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钟会邓艾之乱B

司马昭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族出身,我钟会凭什么就要听你的呢?再也没有任何牵制的钟会,终于决心叛变,并和姜维制定出了独立方案:1.由姜维率领5万人当先锋,从秦岭山路突袭长安,自己同时率领主力北进;2.占领长安后,骑兵走陆路、步兵从渭河坐船进入黄河,5天之后,在河南孟津会师;3.一举攻下首都洛阳,推翻司马昭,平定天下。

然而钟会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自己一统天下的漫漫征途上,他的老上司司马昭会怎么应对呢?

早在灭蜀战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司马昭的老婆、也就是司马炎的老娘王元姬,就告诉司马昭:“钟会这个人,见利忘义,不是个老实人,你这么宠着他,一定发生问题,不能给他重任。”

等到钟会进攻蜀国,司马昭的西曹属(行政总监)邵悌又告诫司马昭:“钟会率领着十多万大军跑去四川,可他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单身汉,一旦有二心连个顾虑都没有,不如改派别人。”司马昭笑着说:“我怎么能不知道这个呢,蜀军连年用兵,早已经筋疲力尽,我今天大军同时进发,灭掉蜀国易如反掌,可是大家都认为灭不了蜀国。人一旦害怕,就没有了打仗的心气儿,我硬逼他们打,正好送给蜀军当俘虏。现在,只有钟会同意我的意见,因为他不害怕,叫他出征才一定成功。蜀国灭亡之后,即使他有二心,也不会有人跟着他。因为四川本地人刚刚亡国,不可能马上反过来就跟征服者合作;我们远征军的将士们,每个人都盼着早点儿回家,也不会跟着钟会谋反,而且谁没事干会自找灭族大祸呢!你不用担心,但是要记得保密,不能告诉别人。”

虽然知道钟会即使叛变也不会产生多大威胁,但司马昭还是针对他的最宠信的智囊采取了震慑性的行动。司马昭在钟会还在进入成都的途中,就已经命令他的另一个亲信贾充率领军队进入秦岭,自己也带着皇帝曹奂,领兵进驻长安。

在司马昭出兵之前,邵悌又找到司马昭说:“钟会手下的部队比邓艾多出五六倍,只要让他逮捕邓艾就行了,您何必亲自出征呢?”司马昭说:“你以前不是劝我提防钟会吗?怎么又劝我不要出征了呢?虽然这样,我还是一片诚心待人,认为别人也不会辜负我,怎么能先怀疑别人呢?我派贾充走的时候,贾充问我是不是有点儿怀疑钟会?我就告诉他,现在我派你出征,是不是也怀疑你呢?他不能回答我,等我到了长安,自会妥善处理。”

在成都做着一统天下的春秋大梦的钟会,收到了司马昭的亲笔信。司马昭在信里十分和蔼的说,他怕邓艾违抗逮捕,特别派贾充带着一万人进入秦岭驻防汉中,自己也亲率主力部队十万人,驻扎在长安来声援钟会。末了,司马昭还满怀思念的告诉钟会,希望尽快见到他这个老朋友。

钟会现在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着一个最关键的分岔口。我个人认为,司马昭的来信,可以说是又有警告又有安抚,因为现在钟会并没有真正发动叛乱,除了姜维等极少数人,也没有人知道他将要发动叛乱,最关键的是,司马昭也并不肯定钟会一定会发动叛乱,而且从他一直重用钟会这么多年可以看出,他对钟会的信任可是大大多于怀疑,如果当初就怀疑钟会会叛乱,傻子才会把他放出去统领军队。钟会只要乖乖的回到司马昭身边,不仅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反而会被当做功臣更加宠信。

然而,欲望会使人变的愚蠢,而且越聪明的人,就会变的越愚蠢。接到司马昭来信的钟会,十分肯定的认为自己的计划已经被发现,对他的亲信说:“司马昭知道凭我一个人就可以逮捕邓艾,现在他亲自率重兵压境,一定是发现不对劲。我们必须马上行动,成功了可以一统天下,即使不成功,退回成都还可以当刘备第二。”

正月16日,也就是进入成都的第二天,钟会把远征军所有的高级将领和前蜀国的官员,都叫到前蜀国的金銮殿上开会,名义就是给郭太后办丧事。

这位郭太后,就是曹魏帝国二任皇帝曹睿的老婆,在老公死后受尽了司马懿父子的颜色,终于在去年12月离开人世。钟会借着这个事情,在大家都到齐以后,突然宣布自己接到郭太后的绝密诏书,让自己起兵消灭司马昭,而且把郭太后的诏书传给大家看,试探人们的反应。

