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人性的孙皓A

其实我认为,在司马炎登基的时候,三国时代已经结束了,中国整体已经进入了西晋时代。

就好比在秦始皇已经死了以后,周朝分封的最后一个国家卫国才灭亡;也好比汉高祖刘邦已经登上皇位的时候,原本是秦国将领的南越国王赵佗仍然割据两广、闽(敏)越国王和东瓯(欧)国王仍然占据福建;还好比光武帝刘秀登上皇位十二年的时候,割据四川的公孙述才灭亡——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把秦朝、西汉、东汉王朝的建立时间,确定在秦始皇、刘邦、刘秀称帝的时候。

像秦朝、西汉、东汉一样,三国时代的三个国家,并没有一起灭亡,在当时还不是很富庶和先进的南方,东吴帝国仍然存在,如果从当年东吴帝国实际创始人孙策横扫江南开始算起,这个帝国实际上已经建立了半个多世纪了。

司马炎登基的时候,东吴帝国的君主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孙皓这里。孙皓这位仁兄,可以被称为是史上最无人性的皇帝之一。这位先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拿铁刷子刷人的脸,把大臣的脑袋割下来当球踢,把他们的身体割得粉碎,个人认为,比英国的什么开膛手杰克、好莱坞拍的什么德州电锯杀人狂的杀人手法和杀人数量多出许多。从心理学角度讲,我总是认为孙皓先生是个超级重度的精神分裂患者。

孙皓这么精神分裂,是因为他经历过真正的大喜大悲,他的父亲孙和,是东吴帝国开山祖师爷孙权的第三个儿子,孙权的长子同时也是太子孙登早死以后,孙和成为了太子。

孙皓是孙和的长子,如果事情一切顺利,孙和就应该接替孙权,成为第二任皇帝,而作为长子的孙皓,就有最大可能,成为第三任皇帝。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完全改变了孙皓的命运。在孙和被立为太子以后,孙权却非常喜欢另一个儿子孙霸,最后把孙霸的排场,搞得和孙和这个太子一样。孙权自己制造出两子争位的局面,搞得东吴帝国大乱,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分成了孙和派和孙霸派,等孙权明白自己错误的时候,局面已经不可收拾。最后,孙霸被杀,而孙和的太子之位,却也没保住,一家人硬是被赶到了长沙,而当时的孙皓,连十岁都不到,就从天之骄子,一下子成为废太子的犬子了。

孙和的太子之位,丢得十分的冤枉,他本人并没有犯任何过错,却硬生生的被亲生父亲孙权制造出一个弟弟当仇人,而且这个弟弟被杀以后,老父亲却还不能醒悟,反而把本来是受害者的自己也一并废掉。孙和被废前后,一直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和同情,孙权临死之前,也终于明白了孙和的冤屈,想把孙和再找回来。但是,由于当时孙权身边的亲信恐怕孙和复位以后报复坚决反对,孙和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当皇帝的希望。

孙权死后,他最小的儿子孙亮继承了皇位,但是因为岁数太小,实际权力掌握在权臣诸葛恪的手里。这个诸葛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以为天下第一聪明,最后搞得天怒人怨,被另外一个大臣孙峻杀掉,而诸葛恪的死,却连累到了千里之外的孙和。

孙和的一个妃子叫张夫人,是诸葛恪的外甥女,孙峻杀掉诸葛恪,想要进一步独揽大权,就把凡是和诸葛恪有关系的人,都一起或杀或贬,孙和这个时候其实仍然有一定势力,又和诸葛恪有这个关系,自然难逃一死。公元253年,孙峻以皇帝孙亮的名义,让孙和自杀。于是,年仅30岁的孙和就这样死掉了,张夫人也跟着一起自杀,只有孙皓的生母何夫人,带着孙皓兄弟四个苟且生活。

孙和死后没几年,孙峻也死掉了,他的弟弟孙綝接替哥哥掌握实权,因为孙亮太不听话,就把他给废了,然后立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当了皇帝,孙休忍辱负重,对孙綝百般奉承,终于在公元258年腊八节大会群臣的那一天,把孙綝一刀结果,掌握了实权。但是孙休掌权以后,说实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也就是让东吴帝国平平安安的一直维持下去而已,公元264年,同样是30岁的孙休,也得病而死,临死之前,把自己的儿子孙弯托付亲信濮阳兴和张布。

