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

王凌从曹操时代,就已经参与核心机要,没有曹家几代人的提拔,他王凌就没有今天。可以说,王凌对曹家的忠诚,已经不能简单的说是对曹家哪代人、哪个人的忠诚,他已经在骨子里形成了守护这个家族的使命感、责任感。当王凌看到司马懿如此残酷的杀掉曹爽一党的时候,就已经清楚,他的这位老同事,已经做好了干掉曹家的准备,司马懿绝对不会在掌握最高权力以后,再把这个权力还给已经18岁的皇帝曹芳,也绝对不会让曹芳脱离自己的掌握,再这样下去,曹芳的宝座,早晚会交到司马家族的屁股底下。

所以王凌要奋起一击,即使以他这个威望和势力,在投靠司马懿以后最起码能够保持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但是为了忠义,在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时候,他选择了以全家老小的性命为赌注,和司马懿决裂,为曹魏帝国的皇室,重新夺回皇权。

客观的说,以王凌的势力讨伐司马懿的话,还是有比较大的胜算的,当时,紧挨着王凌管辖地扬州的兖州,正是由王凌的外甥令狐愚当刺史,这舅舅和外甥一旦联起手反了,一下子就能从淮河一直打到黄河,于是,王凌赶紧派人,到令狐愚那里去联络。

令狐愚,字公治,本来叫令狐浚。曹丕称帝以后,他到了河北边疆,当了和戎校尉的护军(军队副监察官)。当时和和戎校尉同时驻扎在一起的,还有大名鼎鼎的边防名将、乌丸校尉田豫。在一次战斗中,田豫大破侵入国界的少数民族部队,可是也有一些做法不符合法令,当时还叫令狐浚的令狐愚,就参了田豫一本。曹丕知道以后,非常气愤令狐愚过于钻牛角尖儿,把他召回以后,用东西揍了他好几下儿,还大骂说:“令狐浚啊令狐浚,你怎么这么愚啊!”令狐凌被打以后,就改名为令狐愚。

曹爽当权以后,把令狐愚聘为他的长史(首席副官),不久,又让他担任了兖州刺史。从亲情上来说,王凌是他的亲舅舅;从感情上来说,没有曹爽,令狐愚就不会有第二次人生的春天;从利益上来说,曹爽被杀,他令狐愚这个亲信,是早晚一定要倒霉的。所以,当王凌的亲信来劝令狐愚一起造司马懿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而且很快就给王凌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因为皇帝曹芳掌握在司马懿手里,一造反,一定是众叛亲离。但是古人也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节上,只要能保住这个王朝,谁当皇帝其实是无所谓的。东汉末年,为了对抗董卓,袁绍就曾经想到立另外一个皇族刘虞当皇帝,这样就能打破董卓一家打皇帝牌的政治优势,不过最后,由于刘虞的坚决反对,这个事情没有弄成,可是这个方法,却流传了下来,并且流传到了王凌和令狐愚这里。

当时的曹魏帝国皇室成员,都在各自的封地上,但是要立任何一个做皇帝,除了外力以外,这个封王本身也得有胆子干、威望也得镇得住、和王凌他们挨得还得近。几乎同时,王凌和令狐愚想到了同一个人,他就是曹彪。

曹彪,字朱虎,他是曹操的儿子,母亲是王夫人。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到了现在还活着的,已经屈指可数了。像曹丕很多的亲兄弟一样,曹彪也备受猜疑,光是被转封就有五六次之多,可以说命运坎坷,虽然贵为皇族,却等同于一个高级囚犯。曹彪曾经先后三次被封在扬州(淮河流域),三次封地的国都,都在寿春(安徽寿县),而扬州的省会,也是寿春,王凌前前后后呆在扬州的时间,已经将近二十年,所以他有充分的时间来了解曹彪。

王凌认为,曹彪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而且令狐愚还听说,就在曹彪当年移封兖州白马郡(河南滑县东)的时候,白马河里出现过一匹妖马,当它跑过马厩的时候就会大声嘶鸣,所有的马都会跟着一起叫起来,人们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吓得都不敢出门。等到第二天一早,人们一出来,这才发现,从河里一直到城里,全是椅子面儿一样大的脚梯子印,以前人们就一直流传着一个喻言,说是白马河里会出现一匹神马,只有朱武才能骑得了他。曹彪的字,正好就是朱武,古人都很迷信,令狐愚和王凌听说这个喻言,都认为曹彪的未来不可限量,所以,决定派人去找他商量,求他答应当皇帝。

王凌的使者见了曹彪以后,先是聊些家常,然后突然说了一句非常湿漉漉的话:“现在的天下大势,还真是说不好啊!”曹彪是什么人,是个封王,曹魏帝国的封王是什么人,是高级囚犯,要是在平常,哪个封疆大吏会主动和他讨论什么天下大势呢,而且还是同住一地的王凌。曹彪马上就知道了王凌使者的来意,他表现得非常高兴,还和使者谈得非常愉快,聪明人之间的协定,就这样心照不宣的签订了。

王凌和令狐愚的计划是这样的,舅舅外甥两个人,在扬州、兖州同时起兵,拥戴曹彪做皇帝,然后发兵进攻许昌。为了做到内外并举,王凌就给还在洛阳做官的儿子王广写了封信,让他也做好准备响应自己。根据《魏晋春秋》不太靠谱的记载,王广接到老爸的信一看,吓得魂飞天外,马上劝老爸不要蛮干,写信说:“凡是干一件大事,必须要顺应人心。曹爽那些人嚣张跋扈,被杀纯属是罪有应得。政变以后,虽然全国名人被杀了一半儿,可是并没有发生大动荡,说明司马懿很得人心。现在咱们说他叛变,也没有什么证据。而且,他们父子全都手握军权,哪有那么容易就被推翻呢!”