在场的将领们,都被钟会这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吓的目瞪口呆。因为谁也不敢说钟会拿出的那个郭太后诏书是假的,只能把皮球又踢回钟会那里——反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大家都听你的就是了。钟会对各位将领的合作态度十分满意,把在场的带兵将领全都软禁在益州州政府的办公大楼里,派兵严加看守、禁止出入,同时让自己的亲信接管军队。

担任监军的卫瓘,也和所有人一样被吓傻了,但是他很快恢复了理智。他知道,现在不跟着钟会造反,马上就会被他杀掉,但是,卫瓘不相信钟会会成功,也不愿意跟他一起造反,但为了保住这条命,为了平安回家,卫瓘只好假装依附钟会。

而被软禁的曹魏帝国远征军的将领们,也渐渐都猜到了钟会的真实意图,他哪里是为郭太后报仇,根本就是想做另一个司马昭而已。钟会司令部的一个小校尉叫丘建,很受钟会信任,他的一位老上级叫胡烈,这次也因为是远征军高级将领被软禁。丘建看老上级跟犯人似的吃不好也睡不好,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就请钟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让胡烈派个亲信每天给送点儿好吃的,不至于太遭罪,钟会没放在心上,也就同意了,其他被软禁的将领们一看能走后门,也都学着胡烈让亲兵给送饭。

钟会最为相信的高参姜维,看出来远征军将领绝对不可能和钟会一条心,为了实现自己复兴蜀汉的计划,他给钟会出了个主意,建议把那些将领们干脆全部杀掉,永绝后患。钟会也想这么干,但是毕竟把曾经和一起灭蜀的将领全部杀死也不是件小事情,就有些犹豫,卫瓘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坚决表示反对,连说不可以。钟会一直觉得卫瓘和自己隔心,现在见他又不同意杀远征军将领,就摆弄着手上的宝剑,不阴不阳的反问卫瓘:“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你说怎么才行?”卫瓘一见钟会已经怀疑自己,怕他翻脸,就赶紧借口自己要去厕所溜出屋来,派出亲信手下去告诉被软禁的胡烈说,钟会已经决意谋反,而且要杀掉所有远征军的将领。

关在屋子里的胡烈听说卫瓘的消息,又惊又怕,然而,他毕竟是久经世故,知道光凭自己是搞不起什么风浪的,于是,他就编了一套瞎话,偷偷告诉亲兵说,丘建告诉自己,钟会已经挖好一个大坑,准备了几千跟白木棍,给每个士兵晋升当军官、赏赐一顶官帽,以举办晋升仪式的名义把士兵一个一个叫进营帐里,进去一个用棍子打死一个,然后就都埋在大坑里。胡烈还给他的儿子胡渊写了封信,让胡渊赶紧带兵来救他。俗话说,一传十、十传百,这个要命的消息,在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成都。

其实胡烈的瞎话很拙劣,因为即使钟会要杀人,也只会杀掉远征军的主要将领,哪可能把他要用来打仗的士兵们都一个个杀掉呢,况且还是像白木棍、大土坑这样的死法。换在平时,稍微有点儿头脑的人都不会相信,可是现在,远征军的将士们人人自危,已经无法判断该相信谁,但是比起把他们的老上级们统统软禁起来的钟会,大家宁愿相信曾经带着他们一起出死入生的胡烈将军,于是,各军都做好了战斗准备,随时准备讨伐钟会,但是因为卫瓘、胡烈这些领头的人还在钟会的手里,为了他们的安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钟会已经知道士兵们可能暴动,于是,他给卫瓘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他卫瓘不同意杀掉远征军将领,和钟会一起谋反,钟会就要杀掉他,整整一个晚上,钟会和卫瓘两方的人就这么坐着,膝盖上就放着尖刀,准备翻脸的时候互砍。最后,卫瓘假装屈服,表示愿意帮钟会安抚情绪动荡的士兵,为了让钟会放心的放自己走,卫瓘还故意激他说:“三军将士都仰仗您,请您和我一起去。”可是,钟会怕自己一出现士兵们会闹出兵变,坚持让卫瓘一个人去,就这样,卫瓘逃离了钟会的掌握。

