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去留之争C

看看这几个求情的人吧!王浑,坐镇中原;司马骏,坐镇仅次于首都洛阳的西都长安;羊琇,掌管一部分首都禁卫军。单是这三个人中的每一个,都能发动一场政变,何况他们都联合起来呢!?等自己死了,他们都要拥立司马攸,到时候又有谁能拦得住呢?

所以不管司马攸和自己有多亲,他都必须走!走得越远越好!越快越好!

一贯耳朵根子软的司马炎,这次像吃了秤砣,对所有求情的大臣一概不理,就像荀勖冯紞说的那样,求情的人越多,越能说明司马攸的威信,所以从实际上来讲,给司马攸求情的人,其实是在害司马攸。然而,荀勖和冯紞的话,当时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他们总是以为,一贯耳根子软的皇上,在他们的压力下,一定会屈服的,当他们看到走官场程序行不通的时候,就动用了亲情攻势。

和司马炎沾亲的人有很多,但是有威望又沾亲的人也没几个,而王济和甄德,就是这么又有威望又沾亲的人。因为,从辈分上说,他们都是司马炎的姐夫;从官职上说,他们都是司马炎的高级顾问,不管于公还是于私,司马炎的事情他们都要管、也有资格管。咱们先说说王济。

我们前面不是说过么,王浑和司马炎是姻亲关系,因为他儿子王济的老婆,正是司马昭的女儿、司马炎的姐姐常山公主。王济可以说是司马炎时代中后期的名士首领,他在当时名士中间的地位,就好比曹爽时代的何晏、王弼,就好比司马昭时代的嵇康、阮籍。要说起王济之所以这么著名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出自名门、长相英俊、弓马娴熟、善于清谈,除了弓马娴熟这一点以外,他和其他的所谓名士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是门第更显赫、长得更好看、嘴皮子更利索一些罢了。

因为是司马昭的女婿,又是王浑的儿子,王济的仕途自然毫无争议的顺畅。在只有二十岁的时候,王济就已经是影响中枢的中书郎(皇帝办公室副主任)了,正在他要大展拳脚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按照惯例,王济只能辞职在家赋闲了。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什么,在服丧期满以后,王济又被到中央禁卫军里做了挂名的骁骑将军,后来又转做右卫将军,因为当时号称本朝第一伯乐的山涛的夸赞,成为了侍中(皇帝高级顾问),从此做了皇帝的亲信。

司马炎非常喜欢这位比自己年龄小一点儿的姐夫,当时王济和杨家党的杨济、司马炎的舅舅王恂、名门之后孔恂,都是司马炎的侍中,而且每个都是出身名门、仪表堂堂、名声在外。有一次上朝,司马炎看着身边的四个人,突发感想,对大臣们说:“你看我身边这么多人才,真可以说是恂恂济济啊!”恂恂济济的意思,就是人才济济、文武人才齐聚一堂,正好王恂孔恂的名字里都有一个恂字,王济杨济的名字里又都有一个济字,司马炎的这句话,绝对可以说是绝妙好句、一语双关。恂恂济济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一段佳话。

像魏晋时期的历代名士一样,王济也是个典型的假清高,他经常在司马炎的身边品评人物,好像自己就是造物主,能洞察世间万象、万千人心,而且越是像这样的人,在当时越受到人们的崇拜和追捧。但是,名士也是人,所以他不管多么的受人尊敬和喜欢,在身上的光环褪尽了之后,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缺点的人。

王济的缺点就是小心眼儿。他虽然外表潇洒、超然无物,其实却是个争强好胜、小肚鸡肠的人,谁要是比过他,或者让他折了面子,他就会想尽办法让对方难堪,把自己所谓的面子给讨回来。

像当时很多名门公子一样,王济也是个极尽奢侈的人,当时大家互相比阔气、造门面,也是极其常见的事情。当时西晋人少地多,甚至在人口比较密集的黄河下游两岸,都有着大片大片的荒地没人耕种,但是,唯独首都洛阳及其周边因为是天下之都,地价是出奇的贵,平头儿百姓想在这个地方买块儿地,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不过,这些都难不倒王济,因为只要他想买什么,就一定能买得到、也能买得起。