当时,蜀汉帝国已经灭亡,司马家族的天下在司马昭的手中,已经稳如泰山,东吴帝国外有强敌,内有广东广西的叛乱,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岁数比较大的皇族成员来支持局面。但是,孙休的儿子都还小,所以濮阳兴和张布在商议之后,决定违背孙休的遗愿,立乌程侯孙皓为新一任皇帝。

孙皓被选中的原因十分简单,因为他和东吴帝国当时的权臣万彧(玉)的关系非常好,万彧当过乌程县长(浙江湖州),正好和孙皓朝夕相处。而孙皓这个时候,显得特别懂事儿,又英明又能干,举手投足都是英雄气概,于是,万彧向濮阳兴和张布大力称赞孙皓,说他绝对可以成为一代英主,一定是孙策当年开创东吴基业一样,复兴东吴帝国。

孙皓就这样中了绝世大奖,在父亲被废十几年之后,居然奇迹般的做了皇帝。孙皓刚开始登上皇位之后,马上发布宽大的诏书,打开仓库赈济穷人,让大批宫女回到家乡,又把御花园里的野兽,全都放回大自然。全国官民都为自己能摊上一个好皇帝而感到万分幸福,濮阳兴和张布尤其自豪,在他们手里,东吴帝国终于要得到复兴了。

可是还没过几个月,孙皓的表现就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2、如愿以偿2、艰难幸运高官路A5、西北守护神B4、伟大的羊祜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5、流放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贾充的谢幕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3、千年西北血泪史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1 、伪善系统的崩溃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3、钟会邓艾之乱B4、高平陵政变C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3 、西晋官职大展出C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5、西北守护神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3 、决裂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5、西北守护神A4、魔鬼皇后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2、在乱世中崛起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1、无人性的孙皓A2、艰难幸运高官路B5、西北守护神B5、流放B2、艰难幸运高官路A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5、贾南风的政变C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1、遥远的过去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贾充的谢幕B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2 、司马炎的禅让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3、钟会邓艾之乱A4、去留之争D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5、举国欢庆B6、杨家党的兴起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3、自掘坟墓A3、贾家党三巨头A7、贾家党的反击B4、去留之争D4、魔鬼皇后B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4、去留之争C1、无人性的孙皓A3、自掘坟墓C4、高平陵政变B2 、司马炎的禅让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3、绝代谋臣之路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A2、在乱世中崛起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1、遥远的过去3 、废立大权A1、曹髦之死3、王濬!前进!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2 、最后的平民一品A1、灭吴战争的迷雾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1 、天命和正统3、王濬!前进!B2 、醉酒的阮籍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1、导火索——封王归国A4、孙皓投降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1、千年鲜卑人B
2、如愿以偿2、艰难幸运高官路A5、西北守护神B4、伟大的羊祜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A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3 、西晋官职大展出C5、流放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贾充的谢幕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3、千年西北血泪史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1 、伪善系统的崩溃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3、钟会邓艾之乱B4、高平陵政变C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3 、西晋官职大展出C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1 、旧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5、西北守护神A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3 、决裂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5、西北守护神A4、魔鬼皇后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A2、在乱世中崛起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1、无人性的孙皓A2、艰难幸运高官路B5、西北守护神B5、流放B2、艰难幸运高官路A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2 、最后的平民一品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5、贾南风的政变C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1、遥远的过去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3 、西晋官职大展出B3、贾充的谢幕B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2 、司马炎的禅让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3、钟会邓艾之乱A4、去留之争D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5、举国欢庆B6、杨家党的兴起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3、自掘坟墓A3、贾家党三巨头A7、贾家党的反击B4、去留之争D4、魔鬼皇后B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A4、去留之争C1、无人性的孙皓A3、自掘坟墓C4、高平陵政变B2 、司马炎的禅让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B3、绝代谋臣之路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A2、在乱世中崛起A2 、最后的平民一品D1、遥远的过去3 、废立大权A1、曹髦之死3、王濬!前进!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2 、最后的平民一品A1、灭吴战争的迷雾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1 、天命和正统3、王濬!前进!B2 、醉酒的阮籍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1、导火索——封王归国A4、孙皓投降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1、千年鲜卑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