卫瓘刚带着人离开,钟会就后悔了,又让人去把卫瓘追回来,卫瓘一看钟会又派人来追,知道这次一回,肯定是再难逃出钟会的手心,就说自己已经得了重病,必须得去看医生,说完,还假装病得很厉害,扑腾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连站都站不稳了。钟会听完,当然不肯相信,接连派出几十个信使让卫瓘回去,卫瓘被逼得急了,干脆自己喝了几大碗药汤,在汤药的作用下,卫瓘不住的呕吐,这回是真的走不了路了。卫瓘的身体本来就不好,钟会一听这个消息,立刻派自己的贴身医生给卫瓘看病,看他是不是真的病了,医生一看卫瓘吐得要死要活,就回报钟会说,卫大人真是得了急病,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了。钟会一看这种情况,以为卫瓘真的得了重病,心想毕竟不能把卫瓘逼死,又觉得卫瓘病重,更没人牵制自己了,于是,钟会放心的让卫瓘去治病,自己就一心一意的和姜维谋划着怎么杀掉远征军将领。

但是,聪明的钟会想错了,因为他是个花花公子,他一辈子都是锦衣玉食,他一辈子都把自己的身体当成金贵的宝物,他一辈子都把别人当做草芥,所以他不会想到,区区一个卫瓘,会为了除掉他,自己把自己搞得半死不活,其他的远征军将士,居然会万众一心,把他干掉。

2、艰难幸运高官路A6、 失败的道德改革3、自掘坟墓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4、去留之争D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4、孙皓投降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3、千年西北血泪史A4、含恨而死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3、王濬!前进!A1、无人性的孙皓A4、三陈伐吴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序言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千年鲜卑人C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4、夫妻双进鬼门关1、导火索——封王归国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3 、西晋官职大展出B4、夫妻双进鬼门关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1、嵇康之死B3、伟大的全才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4、伟大的羊祜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 、短暂的蜜月时期3、贾充的谢幕B3 、西晋官职大展出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7、贾家党的反击A3、绝代谋臣之路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3、伟大的全才B3、千年西北血泪史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4、去留之争E7、贾家党的反击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3、钟会邓艾之乱A2、三国时代的结束A4、含恨而死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4、高平陵政变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5、举国欢庆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3、贾充的谢幕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3、钟会邓艾之乱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3、千年西北血泪史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4、含恨而死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6、 失败的道德改革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贾充的谢幕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7、贾家党的反击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3、钟会邓艾之乱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1、灭吴战争的迷雾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1、灭吴战争的迷雾3、贾充的谢幕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灭吴战争的迷雾6、接过爸爸的旗帜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
2、艰难幸运高官路A6、 失败的道德改革3、自掘坟墓A2 、最后的平民一品C4、去留之争D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6、二王争功——名将们的结局B4、孙皓投降A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C3、千年西北血泪史A4、含恨而死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3、王濬!前进!A1、无人性的孙皓A4、三陈伐吴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序言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1、千年鲜卑人C8 、战功可怜的大将军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4、夫妻双进鬼门关1、导火索——封王归国B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3 、西晋官职大展出B4、夫妻双进鬼门关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A1、嵇康之死B3、伟大的全才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4、伟大的羊祜5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B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6 、奢侈阴险的老牌儿重臣1 、短暂的蜜月时期3、贾充的谢幕B3 、西晋官职大展出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7、贾家党的反击A3、绝代谋臣之路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B3、伟大的全才B3、千年西北血泪史A3 、西晋官职大展出C4、去留之争E7、贾家党的反击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6 、热心做官的贤人——山涛B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3、钟会邓艾之乱A2、三国时代的结束A4、含恨而死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1、大器晚成的愣头青B4、高平陵政变A4 、玄学的兴旺——玄学的堕落5、举国欢庆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2 独霸中央的外祖父A3、贾充的谢幕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3、钟会邓艾之乱C5、盖棺定论——败家的开国皇帝3、千年西北血泪史C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A4、含恨而死A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6、 失败的道德改革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门之后A3、贾充的谢幕A4、秃发树机能和西北三名将的阵亡C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7、贾家党的反击B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3、钟会邓艾之乱A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1、灭吴战争的迷雾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A1、灭吴战争的迷雾3、贾充的谢幕B5 、家族臂膀、吝啬财奴、大臣首领1、灭吴战争的迷雾6、接过爸爸的旗帜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