后来的史学家,普遍认为王广的这封信的内容是假的,不过,王凌起兵,给儿子写信这件事倒是可以相信,因为他最起码得让儿子做好牺牲或者逃难的准备。不管王广的信是不是真的,这封信说的道理倒是不错,但是,王凌既然决意起兵,那么生死荣辱的事情,自然已经置之度外了。就在马上就要起兵的关键时刻,也就是公元249年11月,王凌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消息:和他一起谋划另立中央的外甥令狐愚突发急病,死了。

王凌感觉心都要碎了,因为令狐愚这一死,兖州刺史就换了人,原本应该两州并举,现在成了孤掌难鸣了。但最重要的还不止这个,由于令狐愚的死,王凌的计划,也开始全盘败露了。

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7、贾家党的反击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1、导火索——封王归国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2、艰难幸运高官路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1、嵇康之死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2、三国时代的结束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1、曹髦之死1、德才兼备的帅哥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5、过于优秀的弟弟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1、嵇康之死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3、贾充的谢幕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 、决裂1 、短暂的蜜月时期5、流放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6、 失败的道德改革2、司马师的大屠杀B5、过于优秀的弟弟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1、无人性的孙皓B2 、醉酒的阮籍B2、艰难幸运高官路B3、钟会邓艾之乱C1、千年鲜卑人C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3、千年西北血泪史B3、王濬!前进!B3、王濬!前进!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3、钟会邓艾之乱B5、西北守护神B1、嵇康之死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钟会邓艾之乱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2 、最后的平民一品C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6 、司马懿的悲剧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3、伟大的全才B4、含恨而死D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4、含恨而死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1、千年鲜卑人B4、魔鬼皇后A5、贾南风的政变C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4、三陈伐吴1、千年鲜卑人A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3、千年西北血泪史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5、西北守护神A4、孙皓投降A3、千年西北血泪史A3、贾家党三巨头A1、千年鲜卑人A4、含恨而死C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5、过于优秀的弟弟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4、高平陵政变C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3、永远的遗憾B1、嵇康之死B
4 、军权帝国——西晋时期的军事制度B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4、建功立业的封疆大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7、贾家党的反击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A1、导火索——封王归国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2、艰难幸运高官路B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C2、曹操短命的法家时代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B1、嵇康之死C2、名门千金——皇后杨艳和她的低能儿A5 、搞定老爸和他的亲信2、三国时代的结束B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1、曹髦之死1、德才兼备的帅哥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B5、过于优秀的弟弟B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A4 、淮南二叛——毌丘俭起兵B1、嵇康之死A2 、解开灭吴战争的迷雾A3、贾充的谢幕A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C4 、曹囧的信——司马炎封王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2、三国时代的结束A3 、决裂1 、短暂的蜜月时期5、流放C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6、 失败的道德改革2、司马师的大屠杀B5、过于优秀的弟弟A3 、空有其名的国学宗师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C1、无人性的孙皓B2 、醉酒的阮籍B2、艰难幸运高官路B3、钟会邓艾之乱C1、千年鲜卑人C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A3、千年西北血泪史B3、王濬!前进!B3、王濬!前进!A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A3、钟会邓艾之乱B5、西北守护神B1、嵇康之死B3 、西晋官职大展出B1、西晋王朝法律文化的结晶——泰始律3、钟会邓艾之乱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2 、最后的平民一品C1、多灾多难的名门之后C6 、司马懿的悲剧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3、伟大的全才B4、含恨而死D5、淮南三叛——诸葛诞自立B3、司马炎和他的小老婆B4、含恨而死B3 、现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1、千年鲜卑人B4、魔鬼皇后A5、贾南风的政变C2、士族经济特权的保护伞——户调式A4、孙秀投晋和步阐叛乱B3、最后的直臣——无效的忠言B4 、欺世盗名的道德楷模A4、三陈伐吴1、千年鲜卑人A6、因祸得福——和皇帝做亲家3、千年西北血泪史A2、钟会、邓艾事件的影响B5、西北守护神A4、孙皓投降A3、千年西北血泪史A3、贾家党三巨头A1、千年鲜卑人A4、含恨而死C3、开辟第二战场——交州争夺战B2、卫瓘和拓跋鲜卑的衰落C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坏弟弟5、过于优秀的弟弟A4、贾充和他的女人们A1、千年名门——弘农杨氏2、损兵折将——曹爽出征4、高平陵政变C2 、里外不是人的忠臣A3、永远的遗憾B1、嵇康之死B