有一次,姐夫王济请司马炎吃饭,餐桌上的东西有多好吃就不用说了,就连容器也全是当时比较贵重的玻璃制成的,贵为皇帝的司马炎看到这种伙食标准,也非常羡慕,同时也非常嫉妒。吃着吃着,上来一只蒸乳猪,司马炎一尝,味道非常鲜美,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猪肉,就问王济,姐夫你这是拿什么做的呀,王济说,是用人奶蒸的。司马炎一听,当时就变了脸色,心想好你个王济,你他娘的比我这个皇帝还牛啊,现在用人奶、将来就是吃人肉啊!司马炎心里有气,一桌儿的豪华大餐也不想吃了,过了一会儿,还没吃晚饭就走了。

王济非常喜欢养马,而且是个行家,所以他善于骑射也就很好理解了。有一次,王济骑着盛装打扮的马出去,等到了河边的时候,不管怎么抽打,那匹马就是不肯过河,王济说:“我看这马一定是怕把披挂弄脏吧!”就让下人解把披挂解了下去,这马果然顺顺当当的就过了河。所以在司马炎问杜预喜欢什么的时候,杜预说王济有马癖。王济爱马,可是洛阳太拥挤,根本没有足够大的地方去跑马,于是,他就在低价非常贵的洛阳北郊的北邙山上,一下子买了一大片地来专门养马,还特别在跑道上铺满了铜钱,在阳光底下远远的看去,真是一片光辉灿烂,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当时人们管这条跑道叫做“金沟”,用来形容它的华贵。

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4、去留之争E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4、含恨而死A3 、决裂2 、以德服人B4、伟大的羊祜1、千年鲜卑人B1 、伪善系统的崩溃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1 、伪善系统的崩溃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3、自掘坟墓C3、伟大的全才B1、导火索——封王归国C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4、夫妻双进鬼门关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4、含恨而死C5、举国欢庆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3、贾家党三巨头A1、导火索——封王归国B3、千年西北血泪史C2 、最后的平民一品B3、钟会邓艾之乱C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4、去留之争B1、无人性的孙皓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1、导火索——封王归国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5、西北守护神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贾家党三巨头A3、永远的遗憾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5、清谈误国3、王濬!前进!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2 、醉酒的阮籍B3、废立大权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4、高平陵政变B3、钟会邓艾之乱A3、千年西北血泪史A1、无人性的孙皓A4、去留之争A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5、清谈误国6、 失败的道德改革3 、西晋官职大展出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5、清谈误国4、魔鬼皇后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3、钟会邓艾之乱C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3、王濬!前进!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4、孙皓投降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魔鬼皇后B1、导火索——封王归国C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1、灭吴战争的迷雾6、杨家党的兴起B3、贾家党三巨头A5、西北守护神A3、废立大权B1 、伪善系统的崩溃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4、高平陵政变C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贾充的谢幕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1、导火索——封王归国B2 、最后的平民一品C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7、贾家党的反击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4、高平陵政变C
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4、去留之争E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B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4、含恨而死A3 、决裂2 、以德服人B4、伟大的羊祜1、千年鲜卑人B1 、伪善系统的崩溃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1 、伪善系统的崩溃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3、自掘坟墓C3、伟大的全才B1、导火索——封王归国C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虚无之初——玄学的产生4、夫妻双进鬼门关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4、含恨而死C5、举国欢庆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3、贾家党三巨头A1、导火索——封王归国B3、千年西北血泪史C2 、最后的平民一品B3、钟会邓艾之乱C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4、去留之争B1、无人性的孙皓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1、导火索——封王归国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5、西北守护神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贾家党三巨头A3、永远的遗憾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5、清谈误国3、王濬!前进!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2 、醉酒的阮籍B3、废立大权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C4、高平陵政变B3、钟会邓艾之乱A3、千年西北血泪史A1、无人性的孙皓A4、去留之争A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A5、清谈误国6、 失败的道德改革3 、西晋官职大展出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5、清谈误国4、魔鬼皇后A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3、钟会邓艾之乱C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3、王濬!前进!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4、孙皓投降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魔鬼皇后B1、导火索——封王归国C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1、灭吴战争的迷雾6、杨家党的兴起B3、贾家党三巨头A5、西北守护神A3、废立大权B1 、伪善系统的崩溃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4、高平陵政变C2 、最后的平民一品D3、贾充的谢幕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1、导火索——封王归国B2 、最后的平民一品C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B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7、贾家党的反击A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4、高平陵政变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