惠民)。在西晋王朝的高官里,石鉴是极少数的贫苦人家的出身,但是这个出身,并不妨碍他有远大的志向。石鉴为人正直、处事公正,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最后幸运的进入仕途。

在曹魏帝国时代,石鉴从尚书郎(国务院司局长)做起,之后节节升官,一直做到了御史中丞(大监察长),先后弹劾过很多违法犯罪的人,连当时魏国实际上的老大司马昭都有些怕他。后来,石鉴出任并州(山西)刺史、持有皇帝三级符节(假节)、兼护匈奴中郎将。西晋建立后,石鉴回到中央,担任了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

按当时人们的评价来说,杜预和石鉴都算有能力也有业绩的人,名声也都很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人关系出奇的差,简直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可惜的是,他们关系为什么这么差,我们在每一本史书里也找不到,不过上下级之间关系差,大抵都是上级太苛刻,下级不听话之类的了。总之,在270年开春,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石鉴看着河南尹(首都市长)杜预死活不顺眼,找了个碴儿就把杜预参了一本,估计是杜预确实被石鉴抓到了把柄,司马炎想替他遮掩一下都想不出法子来。于是,辛辛苦苦爬上河南尹位置的杜预就这样被免职了。

杜预很气愤,当然要找侄子司马炎去理论,司马炎考虑到石鉴的面子,也考虑到杜预的面子,就在当年6月,让杜预离开洛阳,到秦州去任职,官职就是安西将军的司马(军事总监),管三百多个兵、一百多匹马,也就是个团长一级的干部,可是杜预刚走到长安,司马炎新的任命就追了过来。这一回,司马炎让杜预当秦州刺史(甘肃南部)、东羌校尉、轻车将军。

就这件事上来讲,杜预是典型的因祸得福,当然他也明白,犯了错误还能升官,全靠他和皇帝侄子司马炎的亲戚关系。走到秦州以后,杜预躺在床上,庆幸自己又基本恢复了元气。正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就听到了一个让他倒吸一口凉气的消息,司马炎给杜预任命了一个新的顶头上司,而这个人,就是刚刚让自己丢官、现在成为都督秦州军事(甘肃南部军区司令)的石鉴。

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5、贾南风的政变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4、含恨而死C2、在乱世中崛起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4、去留之争B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在乱世中崛起B1、导火索——封王归国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5、过于优秀的弟弟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4、夫妻双进鬼门关2 、以德服人B4、去留之争E3、自掘坟墓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4、魔鬼皇后B3、王濬!前进!B4、去留之争D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4、去留之争A1、导火索——封王归国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1 低能儿?幸运儿?4、去留之争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4、含恨而死C1、德才兼备的帅哥A4、去留之争E5、流放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5、清谈误国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5、过于优秀的弟弟C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4、去留之争C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1、导火索——封王归国C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序言3、贾充的谢幕A1 低能儿?幸运儿?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2 、以德服人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3、贾家党三巨头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6、杨家党的兴起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嵇康之死C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4、伟大的羊祜3、绝代谋臣之路B1、遥远的过去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西北守护神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2、司马师的大屠杀A3 、决裂2、在乱世中崛起A4、孙皓投降A4、含恨而死A1、千年鲜卑人C4、去留之争D3、废立大权B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3 、西晋官职大展出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1、千年鲜卑人A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 、伪善系统的崩溃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
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5、贾南风的政变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4、含恨而死C2、在乱世中崛起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4、去留之争B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在乱世中崛起B1、导火索——封王归国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5、过于优秀的弟弟C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4、夫妻双进鬼门关2 、以德服人B4、去留之争E3、自掘坟墓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4、魔鬼皇后B3、王濬!前进!B4、去留之争D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4、去留之争A1、导火索——封王归国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1 低能儿?幸运儿?4、去留之争B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4、含恨而死C1、德才兼备的帅哥A4、去留之争E5、流放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5、清谈误国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5、过于优秀的弟弟C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4、去留之争C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1、导火索——封王归国C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序言3、贾充的谢幕A1 低能儿?幸运儿?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2 、以德服人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B3、贾家党三巨头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6、杨家党的兴起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嵇康之死C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4、伟大的羊祜3、绝代谋臣之路B1、遥远的过去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5、西北守护神A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2、司马师的大屠杀A3 、决裂2、在乱世中崛起A4、孙皓投降A4、含恨而死A1、千年鲜卑人C4、去留之争D3、废立大权B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3 、西晋官职大展出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1、千年鲜卑人A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1 、伪善系统的崩溃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